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宝,于先州,韩 勇,吴延平,王本诚
(1.东丰县林业局,吉林辽源 136300;2.东丰县中心林场,吉林 辽源 136300)
试验地位于东丰县中心林场永安林班1号小班内,地类为荒山造林地,半阴向缓坡,坡向西,坡位中,土壤为白浆土,土层厚度为30 cm,试验林地面积0.6 hm2。
在人工樟子松未成林造林地进行摘芽试验,在造林后第4年、平均树高1.3 m左右、有三层轮枝时开始。其方法是:每年2月份下旬在树液尚未流动、芽苞尚未抽稍发叶前摘除主梢的侧芽,仅留顶芽,树干发育全靠树干下部轮枝和主干的针叶,连续摘芽5 a;然后改为修除下部轮生枝和隔年摘主梢芽交替进行,即上部不摘芽下部就修除1层轮枝;上部摘芽,下部就不修枝。植株活枝枝下高达到6 m左右时停止摘芽和修枝。试验设置三个区组进行对比试验。
试验结束后调查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结果见表1。
表1 摘芽对树高、胸径生长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摘芽与不摘芽的高生长和胸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摘芽处理的高生长较不摘芽处理高出13.9%,胸径生长高出9.49%。说明采取摘芽方式抚育比采取单纯修枝抚育的效果明显提高了生长量。
对试验地树木圆满度和树干无节高度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摘芽与不摘芽对树干的圆满度、无节高度的影响均比较明显,摘芽处理树干无节高度平均为5.0 m,无节处直径与根径相差2.7 cm,而未摘芽的同一高度上直径与根径差为5.4 cm,故摘芽可显著提高树干圆满度,进而提高木材产量和等级。
对两种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表2 摘芽对树木圆满度和材质的影响
表3 经济效益统计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摘芽作为一种抚育措施既省工又省力,与对照相比较每公顷林地减少费用600元,所生产出的木材出材率高,摘芽处理较不摘芽高出47%,木材售价摘芽较不摘芽高出170元·m-3,经济效益显著。
樟子松造林后第4年摘芽试验结果表明,摘芽与不摘芽的高生长和胸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摘芽处理的高生长较不摘芽处理高出13.9%,胸径生长高出9.49%;摘芽处理树干无节高度平均为5.0 m,无节处直径与根径相差2.7 cm,而未摘芽的直径与根径相差5.4 cm,树干圆满度显著提高;摘芽处理与未摘芽相比较,每公顷林地减少费用600元,木材出材率高出47%,木材售价高出170元·m-3,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