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的职业属性及其实现

2013-08-15 00:46董显辉郑慧婷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院校教育职业性新建

董显辉,郑慧婷

(1.天津大学 教育学院,天津 300072;2.江西省横峰县莲荷中学,江西 横峰 334300)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由专科院校合并、重组、升格而来的新建本科院校。截止到2011年4月27日,全国有新建本科院校291所,占全国同期820所普通本科高校的35.49%。[1]数量多达我国本科院校总数三分之一强的新建本科院校明确提出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职业或岗位群需求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重视应用研究,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推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策略,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研究和应用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求职、创业作准备,具有明显的职业属性。职业性是指对高等教育职业功能偏好的一种倾向,其价值取向着重在于为满足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培养学生从事有关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2]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的职业属性

(一)职业性是高等教育与生俱有的属性

从历史上来看,高等教育从一开始就与职业相伴而生的,为受教育者谋职业或职业提升是其存在的理由之一。11世纪,西欧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行业组织非常发达,需要大量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为此,各行会组织依据自身的特点建立了大学,如意大利的博洛尼亚(Bologna)大学、摩德那(Modena)大学,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葡萄牙的科英布拉(Coimbra)大学等,培养适应和促进行会组织经济发展的人才。“这时的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为学习本身的概念而存在的。大学在满足专业、教会和政府对各种人才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3]当时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牧师、律师、医生、教师等,基本上按这些职业进行专业教育,因此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职业性取向。16世纪至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知识结构。新兴的自然科学知识要求扩大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体现其存在的价值,设立了许多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专门学院,如18世纪法国的炮兵学校、桥梁公路学校、矿业学校等。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专门学院的设立,使新兴科学知识深入人心,导致了高等教育职业性的扩展。专门学院所设置的专业非常注重实用性、职业对口性,彰显着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旨在培养适合工业革命所要求的专门化的技术人员。19世纪下半叶以来,在“知识就是力量”、“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等观念驱动下,美国出现了以“职业为目的”的大批“赠地学院”,大力传播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威斯康星思想”,大学教育的职业性得以强力彰显。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各类实用性、职业性学院蓬勃发展,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法国的新型工科学院、英国的城市大学、德国的工科大学和专门学院等。“二战”后,由于受到教育民主化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刺激,在政府的干预下,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相继进入大众化时代。这个时期高等教育突出特征是功利主义和工具性盛行,导致以职业性为主要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得到了较大的扩张。职业性高等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教育内容上都更加灵活多样,并且紧密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

(二)职业性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抹不去的痕迹

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改革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举办灵活多样的高等职业班等途径,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很明显,上述意见已明确高等专科学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机构,高等专科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基层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高等教育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对高层次教育的迫切要求以及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教育部提出高等教育要向地市延伸,一批地方高等专科院校通过合并或独立升格为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出现进一步优化了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和层次结构,扩大了本科层次的教育规模。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进入21世纪初,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是由原来的专科学校升格建成的,在教学传统上与原有的具有职业属性的专科教育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尽管它们在加强理论教学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但抹不去实际上面向职业的教育痕迹,如在办学定位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基本上定位为应用型大学,其办学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水平更高、更实用的高级专门人才,利用自身的智力、人才、设施等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职业性是高等教育适应人才市场的必然选择

高等教育的功能之一是培养能够为社会服务的人才。因此,人才培养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大市场的需求,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功能才可以得到发挥。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因此高等教育要能够为一个国家的不同行业提供所需的不同层次和规格的专业人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要着眼劳动力市场,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要参加工作(如在一个民主社会中所表现的那样),高等教育如果排斥某些为谋生所需要的专门训练的话,就会导致某种不适应”。[4]高校培养的学生不可能永远待在学校做学生,他们总要走上工作岗位的,也只有学生走上社会才能检验学校培养工作是否合格。根据对社会发展需要的分析,社会对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有一定比例的,大致是1∶4。[5]这就表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比学术型人才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市场化经济下的人才市场是有规律的,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不以“实用、能用、好用”作为自己选择人才的标准。这就要求高校大力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职业性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马丁·特罗教授从量变和质变两个纬度对高等教育系统发生的变化进行框架性的解释和分析,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以下的为精英教育,15%-50%的为大众教育,50%以上的为普及教育。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5%,201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了26.5%,我国已步入后大众化教育时代。潘懋元先生指出,“一般说,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人们所重视的是学术型人才,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市场需求量大的是职业型人才。”不论高等教育是处于大众化或普及化阶段的发达国家,或是正向大众化阶段迈进的发展中国家,均将以向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各类职业人才作为其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6]大众所需要接受的高等教育,就是为了在社会上谋生和获得职业的职业教育,高等院校要放下培养社会精英的架子,接受职业人才培养的观念,不仅要为受教育者将来的职业作准备,而且也要为他们的职业变动作准备。事实上,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大学必须培养大量的掌握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和职业人,为大多数学生传授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真正的学术研究很稀少而且成本昂贵,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有充足的财力来为所有具有学术潜力的优秀中学毕业生在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提供一席之地。因此,需要有能给学生提供很好教学和职前准备的其他替代机构,在这些机构中,学生可以转学到他们期望去的并且值得去的、只有研究型大学才能提供的高级训练的学校”。[7]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职业属性的表现

