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落叶松鞘蛾活体蛹野外调查的辨认方法

2013-08-16 03:43:16李培利赵常胜尹东林
吉林林业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伊通兴安针叶

李培利,赵常胜,尹东林

(1.伊通县新家林场,吉林四平 130700;2.伊通县林业局,吉林 四平 130700;3.伊通县伊丹林场,吉林四平 130700)

兴安落叶松鞘蛾(Foleophora dahurica Falkovitsh)属鳞翅目鞘蛾科,是早春危害落叶松的重要害虫。危害严重时可将早春落叶松所发的新叶叶肉全部吃光,只留下叶表皮,最初呈白色,逐渐变黄,直至橘红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

该虫虫体微小,化蛹时体长3 mm左右,虫体外被覆一层茧鞘。野外调查时从外观特征上很难区分活体蛹和被天敌寄生虫体,需要采集筒鞘到室内在解剖镜下解剖确认,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多。在野外调查过程中,经过长期观察和统计分析,我们探索出一种新的辨认兴安落叶松鞘蛾活体蛹的方法。

1 样本采集及处理

2012年5月25日在伊通满族自治县新家林场打草林班172小班随机选取20株落叶松树木,按照上下2层、阴阳2面,轮换在每个样株上剪取延长枝长度超过200 cm的枝条,采集枝条上所有筒鞘,共采集186个筒鞘。以针叶中间为界限,依据附着在针叶上的不同位置分别存放。在室内解剖镜下逐个筒鞘进行解剖确认活体虫蛹、死幼虫、天敌蛹和幼虫,并分别统计。

2 样本统计

经过剖检,共获得兴安落叶松鞘蛾活体蛹72头,全部附着在针叶基部,占活体总数的100%;死幼虫6头,天敌蛹102头,天敌幼虫6头,都附着在针叶端部,分别占各自类型的100%(详见表1)。

表1 兴安落叶松鞘蛾蛹期筒鞘解剖数据统计

3 小结与讨论

统计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鞘蛾在做茧化蛹时都移动至落叶松针叶基部附着,而其死幼虫、天敌蛹、天敌幼虫都附着在针叶尖端部位。分析原因,应该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兴安落叶松鞘蛾形成的生物学特性所致。在其幼虫取食针叶时是从针叶尖端开始的,幼虫虫体逐渐钻入叶里,叶肉取食殆尽时又退出来回到筒鞘内,所以在幼虫危害期,筒鞘基本是在针叶尖端附着。临近化蛹时,为了规避天敌,减少暴露受害的机会,其又移动到针叶丛深处附着。而死幼虫、天敌蛹、天敌幼虫是在虫体受到侵害后,丧失了其生物学本能,滞留在针叶尖端。在野外调查时,我们可以根据这种现象辨认兴安落叶松鞘蛾活体蛹及非正常发育的个体,简便快捷,省工省时,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调查准确率。

猜你喜欢
伊通兴安针叶
伊通烤烧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地震研究(2021年1期)2021-04-13 01:05:12
更 正
林业科学(2020年10期)2020-11-30 00:36:56
兴安行吟(组诗)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6
兴安四月树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32
风雨海棠
追梦兴安
草原歌声(2018年2期)2018-12-03 08:14:12
沁园春·伊通满族博物馆观感
新农业(2016年13期)2016-08-16 12:12:42
今年1季度德国针叶材出口量增长7%
国际木业(2016年6期)2016-02-28 10:27:03
加拿大针叶锯材继续以美国南部为中心
国际木业(2016年5期)2016-02-28 10: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