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静农:不归故园的“燃灯人”

2013-08-15 00:43翟广顺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青岛鲁迅

翟广顺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23)

一直以来,学界对台静农的研究多单向度地讨论他的歌谣、小说和书艺成就,而较少对这位“新文学的燃灯人”的思想根源、人生轨迹、心路历程、性格特征作整体把握。作为早熟的现代文人,台静农是上个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作为高校教员,台静农先后在北平、厦门、青岛、白沙、台湾等多所院校讲授中国文学史、历代文选、文字声韵学、诗经、楚辞等课程;作为蜚声海内外的书艺家,台静农80岁时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个人书法展。台静农是鲁迅为数不多的挚友之一,但晚年不谈鲁迅,不谈“五四”,蜗居台湾不归故园,被李敖称之为“以诗酒毛笔刻印逃世”。探索这位身经丧乱热血之士的生活和人格矛盾,会有别样的感触和体会。

台静农,1902年11月23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安徽霍邱县叶家集。本姓澹台,原名传严。台静农幼读书塾,受其父台兆基习字收藏碑拓的影响,经史与书法成为台静农一生的爱好。在叶集几个年龄相仿的同学中,台静农与韦素园、李霁野最为要好,他们很早就传阅严复所译西学著作,萌发了新思想。当他们看到辛亥革命之风仍未吹进叶集这个地处皖西边陲南倚大别山的乡土小镇时,三人召集同学一怒之下把就读的明强小学砸了,致使学校停课多日。1918年,台静农离乡去汉口新式中学就读。在“五四”新思想鼓舞下,台静农与同乡同学创办了《新淮潮》杂志,鼓吹新文化,但《新淮潮》只办了两期即停刊。1922年汉口中学闹学潮,台静农离校,经南京、上海至北京继续求学。是年9月,台静农考取北京大学旁听资格,由此开始了京华生涯。

身处新文化策略地的台静农,对白话新诗产生了浓烈兴趣。他于1922年1月在《民国日报》副刊上发表处女作新诗《宝刀》,表达了一个年轻人决心以宝刀铲除战争罪恶的理想和热情。1923年,台静农加入北大研究院国学门风俗调查会,负责管理会务。这段半读半工的生活使台静农移情于世人所不屑的山歌小调,开始了歌谣的搜集与研究。1924年8月,台静农应主持《歌谣》周刊之请归淮南搜集歌谣,半年时间搜集到当地歌谣2000多首。台静农将搜集、编选的江淮民歌,于1925年4月5日至5月24日在《歌谣》周刊连载5期,共计113首。之后,他又于6月28日发表了《致淮南民歌的读者》一文,作为此次搜集活动和这批民歌的总结与说明。是年9月考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的台静农,又在《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4期和第8期两次发表歌谣54首。台静农的歌谣研究折射出他在民俗文化和俗文学方面的兴趣和造诣,不仅为“五四”时期新诞生的民俗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研究资料,而且“从内容到形式,对文学革命中的新诗创作,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

1925年春,台静农回到北京,结识了鲁迅。在鲁迅的引导下,台静农与霍邱同乡李霁野、韦素园、韦丛芜及曹靖华等6人在北京成立了“未名社”。此后,台静农在《未名》及《莽原》上发表了多篇新诗及短篇小说,成为两刊的主要撰稿人。台静农作为乡土作家受到文坛瞩目,是因他在未名社相继出版的与鲁迅风格相近的《地之子》和《建塔者》两部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共收小说14篇,这些作品通过日常生活和平凡事件揭露社会黑暗,笔调简练、朴实而略带粗犷,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鲁迅认为,“在争写着恋爱的悲欢,都会的明暗的那时候,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2]263《建塔者》共收小说10篇,作品揭露新军阀的血腥统治,讴歌白色恐怖下精诚赤血的革命志士,反映了台静农更趋激进的思想倾向。

