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弼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之一,《文学理论》教科书出版已有两年多了。这本教材是由一些高校的文学理论专家牵头编写,并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帮助,它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在同类教材基础上,取诸长而有所突破。可以说这部教材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成果的综合、建构、探索和创新,是一部走向厚重的文学理论教科书。近两年来,笔者在高校讲授文学理论课,把这本书当作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受益匪浅,同时在使用中也发现它的若干不足,一并写在这里,供编者和读者参考。
这本书的厚重之处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把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和文学原理两门课程结合在一起,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粉碎“四人帮”后,各高校中文专业首先开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简称“马列文论”),随着文学理论的拨乱反正,各高校陆续开出了“文学概论”(或称“文学原理”)。文学理论的“两课并存”带来了新的问题。谁都承认“马列文论”的重要,但是,它并非是为后人编写的文学理论教科书,面面俱到。马、恩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著作,在哲学经济学等著作中涉及到不少文艺学美学观点,有的还是“断简残篇”。列宁、毛泽东虽有专门的文论,大多又是针对具体文艺问题的言论。再者“马列文论”尤其是马恩文论时空距我们都很远,教师教和学生学都不轻松。加之经典文论有无完整的理论体系问题长期纠缠不清,也使这门课陷于尴尬的局面。而“文学原理”课深感饱受“左”的束缚,急于解放思想,大量吸收外国文论和中国古代文论,大讲文学的特殊规律,淡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造成了文学知识庞杂臃肿淹没了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这本《文学理论》把经典文论和文学原理“合二为一”,解决了过去“两课并存”的种种弊端,实现了优势互补。经典文论为文学原理研究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注重从对现实和理论问题的观照中提出并解决文学问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深刻的思想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这些是发展文学理论日久弥新永不过时的“金钥匙”,它将引导文学理论永远沿着宏观开放之路向前发展。而文学原理有助于把文学的宏观的研究转化为微观的研究,把现实的理论纳入到科学理论的轨道。例如,在经典文论中马克思提出艺术“一定的繁盛时期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①指出文学艺术的繁盛时期不会同社会的一般发展程度完全一一对应。本书在“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原理的阐述中(第四编),不但详细论述了“不平衡”原因的诸多方面,而且论证了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存在着总体的“平衡”和一致性。这就肯定了文学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总体的“平衡”与局部的“不平衡”的辩证关系。
二、恢复了文学理论本色,对创新理论进行了科学的建构。
改革开放以来,文学理论研究回到了文学本身。大刀阔斧地引进西方文论和古代文论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时尚。在总体上推进研究进程的同时,也出现了急功近利、烦琐引证、矫枉过正、褒贬失当、夸大其词的现象,令人眼花缭乱,使文学理论的内行也困惑不已。本书一扫这种浮夸不实的文风,恢复了文学理论的本色,体现了质朴、简明、透彻、清新、扎实、纲举目张的特点,便于理解和记忆,激发了读者的学习兴趣。
关于文学的性质是近年文学理论争论的热点问题。传统的文学理论把它简单化地归结为“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忽略了其审美性,而批判者又夸大了文学的审美性,否定或忽视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第三种观点又提出文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可又受到学理上的质疑。本书从唯物史观出发,从社会意识形态、审美和语言三个层次深刻揭示了文学的基本性质及特殊属性,避免了烦琐的论证和无休止的争论,恰当解决了对文学性质的认识。它把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概括为“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性”,把文学的审美性概括为“情感性”、“形象性”和“超越性”,既符合学理又易于把握,还避免了简单化的倾向。
三、本书总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成果和经验,极具前瞻性和探索性。
