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微 向娟娟
5月24日,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就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几个时代性话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我们想今天的对话是不是就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和经验谈起。在长期执政的历程中,我们党有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始终非常重视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并且不断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首次把“三型”上升到执政党建设的高度。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把握这一新要求?
李君如:我想首先要明确的是,“三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服务型和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前提,创新型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能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坚持与时俱进,建设学习型和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根本动力。服务型,我认为是一个核心,无论是学习型也好,创新型也好,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我的理解是:学习型是前提,创新型是动力源泉,服务型是核心,前后两个都是围绕服务型展开的。
对这个问题要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我为什么讲这个问题呢?前一段时间我们在讲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时候,做了很多工作,提倡我们党员干部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的需要。但不管怎么学,最终是为了提高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解决我们党与人民群众之间遇到的各种问题,使我们党更好地扎根在人民群众中间,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也就是说,一旦学习型政党离开了服务型政党,那么这个学习型就会脱离实际,出现一种违背学习初衷的局面。我认为不应发生这样的情况。对创新型政党的理解也是这样,我们要根据时代进步的要求和实践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使党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但不管怎样创新,都要有利于我们党更好地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记者: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归根结底要靠4 0 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8 0 0 0多万名党员来践行和实现。因此,“三型”执政党的要求,最终还是要体现到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环节中,有一个如何“落地”的问题。
李君如:我认为在基层建设“三型”政党的时候,要围绕服务型政党建设,加强学习,推进创新,这个是我的观点。譬如有的地方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对于群众的问题,党员志愿者可以马上帮助解决,这就把党的根本宗旨转化为了党员志愿者面对面解决群众疾苦,使群众能够透过这些服务看到党的存在,看到党的性质和宗旨,体会到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为了做好服务,就要学习,就要创新,比如用信息化手段去开展志愿者活动,老百姓有困难时只要通过家中安装的信息化按钮一按,党组织就知道了,志愿者就过去了,这就是服务形式有了创新。所以只要有了一个服务的理念,在服务方式创新中来学习,在学习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中间来服务,这个“三型”政党就建立起来了。当然讲服务并不是都要去开展志愿者服务,而是说这个例子很典型地说明:有了服务的理念,再去学习、去创新,就有一个学习和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型”党组织,重点要解决服务型。这个服务不是简单地用传统方法服务,而是要在学习新的经验、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新的方式,在新的技术基础上来服务,这就是创新的服务。
记者:您在对党执政的历史经验的分析总结中,认为民心、民主、民生最重要。我们觉得这些角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党始终重视处理好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按照中央部署,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将进行为期一年的“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此,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思想认识?
李君如,这次中央决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认为很有针对性。“为民务实清廉”是党心、民心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把教育实践活动搞好,一定要按照这个主要内容去部署、去组织、去推进,这是最基本的一条。
其次,我想我们党员干部在这次教育活动中要注重解决问题,应该是要很好地总结过去几次集中教育活动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我经常讲到,“三讲”活动对干部的触动最大,它最重要的特点是揭露了矛盾,揭露了矛盾就触动了灵魂,真正起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如果不去触动灵魂,只一般性地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如食堂没办好、路没整好,它和触动灵魂的教育活动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我的意思,就是要能够很好地触动我们的灵魂,这一点很重要。在战争年代曾涌现出很多老百姓支持我们的党、支持革命的感人故事,如临沂“红嫂精神”、“沂蒙山六姑娘的精神”,它反映出群众是多么伟大。那么,党应该怎么对待群众?我们至少要想三个问题,第一,群众这么好,我们怎么办?第二,群众有困难,我们怎么办?第三,群众有不满,我们怎么办?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好好想想这“三个怎么办”,触动一下灵魂,端正自己和群众的关系,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就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第三,这次教育活动还要有具体的举措,既然我们把认识统一到了“为民务实清廉”上来,既然我们要触动灵魂,就要有具体的举措和制度来落实。所以中央为了搞好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研究这次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建立什么样的制度,我认为这很好。尤其是,中央提出要开展好这次活动,中央领导同志自己要带头,带头建立制度、执行制度,这样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这样的效果不仅为了改善党群关系,而且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更好地完成我们肩负的使命。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在回顾党执政的历史经验时,特别强调“协商民主”的重要性。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中,已经有很多协商民主的实践。近年来上海也对这项工作做了许多探索和推进。您认为,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民主自治中的领导作用?