1927年8月,经北大国学门导师刘半农荐引,台静农就任北京私立中法大学中文系讲师,从此步入杏坛。1929年8月,台静农应辅仁大学校长陈垣之邀,转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并在北平私立郁文大学兼课。1933年8月,台静农又接受了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的聘书。这段时间,台静农“几乎一两年就更换一个学校。这种不稳定的情况,实因他的政治理念与当局相左,又几度遭牢狱之灾的缘故。”[3]1531928年4月7日,未名社因出版托洛斯基著、李霁野与韦素园合译的《文学与革命》,被北洋政府视为共产党的违禁宣传品,未名社遭查封,台静农与李霁野、韦素园被捕。韦素园因肺病一周后释放,台静农与李霁野被关押50天才经友人营救获释。1932年10月12日,台静农的寓所遭宪警搜查,台静农再次入狱10多天。台静农第三次身陷缧绁是1934年8月26日,后经蔡元培、许寿裳等多位师友营救,方于1935年1月释放。出狱后,台静农在北平已无法立足,由胡适介绍,于1936年8月前往厦门,任教厦大文学院。一年后的1936年7月,台静农辞去厦大教职,由厦门来到青岛任教国立山东大学。

1937年暑假,“七七”事变爆发,台静农举家迁四川,任职国立编译馆;1940年任教白沙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在江津期间,台静农结识了刚从狱中释放的陈独秀。陈独秀为自食其力,欲编《小学识字课本》卖给编译馆,通过台静农借资料。为了感激台静农,陈独秀将在南京狱中手书的自传稿送给台静农,还用篆书题写了“一曲书屋”的匾额相赠。1946年,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发生学潮,为了支持师生的正义行动,台静农愤然辞职。之后,台静农接到时任台湾编译馆馆长许寿裳的邀请,赴台湾谋职。这本是他暂时栖身之计,并自书了“歇脚庵”的小匾。解放前夕,魏建功、李霁野、李何林等学者纷纷返回大陆,而台静农则留在台湾。随着海峡两岸的政治对立,台静农回大陆的希望更加渺茫。于是,他在台北龙坡里的台大宿舍,题了“龙坡丈室”而取代“歇脚庵”。

台静农一直执教台湾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后兼系主任),至1973年7月退休,在任27年奠定了台大中文系学术传统,贡献卓著。1985年9月,台湾《联合文学》第11期选台静农为该期“作家专卷”,称其为“新文学的燃灯人”。是年,台湾“行政院”文化奖颁给台静农,对他献身教育事业垂50余年表示赞扬,并评价道:“早年致力于新文学创作,文风兼具犀利批判与悲悯胸襟,作品至今犹为文学批评界重视;其后专攻古典文学研究,阐扬文化精义,重要著作《两汉乐舞考》《论两汉散文的演变》《论唐代士风与文学》等,论断创新,精微独到,于传承文化,功不可没。”[4]

