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霖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四川 南充 637000)
胸心外科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常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症状,需及时给予通气处理。无创正压通气是目前处理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对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患者疾病治疗的重要保障。我院于2010 年12 月至2012 年12 月对25 例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其治疗效果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0 年12 月至201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25 例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7 例,女8 例;年龄42~77 岁,平均(54.25±10.61)岁。患者一般情况:(1)疾病类型:胆道炎5 例,急性阑尾炎7 例,急性胰腺炎8 例,其余5 例;(2)呼吸衰竭情况:阻塞睡眠呼吸偷停综合症3 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5 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1 例,严重性哮喘症6 例;(3)所有患者病情均比较重,部分患者器官功能严重受损,个别患者出现神志不清的症状。
所有患者均于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BiBAP)治疗,以S/T 模式作为通气模式。NIPPV 机应用时,应注意呼吸频率的控制,一般20~25 次/分钟,选择Venturi 面罩给予吸氧处理,氧合指数 (PaO2/FiO2)≥200,选择国产硅胶膜口鼻面罩,给予双水平正压,达到全天持续通气的效果,同时利用面罩侧孔给予给氧处理,严格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若患者需禁食,则必须于进药及排痰期间给予短暂的停机处理,而应给予双腔鼻导管吸氧,于监测SpO2的基础上给予给氧处理。治疗前后3 h 均需进行动脉血气检查,对呼吸机参数进行适当地调整。若患者病情平稳,pH 不小于7.35,呼吸频率不超过30次/分钟,心血管等体征恢复正常,精神症状稳定,且未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则可撤掉呼吸机;若患者PaO2下降严重、意识模糊、病情加重,则必须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
25 例患者通过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后,其pH 值、心率、血气、呼吸频率等均出现显著的变化,pH 值为 (7.39 ± 0.03),HR 为(92.5 ± 6.9),PaO2为 (324.6 ± 11.7),RR 为(23.7 ±6.1),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通常由心源性肺水肿、术后感染、外伤等引起,其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较大,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应给予高度重视[2]。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在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
对于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做到早期诊断,尽早治疗,尽可能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是目前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可改变患者的pH 值、心率、血气、呼吸频率等,使pH 值、心率及呼吸频率迅速下降,而使PaO2明显上升,加快疾病治疗。
BIPAP 呼吸机主要以胸肺组织中的压力容积曲线为理论基础,对于气道压力,则可选用P-V 曲线中存在的陡直段,通常选择支持压力较小的气道,这样可以加快通气量变化,于吸气期间选择高吸气压,可有效降低气道阻力,使肺泡通气量有所增加,同时可减轻吸气肌的承受量,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耗氧量;呼气期间,机器可以自动转移至低呼气压,其作用等同于呼气末正压,因此对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可产生一定的对抗性,减少或者避免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使患者血流或者血流得到有效的改善,进而可使患者pH 值、心率及呼吸频率在短时间内下降,且可提升PaO2值,促进疾病治疗[5]。本研究25 例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均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pH 值、心率、血气、呼吸频率等均出现显著的变化,pH 值为(7.39 ±0.03),HR 为(92.5 ± 6.9),PaO2为 (324.6 ± 11.7),RR 为(23.7 ±6.1),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综上所述,对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对患者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1]黄春,叶琳,向小勇.无创通气在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运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10(06):451-452.
[2]樊满齐,赵生涛,张鸿玲,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1,12 (07):691-693.
[3]岳中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Ⅱ型呼吸衰竭40 例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 (5):443-444.
[4]张岩.早期应用PEEP 治疗Ⅰ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32 (5):436-437.
[5]赵晓红.无创通气治疗严重慢阻肺呼吸衰竭的体会[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 (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