李君如:我们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为什么要党内民主带动呢?因为党既然有先进性,那么这种先进性就不仅要体现在经济工作中,体现在一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中,还要体现在民主政治中。如果党自身的民主政治建设削弱了,那么党处理党群关系和我们国家事务中怎么完善民主?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老百姓不会相信的。我们党的先进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体现在党内民主上,所以讲民主首先要研究党内民主的问题。在十八大报告里面,对党内民主做了好多新的规定,除了我们原来一直强调的党员的民主权利要切实得到保障之外,还有党代表的权利问题,党代表常任制的问题,党代表提案制的问题,党代表选举的制度民主化问题等等。党代表选出来的全委会和常委会也有一个进一步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问题。这些都是党内民主。讲民主首先要讲党内民主,我一直有一个理念,如果党内民主做不好,人民民主是很难推进的,这是第一个方面,在理念上有一个人民群众认同不认同你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想象在党内不讲民主的人,会让人民群众享受表达意见的权利。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由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
谈到人民民主,我们要善于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结合起来,这是我们本来就有的很好的制度设计,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选举民主为主,此外,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它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人民政协集中了很多社会精英和有识之士,他们可以帮助我们党提升先进性,也可以监督我们的党,所以,我认为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结合起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推动。
在协商民主中间要发展多层次的、广范围的、有效的协商民主,除了政党之间的协商,国家机关的协商,还要有社会性的特别是基层的协商。基层的协商民主是直接面对老百姓的一种协商,直接关系到老百姓能否享受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老百姓通过这样的民主形式可以直接地把自己的利益诉求转化为现实,所以要高度重视基层的协商民主建设。我们基层一些重要的决策可以通过一种协商民主的制度和程序来实现,如浙江台州的民主恳谈会就是一个很成功的民主经验,在党委部门重大决策之前,都要经过民主恳谈,然后再做出决策。在上海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干部素质很高,但也难免碰到群众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意见,所以一定要把基层的协商民主当作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甚至统一的大事来抓,一旦这个做不好,会有不稳定的局面出现,不稳定的局面出现后要想使它平稳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可能会影响到改革发展,所以协商民主是基层民主建设中我非常看重的一件事情。各级领导一定要明智一点,要使自己很好的决策思想变为老百姓的共识,如果不能变为老百姓共识的话,就很有可能酿成群体性事件,那就得不偿失了。
记者:关于党建科学化的问题我们也想请教,您认为党建科学化最核心的要求是什么?
李君如:从理论上讲,党建科学化是按照党建发展的规律来治理党。党要依党章治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毛主席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讲:共产党员是“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人。我借用一下这个句式:共产党员要成为伟大中国人民之一部分而与全体人民血肉相连的党员,必须始终牢记党员是人民的一员。
那么接下来就要说,党的建设的规律是什么?比如党要充分发挥每一位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要按照民主程序形成自己的决议、党要根据群众的诉求去制定自己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等等,与这些对应的是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必须处理好几组关系,即党员和党组织的关系、干部和党组织成员的关系、党和群众的关系,这些关系处理好,就能形成一个科学化的体制机制,也就是党建科学化的要求。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想谈谈“中国梦”。您觉得这个理念怎样跟广大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李君如:“中国梦”的意义在于把党的意志转化为老百姓的意志。因为十八大提出了奋斗目标和“两个时间表”,对8000多万党员提出了要求。怎样找到让老百姓甘心情愿能够和我们党共同奋斗的一个目标?那就是把十八大精神转化为中国梦,转化为为“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号召大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共同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是国家、民族、全体老百姓的事情,要努力把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和人民的意志。
现在来谈中国梦,可以说已经到了中国两百多年来圆梦奋斗的最关键的时刻。现在,还有8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38年时间,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所以它离我们并不遥远,绝不是遥遥无期的事情,而是当前一个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如果我们到2020年干不成全面小康,到2050年干不成全面现代化,我们是要对历史负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