(一)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

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中,在2级以上以定向的方式将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依据此分类定向为专业教育而非学术教育,其培养目标针对某一类职业或行业方向,并将所有课程进行定向化处理。Julie Reuben在回顾美国200多年的教育目的时指出,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育目的更加突出经济目的,个人接受教育的目的是找到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则是围绕着经济增长和经济竞争力。[8]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高等教育逐渐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正处于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高等教育类型和层次都出现多样化,其中地方本科院校是承担高等教育一个类型的机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于特定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首先必须具备就业谋生所必需的岗位技术能力与职业素质,其次要具备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需的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再次要具备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这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获取都是为了以后从事特定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服务,其培养目标必须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生产一线的实际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实现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

(二)专业设置的职业性

专业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接口”,只有基于经济社会需求的专业,才能做到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因此,专业设置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和为学生就业服务,因而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学生就业去向匹配,这一特点决定了专业来源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岗位或岗位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认真开展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职业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大调整时期,各地都在根据当地的资源、技术、经济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规划适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变化的需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切实做好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的分析工作,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灵活设置专业,使之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相适应,并引入行业标准制定课程目标。

(三)教学内容的职业性

“教育应当首先致力于个性的培养和社会生活的准备”,[9]那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子系统也要为学生个性的培养和社会生活做准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依据要面向的工作实践,遵循职业活动的逻辑。以应用技术为重点,在教学中突出实践性,围绕实践组织教学内容,突出理论为实践服务,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组织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正如“经合组织”的副秘书长Berglind Asgeirsdottir所指出:“尽管知识一直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但是,大量的证据表明,与过去相比,生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能够决定经济稳定和增长的水平。”[10]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术领域的范围之内,工作场所中出现的问题已经被作为重要学习资源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而且这些已经被纳入学生的学习计划,因为这类知识资源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培养模式的产学研合作性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贯彻“以技术知识为基础、以应用研究能力为本位、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理念,注重技术知识、应用研究能力、职业素质协调发展,以产学研为主要途径实现学习、实践和技能相结合。依托产学研相结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社会才能真正建立起一种机制性的联系,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校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育和锻炼师生的真才实学,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质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并逐步形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的比较优势和学校的独特竞争力。布鲁贝克指出:“职业与专业似乎与特殊性有着内在的联系。一项工艺或一种专业的实践本质是一种技艺性的工作。正因为如此,在实践环境里即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技艺能够学得最好,因此,学习商业的地方是商店;学习农业的地方是农场;学习制造的地方是工厂。专业的情况也是如此:医学是在病床边进行实习的,法律是在法院中进行实践的。”[11]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符合专业特点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如:学生到企业、研究所等机构从事生产实践或参与科研;企业、研究所的专业人员来学校讲授部分专业课和行业、科研动态;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创建产学研中心,培养在校生或企业员工;学校与企业、研究所互培教师,联合开发课程等。

(五)职业资格作为评价依据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学校,而在于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人才准入的依据首先是看应聘者是否拥有通用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其次是看能否胜任相应的工作实践。所谓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标准是与职业劳动密切结合的,直接、准确地反映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该职业须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水平。一般来说这种标准由行业制定,通过国家权力予以认可。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既是对从业者必须具备职业素质提出的最低要求,又是保护合格劳动者从业的权益,从制度层面排斥不具备从业资格者参与职业活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参考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的考核标准。毕业生能否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首先就看能否通过职业资格标准的考核。职业是动态的,标准是静态的,可能具有滞后性,因此毕业生是否合格,还要看在工作实践中的表现,如用人单位设置试用期的目的就是考核新员工能否胜任所从事的职业。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职业属性实现的策略

