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莉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杭州 310028)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越来越受到关注,甚至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与笔者20世纪90年代初刚刚开始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1]的形势大不相同了。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人际关系”的指导思想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更加受到重视,其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然而,笔者发现,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研究虽然涉及面比较广,研究的方法也很多,但真正从理论上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两者内在关联的还不多见,甚至有些研究者只是将“人文关怀”作为一个时髦的词语贴标签似的贴到思想政治教育上去,而没有真正弄清楚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人文关怀深层内涵,没有从理论上阐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意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对此做了更深入的思考。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人文色彩很浓的学科,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内涵。作为一项精神事业,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在目标、境界和终极价值等方面存在着深层的契合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实践活动。
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是指对于人本身的观照,尤其是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命运境况及人类的精神出路、未来发展与终极追求的观照。 “它包括了一整套有关人的信仰、价值、理想、品格等在内的理论主张和学说”[2]。其主旨是追求人的生命状态的整体提升,即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和谐统一。可以说,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人文精神更多的是形而上的,属于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3]
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精神,其内核是以真善美为最高价值追求,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同时,它也是人的本质丰富性厚重而深刻的体现,是人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人文精神以人作为主体存在,注重人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关注人性的提升,引导人们在生命创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向真善美的理想境界靠近。人文精神汇聚了人类文化创造的丰富智慧和崇高理想,涵盖着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命的全部意义,也为人的现实生活赋予了丰富的意义和价值。
人文关怀作为一种对于人的全面关怀,它是人文精神的现实体现。如果说人文精神是一种精神范式,那么,人文关怀则更侧重于实践,是实现这一精神范式的一种实践方式和途径。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的解放与自由,特别是对人的精神解放、心灵解放,精神自由,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是对人类发展前景和未来命运的探索。简而言之,人文关怀是一项对人自身的命运与生命价值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活动。“它是一个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为前提,以肯定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为基础的概念。它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4]由此可见,人文关怀是以人文精神为精神内核的实践模式,是实现人文精神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作为一项精神事业,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存在着深层次的契合关系。
第一,目标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所致力的目标与人文关怀所倡导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致力于解决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德性人格境界,塑造健康完整的人,从人出发,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项基本的人生教育、精神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以“人”的方式对待教育活动中的双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观照人的生存和发展,重视人的精神和心灵。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养心、树德、育人的“文化——心理”活动,是一种生命与生命、心灵与心灵沟通的实践活动。如同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生成”。[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关怀,它在实践中体现着深刻而鲜明的人文精神。
第二,境界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境界与人文精神所体现的境界是一致的。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上来看,作为一项养心树德“使人向善”的精神教育活动,它不仅关注人的实然生活,更追求着一种“应然”的人类理想,引导人们去创造一种可能的生活。它不仅提醒人们意识到自己是谁,正在做什么,更让人们懂得自己有可能是谁,应当做什么。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关注“当下”人的平面的既定的特征,而是更关注人“有可能怎样”、“应当怎样”的超越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正确引导,追求实现生命真善美价值的崇高境界。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的这种境界,充分契合了人文精神表现人的本质特征、合理揭示生命的意义、充分肯定人的创造性的至高境界,因此,我们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典型的人文关怀实践范式。
第三,终极价值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有着相一致的终极价值,即追求人生真善美的境界,观照人类的未来前途和命运,探寻人生的终极意义。之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这样的终极价值,是基于以下的理解:[6]其一,从人类本性和生存发展方式上看,承认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终极价值,其实质和前提是承认主体本性的现实性,承认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动性,承认人类生存方式和发展目标的全面性、完整性。事实证明,人类的精神追求,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对理性和意义需要的满足。其二,从人类价值追求的目标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手段,而是同时成为了人类最高价值追求——“真善美”追求的一种载体,一种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其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义上来看,它造就了一种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包含的人生真理因子会愈来愈多,从而具有对人类现实永恒精神观照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使命是“建设人本身”[7],追求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其最终目标是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与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是不谋而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养心树德、育人成人的精神活动,其“实质上就是一种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的价值、开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人以更多选择和创造机会的人生哲学”[1],是对人文精神最自觉、最忠实、最完整的诠释和守护,因此,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人文关怀”[9]。