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自然引申出来的。它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要利用中国的文化资源解决文学理论问题,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并对世界文学理论作出独特的贡献。本书列举了几代领导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论述并加以总结,指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指导我国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方针,它所倡导的主旋律和多样化相统一,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既有利于表现时代精神又能满足读者审美多样化的诉求,还能调动作家创作的积极性,它所倡导的在批判基础上的创新对文学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四、本书密切关注市场经济、科技传媒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大趋势,创造性地提出并解决了文学活动的若干新的理论问题。
本书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当代文学的生产与消费的两重性,文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现代传媒与文学的发展,文学与图象文化、网络文化的关系;全球语境与文化发展,涉及到民族文学和文学的跨文化交流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体现了我国文学理论发展的现实性和超前性。
以上四点成绩,不但使本书大大超过了以往的文学理论教科书,而且也大大超过了新时期的同类著作,充分体现了本书内容的厚重。它体现了我国文学理论已融入世界文学理论的发展并具有引领的作用。它是继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和以群主编的《文学原理》后的又一标志性的文学理论教材。由于从文学活动到文学理论,再到文学理论教科书,涉及问题极广,争论的问题极多,人们对它诉求极大,使本书的内容有不可承受之重。很多问题不是短时间内都能获得解决、使各方面都能满意的。就个人管见,本书的内容还有一些缺陷。这里提出,以期日臻完善,全面实现厚重的参考。
《文学理论》一书在封面上标明,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它具有专著和教材的双重性质,或者说是专著性的教材。因此我们可以从专著和教材两个方面和二者的关系对它进行评论。
从这个角度而言,本书的优点是指导性规范性强,缺陷是有些地方科学性开放性不够。《文学理论》作为一门政治性思想性很强又是由中央主管机关审定推行的教材,担负着向广大读者灌输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任务,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是无可非议的。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该肯定,哪些该否定;肯定和否定要达到怎样的程度,都应体现出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作为研究性质的专著,它又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开放性。所谓科学性就是要对所提出的理论命题进行充分的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所谓开放性就是要充分利用一切思想材料进行理论创新。本书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原著和原理之间的张力互补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有的地方认识不够自觉,说明不够到位。
本书的第一编“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国几代领导人对文学问题的论述,可以概括为“原著”。第二编、第三编、第四编,分别论述了“文学的性质及其价值与功能”、“文学活动的构成”、“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可以称之为“原理”。如前所述,把原著和原理编在一本书中是这本教材的优点,但是由于对二者关系有时处理不当又产生了它的缺点。原著主要是针对社会现实和文艺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理论观点,但是不能否认,在现实需要的拉动下,某些理论观点被夸张、突出和倾斜,从理论形态而言也就是被“片面化”。这种被“片面化”的理论因满足了现实的需要而得到有力的支撑,具有相对的合理性,甚至可以带动文学理论高歌猛进向前发展,但是一旦它所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发生变化,这种理论的合理性就会发生动摇,基至走向谬误。原理是人们对文学问题认识长期积淀的结果,它对于原著具有选择、制衡、修复、矫正和建构的功能,它能把从具体现实产生的理论转换成超越具体的时空的普遍真理。文学原著和原理的互动和相互转换是文学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在阐释原著某些观点时,既要指出其合理性,又要以原理为尺子指出其局限性,为它向原理转换留下伏笔做好铺垫。本书对文学与政治关系前后变化的论述,对旧“二为”方向向新“二为”方向的转换就谈得不够充分。再如,从哲学反映论出发可以提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的源泉”,换个角度来看,并不是经历了生活就能创作,艺术主体(如作家的精神状态、有无创作的热情和修养等)也十分重要,就此而论,也可以成为文学创作的源泉。很多文学作品不是跨越古今和地域改编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欢迎吗!又如“三贴近”也是从哲学反映论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但是它的落实离不开文学原理的制衡,这里用得上“审美距离”说。特别是大型长篇的作品,必须经过一定实践的检验和思考才能产生杰作。
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论述有些单薄和粗糙。
本书只以几代领导人的言论论述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问题,这很重要,但是仅此是不够的。如果说文学理论是对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成果的概括,它又是领袖人物,文学理论家、作家和人民大众的集体智慧和奉献,应该以更丰富的材料加以充分的论述。
