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书欣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75)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了挑战,呆板、机械的教育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早在18世纪,卢梭提出的“让我们回归自然”的自然教育理论,在当时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现在看来,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教育归于自然是卢梭自然教育的核心。卢梭认为,教育应该顺应人的本性;不顾及儿童特点、追求传统体制性教育、强迫儿童的教育方式是应该摒弃的。卢梭在其自然教育代表作《爱弥儿》中说:“大自然希望孩子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孩子的样子,孩子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不难看出,卢梭主张,对儿童的教育应是对其内心的顺应,顺其自然,使之随心成长。
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以儿童作为自然教育的最初对象,然后一直延伸至人的青年阶段。卢梭认为,成人总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儿童,但成人对儿童却知之甚少。这种不顾儿童心理的野蛮行为,违背了自然。以教育内容为例,成人更急切地关注儿童未来应该获得怎样的知识,却不考虑儿童当前的学习能力,于是填鸭式的学习成为儿童教育的普遍现象。久而久之,儿童学习知识的能力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产生了对知识的厌恶和抵触心理。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是成人最为关注的,因此,他们一味追求为学生设立过高的学习目标,这无异于揠苗助长。
以现代教育观来看,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求教育必须时刻体现顺其自然的特点,以人特定时期的心理特征为依据,进行符合人成长路线的教育。这就是卢梭所说的“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1]。
培养自然人是自然教育的最终目的。这与封建主义教育极具功利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异,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为封建体制服务的人,而是培养自由人。卢梭的此种观点与其身处的封建时代有很深的关联,在当时,封建政权下的学生被培养成喜欢压榨底层、贪得无厌的恶魔,面对这种现状,培养自然人的呼声甚高。卢梭甚至说做人是人的天职,德育的重要性远比纯粹灌输知识更重要[2],一个人首先应该是人。需要注意的是,卢梭所说的自然人,与原始社会的野蛮人不同,卢梭的自然人指的是身心协调发展、代表新时代的人。
从自然教育的内涵可以看出,自然教育的进程也应该顺应自然。卢梭认为,人是依据自然制定的计划而成长的。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学习内容,人所做的就是顺应这个进程进行学习[3]。依据人自然发展的进程与不同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卢梭将自然教育划分为4个阶段:
1.幼儿期的教育(0~2岁)
卢梭认为,这一时期主要是婴儿身体的成长期,所以婴儿的身体保养是幼儿期的主要任务。身体是一切事业的基础。良好的身体状况是学生接受各种教育的基础。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卢梭主张婴儿应该在乡村环境中成长。
2.儿童期的教育(2~12岁)
随着幼儿的不断成长,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形成,但是儿童对外界认识仍然依赖对事物的感官判断,这就是所谓的“理智睡眠期”,如何针对儿童的感官进行教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卢梭把这种教育称为儿童的“感觉教育”。卢梭认为,感觉教育应遵从由触觉到视觉,再到听觉的顺序,绘画、唱歌、游戏是锻炼儿童感觉的重要方式。
3.少年期的教育(12~15岁)
幼儿期、儿童期的教育让儿童获得了进一步学习的条件,少年期转入更进一步的教育,也就是所谓的智育和劳动教育。
在卢梭的观念里,智育不是为了传授科学知识,而是培养儿童的学习思维。儿童所学的知识不在乎量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学到有用的知识[4]。让儿童获取知识应该采取实地观察、科学试验等实物教学方法,让儿童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知识。而劳动教育的任务是使儿童通过劳动学会使用各种劳动工具及其相关技术,同时通过劳动锻炼身体、发展心智。
4.青年期的教育(15-20岁)
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信仰教育也是卢梭特别强调的。青年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富激情和热情的年龄阶段。良好的道德教育可以让人获得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卢梭将信仰视为道德的保证,“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道德”,道德教育应与信仰教育并举。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人们教育意识的进步,都引发了我们对学生早期教育的高度关注,“起跑线上的教育”成为最牵动人心的教育,然而,在当下的中国教育界,却存在一些误区。
一方面,成人对孩子的起跑线教育过度关注,甚至形成早教决定一切的观念;另一方面,一些早教机构在商业化的大潮中一味加大课程难度,拔苗助长,置幼儿自身的学习于不顾。这样培养出来的不是健康成长的儿童,而是被沉重的学习压力压垮的青少年。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科学知识、技能的学习成为许多学校的重点教学内容,而青少年的兴趣和各种爱好却被严重忽视,许多青少年成为学习和考试的机器。当然,科学知识、技能的培养也很重要,但知识是无限的,一个人应该要将自己的精力用在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方面。此外,大部分教育只重视纵向的知识体系,而忽视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总而言之,科学教育缺乏科学性,是此类教育的弊病。
