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金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通常认为,老子是一位哲学家、辩证法大师;墨子是逻辑学家。甚至认为,中国的思想家基本上都是辩证法家,唯独墨家是一个怪胎,其思想与中国思想传统不同,是与西方更类似的逻辑学派。这样一种印象实在是令人感到奇怪。实际上,墨家思想,尤其是墨家的辩学,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批判和继承,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直接发展。一般认为,墨家是“学儒者之业,授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是从儒家发展出来的。其实,老子思想更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最古老的源头之一,墨家的名辩学正是在其直接影响之下得以产生的。充分认识老子思想和墨学的关系,可以更好地认识墨辩思想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老子哲学最为合理的部分是其辩证法。在老子看来,矛盾、对立的双方是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2章》)有无因为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因为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因为互相对立而体现,高下因为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声因为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后因为互相对立而伴随[1]64。“有”与“无”是老子哲学中非常核心的概念。
墨家认为,“同”和“异”之间就像“有”和“无”之间那样,是相辅相成的。
同异交得,放有无。(《墨子·经上》)
同异交得:于福家良知,有无也。比度,多少也。蛇蚓旋圆,去就也。鸟折用桐,坚柔也。剑犹甲,生死也。处室子,子母,长少也。两绝胜,白黑也。中央,旁也。论行、行行、学实,是非也。鸡宿,成未也。兄弟,俱适也。身处志往,存亡也。霍为姓故也。贾宜,贵贱也。(《墨子·经说上》)
同和异是可以并存、互相依存的,就像有和无的关系一样。比如:一个富裕的家庭却没有良好的知识。一个东西比甲物多却又比乙物少,所以既多又少。蛇和蚯蚓的挪动,是既离开又接近。鸟折梧桐树枝来筑巢,树枝既坚硬又柔软。剑和盔甲一样,在杀死敌人的同时也保护了自己。一个女子,同时既是孩子的母亲,也是自己母亲的孩子,既长又少。两种不同颜色互相交错,既白又黑。一个地方在中央,同时也可以在更广范围的旁边。言论和行动、行动和行动、学习和实践,可以一方面为是而另一方面则为非。母鸡在孵小鸡时,某一个阶段可以是既成又未成。某一个人相对于甲可以为弟,但相对于乙则可以为兄。身处某处某时,却心想别处别时,是既存又亡。霍可以指一种动物,同时也可以用作姓氏。价钱适宜,就是对卖者来说贵而对买者来说贱。
恩格斯曾经说:“古希腊哲学家都是天生的自发的辩证论者。”[2]59这句话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家来说也是非常适宜的。老子、墨子都是具有辩证法精神的思想家。墨家在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同异交得”,即同和异可以互相并存、可以同时把握的辩证法精髓。
值得注意的是,与老子不同,墨家提出“同异交得”这个辩证思想,完全是在把握了什么是“同”、什么是“异”的基础上来进一步考虑的,即墨家首先追求的是思想的确定性,同时也没有忘记思想的不确定性。
同,异而俱于之一也。(《墨子·经上》)
同:二人而俱见是楹也,若事君。(《墨子·经说上》)
异:二必异,二也。(《墨子·经说上》)
“同”就是不同事物在某一个方面的共同,如两个不同的人都看见同一根柱子,就像两个不同的人都在侍奉一个共同的君主似的。“异”说的就是任何两个东西都存在着的某种差异性。
分别给出“同”和“异”两个概念的严格定义,意味着二者含义不同、不能混淆使用。这就是墨家所说的“明同异之处”,是辩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墨家思想为什么和老子思想存在这样的不同呢?这是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老子时代,思想界还没有充分解禁,而墨家时代,尤其是到了墨家后学时期,则是处在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各种人物都已站出来充分地表明自己的学术和观点,这时就需要提出一些标准来对各种思想学说进行规范,墨家思想对确定性的追求正好体现了这样一个时代的要求。如上述墨家所论的“同异交得”思想,正好体现了当时“辩同辩异”的时代思潮。