三、忽视从历史的叙述中勾勒出文学理论发展的轨迹。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通过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建立起来的,《资本论》就是最好的例证。逻辑的方法给人以“思维的力量”,历史的方法给人以“事实的力量”。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中国文学实践的产物,不仅其理论观点有中国特色,其理论生成的实践也必然具有中国的特色。在这方面,我们看到本书在联系具体作品时,还是很下功夫的,但是联系理论的发展过程,阐述理论观点就显得乏力了。我们无意要求在文学理论教科书中长篇累牍地大写特写文学理论批评史,但是要求展现文学理论发展的契机和生长点,即阿基米德所说的“支点”恐怕是不过分的。这不但有助于展示理论发展的逻辑和现实的根据,给人以方法论上的启示,而且有助于立体地展示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的丰姿。
《上海文学》1980年第四期上发表的《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论》,直接批评了几十年来流行的权威观点“文艺从属于政治”,驳斥了“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说法,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大讨论,最后导致宣布不再提文艺和政治关系的旧口号,代之以新的口号。1986年《论文学的文体性》的发表打破了以哲学反映论为基点的前苏联文学理论的模式,扩大了文学内心自由的空间,支持作家以艺术主体的身份进入创作。这篇论文和作者此前发表的《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倡导了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本书对这些影响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的“轰动事作”只字不提,但是在论述“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批评”中却能看到经过淡化处理的文学主体性的变相说法。再如文学主体性和人性人道主义理论的先驱胡风、钱谷融、巴人、王淑明等也未见提及。这些年来,我们的文学理论没有大的突破是否和未找到理论发展的“支点”有关系?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为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恢复了本来面目,显示了我党尊重历史的博大胸怀和科学精神,文学理论研究能否改变一下因人废言的传统思维模式呢?政治和学术的权重关系能否与时俱进做些调整呢?
四、对西方文学理论的批判吸收不够。
在推动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诸要素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在本书中,吸取很多外国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如把文学研究的对象定为“文学活动过程”,把文学鉴赏定为“文学接受”。恩格斯在致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提出,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各种思想材料互相作用发展理论。②本书对西方文学理论提出批判继承的原则,但缺乏具体的论述。要改变我国文学理论发展的被动局面,我认为一般地提批判继承的原则是不够的。因为这样总改变不了“吃等食”扮演“二传手”的地位,改变不了理论发展缺乏原创性的被动局面。是否可以在国内为某些外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一席之地,为形成与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相互补充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环境呢?
此外,书中还有一些不恰当的提法,应该纠正:
1、“文学作为一个总体概念,其主导价值就是一定时代和国家的主流的意识形态的体现”。③这个概括不严密,以偏概全。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学尚可,但泛指一切文学就错了。文学有时是意识形态的驯服工具,有时又是对它的叛逆。很多文学作品包括《红楼梦》都不是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而是反时代潮流的产物。本书许多地方也正确地指出不少优秀作品都是以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而著称的,请见第80、83、84页对但丁、莎士比亚、列夫·托尔斯泰、马格丽特·米切尔、斯托夫人等作品的评论。应参照改正。
2、关于人的本质和人性的概括,本书还是固守着“社会关系的总和”,忽视了马、恩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④是否可以参考本书第25页的论述,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两方面更全面地概括人的本质和人性呢?
3、对文学人民性的概括不准确。⑤它抛开了文学人民性概念的历史发展,只从适应我国现阶段阶级关系的改变,强调以人为本来解释,匆忙为现实政治服务的结果使文学人民性丰富的内涵大大缩水。
在拙文即将结束时,我想提个建议,如果认为文学理论是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概括,那么在编者中,不妨吸收一些作家、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参与,这样未来的文学理论教科书,可能会更加生动、深刻、厚实。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28页。
③④⑤《文学理论》,高教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110页,第26页,第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