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共产党的衰退及启示

2013-08-15 00:49:28李金花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社会党民主群众

李金花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

法国共产党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典型代表,在法国政治生活乃至在西欧的政治舞台上起过重要作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在西方国家具有重要影响的政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却在国内外政治力量的博弈中由盛转衰,在目前的法国政坛中处于边缘化的境地。探究法共衰退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法国共产党的衰退及其原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共的力量和影响持续下降,党员数从1947年历史之最的90.7万,下降到目前的13万左右;在立法选举中的得票率从1946年的历史最高点28.6%,下跌到目前的4%左右;参加总统竞选的得票率从历史最高的26.1%,下降到近年来的2%左右。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中,法共并没有从党内推出自己的候选人,反而提名左翼党的领导人梅朗松参选。这些都印证了法共在法国政治生活中继续边缘化的趋势。法共由盛转衰,绝非一朝一夕酿成的,在国际共运史上也绝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是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法共衰退现状的外部原因分析

1.信息革命深入发展和资本主义政策调整的双重挑战是法共由盛转衰的时代背景

一方面,随着信息革命深入发展,法国国内社会阶层发生变化,导致法共依靠的社会基础削弱。现在资本主义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发展时期,世界各国都在抢抓机遇,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谋求发展,法国也不例外。法国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使法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而法共一直以来依靠的社会基础——传统的产业工人即工人阶级的队伍减少,中间阶层人数上升,这使法共的阶级基础发生了动摇。虽然近年来法共注意到了这些社会阶层调整的新趋势,但并没有据此调整政策以吸纳新的力量入党;而且法共的理论中并没有承认从工人中脱离出去成为非体力劳动者们属于工人阶级①,这就更导致其群众基础的进一步缩小。不可否认,法共的政策主张对中产阶层的吸引力并不大,这类群体一般是社会稳定的坚定支持者,害怕变革。另一方面,法共受到资本主义社会新政策变化的挑战。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法国虽然也经历了数次的经济危机,但是资本主义政策却根据每次的危机不断调整变化,以使人们充分享有经济发展成果;同时政府扩大了工人的普选权,增加他们参政的机会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吸引了不少工人阶级和其他选民。法国的执政党通过不断调整国家政策吸引民众,进一步挤压了法共的生存空间。

2.苏东剧变给法共带来巨大冲击是法共由盛转衰的历史背景

苏东剧变使法共面临来自国际社会和国内舆论的双重压力,元气大伤。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使法共陷入空前的政治困境中,共产主义的合法性受到质疑,社会主义思想遭到各种反共势力的猛烈攻击。一方面,法国国内几乎所有的党派、组织和新闻媒体都对法共展开了猛烈攻击,认为法共将在巴黎灭亡,要求法共解散。另一方面,受苏联解体影响,法共对党员的信仰危机、离党倾向等问题反应迟钝,没能及时加以解决。法共从建立开始就同苏共保持着密切联系,是苏共坚定的盟友。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共进行改革时起,法共开始受到苏共对自身历史批判和否定倾向的影响,出现党内思想认同危机。苏共国际形象被“妖魔化”的趋势,则使法共遭受政治危机。苏共的垮台不仅使法共失去了国际共运力量的强大政治依靠,同时也失去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党内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由于缺少资金来源,法共的竞选活动显得捉襟见肘,一些法国媒体又“火上浇油”地在法共财政危机问题上大做文章,散布法共寿终正寝的舆论,致使法共元气大伤。