李约瑟曾经指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3]545中国古代的哲学家都更擅长辩证思维,发展辩证逻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清宇研究员也曾经说,“跟现代西方逻辑沿着形式化方向从协调向弗协调发散的情形相反,先秦逻辑是沿着直观方向从弗协调向协调收敛”[4]295。与西方思想总的趋势是从协调向不协调发展不同,中国先秦思想的发展体现出从不协调到协调思想的进程,即强调从不确定性向追求思想确定性的方向进展。从老子到墨家思想的发展轨迹,正好体现了这样一个趋势。不过,墨家在追求思想的确定性时并没有否定其不确定性的方面,在强调思想的协调性时并没有排斥其不协调性的内容。
老子思想的许多方面在今天都闪耀着光辉,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因素,如果我们对它单纯做简单或者片面的理解,则很可能陷入某种错误。老子思想中的大量命题或判断,都是通过简单枚举法或者典型分析然后归纳概括出来的,没有能够在逻辑上得到必然性的保证。其中,有些具有普遍的必然性意义;有些则仅仅具有一般性,表现为一般真理、常识真理;有些则只在某些特殊意义下才有真理性。如:其对立着的矛盾双方是相辅相成关系,就是宇宙间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而“美言不善,善言不美”这样的思想只具有一般性,属于一般真理、常识真理;“上善若水”等思想则只具有在某些情况下的合理性、真理性。针对老子思想的消极方面,墨家做出了有理有据的回应,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如老子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8章》)
最高的善就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喜欢的地方,最接近于“道”[1]76。老子这一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将之当做普遍规律来理解,则许多问题就不好理解,在实践上也会出错误。对此,墨家进行了回应:
取下以求上也,说在泽。(《墨子·经下》)取:高下以善不善为度,不若山泽。处下善于处上,下所谓上也。(《墨子·经说下》)
通过取下来求上,就像从低下的沼泽来求取高上的山峰。但高下是以善不善为衡量标准的,而山泽则以上下为标准。善不善本为价值概念,上下则为方位概念,老子将善不善的问题与上下的问题混为一谈;而且,以水之处“下”为“上”善,无异于以下为上,将上与下混为一谈了。故墨子反对之[5]163。墨家强调概念的确定性,不能混淆概念。
老子说:“知不知上。”(《老子·第71章》)知道自己不知道,就是足够好的[1]215。
墨家揭露了上述论断的内在矛盾。“知知之否之,足用也,悖,说在无以也。”(《墨子·经下》)知道自己知道的和不知道的,这样就够用了。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是没有用。其中,“不知道”和“足用”互相矛盾[5]114。
老子主张“不学”(《老子·第64章》)、“绝学”(《老子·第20章》)、“弃智”(《老子·第19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第48章》)学习得越多,对于为道来说,越有损害。
墨家的观点和老子恰恰相反,认为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主张“学而能”、“学而知”。“墨子好学深思,苦读博览,到各诸侯国游说,还抓紧时间攻读。”《墨子贵义》篇记载,有一次,墨子从鲁国出发到卫国去游说,车中“载书甚多”,弟子弦唐子见了,奇怪地问道,“老师,您车上带这么多书干什么?”墨子说:“过去周公旦早上要读一百篇书,晚上还要接见七十个读书人,跟他们座谈。所以他知道的就多,就能够辅佐天子而成绩卓著,他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没有磨灭。我上没有君王治理国家的事情,下没有农民耕种土地的劳作,我怎么能不读书呢?”墨子把读书看做本分,视为职业的需要[6]28。
学之益者,说在诽者。(《墨子·经下》)
学:以为不知学之无益也,故告知也。是使知学之无益也。是教也,以学为无益也教,悖。(《墨子·经说下》)
学习是有益处的,从批评者的言论即可得到证明。认为别人不知道“学习是没有益处的”,所以就告诉他,使他知道“学习没有益处”。这种教导,是用“学习是没有益处的”去施教,这在思想和行为上是自相矛盾的[5]159。这就从逻辑上揭露了老子认为学习有害观点的荒谬性。
老子主张“非辩”,主张“大辩不言”。“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第81章》)“大辩若讷。”(《老子·第45章》)善者一定都不辩,辩者一定都不善。最好的辩是不辩。
墨家则强调学生要“辩乎言谈”,要“能谈辩者谈辩”。
总之,墨家通过强调思想的确定性,充分运用自己的认识能力,掌握知识,笃实明辩,从而创立名辩之学。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但根本上是提出了“道”的概念,是对“道”的追求。关于“道”,老子说得很玄乎、很神秘。他说: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1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子·第21章》)
