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曌 高 龙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金融学概念,作为一个“舶来品”,以其杠杠性和多样化融资方式提高了金融效率,却又游离于“一行三会”的监管之外,很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近几年以来,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迅速,其融资规模可能已经达到社会总融资规模的半壁江山,引起了各位专家、学者和政要的高度关注与讨论。但是我国影子银行是在我国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与西方影子银行有什么不同,其产生并迅速发展的原因又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将其纳入规范的监管框架,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吸引着我们深入研究。
追根溯源,影子银行体系(Shadow Banking System)最早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雷在2007 年度美联储年度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是指不受监管机构监管的,与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在发达国家这些机构主要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私募股权基金以及结构性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其特点是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信用扩张,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在“影子银行”中,金融机构的融资来源主要是依靠金融市场的证券化,而不是如传统银行体系那样,融资的来源主要是存款。而“影子银行”的证券化最为主要产品就是把住房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它还包括了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结构化投资工具、拍卖利率优先证券、可选择偿还债券和活期可变利率票据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市场各种各样的信用扩张工具。
中国版的“影子银行”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子银行”有很大差别,主要体现在信贷功能的实现方式的差异。后者主要是通过资产证券化来进行,而中国“影子银行”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把银行信贷扩张由表内移到表外等方式进行,但是其实质都是通过不同的信贷关系进行信用扩张。目前关于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定义,学术界、管理层和市场众说纷纭,尚未有统一定论。主流的观点认为,广义的影子银行指的是银行体系以外的金融中介活动,如小额信贷公司、典当担保公司、银行及券商理财计划、私募投资及民间金融等等。概括地讲,就是银行表外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综合来看,笔者认为,影子银行是指发挥着传统银行的功能却没有传统银行的正式,即影子银行本质上是有功能而无实体的“银行”,恰如银行的影子,看的见却摸不着。
影子银行的本质是以金融创新为手段行使传统银行的功能。影子银行的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融资结构,它们充当金融中介的作用,通过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以较高的回报率吸收其他金融机构资金及社会剩余资金,为投机性融资和庞氏融资提供流动性。由于影子银行只起到金融中介的作用,其本身不需要很高的固有资金,其操作的灵活性很高,把信贷形式转化为投资形式,本质上只是银行职能的变种。
目前,在我国并没有官方给出明确的“影子银行”定义,但是它被普遍认为主要集中于三种形式的融资。第一类是银行表外业务,如理财产品;第二类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第三类是民间金融。2009 年以来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迅速膨胀。由于缺乏监管,并没有关于影子银行规模的准确数字,但是,各机构对影子银行规模的估算基本上都处于15 万亿-30 万亿的范围,相应的,其占GDP 的比重在30%-50%之间。
从结构上看,我国影子银行主要在两个领域快速膨胀: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而备受关注的民间融资在快速发展了两年之后规模开始下降。在过去的三年,信托行业资产规模每年大约以2万亿的速度上升。目前,信托业约7 万亿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保险业,跻身为中国金融业中第二大金融体。而且从利润层面看,信托业利润率在同行业中仍然遥遥领先,而同期银行利润率则呈现下行趋势,说明信托业在未来仍有扩张的动力。同信托业一样,银行理财产品2004 年开始起步,在2007 年、2008 年达到顶峰。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 年下半年开始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有所减慢,但是随着刺激政策的出台,理财产品规模迅速扩张。据统计,银行理财产品(非保本型)规模大概有4.2 万亿,其中含银信合作、银证信合作和银证合作部分。另外,通过民间金融提供的影子银行规模大约为4 万亿。标准普尔估计,截至2012 年年末,中国影子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为人民币22.9 万亿元,相当于银行业贷款总额的34%,同时相当于2012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4%。
尽管我国影子银行从规模上来说发展迅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影子银行从形式上来说还比较初级,很大程度上只是银行信贷模式的变种。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够发达,给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金融创新的工具较少,我国影子银行大多是较为低级和简单的资金再配置过程。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资金来源比较单一。我国影子银行没有完善的资金市场,其资金大部分是靠吸收居民储蓄和企业定期存款,部分来自社会闲置资金。这类资金规模较小,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通常不稳定。比如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用短期募集资金购买高收益长期资产以兑现投资回报,由于长期资产锁定了多数资金,一旦投资者停止购买新产品,就容易发生资金链的断裂。这种做法被很多学者认为是用新账补旧账的“庞氏骗局”。
二是融资手段创新不足。中国影子银行大部分是为了变相地为中小企业或其他无法从商业银行融资的主体提供资金,比如信托、银信合作和民间金融等,这类形式仍然是以传统的商业银行为依托,而基于资产证券化的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并不发达。
三是没有形成完整的影子银行体系。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影子银行有一套完整的从抵押贷款到证券化及创造衍生产品的体系,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机构发挥作用。但是我国目前各机构独立发展,规模小、数量多,缺少分工和合作,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总的来说,我国影子银行总体上呈现层次较低、规模扩张的特征。
从根本上说,影子银行应该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形式伴随着金融创新的进步而变化。在发达国家影子银行是独立于商业银行之外的体系,基于社会需求创造信用。但是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有其特殊的背景,其最近几年从起步到快速扩张,并呈现出以上特征与我国的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是分不开的。