3.法共受到其他政党的挤压是法共由盛转衰的现实困境

一方面,社会党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法共传统的生存空间。法共虽然同社会党一样同属于左翼政党,但是面对选举的重大课题,法共不断受到来自法国社会党等左翼政党的压力和竞争。历史上由于时局的变化,法共曾多次和社会党结盟谋求政权。但是随着社会党力量的不断壮大,再加上联合执政中法共的政治经验不足,对社会党依赖迁就较多,导致法共的一些坚持、主张、政策被社会党吸收并融进了该党的理论纲领,使法共的政治旗帜不鲜明。法共出于政治决策上的考虑,曾多次号召选民将选票投给有胜算的社会党。对选民来说,尤其是对法共依靠的工人阶层来说,在联合执政的范围内,投社会党或是法共的选票区别不大,于是选票更多的是投给了左翼大党——社会党。因此,一些徘徊在法共和社会党之间的左翼选民,很大一部分也被社会党“抢”走了。法共中央委员会委员米歇尔·马索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号召选民将选票投给社会党,这是法共选票流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2012年的法国大选中,法共更是提名左翼党的领导人梅朗松参加竞选。上述的这些举措使法共丢失了传统选民,生存空间不断遭到社会党的蚕食。另一方面,伴随全球化扩张而产生的一些新型政党,进一步挤占了法共的生存空间。全球化在为世界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后发问题,各种新型政党应运而生,如绿党、极左翼组织等。这些新兴政党的产生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也能够吸引选民,尤其是青年一代。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绿党和极左翼组织利用国内的“工人斗争”,影响力快速上升,这些左翼小党的发展,导致法共在争取选民方面遇到了强有力的对手。

(二)法共衰退现状的内部原因分析

1.法共理论纲领的频繁变更,思想认同性不强,是法共衰退的思想原因

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共开始实行党的革新,变革纲领,放弃了消灭资本主义的理念,提出“超越资本主义”的理论;放弃无产阶级专政,提出“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放弃马列主义,提出超越资本主义的“新共产主义”理论。后来,法共又调整政策,放弃同社会党结盟,改走激进路线,既反对新自由主义,也反对右翼政府的改革。另外,法共又不断修改党章,放弃民主集中制,代之以民主的运行原则。法共的纲领政策几经变更,模糊不定,一方面导致党内外对法共的纲领无法准确把握,给外界以“社会民主党化”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导致党内的政策无法连贯执行,变革受挫,不仅没有起到遏制本党衰退的局面,反而使党内出现了思想意识认同危机。更严重的是,法共的一些党员认为法共已经不再是马恩所说的共产主义政党,失去了党性,出现了退党的情况,法共内部危机加重。正是法共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背弃,导致党内思想认同危机产生。

2.党内民主机制的非良性运作是法共衰弱的组织原因

法共党内运行机制的“极端”变更,从原先“集中”的极端陷入了后来“民主”的极端,加剧了党的分裂。法共建立后一直采用民主集中制,但是现实中法共党内往往是集中优于民主,过分强调集中,忽视民主,这导致了法共党内行政式的命令过于凸显,上令下达,党内沉寂平静,缺乏活力和生命力。法共28大决定正式取消民主集中制,代之以民主的运行机制,改变“传声筒”的领导方式,实行党员当家做主,如党内实行直选、轮换制、任期制。但是这种组织原则的转变反而使法共面临另一种困境,虽然民主机制看似得到运作,然而由于允许存在不同的政治立场,法共党内开始出现组织分裂,派别②活动“猖獗”并且日益公开化。这种没有强调一定集中的民主形式,使党的组织权威性下降,掌控力下降,既难以达成党内共识,更无力制止党内派系活动,这已经成为制约法共发展的瓶颈,也是法共变革鲜见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3.放弃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是法共衰弱的“群众危机”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通过基层党组织,党可以了解群众对党的工作意见,也可以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是,法共在不断的发展中,放弃了党的基层组织,不再强调传统支部的作用,不再对党员参加基层支部活动作硬性规定。取消基层党支部的活动后,法共基层党员同上级党组织的沟通联系减少,上级党组织同基层群众的互动减少,法共的理论纲领不能有效地得到群众的理解,基层群众也不能及时了解法共的当前动态,致使法共不能准确把握最基层群众的心理需求,从而为变革和竞选提供理论依据。党群关系的剥离,使法共与基层群众渐行渐远,在法国国内,越来越多的民众“仅将法共视为一个历史的见证者”[1],这也是导致法共近年来得票率不断下滑的原因之一。

