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燕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在我国建立民族高校,是我国解决多民族问题和发展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伴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本着“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全国各民族高校与时俱进,努力培养各方面少数民族青年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①
民族高校学生由以汉族学生为主的各民族学生构成,在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民族高校学生整体素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增强人文精神建构,进而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新型人才,是民族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凝聚民族精神的时代课题。
在不断探索民族高校学生教育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走向时代前台,所谓传统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起来,并且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中,世世代代传递、流动的最具有生命活力的东西。文化的民族性、国度性决定了,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中都有根植于民族沃土中的富有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对民族高校学生的综合教育中,中华传统文化无疑,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也有其具体的实践手段和途径。
人才培养就是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道德情操高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富于创新精神的积极向上的人才。在当前社会时代大背景下,民族高校与普通高校一样,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而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足,导致青年学生,包括各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在接受新的思想时,首先遇到并大面积接触的都是西方文化,而对中华传统的知识却知之甚少。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全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运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迫切的需求。这种社会环境的改变,对高校各民族学生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民族高校学生是由以汉族学生为主的各少数民族学生共同构成的群体,从而更多的突显了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现象。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不同民族地区,他们从单一民族聚居区到多民族聚居区,从本民族文化环境到非本民族文化环境,由于地域的、民族的、历史的、宗教文化的诸多原因,造成这部分同学在入校之后思想观念上存在许多差异和特点,他们一方面注重民族内部的相互支持与团结,注重自己的民族语言、传统习俗、宗教等能否得到他人的尊重,另一方面又以积极地心态向外部世界寻求能够接纳和认可的文化元素,这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这也是树立这部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在这样的敏感期,中华传统文化因其长期以来由各民族文化共同影响和不断积淀所形成的,因此它的普及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大多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如在大多数少数民族文化中都具有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谦逊礼让、敬奉师长、重义轻利、热爱劳动、诚实可信、买卖无期等品德,这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倡导中国传统文化极易得到各民族学生的广泛认同,进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民族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是现代化综合人才的教育,这与整个时代发展方向一致。现代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人的全面自由健康的发展,它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会生存与合作,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培养人的文化素养、人文精神、民族意识以及健全人格为主要目的。我们不难发现二者的契合性,如关注生命,注重人格完善;强调博爱,追求和谐;知行合一,努力践行;乐观开拓,不断进取的精神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习对于提高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类精神建构和创新能力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人才储备库,民族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充分利用好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这个宝贵资源,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一步提高民族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成效。
1、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中华文明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强大的同化力和融合力。“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便是这种特点的集中表现。中华文明善于吸收民族内部以及外来的各种优秀文化,并不断把其内化,打上本民族的烙印,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历程的分析,能够培养各民族大学生开放包容的心态,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定他们对于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信心。
2、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在中国文明的价值体系中,集体主义高于个人主义,集体的发展优先于个体的发展。相对于个体的“我”而言,家族、国家、民族都是“群”,即“公”。天下为公的理想作为中华文明核心的一部分,显得十分辉煌。②孔子也提倡“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是指在群体发展过程中,要以群体中他人的发展为先。这表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中集体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日渐消退,通过提倡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思想,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学生的相互关心的思想,提高参与社会活动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民族信念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多彩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高扬的历史。中华民族经历过数千年的风雨历程,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当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总有无数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其中不乏各少数民族英雄人物,为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奋勇斗争,依靠的就是强大的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和集体荣誉感。
对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当前我国各高校,包括民族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可替代的思想精神价值,对民族大学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民族高校的大学生在融入社会过程时饱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
民族高校大学生在逐步融入社会过程中要比普通高校大学生遭遇更多阻力和困难。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积极人生态度,能不断激励学生,保持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易传》中强调“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顺乎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作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两千多年来深入人心,为包括知识分子和一般民众在内的整个社会所接受,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克服困难,与时俱进,不断向前发展。其次,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宽和仁义的思想有助于民族高校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民族高校大学生由于生源地广,民族多元,来自不同地域环境、人文环境,带有不同宗教信仰的学生聚合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教容易引发人际矛盾。中华传统文化中把民族差异和谐统一到了“人”的概念中,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总特征,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宽和仁义是中国古代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是宽和仁义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于民族大学学生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困惑,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消除孤独、自卑心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宽和仁义思想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有利于学生化解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创新教育即创新思维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形象生动。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之一。《道德经》的“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祸兮,福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等是其具体的体现,民族大学教育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提出个人对社会及具体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下,各民族学生均以开放的心态,坚持不懈的探求真理,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观点和主张。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运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育和创新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民族高校中必须选择合适、准确的切入点,适时、有效的向各民族学生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国学经典教育、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和专业文化历史教育等都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主席对青年人的拳拳希望进一步阐释为“要明智,要勤学,要知礼,要自强”,这其中无不贯穿着从具体的人文经典中得以彰显的传统文化精神,因此阅读国学经典,传承其中的精神财富,对一个有着千年文明传承的民族来说,是一个必然选择,同样传统文化经典对于当今的民族大学生教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国学经典教育有利于建立民族大学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
温家宝总理曾说:“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文化因素将在新的世纪发挥更重要的作用。”③当前民族高校大学生在彼此相互文化适应进程中,在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情况下,面对西方外来文化,失去了分辨与判断的基本准则,盲目追求所谓西方文化精神。没有精神文明保障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只有经济成就而没有自己文化传承与创造的是民族不健全的民族,我们有必要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国学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感知爱国情怀,培养民族自信心。
其次,用辩证的观点看,国学经典教育与大学的教育本质之间始终是一致的。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所谓全面发展的人,应当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统一的人,是理性、情感与人格魅力协调统一发展的人。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在“术业有专攻”的同时,只有汲取丰富、完善的人文精神,才有可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在中学“散点式”的国学经典学习的基础上,大学校园开展有针对性的国学经典系统学习,把中学的“点”连成“面”,进行系统的理论化提升,高屋建瓴的铸就全面的人文精神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大学应当把国学经典教育作为体现大学教育本质、实现大学文化精神传承的根本途径,作为大学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基础部分,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模式。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以特定的仪式来转播文化,对文化的系统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节日不仅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主要精神纽带,④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形式。尤其对于民族高校大学生教育,它具有生动可感与各民族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必然具有更强大的感染力。
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内容丰实,形式百态,是中华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很多流传到今天的节日风俗,都具有特有的文化意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思想精髓,同时从历史沉淀的轨迹中还可以看到中华大家族中各民族文化之间、南北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把传统节日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纳入对民族大学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体系。同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紧密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感受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各民族相互的交流和影响,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意识,深入开掘传统节日的人文思想,并以正确有效的传播方式,是民族高校的大学生教育工作获得更大的收获。
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大学学生教育中的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学生的文化交流与文化适应,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理性的眼光看待当前发生的各类事件,形成有思想深度,有独立人格,有辩证眼光的新时代民族大学学生新风貌。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 .(2010-03-1)、[2012-12-1] .中国网.
[2]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1卷.[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3] 温家宝.把目光投向中国.[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12-12(1).
[4]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2005] 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