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明 福建省建阳市农业局 354200
鸭疫里默氏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疫巴氏杆菌病等。该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雏鸭群感染可导致大批发病和死亡。建阳市于20世纪90年代发现该病,且成为长期危害肉鸭养殖业的一种最常见细菌病。过去治疗该病常选用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和环丙沙星等药物,这些药物对急性期患鸭有治疗效果,用药2 d死亡率下降,但对己出现神经症状的患鸭治疗效果较差,用药4 d后死亡率才下降。由于使用以上药物防治该病易造成菌株产生耐药性,因此鸭群反复发病,难于根治。农业部公告第876号发布后,改用氟苯尼考防治鸭疫里默氏菌病,取得了极其显著的疗效。现将建阳市童游街道某村3家养鸭场共6380羽雏鸭暴发鸭疫里默氏菌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疫情发生于春末,3家养鸭场的雏鸭群都在3周龄后相继发病,发病率45%~85%,病死率26%~65%。暴发疫情的都是老鸭场,并且饲养密度高、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水平低。
患鸭眼流浆液性分泌物,眼周羽毛黏连,鼻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轻度咳嗽和打喷嚏,粪便稀呈黄绿色,嗜睡,缩颈,腿软、不愿走动、步态蹒跚,濒死前出现痉挛、背脖、两腿伸直呈角弓反张状等神经症状,病程 2~3 d。
剖检病死鸭发现心包膜覆盖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外膜与心包膜黏连,心包液增多;肝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纤维素性膜,肝肿大呈土黄色或棕红色;脾脏肿大,表面有灰白色斑点;气囊壁增厚,表面被覆纤维素性膜。
无菌取病死鸭的肝脏组织涂片、瑞氏染色,镜检可见两端浓染的小杆菌。病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在鲜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长出圆形、光滑、湿润、微隆起、半透明露珠状的小菌落,但不溶血。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鸭疫里默氏菌病。
4.1 清除病原 无害化处理病死鸭尸体,清除鸭舍粪便并进行生物发酵处理,做好周边环境、鸭舍、饮水器和料盘等器具的消毒工作,彻底消灭病原。
4.2 分群饲养 按雏鸭的健康状况分群,将重症患鸭挑出隔离饲养。调整饲养密度,改善通风条件,保持环境卫生,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4.3 药物治疗 对表现轻、中度症状雏鸭群,用5%氟苯尼考按0.2%比例拌料,连用5 d;对重症患鸭用2.0%氟苯尼考溶液,按每千克体重25 mg进行肌肉注射,连用3 d。
4.4 补充营养 电解多维复合维生素可溶性粉按每袋(227 g)加水稀释后投饮,连用7 d。
1)通过采取上述用药治疗和隔离消毒等措施,第5 d雏鸭群病情得到控制,第7 d鸭群恢复正常。
2)暴发疫情的这3家养鸭场,以前饲养的雏鸭群都发生过以嗜睡、缩颈、脚软、不愿走动等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并且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批升高;用庆大霉素对发病雏鸭肌肉注射,效果不明显;雏鸭群反复发病,疫情难于控制。说明这3家养鸭场可能存在鸭疫里默氏菌病的病原体。
3)暴发疫情的这3家养鸭场的雏鸭群,均未经鸭疫里默氏菌病疫苗免疫,雏鸭群缺乏特异性抗体。加上雏鸭生长发育不良,抵抗力差,故感染机会增加。
4)暴发疫情的场主,防治观念跟不上现代发展要求,措施不利。雏鸭群发病初期,仅对发病雏鸭进行试探性治疗,忽略了群防群治措施,贻误了控制疫情的最佳时机,造成疫情扩散、雏鸭群大批死亡,这是暴发鸭疫里默氏菌病的关键。
5)要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发生过该病的养鸭场,如果污染场地得不到净化,以后继续养鸭可能再发病,并且发病率和病死率会逐渐升高。因此,必须做好鸭舍及周边环境的消毒工作,彻底消灭病原。
6)加强饲养管理,选用敏感药物进行预防。鸭疫里默氏菌的血清型较多,各场流行的血清型有所不同,且各个血清型之间又无交叉免疫性,所以要选中相适的疫苗有一定难度。对于发生过该病的养鸭场,预防工作极其重要。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保持通风换气,避免过度拥挤,减少炎热或寒冷的应激;要在雏鸭群易感日龄前2~3 d,用氟苯尼考并添加电解多维进行预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