道常无名。(《老子·第32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37章》)
反者道之动。(《老子·第41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第51章》)
说得出来的“道”,它就不是永恒的“道”。“道”是没有固定形体的,是永远没有名字的,经常是无为的,但却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它所为的。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道”使万物生长,“德”使万物繁殖,体质使万物得到形状,具体的器物使万物得到完成。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珍贵“德”的。“道”是万物深藏的地方。
老子的“道”具有极大的神秘性和一般性,是不能通过学习得到的,只能通过直觉上的体悟。但是,它却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根据。老子的“道”思想,在墨子的思想中得到了继承、深化和发展。
墨子强调,“言必有三表”、“言必立仪”。在墨子思想中,“仪”、“表”、“法”、“道”、“理”等,都具有老子“道”概念的某些含义。
不过,墨子的“道”概念,其内涵更明确,具有标准、法则、规律等含义。墨子的“道”,是可以认识的,而且必须通过认识才能得到。墨子教育学生必须通过“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达到“厚乎言谈,博乎道术”,其实质就是通过学习懂得“道”。
《墨子·非命上》说:“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百姓人民之利。”古者圣王之事、百姓耳目之实,都是以经验为法,即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道;百姓人民之利,则是以功用为法,即以实际的有用性作为道的标准,反对无用的空谈。其实,老子“道”的概念,也主要是做出了大量的经验描述,具有大量的经验内容,墨家的“法”、“仪”、“表”,是与其相通的。
在《墨子·大取》中,墨家将“仪”、“表”、“法”等概念,进一步发展为“理”、“道”等纯逻辑范畴。
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也者。三物必具,然后辞足以生。立辞而不明于其所生,妄也。今人非道无所行,虽有强股肱而不明于道,其困也,可立而待也。夫辞以类行也者,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墨子·大取》
“故”、“理”、“类”,是一个命题或论断得以成立的三个必要条件。缺乏其中任何一个,言论就会缺乏根据。这里,墨家不但强调言辞的真假,而且强调言辞的论证性和说服力。一个言辞要有充分的说服力,即有效、中效、可靠,具有合理性,故、理、类三个条件都必须具备。其中的理、道,就是需要效仿的法或标准。辞“以理长”、“今人非道无所行,虽有强股肱而不明于道,其困也,可立而待也”,强调言论的成立,必须符合某种根据、某种标准,没有这样的标准和根据,言辞就失去了依据,就会讲不通[7]113。
墨子的表、法、道,是言论的根据,是非的标准,也是推理论证的根据。《墨子·小取》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辩学是用来说明是非的分别,审察治和乱的原因,判明同和异的所在,考察名称和实际的道理,权衡利益与祸害,决断嫌疑的[5]197。弗雷格曾经指出,“正像‘美’这个词为美学、‘善’这个词为伦理学指引方向一样,‘真’这个词为逻辑指明方向”[8]44。逻辑需要研究真,但又不限于研究真。墨家建立的名辩学,显然不限于研究真假问题,将“仪”、“表”、“法”、“道”、“理”作为判别是非、合理与不合理和胜败的标准,其内容必然会超出真假的问题,即墨家的名辩学还需要处理善恶、美丑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它还是要围绕真假这个核心问题来进行探讨的,可以包含在逻辑学的范围之内。墨家辩学在逻辑意义上的非纯粹性,也间接地说明了它与老子这一指导“圣王”取胜之“道”思想之间所存在的某种必然的内在联系。
[1]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4]摹物求比——沈有鼎及其治学之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王讚源.墨经正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6]孙中原,吴进安,李贤中.墨翟与《墨子》[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2.
[7]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M].王路,译.王炳文,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8]杨武金.墨经逻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