著名教育理论专家朱小蔓教授曾这样说过,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灵魂[9],因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呼唤良好的社会秩序,呼唤高度的精神文明,呼唤全面的人文关怀,呼唤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无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精神建构的有效手段,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当然,肩负人文关怀使命的并不仅仅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却自然地决定了它在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引领人的终极追求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内在地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有着不可分割的逻辑关联。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现代人的精神理想。诗意地理解世界,诗意地改造世界,诗意地栖居在世界,这正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什么是诗意?从人生美学的角度上来说,诗意的内涵在于表现出了人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道德准则和审美理想,在谋求与客观规律相统一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行动模式的一种状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本质上也就是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协调人与对象世界之间的关系,使人能够在和谐的世界里“诗意地栖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创造才能,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最高的价值应是使人的内心达到‘至善’”[10]。 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理论建构,还是在具体实践,都不能背离人的理想,不能背离人的发展规律。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更具生命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对人的精神和心灵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就要不断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能力和品质,充分体现其“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来观照和把握人生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满足人的需求,提升人的境界,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句话,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人文情怀,成为人文关怀的有效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充分地体现人生和谐之美的规律与法则。
黑格尔曾经说过:“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所以美的对象既不显得受我们人的压抑和逼迫,又不显得受其他外在事物的侵袭和征服。”[11]其实,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也具有审美的这种“令人解放的性质”。确切地说,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也就是充分发掘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人生审美功能。如果说人的一切活动在终极意义上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则主要是追求人精神上的自由与解放,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使人生达到和谐的美学境界,在人生审美的高度来彰显人的本质力量。从人生哲学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主要在于它的人文关怀价值,在于它对人的精神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不是人任意赋予它的,而是人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和其自身发展的必然,它植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之中。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如果说人是在认识世界、理解人生,改造世界、创造人生的过程中,满足自身的需要,实现人类的理想;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贯穿的人文精神,体现的人文关怀,实际上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在实践中建构人生理想,实现人生目标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集中体现。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而可以作为处理人与客观对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为解决人生矛盾及心灵困惑的一条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它与人的社会实践和人生实践是不可分割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2]。人的实践活动,不仅仅表现为单纯的外部行动,它同样也是一种深层的心灵意识活动,是受人的思维和意志调节和控制的。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所展示出来的是人对于自身实践活动的能动认知、把握、规范和建构的精神能力。因为人的一切活动都不应是无序的、非理性的,而应接受相应的内外部规范与控制,应体现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相统一性原则,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正是帮助人达到这样的统一。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包含着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弘扬着一种人文精神。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职能都在于服从人的发展目标,按照主体的意愿,并在与客观对象世界建立联系当中,对人与客观世界的各种关系进行人性化的认识和把握,使之处在一种最和谐、最完美的状态之中。诸如对主体形象的人性化塑造,对主体目标的人性化设计,对主体信息的人性化传播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表现,体现了深刻而浓郁的人文关怀。诚如杜威曾经指出的那样:“教育的意义本身就在于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质朴的人性的思想、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13]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人文关怀的实践活动,它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性化。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以“人”的方式去善待、理解、帮助、完善人。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人性的培养,这与现代社会人文关怀所承担的使命是高度一致的,因为“现代人类与其说是苦于缺乏知识和科学真理,未能洞察客观世界的奥秘,不如说是苦于不善于用科学技术造福于人,不了解人的本性,未能充分洞察人的内心生活的奥秘”[14]。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也符合人文关怀的本质特征。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完善人格,完满人生,实现主体价值的张扬和超越,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就是新时期人文关怀的完美体现。因此,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应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认识基础和理论基石。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很朴素的教育,是以人性为重的“做人”教育,它需要真诚的人性互动,心灵沟通。只有通过人性化的教育,才能真正促使人内心深处真善美的种子萌发,才能真正使人得到自然、和谐的发展。
孙志文曾在《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中讨论了人“一方面既贪求权力,而另一方面又极其软弱;一方面傲慢,另一方面又绝望灰心的现代人的真实面目”,指出现代人已经处于三重疏离即“和自然的疏离”、“和社会的疏离”及“和上帝的疏离”之中[15]。这“三重疏离”真实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作为一项精神性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具有整合现代人的精神“疏离”的功能。这种整合性功能主要表现为围绕着人的理想来建构统一的活动目标,并在这个目标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各项活动不断导向人生“真、善、美”三位一体的精神境界。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这种人文关怀的整合性作用,往往能够打破人的各种活动之间的条块分割,突破各自的界限,使之达到和谐一致的状态,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高度和谐。用今天的话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能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丰厚的价值支持、精神资源,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向导。人文关怀在当今社会不应是一种时髦,一种象征符号,而是一种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的需求,是一种推动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健康发展的精神力量。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创造这种精神力量的一种实践活动。
[1]王东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2]黄健.意义的探寻[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141.
[3]高瑞泉,袁进,张汝伦,等.人文精神寻踪[J].北京,读书,1994,(4).
[4]贾高建.马克思主义与人文关怀[J].理论前沿,2000,(4).
[5]自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6]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2,(12).
[7]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7.
[8]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8.
[9]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
[10]孙喜亭.人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德育的价值[J].教育研究,1989,(4).
[11]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7.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3]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55.
[14][苏]米特洛欣,李昭时译.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5]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与希望[M].北京:三联书店,199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