1990年11月9日,台静农因患食道癌在台北台大医院逝世,终年88岁。

台静农作为鲁迅的挚友和“门弟子”,自与鲁迅结识直到鲁迅逝世始终保持密切的关系。

1925年4月,台静农初识鲁迅,此后两人一直过从甚密。鲁迅一生以尖刻冷峻著称于世,故其终身少有朋友,台静农与鲁迅的友谊特别值得珍视。1933年12月19日,鲁迅在致姚克的信中明确表明,“台君为人极好”[6]520。据《鲁迅日记》记载,台静农与鲁迅11年半的交往中,台静农拜访鲁迅39次,鲁迅回访9次;台静农致鲁迅信件有74封,鲁迅复信69封,《鲁迅书信集》收录的鲁迅致台静农信件共43封[7],时间自1925年8月23日至1936年10月15日。鲁迅于是月19日逝世,从而终止了二人的交往。综观这些信函,不论论人或议事都直言不讳,如果不是特殊的关系,鲁迅断不会与台静农袒露心声。这些信件为研究鲁迅生平、思想,以及鲁迅和台静农包括周边人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台静农与鲁迅的友谊始于对对方作品的研究和推崇。1926年7月,台静农搜集了1923—1926年间全国文坛对鲁迅的评论、感想及访问记共12篇,结集《关于鲁迅及其著作》出版,成为新文学运动以来第一本论述鲁迅的专题出版物。台静农在谈及编辑缘起时,认为鲁迅小说中尤其清楚地表现出战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必须的,新的中国就要在这里出现”,“我爱这种精神,这也是我集印这本书的主要原因”[7]44-45。1928年台静农《地之子》结集之前,曾于1927年9月8日函告鲁迅,鲁迅于9月22日复信时称此书“要出,很好”,并详告了上海的收转地址。鲁迅对全部小说稿进行了审阅,并提出“《蟪蛄》之名,我以为不好。”[8]103因接受了鲁迅的意见,台静农改为《地之子》,并题言“试作承鲁迅师”,寄赠于鲁迅。鲁迅在《我们要批评家》一文中称赞《地之子》为“这两年中”的“优秀之作”[9]246。鲁迅在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时,特意以自己的小说发端,以台静农的小说殿后,收录了台静农的《天二哥》《红灯》《新坟》和《蚯蚓们》,篇数与鲁迅相等,而超过其他作者。这足以说明,在鲁迅眼里台静农的小说不容忽视。

学界公认,台静农的小说在艺术上“师法鲁迅”,其格调沉郁阴冷,手法质朴圆熟,对穷愁绝望的中国抱着悲悯与淑世的心情。因此,有论者指出:“如果说三十年代一批优秀杂文家发扬了杂文上的‘鲁迅风’,那么台静农则在二十年代继承了小说上的‘鲁迅风’,他主要不是继承鲁迅小说格调中那种果戈理式‘含泪的笑’,而是继承了安特莱夫式的阴冷。”[10]497

曾在北京大学任教、担任过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负责人的瑞典人斯文·安德斯·赫定是诺贝尔奖评委,1927年来中国考察时曾与刘半农商讨,拟提名鲁迅为诺贝尔奖金候选人。然而,刘半农对赫定的委托却犹豫不决。“五四”以后刘半农渐次消沉,深知鲁迅的他请台静农游说。台静农受此重托慨然允诺,立即给鲁迅写了一封情词恳切的信,叙述了事情的原委,恳请鲁迅为了中国的文学事业答应提名参评。鲁迅在复台静农的信中说:“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11]73-74鲁迅这封写于1927年9月25日复台静农的信,虽系挚友间的私人笔谈,但由于台静农受刘半农所托,以及诺贝尔文学奖之于中国文学界的重大意义,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公案。

鲁迅与台静农熟不拘礼,遇有难事则相互请托。每当鲁迅直陈其请,台静农也倾力相助,玉成其事。1934年鲁迅曾致力于古碑刻及汉唐石刻造像的搜求和研究,他写信给台静农,要他代其收觅新旧拓,并指名要济南图书馆新入藏的画像石“代为发函购置”。台静农自幼好书艺,自然能以内行专业的眼光对待鲁迅所托。仅1935年5月,鲁迅就收到台静农寄来的骑马人画像、大定四年造像、汉残画像等多种。鲁迅辞世后,台静农将其保存的鲁迅来信几乎全部交予许广平,使其相继编入《鲁迅书信集》和《鲁迅全集》。“孤岛”时期,许广平委托台静农撰写介绍鲁迅搜集研究石刻画像经过和成就的文章,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台静农未能完成许广平的这一嘱托。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晚年的台静农决然不谈鲁迅。有论者推测,台静农不谈鲁迅的原因只有两个:一个就是完全的背叛,虽然很难窥见台静农晚年的内心世界,但以他为人为文这个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最亲密的人,很多感情宁愿自己独享,而不想说出来让人议论。