关于学生减负的呼声一直很高。然而,当学校迫于政策压力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家长却迫于孩子升学的压力,利用孩子的大量业余时间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的教育。英语班、绘画班、钢琴班……各种名目繁多的课程令学生无力应付,几乎失去了自己支配的时间。更高的学习目标、更大更全的学习内容令儿童不堪重负,这严重违反了儿童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溺爱成为中国教育的通病,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要是一个孩子想得到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的话,他就会自以为是天下的主人,把一切人都看作是他的奴隶,而在你最近不得不拒绝给他某种东西的时候,他就会把你的拒绝看作是一种反叛。对他人的殷勤照顾不仅不感谢,而且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过度的溺爱无疑是孩子的坟墓,溺爱让他们丧失自理生活的能力。
目前我国教育方法较为刻板,主要是教师的一味教授,即只重视教而忽视学,缺乏实践性。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在实行素质教育,但改善状况不甚理想。相对封闭和充满束缚的学习氛围都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考试的压力压迫学生不得不进行刻板枯燥的学习。我国很多学校的教育仍然不能脱离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热情,动手操作能力也较弱。
将成人的兴趣和价值观强加给学生,而不听取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是目前很多教育的现状。很多学生学习的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就业率、父母的决断成为他们选择一门专业的标准。没有自主性的教育何谈自主性的学习。
随着我国应试教育弊端的不断显露,教育体制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而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虽然提出较早,但其主张顺其自然、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因人因时施教的教育观,对我国的现代教育仍有很多的启示。
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属于他们自己的教育,什么样的时期做什么样的事。为青少年灌输太多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念,无疑会令其陷入困惑,甚至引起早熟。我国的中学阶段相当于卢梭所说的青少年期,以卢梭的观点而言,这个时期的孩子应该多参与体育运动、全面发展,但很多家长只注重社会的需要,盲目跟风,如,音乐热就都让孩子学音乐,过分地压榨孩子的时间。他们认为孩子参与户外运动是贪玩的表现,从而限制孩子的运动时间,造成孩子体质的下降。
虽然我国素质教育的口号提出较早,也取得了许多成果,但素质教育的工作仍需不断深入。一个健全的人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卓越的能力,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这也是卢梭在自己的自然教育理论中一再强调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求学校教育者具备各种增强学生素质的课程,还要从根本上具备素质教育的意识。毛泽东曾提出,青少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不是虚无的口号,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忽视,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5],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感情。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卢梭所言就是指培养人学习的能力远比教他们知识更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下的社会,信息量增长迅速,大量的知识都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补给,一个不会学习的人几乎无法应对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学习永远没有一劳永逸的,唯有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不断学习,才能不落后于时代[6]。
谈及教育,教师的素质首当其冲。教师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一个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固然重要,而其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也不容忽视。教育者必须先被教育,为人师表,而不可误人子弟。
人有共性也有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教育时,既要充分基于学生的共性,又能针对不同人在智力、体力、兴趣和需要等方面的不同来因人施教,甚至可以为每个学生都打造一套独特的教育体系。
青少年的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建立自己知识创新体系的基础。我们必须摒弃陈腐和固步自封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教育工作中,去自主地学习和创造。
[1]瓮文允.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5):66-67.
[2]曾诚,王涛.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述评[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1):65-67.
[3]刘伟斌,杜学元.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宜宾学院学报,2004(5):146-148.
[4]侯耀先.卢梭的自然教育原理及启示[J].科技与教育,2007(10):114-118.
[5]毕建平.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启示[J].衡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6):64-66.
[6]卢梭.爱弥儿[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8:31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