影子银行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我国货币供给数量和结构决定的。截至2012 年末,我国M2 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 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 倍。在过去的4 年中,全球新增的M2 中,人民币贡献了48%,这种增长规模和速度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都是少有的。M2/GDP 通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的货币化程度,同时也可以反映一国的货币超发程度,一般而言,该比值越大,货币超发越严重。相比其他国家,我国的货币化速度过快。数据显示,我国M2/GDP 从1978 年的0.32 增长到2012 年的1.88,在34 年间扩大了近6 倍。
货币化速度过快造成大量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2005 年以来,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M1 的增速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 的增速持续背离,M2 的增速要显著快于M1 的增速。M1 和M2 的统计口径区别主要在定期存款上,而定期存款大部分为居民储蓄存款,说明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的货币资产存量增速大于企业的货币资产存量的增速。这种情况反映了社会闲散资金过多,这些资金在找不到合适出路时只能存入银行。但是这些资金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在我国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下,哪里有更好的投资机会这些资金就会流向哪里,而影子银行正好给这些资金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投资机会。比如民间借贷,其年收益至少在10%以上,闲置资金很难抵挡高收益的诱惑。
金融抑制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等人提出来的。该理论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金融业因抑制而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现象,具体是指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在我国存在明显的金融抑制现象,其对影子银行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名义利率进行控制为影子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和市场需求。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加快,但是利率管制仍然存在。当利率受到人为干预时,利率就无法准确反映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和资金短缺程度。政府往往倾向于制定较低的名义利率,当存在较高的通货膨胀时,实际利率就成了负数。负的实际利率一方面使大量储蓄存款寻求其他的投资渠道,这为影子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负的实际利率使市场上资金需求大于资金的供给,传统商业银行只能以“配给”的方式授信。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获得贷款的大多是国有企业或者大型私营企业,而大量中小型民营企业得不到贷款,只能转向影子银行体系寻求资金,这为影子银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市场需求。
二是金融监管的强化导致银行信贷中介功能弱化和金融脱媒(企业融资不再单纯依赖银行体系)。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比率进行了更加严格的限制。为此,我国政府对四大国有银行注资并剥离不良贷款,同时也积极尝试资产证券化的新模式,这为影子银行的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另外,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银行吸收存款的意愿。两个因素都迫使商业银行转而发展较少受央行监管的表外业务,通过不占用资本金的方式获取额外的收益,这促使商业银行甘愿扮演影子银行中间人的角色,积极开发理财产品、银信合作、委托贷款等业务。
三是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难以应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2008 年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放贷并出台了4 万亿的救市计划,积极扶持房地产业的发展。但是到了2010 年为抑制通货膨胀的威胁,我国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两年内连续5 次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12 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并且对房地产实行打压的政策。这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急速转变使中小企业和房地产业已经投资的项目面临严重的资金链断裂问题,不得不通过民间借贷和影子银行体系获取资金。
有限负债和同业竞争引起银行主观风险承担意愿上升
通过对不良贷款的剥离和监管的加强,无论是四大国有银行还是其他商业银行面临的自身风险都显著下降,这使银行本身愿意在其他领域承担更大风险。另外,随着政策的放宽,地方银行迅猛发展,加上银行业业务单一,银行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这些因素迫使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开发新的业务,目前我国影子银行本质上就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成果。
我国影子银行在最近几年间爆炸式发展其根源在于我国特殊的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体系,所以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从根本上讲我国影子银行得以发展的基础是货币供应的急速扩张,其本质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创新的结果,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是其发展的客观环境。因此,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既有利也有弊,不能一概而论。它的发展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它的发展也给金融业带来一定的风险,为此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积极引导影子银行向透明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从长远来看,影子银行的发展利大于弊,它有利于克服“金融抑制”带来的负面效应,是金融创新、金融“脱媒”的一种现象,是朝向金融自由化方向发展的必要尝试。应该鼓励影子银行的健康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影子银行的发展制度化、法律化和阳光化。
第二,以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银行系统,压缩银子银行扩张空间。目前,我国利率管制的弊端日益显现,越来越阻碍经济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可以有效回流资金到正规的银行系统,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有效控制影子银行的无序盲目扩张。
第三,将影子银行纳入央行统计监测,建立影子银行监测指标体系。我国影子银行总体上来说还没有发展到无法控制的程度,应该定期采集相关数据,对影子银行相关业务进行规范,使其业务程序和资金项目公开透明,接受市场和客户的监督。
第四,以开放和谨慎的眼光看待影子银行,在风险和效率之间谋取平衡。影子银行是效率促进和风险积聚的共同载体,一方面影子银行是一种金融创新,满足了市场的多元化融资需求,提升了金融市场效率;另一方面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可能会导致系统性风险。故我们需要适度监管,但也不能矫枉过正。
[1]汪曙霞,陈玉蝉.货币政策、银行资本与风险承担[J].金融研究,2012(04).
[2]毛泽盛,万亚兰.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阈值效应研究[J].银行业研究,2011(11).
[3]王增武.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J].中国金融,2010(23).
[4]何德旭,郑联盛.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体系稳定性[J].经济管理,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