1936年8月,台静农从厦门来到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讲师。早在一年前的1935年7月,台静农决定任职厦大后曾致函鲁迅,鲁迅在复信中说:“厦门亦非好地方,即成,亦未必能久居也。”[12]505-506此话很快被鲁迅言中,台静农在厦大仅待了一年就来到青岛。由于一直工作不稳定,台静农“把家眷安置在芜湖,而只身在此任教。”[3]153此时的山大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935年,北平爆发的“一二·九”运动影响到青岛,山大学生为声援北平学运,成立了抗日救国执行委员会,在青岛形成了以山大爱国学生为骨干包括广大中学生和进步教师在内的抗日救亡队伍。1936年2月10日,青岛市市长沈鸿烈借元宵节之机,举行青岛大港三号码头落成典礼时,国立山东大学学生冲进会场,宣传“一二·九”运动,抨击国民政府对日不抵抗政策,结果遭到军警镇压,此事在青岛引发了声势浩大的学潮。迫于学潮的压力以及省助经费被地方实力派克扣等一系列问题,校长赵太侔辞职。秋季开学后,山东省政府委员林济青代理校长。林济青到任后从各地延聘教授、副教授、讲师30多人,台静农就在林济青延聘的教员之中。

面对动荡的局势和曾经三次牢狱之灾,青岛时期的台静农既未参与学生爱国运动,也未发表一篇时政性文章。事实上,以乡土文学作家走红文坛的台静农在青岛期间一直处于沉默状态。统观台静农的创作旅程,他发表于1936年的作品,仅有胡适主持复刊后的《歌谣》周刊第16号上的论文《从〈杵歌〉说到歌谣的起源(一)》。此文发表于1936年9月19日,当时台静农正在青岛,但其写作却在台静农来青之前的厦门。此文甫一发表,立即受到学界的重视,紧接着引来冯沅君的《论杵歌》和佟晶心的《夯歌》二文,《杵歌》一时成为讨论的热点,但台静农却没有下文。从台静农以《从〈杵歌〉说到歌谣的起源(一)》的标题看,他是想重新拣拾起歌谣的论题,以《杵歌》为个例由此生发开去,把流传在乡民口头上的歌谣与记录在纸上的古代歌谣以及风俗的演变融会起来进行研究,其思想显然已经超越了10年前所固守的乡土研究,而朝着多学科的比较研究前进了一步。但是,为什么台静农止于《杵歌》(一)而没有(二)呢?鲁迅1936年10月17日致信曹靖华道“农住青岛,我方以为也许较好,而不料又受人气,中国虽大,真是无处走。”[13]171使人疑惑不解的是台静农8月任教山大后写信向鲁迅倾诉过在青岛的不快,还是鲁迅因既往与杨振声、梁实秋等人的过节又想当然地生发出“又受人气”的牢骚?此事无从查证。其实,林济青任职山大时期,“新月派”已星散。这位毕业于美国里海大学获矿学硕士学位的代理校长,未曾在文坛显露头角。客观地说,林济青任职山大受命于危难,他仍延续了前任校长杨振声、赵太侔名家治校的办学传统。可以肯定,林济青不可能对文学创作横加干预。

查1936年国立山东大学教职员表,台静农1936年8月至1937年7月间任教山大的课程是中国文学史和名著选读两门课。台静农的教学深受鲁迅的影响,他在北京大学做旁听生时听鲁迅讲过《中国小说史略》。台静农视鲁迅完成于1924年的《中国小说史略》为“研究中国小说文学者开山之著作”。他认为,治文学史仅有史才、史学、史识是不够的,必须“对于文学本身还得有一种深厚的理解”。否则,即使搜集了许多材料,“而不能认识这作品在文学上的价值,也是枉然”[14]244。事实上,讲台上的台静农一直纠结于没有一本像样的《中国文学史》教科书。1928年2月,他曾为此事致函鲁迅,鲁迅赞同台静农的看法,并说“我看过已刊的书,无一册好。”鲁迅推荐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可作参考,但却嫌刘著错字太多;而不可用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诚哉滔滔不已,然此乃文学史资料长编,非‘史’也。”[15]322台静农讲中国文学史不教唐诗宋词而专教屈原,讲文学史对嵇康、阮籍、魏晋名士情有独钟。他在厦门大学曾编校《嵇康集》,并寄鲁迅指教。有了鲁迅的指导和1932年8月鲁迅出版的《中国小说史》改订本,台静农在青岛的山大课堂说屈子,谈离骚,讲嵇康,言名士,他的课很受欢迎。