二、法国共产党的兴衰历史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

法共衰弱的原因之一是理论纲领的不断变更,缺乏继承性。理论纲领代表着党的原则、立场,是武装全党的思想武器。如果一个政党纲领不清楚,那么党内就不能统一认识,外界更是无从判断该党。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制定一个原则性纲领,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民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2]296。“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2]325因此,党的理论纲领不应一变再变,丢失特色和立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为了要统一认识,达成共识,因为“在党纲问题上和在策略问题上的一致是保证党内团结,保证党的工作的集中化的必要条件”[3]482,同时更是为了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只有信念坚定,才能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奋斗。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不能变更,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不能动摇,更不能“崇拜”党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江泽民说:“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大乱、天下大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这是绝不允许的。”[4]86而且当前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不断前进,在此进程中,会涌现出许多新问题,也面临着国内外的各种风险挑战,所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领导力量,要具备全球视野,把握国内大局;更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指导不动摇,推动改革不断深入。

(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5]39,是将党内民主视为确保全党一直充满生机活力的根本性因素。“党内民主不仅促进科学决策的形成,供给正确的政策和策略,而且有助于理顺和处理党内的各种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促进党内真正的团结和统一。”[6]171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并不是说可以打着党内民主的旗号,在党内发展不同的派别,甚至搞组织分裂。邓小平在1989年5月曾指出:“党内无论如何不能形成小派、小圈子。……小圈子那个东西害死人呐!很多失误就是从这里出来的,错误就是从这里犯起。”[7]301强调党内民主,并不意味着放弃党的体制保障与纪律约束。马克思在1859年5月写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8]413法共的教训之一就在于不能有效地制止党内派别活动,也没有对此进行法律法规的制约。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另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党内的组织派别活动,尤其是要“反对以党内派别制为基础发展党内民主”[6]184的做法。发展以派别为基础的党内民主,既会扰乱党的思想,也可能会造成党的组织分裂。如果这样,执政党的地位就不保,党内的民主建设更是无从谈起。不允许党内组织派别活动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党内不能出现不同的声音,发扬党内民主,就是要正确对待党内不同的意见。倍倍尔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有那么几个扯后腿的小人物存在,本来也是件大好事,他们可以提醒我们注意不要摔跤。”[9]712党内的不同意见分歧要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法共的前车之鉴值得警惕。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但要反对以组织分裂为目标的党内派别活动,这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并借以抵御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原则性共识”[6]186。

(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10]。法共衰弱的教训之一是没能处理好党群关系,一方面不能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积极吸取新生力量入党,补充党的年轻力量,筑牢党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取消基层党支部的活动,间断了法共同其依靠力量的联系。群众希望的是能够代表他们利益的政党,正如列宁所言,“我们需要的应该是经常同群众保持着真正的联系并善于领导这些群众的党”[11]207。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国,再到国家发展建设,一直强调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强调中国共产党植根于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邓小平说:“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12]367随着全球化深入,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展开,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但是,其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一些共产党员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开始占了上风,“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被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所取代,这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尤其是伤害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寄托。邓小平指出:“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12]367也就是说,党群关系需要双向互动,党不辜负群众,群众心中才会有党。因此,对损害党群关系的现象,若不严惩,势必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新的条件下党群关系面临多种新情况,正因为如此,党更应该做好群众工作,深入群众中去,体察民情民意,真正做到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注释:

①事实上法共这一看法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非体力劳动者也属于工人范畴。

②当前,法共内部派系林立,“正统派”主张放弃和左翼其他政党的合作,重返传统共产党道路,并主张放弃欧盟条约;“重建派”主张联合环保派和共和派人士,重建一个新的左翼政党,以对抗国家自由主义和右翼势力;“再造派”主张回到马歇的“法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主流派”主张重塑共产党,但不一定建立新党。

[1]米歇尔·马索,赵超.法国共产党的现状与未来[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6]林怀艺.政党民主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9]恩格斯和倍倍尔通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2011-07-01)[2012-05-22].http://theory.people.com.cn/GB/15053603.html.

[11]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社会党民主群众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法国社会党四分五裂境遇凄凉
环球时报(2017-07-05)2017-07-05 07:51:06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6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因应社会治理需要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