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 云 杨玉全
(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 贵州·遵义)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流通服务部门是管理及收藏、借阅图书文献资料的服务部门,也是图书馆与读者零距离接触的重要场所,其直接担负着管理图书文献和服务于读者的重要工作。因此,高校图书馆流通的管理、服务工作均应以读者为中心而开展工作。身为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的图书馆员,在新的形势下,怎样将丰富的图书馆馆藏资源提供给高校读者,使读者得到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流通馆员务必考虑的问题。笔者就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的图书馆员怎样搞好流通管理和服务工作,与同仁作以下探讨。
(一)图书馆的流通服务部门要更新观念,深入践行以人为本的思想。流通服务部门要树立一切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并通过管理方式及管理理念方面的根本变革,实现环境和观念、行动、方式等全方位的优化,变被动工作为主动服务。流通服务部门还要常态化地组织全体图书馆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强化为高校师生读者服务的意识,高扬高校图书馆的敬业精神,改变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变被动的服务模式为主动的服务模式,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变封闭的服务为开放的服务,变一般性的服务为针对性的服务,尽量满足高校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流通服务部门还要派图书馆员深入到教师、学生读者中去,听取师生读者的合理化意见及建议,并及时地整改,从而改善管理方式。
(二)图书馆的流通服务部门要实行科学管理。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图书资料的情报中心,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教辅机构,而图书馆的绝大部分服务工作均是通过流通服务部门完成的。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流通部门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1、建设好两个知识库和一个查询台。高校图书馆藏书均为几十万册以上,如不辅以严密而系统规范的组织管理手段,必会造成紊乱,从而极大地降低图书的使用价值。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着力建设好文献典藏库、新科技信息库及查询台。
2、健全目录体系,促进图书有序流通。健全目录体系必须科学地组织图书排架及图书标签制。
3、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保障藏书高效地流通。对馆藏图书实行制度化、条理化的管理,是科学管理图书手段中的最基本要求。
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部门以读者为本的服务工作,不仅需要服务模式方面的转变,更需要流通部门的图书馆员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开发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提高馆藏文献资源利用率。所谓以读者为本,就是要抛去重藏轻用的传统观念,开放图书馆的各类馆藏文献,打破师生借阅限制,将图书馆专门设立的教工阅览室、工具书库、特藏室等对学生读者开放。打破对学生读者的种种限制,有利于馆藏文献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及利用,提高借阅率,有利于师生读者之间的学术交流,营造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
2、优化读者的借阅册数组合。图书馆要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及读者的喜好等具体情况,针对不同专业的读者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书籍的需求情况,制定出最适合的借阅册数组合,这既可防止出现需要的学科读者因其允许借册数少而耽误学习和科研的情况发生,又可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3、对读者借阅服务最便利化。图书馆对读者的借阅便利化主要体现在做到为读者提供检索服务,如何将检索服务落实到位,落实到细节上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校应为图书馆投入资金和设备,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检索服务,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图书,节约读者的时间,让读者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
4、借阅一体化。借阅一体化的模式可以方便读者,但却存在一些弊端,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在日常工作中加大管理力度,多进行巡查和检查工作,降低图书资料方面的损耗。
5、创新服务理念。流通部门的图书馆员为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应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在为读者借还书的过程中要全程讲解,随时提醒。
6、改进服务方法。图书馆的流通部门要为读者提供图书推荐、设立热门书架专区、提供新书预告等服务,增进与读者的交流和沟通,使读者得到满意的服务。
(一)深入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式,要以藏书为轴心向以读者为轴心方面转变。因此,图书馆要深入践行读者第一,以人文本的服务理念,创新流通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1、在开放的时间方面要做到提供全天候的服务,确保读者在任何的时间段都能借到所需的图书。
2、在制定流通部的借阅规则时,要多考虑制定人性化的措施,借阅手续尽量简化,多考虑读者的利益,少考虑约束读者。
3、在服务环境方面,要做到整齐清洁,让读者置身于轻松和谐的场所之中。
4、流通部的图书馆员要及时、热情、耐心地解答读者所提出的咨询问题,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使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5、搞好新书的宣传工作。流通部的图书馆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向读者提供图书的新信息,还要成为读者查阅文献资源信息的引路人。图书馆员要对每一批新上架的图书及时地做好报道、宣传工作,使读者尽快了解到新到图书信息,并做好新书的展览及介绍工作。图书馆员还要指导读者学会运用计算机查询文献资料,教给读者流通查询的基本方法,使读者尽快地捕捉新信息,更好地利用图书馆。
6、提高读者的自我服务能力。在新的环境下,流通部的图书馆员要利用自身接触读者多的机会,教会读者使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及现代化设施,以此来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图书馆员还要辅导读者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上网查询自己的借还等情况,提高读者的自我服务能力。
(二)改进流通服务工作的对策
1、图书馆员要加强学习,创新思路。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和教辅部门的图书馆,其在高校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部门都无法替代的。因此,图书馆流通部门的图书馆员要加强学习,创新思维,加强与上级领导沟通,争取上级的更多关注及更大的支持,还要要求有关职能部门重视馆藏资源建设及利用。
2、图书馆要更新文献管理系统,杜绝条码重复现象,完善功能需求。图书馆文献管理系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高低。图书馆的文献管理系统应该根据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断地更新完善,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3、完善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促进馆员热情主动地工作。流通部门的规章制度要不断地完善,主要在执行,图书馆要为流通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还要制定合理可行的考核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流通服务部门虽然面临着挑战,同时也孕育着许多发展的契机,只要高校图书馆的流通服务部门及时介入创新理念,从构建人文环境入手,围绕高校读者的需求,推进创新管理和服务,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服务模式,践行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的宗旨。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流通服务部门的图书馆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服务理念,培养创新意识,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为高校的教辅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1]孙玉鹏.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的策略[J].图书馆杂志,2006.12.
[2]王丽芳.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服务工作的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2.
[3]谭笑风.论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新意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