台静农在青岛与老舍很投缘。老舍因赵太侔下台事件,辞去了中文系的教职,但一家人却留在青岛,没有离去。1936年秋末冬初,几位久居青岛的朋友请台静农和老舍吃饭。席间,老舍会“偶然冷然的冲出一句两句笑话”,引起大家轰然,他自己也会小孩样“嘻嘻”的笑。交往久了,台静农了解了那时已专门从事写作的老舍,那时老舍的《骆驼祥子》刚在《宇宙风》上登完,还没有印出单行本。台静农和老舍厮熟了,就常常去吃馆子,喝老酒。台静农在《谈酒》一文中回忆青岛生活时说:“不见汽车的街上,已经开设了不止一代的小酒楼,虽然一切设备简陋,却不是一点名气都没有,楼上灯火明濛,水气昏然,照着各人面前酒碗里浓黑的酒,虽然外面的东北风带了哨子,我们却是酒酣耳热的。现在怀想,不免有点怅惘,但当时若果喝的是花雕或白干一类的酒,则这一点怅惘也不会有的了。”[16]39他怀念在青岛喝过的一种苦味老酒,山东尽管有别的名酒,“但我所喜欢的还是苦老酒,可也不因为它的苦味与黑色,而是喜欢它的乡土风味。即如它的色与味,就十足地代表它的乡土风,不像所有的出口货,随时在叫人‘你看我这才是好货色’的神情”[16]39。由此可见,台静农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折射出一种难言的心绪。

1937年暑假伊始,台静农离开青岛去北平,不料“七七”事变爆发。8月,台静农从天津搭海船绕道到济南,在车站上遇见几位国立山东大学学生,“知道青岛的朋友已经星散了”,山大已停课。青岛回不去,台静农辗转入川。1938年10月,台静农在重庆出席鲁迅二周年祭报告会时巧遇老舍。故友重逢,想起青岛结下的友谊百感交集。台静农发现老舍“已不是青岛时的老舍了,真个清癯了,苍老相,面上更深刻着苦闷的条纹了。”[17]171在台静农的文字里,写青岛时的山东大学总是与写酒、写老舍联系在一起。

研究台静农,不应简单看待李敖对台静农出言不逊的评价。台静农任台大中文系主任时,李敖就读于台大历史系,虽然台静农没教过李敖,但李敖算得上台静农的学生辈。据李敖称,1957年李家穷困时,台静农曾帮忙出售李家藏的《资治通鉴》《昭明文选》《三迁志》,“他曾帮过我大忙,到我宿舍来看我,我一直感念他”[19]309。就在这篇写于1990年9月7日的文章里,李敖尖锐地批评台静农“学术著作,极为可怜,只有一本《静农论文集》……全书四百七十五页、写作时间长达五十五年、篇数只有二十五篇、每年写八页半、每天写0.023页,每页八百四十字,即每天写十九个字……在台湾岛上竟通吃了四十多年”[19]310。