职业属性的实现是指在地方本科院校教育中,在各种影响力量的支持与配合下,职业属性的体现、实践或落实。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职业属性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市场、政府和行业组织的相互作用。

(一)就业市场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职业属性实现的出发点与归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之一就是就业市场,通过就业市场来反映学校教育是否适应社会,如果高校“所授予的资格和技术不能满足社会要求时”,社会将“拒绝制度化教育所产生的结果”。[1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职业属性实现的程度取决于培养过程与市场的接入甚至融入程度,这是由就业市场与地方高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其关系可表现为:就业市场通过产生职业需求、提供职业训练场地与经验以及消化职业人才来影响地方高校教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否符合市场需求,又影响就业市场能否健康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但在实践中,由于就业市场具有无形的自动调节特征,决定了具有明确实体形式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需要采取主动适应市场的行动,努力发掘市场实现职业属性的潜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如何通过市场实现其职业特性的功能,要做到积极响应与主动介入职业市场,通过市场决定专业类别设置,即有什么样的市场需求,就有什么样的专业类别;通过市场为职业训练提供场地与案例,让市场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职业特性实现之所,由市场来评估其职业特性实现的优劣程度。[13]

(二)政府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职业属性实现的推手

克拉克认为:“政府在发挥其协调作用时扮演两个角色:起促进作用的政府和起干预作用的政府。起促进作用的政府并不实际指挥高等学校的核心,如:参与的模式、内部的管理、学术计划的开发和权力等方面的政策。”[14]政府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既有直接的干预,又有间接的介入。直接的干预主要表现为政府在促成高校与市场融合上为职业属性实现提供平台,为推动产学研培养、联合培养提供土地、税收、财政、人事等支持。间接的干预主要表现为政府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地方高校教育,突出其职业属性,为职业属性实现提供空间。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引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职业属性,如制订与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和与办学相适应的高等学校评价办法,把评价重点放在应用型教学、职业培训、校企合作以及为行业和地方提供应用型技术服务的能力等方面;对教师要减少对于国家基金项目、国际学术刊物等方面的考核,增加教师了解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实践经历和能力的考核;制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评定职称、任职、调薪、晋级工作的职业教育特色条例;实行与高职本科教育相适应的职业资格等级;制订学生、家长、企业、行业和当地政府多元主体教学评价制度。

(三)行业组织的参与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职业属性实现的桥梁

行业组织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教结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确保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行业组织根据自身特点,提出了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参与制订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及证书颁发工作、参与制订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参与国家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六项具体工作。我国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在制订职业准入标准或者质量评估标准时,始终是建立在对市场的充分调查基础上的,因此,只有来自一线职业市场的人员在行业组织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才能保证其制订的职业准入标准与质量评估标准有充分的职业依据。

[1]顾永安,陆正林.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2):68-73.

[2]田建荣.关于高等教育学术性、职业性问题的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3):55-59.

[3][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5.

[4][11][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94.

[5]陈解放等.职业导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J].北京教育,2006(1):36-38.

[6]谢作栩.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多样性和民营性特征[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61-67.

[7][美]D.B.约翰斯通著,沈红等译.高等教育财政:问题与出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66.

[8]Julie Reuben.Patriotic purposes:Public schools and the education of citizens.In Susan Fuhrman and Marvin Lazerson(eds.).The Public Schools:Institutions of American Democracy ser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9][法]奥利维·贝尔特朗.人力资源规划:方法、经验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

[10]David Johnson.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New Vocationalism: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Challenges for mass higher education.UNEVOC Forum Supplement 8.Oxford University,2005:11.

[12][14][美]弗兰斯·F·范富格特著,王承绪译.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29,6.

[13]蔡建华,周宏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特性及其实现[J].中国高教研究,2011(4):47-50.

猜你喜欢
院校教育职业性新建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职业性中暑的预防
职业性传染病的预防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预防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论美术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评价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Mooc对我军院校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