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玉生,林 俐,孟正大,孙岳明
(东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江苏南京 210096)
“985工程”、“211工程”相继实施,成为相关高校的学科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各种类型的大型仪器设备数量迅速增加。但与此同时,这些高校也面临着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低效使用、资源浪费等共性问题。问题的原因是学校层面在分配学科建设经费时,对于大型仪器设备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不够,对各院系、学科建设需求的整合与协调力度不大。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对大型仪器的共享缺乏推动力和强有力措施,推进过程中遇到很大阻力。这些问题需要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上加以统筹解决,充分调动院系、机组和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在新一轮“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中,东南大学加强统筹规划,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结合本校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学科发展特点和需求,整合“985工程”和“211工程”前期已投入的仪器设备,重点打造5 个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1-3]。
针对“一校多区”的办学模式,分别在我校九龙湖校区、四牌楼校区和丁家桥校区建设3个管理平台,以九龙湖校区为主(拟相对集中于材料化工新大楼),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设备整合,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操作和管理队伍。该平台主要涉及X 射线类、光谱类、电子显微镜类、成分分析类大型仪器设备[4]。
该平台以微纳制造为主体,机械、电子、自控、仪器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对于拟采购的仪器设备,既要考虑各学科之间共享和互补,又要考虑各学科自身特色。该类设备由机器人、伺服转台、振动台等机械设备组成,此类设备的特点是专业性强,同样的设备运用在不同的学科也会有不相同的配置,不宜统一部署、统一管理,宜采用分布式管理。
该平台仪器设备由加载系统和采集测试系统组成,以力学测量设备为主,通过测量材料的应变、弹性模量、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参数,分析材料或构件的力学性能。该平台整合我校的全部力学测量设备,并依托力学实验中心,统一协调、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益。
该平台主要依托移动通信和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来建设,主要以高频段矢量网络分析仪、频谱仪、逻辑分析和多通道信道仿真器等高端设备为主,同时根据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开辟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如量子通信、光通信等,建立相应的大型仪器平台,实现信息类学科资源共享。
该平台的仪器设备主要分为生物影像类和细胞细菌培养类。目前我校该类仪器设备相对较少,需要根据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公共卫生和医学学科的办学特点,建立一个大学科共享平台,实现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学校将这些仪器设备分散安放、统一管理,实现几个院系的开放共享[5]。
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部分高校合并,“一校多区”成为许多高校的办学模式。这些高校的仪器设备规模不断扩大、对学科布局也进行了合理调整[6]。对于大型仪器设备,有必要建立一套合理的监控模式,以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我校根据不同仪器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监控模式。
有些仪器设备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预热,如果经常开/关机(指开/关显示屏)对仪器设备的损害较大。用户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需进行网上预约。预约成功后,按约定的时间刷卡登记方能打开显示屏。共享平台系统会记录用户的相关信息,以便于管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监控管理。
该类监控模式主要针对无显示屏且不宜经常开关机的仪器设备。当仪器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电流较小且相对稳定,当其处于工作状态时,电流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此时,共享平台系统便能监控到其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该类监控模式主要针对非电类设备,主要是使用刷卡设备和门禁系统,以便于共享平台系统记录是何用户在使用设备;摄像头监控主要起到防盗作用及察看是否有人为损坏仪器设备的现象。
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培养卓越创新人才。由于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无法全部集中管理,共享平台的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将根据不同情况,对人才进行分层次培养,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效益[7-9]。
(1)培养熟练的操作手。该人才培养对象主要是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目标是使其能够独立操作大型仪器设备,以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2)培养技术精英。为便于运行和维护大型仪器设备,并对其功能进行二次开发及升级改造,能够出具高水平的测试分析报告等,应该培养一批技术精英。
(3)培养领域大师。创办世界高水平的大学,除了需要大楼、大型仪器设备,更加需要高水平的大师,能够对特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进行开发,能够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是为教、学、研服务的,而教、学、研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的教学理念,也离不开优质资源的相互渗透。因此,在卓越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应该努力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教学资源与学科资源整合、教学与科研融合、高校与企业联合。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和接触大型高精尖仪器的条件,有效地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卓越创新人才的培养。
(2)教学资源与学科资源整合。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流愈加频繁。然而由于教学资源的相对缺乏,教学跟不上学科的发展。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有效地实现了教学资源与学科资源整合,为卓越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教学与科研融合。由于高校的教学经费比科研经费少之又少,大型仪器设备的价格又比较昂贵,而教学使用量比较大,不可能给教学提供更多的大型仪器。因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可以将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也供教学使用,有效地实现教学与科研融合,为卓越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
(4)高校与企业联合。当前,无论是高校的教学还是科研,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并没有做到无缝对接,如果能够与企业联合,必然更有利于培养卓越创新人才。
根据东南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规划,面向5个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一个高水平的网络共享平台及电话预约平台。通过网络及电话共享平台,实现网上查询、预约、实时通信、实时监控、数据统计等功能,实现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的动态管理,增强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程度,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1)网上预约(转账收费)。针对分析测试、土建交通、机电综合及生命科学4个平台,我校采用网上预约管理。用户登录共享平台系统后,点击欲预约的仪器设备,系统会弹出可预约的时间。用户填写相关信息后,便可完成预约。网络共享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程度,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减少了大型仪器设备及高精尖仪器的重复购置[10-12]。
(2)电话预约(免费测试)。由于电子仪器设备具有可移动特点,不宜接入互联网,因此,我校还采用电话预约的方式进行使用仪器设备的预约。所有的仪器设备信息全部进入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用户登录系统后,点击待预约的仪器后,系统会自动弹出该仪器负责人的联系电话,便于用户进行电话预约。
为保障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良好运行,我校将从“985工程”、“211工程”、省优势学科、重点学科以及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中提取一定数量的经费支持共享平台建设,并且从“985工程”、“211工程”购置经费中预留一定比例资金作为维修基金,划拨一定比例的测试收费用于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的测试基金,用于补贴大型仪器的使用和高水平成果奖励[13-15]。
为了规范、统一管理,我校将收费对象分为:学科组、校内人员和校外人员,收费方式分为按时间收费、按样品收费和按上机次数收费。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教、学、研工作的重要条件,对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将影响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共享模式还需要不断努力探索,使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研。通过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模式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程度,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减少大型仪器设备及高精尖仪器的重复购置。
(
)
[1]左玉生,孙岳明.强化规划论证,构建一流大型仪器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248-250.
[2]赵会斌,李华,李力.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模式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162-164.
[3]周勇义,张黎伟,黄凯.高等学校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管理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2):175-176.
[4]周日辉,陈朴青.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实验室开放探究[J].现代科学仪器,2012(1):148-150.
[5]付强,王志强,朱平川.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3):175-177.
[6]左玉生,林俐,孙岳明.强化资产清查工作,提高资产管理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210-212.
[7]赵月琴,徐艳秋,阮慧,等.大型仪器公共平台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361-363.
[8]陈玉霞,林峰,陈文,等.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平台,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219-212.
[9]张睿,陈强,景涛.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出发点,加快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3):74-75.
[10]晏井利,黄海波,李凡,等.大型仪器设备网上预约系统的建立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236-238.
[11]张机.大型仪器设备网上预约管理共享平台的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109-113.
[12]周云,阴金香,张四纯,等.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网络化共享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252-255.
[13]刘丽琴,陈永清.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208-210.
[14]赵韫哲,高禄梅,孙宇.大型仪器设备对外服务收费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259-262.
[15]雷建兰,阮慧,项晓慧,等.大型仪器有偿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37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