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芳 万玲妮
(1.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56;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武汉430074)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过程专指基金运行机构根据制度安排实现基金的筹集、累积和支付过程。在我国,由于制度碎片化和基金运行立法不完整的原因,由公共养老保险基金受到运行风险引起的资金损失时有发生,而且一些问题是重复发生、屡禁不止。笔者从2007 年开始关注我国公共养老保险基金控制系统问题,本文选题以我国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现状为现实背景,以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控制为核心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系统三个目标,两条主线和三个层次,三个目标由财务平衡总目标分解而来,两条主线以参保信息和资金收支为核心,三个层次分前台、中台和后台。
三个目标以基金的财务平衡为中心。筹集目标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基金收入按照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及时、足额进入基金的资金专户;二是基金收入在近期和远期足以完成基金支付。累积目标根据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可能有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资产完整目标,二是增值保值目标,三是资金调拨目标。支付目标的核心是实现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为符合受益条件的受益人支付待遇金额,内容包括了保险偿付和管理费支付。
两条主线,信息流和资金流。信息流以保险信息为中心,内容涉及身份识别信息、保险关系信息和待遇相关信息的录入、查询和保存。资金流是整个基金运行系统的核心,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描述,从静态来看资金流表现为某个时点的资金形态和权益状况,从动态来看分为三个阶段:资金收入、资金累积和资金支付。
三个业务层次,包括前台层次、中台层次和后台层次。前台层次直接面对基金运行机构的外部环境,实现资金流与信息流进入和流出机构的基层功能,为中台层次提供原始数据。中台层次是整个系统的中枢层次,处理前台层次生成的原始数据,确定基金运行目标,识别基金运行风险,制定风险决策。后台层次以基金运行机构的组织行为为中心,建立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系统的执行保障平台,内容包括,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政策、沟通和监控过程。
影响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目标的风险因素可能来两个方面,一是基金运行机构的内部,称为系统内风险,二是基金运行机构外部,称为系统外风险。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系统内风险产生于基金运行系统内部,包含四项风险因素,一是人员因素,是由雇员引起的欺诈、越权行为、操作失误、违法用工、劳动力中断以及关键人员流失等行为,二是流程因素,是由基金运行业务流程的设计缺陷和执行不合理引起,三是系统因素,是由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普遍使用引起的风险因素,四非常事件因素,由法律和公共责任、犯罪、灾难和基础设施以及政治和政府风险等引起。系统内风险可以从基金运行的信息登记与保险税费征缴、受益核准与养老金支付、基金预算与投资四个环节来描述。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系统外风险由基金运行机构以外的因素引起,包括由信用主体的违约行为引起的信用风险、由基金投资活动引起的投资风险以及由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变革引起的制度风险。信用风险是由违约行为的不确定性引起,即信用主体不履行偿债协议或约定的行为。投资风险是由投资活动产生的,表现为基金实际投资回报率低于预期的可能性。制度风险是由公共养老保险制度产生的,当制度安排在覆盖范围、资金筹集、受益条件和管理机构等等方面不符合经济社会现况时导致基金收入减少或支付增加的可能性。
如前所述,应该建立公共养老保险基金控制系统,这个系统以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机构作为载体,以实现基金财务平衡为目标,保障基金运行的信息流与资金流通畅,控制过程分别在基金运行的三个层次实现。
前台业务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公共养老保险关系控制、公共养老保险税费征缴控制、公共养老保险待遇支付控制和公共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控制。以参保资格为核心的公共养老保险关系控制活动主要包括:明确参保信息内容、审查或认证参保信息、参保主体对参保信息的确认过程、参保信息更正与注销过程以及参保业务的受理时间要求。保险税费征缴是信用风险治理的关键环节,包括:参保缴费金额的计算和审核、欠费情况统计与催缴过程、对保险缴费基数的稽核制度、定期与雇员核对缴费情况以及对违规行为应实施处罚措施。公共养老保险待遇支付控制,包括:养老金领取资格的认证、初核与复核过程、对于非现金支付的确认与备案过程、支付失败的信息反馈与处理措施、欺诈行为的处罚措施以及对待遇支付业务设定受理时间要求。公共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控制的要点包括:投资范围的限定、对基金投资回报率进行合理评估、投资额度的分级授权、第三方资质和协议的认证以及计算风险存量并提取损失准备金。
作为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数据处理和决策层次,中台信息控制包括了目标确立、风险识别、财务控制和信息系统四个部分。目标确立过程包括:业务运行目标和收支预算目标、预算的调整制度、目标传达过程以及制定和调整目标的流程安排。风险识别过程首先要对影响基金财务平衡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其次要建立特殊的识别过程,包括紧急的风险识别机制、越级报告环节和社会投诉环节。财务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独立的基金会计制度、资金收支的严格审批过程、账实核对过程;财务信息披露以及档案保管过程。信息系统控制以信息流数据的控制过程为核心,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业务处理的书面和软件系统、数据处理的兼容性、严格的用户识别和认证系统、数据备份机制、网络安全防护以及保险业务信息的归档。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后台控制活动为前台和中台提供组织框架和系统维护,保障各层次业务的顺利进行,主要控制内容包括组织机构控制、人力资源控制、多渠道沟通控制和持续的监控过程。
[1]郑秉文.《社保基金违规的制度分析与改革思路》.《中国人口科学》,2007(4).
[2]章萍,严运楼.《政府在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中的定位》.《财经科学》,2008 年6 月.
[3]曹明睿.《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法律制度比较研究》.《河北法学》,2009 年10 月.
[4]岳松,李真.《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目标选择》.《江淮论坛》,2008 年3 期.
[5]石冬芳.《“多险合一”模式下的社保基金会计核算》.《财会月刊》,2010 年1 月中旬.
[6]刘爱东,李云.《社保资金审计流程再造初探》.《审计研究》,2009年4 期.
[7]程燕,魏强劲,骆永菊.《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信息披露制度研究》.《财会通讯》,2008 年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