李敖之言的确狂妄。但联系台静农后半生的沉寂,又不能不为这位曾经的乡土文学骁将的寥落深感遗憾。台静农生命旅程不算短,但创作生命短暂,确实算不上最有成就的文学家;台静农对台湾大学中文系有开创之功,但却未成为优秀的教育家;台静农书艺闻名中外,但自言“却不是此道内行”。李敖评说台静农“以诗酒毛笔刻印逃世”,固然言过其实,但台静农不归生身故土,收敛性格,以及晚年显露的种种人格矛盾,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1946年台静农之于台湾只是一个暂时的“歇脚庵”,当其改为“龙坡丈室”时,人们听到的解释似乎是托词,“实在是因为家眷太多,北方天气冷,光是一人一件过冬的棉衣就开销不起。台湾天气暖和,这一项花费就省了。”[4]1948年,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许寿裳因宣传“五四”运动,不幸遭夜间破门而入的歹徒用斧头砍死。许寿裳的死导致了大批在台学者返回大陆,其中包括魏建功、李霁野等人。继任的系主任乔大壮因拒绝镇压学生运动被辞退,返回大陆后在苏州投水自尽。面对故友的死,台静农“变得格外谨慎小心”,他噤若寒蝉,不再提鲁迅,不再谈“五四”。1988年7月,台静农为《龙坡杂文》写的序言坦白了自己的心结,他说:“落户与歇脚不过是时间的久暂之别,可是人的死生契阔皆寄寓于其间,能说不是大事?”[20]台静农一生经历不可谓不坎坷,他为人不慕虚荣,“因为笃实,所以行动上的反抗性就会减弱,但内心又十分丰富和刚强,两者形成了矛盾,这个矛盾给了台很大的痛苦。几次牢狱之灾对他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直接促成了他收敛的性格。”[21]1曾经丧乱的台静农,其实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写,然而由于看尽世态人生而长久不去接触刺激内心的东西,即使有激情想写,也不写下来,台静农不想让人窥见自己的内心世界。台静农浸淫书艺自有幼时形成的个人习性,但渡海后由于与鲁迅及左翼文坛的亲密关系,加之他几次锒铛入狱的经历,其行动和言语一直受到台湾当局的严密监控。台静农在《静农书艺集》序上披露了心迹,“战后来台北,教学读书之余,每感郁结,意不能静,惟时弄毫墨以自排遣,但不愿人知。”[22]237

人生实难,大道多歧。台静农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人间酸辛和凄楚,一切踏空的现实和捉摸不住的光燃,都让位于他的耿介与笃实。其实,台静农思也清洁,文也干净,一派纯粹,每每令研究者神往。事实上,选择在台湾留下来的台静农,俯身教育、潜沉学术与书艺,既需要勇气,也需要策略和牺牲。

[1]严恩图.台静农与淮南民歌[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

[2]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M].//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林文月.台静农的“丧乱”人生[M].//臧杰,薛原.书生不自量.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

[4]佚名.台静农:赴台后对从前好似“忘得一干二净”[N].中国文化报,2010-05-03.

[5]鲁迅.331219致姚克[M].//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6]李小鸥.论台静农乡土小说对鲁迅的继承与发展[J].东岳论丛,2011,32(8).

[7]台静农.关于鲁迅及其著作·序[M].张梦阳.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8]鲁迅.280224致台静农[M].//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9]鲁迅.我们要评论家[M].//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0]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1]鲁迅.270925致台静农[M].//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2]鲁迅.350722致台静农[M].//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3]鲁迅.361017致曹靖华[M].//鲁迅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4]台静农.鲁迅先生整理中国古文学之成绩[C].//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台静农.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15]鲁迅.320815致台静农[M].//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6]台静农.谈酒[C].//台静农.龙坡杂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7]台静农.我与老舍与酒[C].//张桂兴.老舍评说七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

[18]李敖.我最难忘的一位教授——台静农的人格与学格[C].//李敖大全集:第4卷.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

[19]台静农.龙坡杂文·序[N].中国时报·人间(台北),1988-07-10.

[20]王海良.故园归不得——台静农《龙坡杂文》[C].//台静农.龙坡杂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1]台静农.静农书艺集·[M].//台静农.酒旗风暖.青岛:青岛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青岛鲁迅
鲁迅,好可爱一爹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开启空中看青岛航线
青岛东方影都落成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鲁迅《自嘲》句
青岛明月申牌?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鲁迅的真诚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