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磊 李继生 方小祥
(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江西在地理位置上位于我国东南、长江中下流南岸,毗邻目前经济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是四省一市的共同腹地。江西是东盟与中国长三角的物流通道,水陆空交通条件优越,境内出省通道全部实现高速化,铁路京九、浙赣线贯穿全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交通条件使江西在接受沿海发达省份经济辐射和带动上具备其他欠发达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区位优势有利于江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起生产和人口在地理上的集中。
江西境内拥有优良的水质和空气环境。截至2010 年,江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10%。省内拥有155 个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43 个;33 个湿地公园和195 个自然保护区。2012 年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1.2%,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仅63.9%。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的11 个设区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二级(达标)以上。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公众关注的今天,江西生态环境优势更有利于发挥,良好的生态和居住环境不仅是江西发展工业、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有力支撑,更是形成产业集群的良好品牌。
江西的资源优势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江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09 年,矿产资源大省江西已发现矿产187 种。其中,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矿产资源方面在我国甚至于世界具有的重要地位。水资源方面,江西坐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丰富的地表水资源是江西的潜在优势。江西劳动力资源储备丰富。据数据资料显示,江西15-64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3143.08 万人,占总人口的70.52%,比世纪初上升了2.62%。劳动力资源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目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中经济发达城市的工业用地已近乎枯竭,土地价格暴涨。广东、浙江等省劳动力成本上升,水、电、土地等价格上涨,导致近万家企业外迁。江西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导致劳动力价格低廉,大部分员工工资水平只相当于东部沿海地区的1/2 左右。江西生产要素价格相对较低,有利于集群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其竞争力。这些成本优势,有助于江西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促成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发展。
江西的后发优势在于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汲取教训、避免走上集群发展的弯路,有条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人才、管理方法、资金、理念等来促进江西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江西经济发展较多指标落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处于初级阶段,但也蕴藏着投资开发和直接抢抓国内外产业转移机遇的优势。截至2011 年,江西实际使用外资在中部六省中处于领先优势,投资集聚趋势渐佳。对于江西而言,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借鉴东部沿海省份集群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做法,并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可以逐步优化江西产业集群的发展。
江西经济发展存在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低的劣势。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产业集群的培育和成长,其中最能够影响集群发展的是企业的数量和产业的规模。区域存在一定数量的企业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前提,否则就不可能称之为“群”;产业规模是产业集群成长的基础,如果产业没有形成规模,那么就无法进行专业化分工,集群就难以可持续发展。江西的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在全国处于劣势,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待尽快改变。
江西产业集群内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相对于龙头型企业,中小企业难以通过信用贷款进行融资活动。征信系统不完善、金融机构对集群认识的局限性、企业自身不完善等主要因素导致江西中小企业出现融资难的现状,无法满足集群内企业的需要,阻碍江西产业集群发展的进程。面对劣势,本文认为江西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扶持,鼓励民间合法融资行为。
产业集群发展离不开思想观念的影响。江西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市场经济观念、竞争意识相对较为薄弱。传统的思想观念容易让人滋生“安于温饱、不思进取”的小农经济惰性,而这种惰性和封闭性极大破坏江西地区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进而影响产业集群。江西地区缺乏具备敢创新、争一流的企业家群体,影响中小企业形成的速度。
相比东部沿海省份,江西产业集群内的产业配套能力较差。产业配套是集群内企业扎根和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从江西现有的产业集群来看,大多数集群只注意到发展核心产业本身,而忽视其产业配套服务。此外,江西大部分产业集群并没有及时完善与生产企业相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如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组织、信用体系等。集群发展缺乏公共支撑平台,导致集群内的企业无法真正享受规模经济的好处,进而不利于外部企业的进驻和集群内企业的稳定发展。
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产业集群的创新主体是企业,而江西目前大部分企业缺乏高级人才和自主创新的科研条件,员工素质普遍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够,较多依赖技术模仿和装备更新,集群发展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产业升级的难度较大。另外,江西产业集群的区域合作创新机制还不健全,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和知识交流,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技术合作都十分缺乏。当然,江西整体科技实力提升不足是其中一个主要的不利因素。考察江西目前已形成的产业集群,发现大部分集群还没有构建科技服务平台,有的科技服务平台也没有有效运作。区域创新网络尚未形成,很大程度上影响江西创新性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壮大。
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 年以来,我国相继发布《促进中部崛起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等国家战略规划。江西适逢国家政策扶持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也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优化升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苏区建设成为江西集群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从江西省实际来看,国家的政策倾斜给江西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江西省各地区的发展动力正在逐步加强,对外开放的思想观念不断深化,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这些机遇将会给江西的集群经济注入发展的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倾斜,江西的产业集群即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近些年来,我国东部沿海集群经济的先行区由于劳动力、土地、原料等供应达到极限,地价、劳动力价格、电价等成本全面上涨,企业投资和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迫使东部沿海的企业纷纷向中西部转移。“十一五”期间,东部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而中西部的经济增速明显加快,产业的梯度转移速度不断加快,产业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国内发达省份的集群正在走转型升级之路,抓住时机凭借江西特有的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和资源禀赋,继续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是江西培育产业集群、壮大集群经济的关键,当然也是江西产业集群提速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
江西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趋势带动外贸经济持续增长,而日渐增多的国际贸易环境壁垒会给江西产业集群的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国外对中国制造的产业设置越来越严格的要求,致使大部分生产成本低的江西产业集群时时面临反倾销的压力。另外,开放经济体制下人民币的升值问题也会成为江西低利润出口型产业集群面临的重大挑战。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等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国家对产业集群企业的资源利用水平和节能减排要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对当前江西以低成本作为主要竞争手段的产业集群带来新的挑战。
产业集群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已引起各地政府的重视,各省市及江西省内各县市都出现区域间激烈竞争的局势。纵观中部各省,纷纷采取强力措施抢占产业转移的高地。江西周边省市在优惠政策方面互相比拼,形成赶超挤压的竞争态势,使江西发展承接型产业集群面临巨大的挑战。江西省内各县市的区域竞争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规化会使园区引进的企业趋同现象严重,同一产业分散在不同园区,造成江西各工业园区集群相似度高、产业集聚效应差、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发展不足的威胁。
[1]张鉴君.金融支持江西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9(03):48.
[2]罗莹.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研究——以江西为例[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