黄 鹏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医院外一科,广东 东莞 523843)
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是高血压脑出血、单纯脑室出血、颅脑外伤、脑瘤等引起的脑外科常见并发症,常引起患者颅内高压而致昏迷,若不及时诊断治疗,极可能诱发脑疝,引起患者的死亡[1-3]。我院自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运用YL-1型微创穿刺粉碎针治疗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患者33例,与同期行侧脑室钻孔穿刺置管外引流术治疗者相比,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采用YL-1型微创穿刺粉碎针治疗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患者33例作为A组,其中男19例,女性14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为(48.2±1.7)岁,入院后所有患者经临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CT等辅助检查证实,其中单纯脑室出血3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17例,颅脑外伤4例,脑中线结构肿瘤积水2例,动脉瘤及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7例。另随机选取同期行侧脑室钻孔穿刺置管外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患者34例作为B组,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9.3±2.7)岁,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方面的情况相似,P>0.05,无统计学差义,具有可比性(一般资料见表1)。
1.2 手术方法:A组:患者入院后均急诊手术。首先针对颅高压,给予患者20%甘露醇和速尿,以缓解患者的颅内压力,同时积极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面罩吸氧等处理。立即床边外科手术干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患者去枕平卧取仰卧位,头居中,于额部发际后中线2cm、并旁开中线2cm为穿刺点,局部消毒,麻醉方式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利多卡因),用电钻驱动从穿刺点处使YL-1型微创穿刺粉碎针分别经过头皮、颅骨、硬膜等结构,针尖对准双外耳道连线中点,进入深度大约为头皮下6cm左右,到达侧脑室内,将针芯取出后,见脑脊液流出,穿刺针通道与硅胶管连接,测量脑脊液压力后连接引流袋,调整引流袋高出额部5-7cm。B组:入院后采用急诊手术,立即给予术前准备,送手术室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侧脑室钻孔穿刺置管外引流术,其他处理与A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和术后24hGCS评分等情况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A组和B组的一般资料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和术后相关情况:将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A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15.8±2.3)min、(8.5±3.1)min,明显少于B组,B组分别为(89.3±12.3)min、(48.2±7.6)min,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情况:将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A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6.97%,手术并发症少,分别为感染及穿刺伤道出血各一例,B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1.2%,出现4例并发症,分别是置管位置不准确、伤道穿刺出血、感染,A组患者的术后24hGCS评分较术前增加(2.6±0.5),B组较前增加(0.9±0.3),A组的术后GCS评分改善较B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义。
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是高血压脑出血、单纯脑室出血、颅脑外伤、脑瘤等引起的脑外科常见并发症,常引起患者颅内高压而致昏迷,若不及时诊断治疗,极可能诱发脑疝,引起患者的死亡。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发生后,由于颅内压升高,重者引起脑疝,病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若不及时处理,将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诊疗措施,迅速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力,对于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结果显示:采用YL-1型微创穿刺粉碎针治疗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患者,手术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短,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术后GCS评分较前提高(2.6±0.5),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侧脑室钻孔穿刺置管外引流术。首先,采用YL-1型微创穿刺粉碎针治疗,操作比较简单,术前仅需给予局部浸润麻醉,甚至不麻醉即可在病床边立即进行,术前准备时间短,而且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者容易掌握,成功率较高[4],在最短的时间内减轻患者的颅内压力,患者痛苦减少。而采用侧脑室钻孔穿刺置管外引流术需采用全身麻醉,必须到手术室内进行手术,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需要较长,且操作步骤复杂,手术创伤大,手术风险性相对较高,不能迅速降低颅内压力,易错失最佳手术和救治时机,且要求患者对麻醉的耐受性较高;手术并发症相对较多,易伤及脑膜和脑表面血管,出血相对较多,存在一定的手术失败风险,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容易引起颅内感染,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5]。而YL-1型微创穿刺粉碎针能迅速进入脑室,释放脑脊液,迅速降低颅内压,减缓或避免脑疝的形成,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原发病争取了时间、创造了积极的治疗条件。术后24h采用GCS评分来评价患者的昏迷状态,A组患者较前有较大提高,患者的昏迷状态减轻,意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根据病情需要,部分患者可行双侧L-1微创穿刺粉碎针治疗,可冲洗引流,如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每次3-5万u,每天2-3次,连用3-5d等,可尽快将脑室内淤血溶解并引流出。但也存在个别手术失败,多与术者的手术经验有关。
[1] 叶靖宇.开颅手术前微创脑室穿刺减压救治小脑出血并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4):171-172.
[2] 关宇欣,谷树清,刘建勇,等.Ommaya囊辅助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小脑梗死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7(4):204-205.
[3] 卢宁,丁杰.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引起的急性梗阻性脑积水19例报告[J].贵州医药,2007,31(8):723.
[4] 宋海峰,罗峰.双侧脑室微创穿刺引流加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6,8(5):30.
[5] 吴向阳.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患者的神经心理评估[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8):978-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