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农民观

2013-08-15 00:45胡丽美内江师范学院四川内江641112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革命农民农村

胡丽美(内江师范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12)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农民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关于农民问题的认识,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农民观。它遵行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即经历了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达到了与客观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现了从重“民力”到重“民利”的辩证转变。分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农民观,可以为当今“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一、重“民力”的“革命”的农民观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与战争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理论,一方面结合中国国情以及对中国农民的独到理解和体验,把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同农民、农村问题结合起来,从中国革命的力量和人员数量上来分析农民在民族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重“民力”的具有“革命”特点的农民观。

(一)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同盟军更是主力军

马克思在其论著中认为,农民是一个既有革命性又有保守性的阶级。由于农民的革命性,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建立工农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工农联盟思想未能得到充分阐述。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农民理论。还阐述了农民阶级的二重性,同时更深入研究了工农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一次提出了工农民主专政的理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批判地继承农民阶级的二重属性的特点,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工农联合的理论,指出农民阶级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同盟军,更是主力军。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力量和人员数量上来分析农民在民族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倘若国民革命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则仅占人口二百万。现在组织起来的只有几十万,工人的大炮不过如此,而农民的大炮则甚多,能够将帝国主义军阀打倒”。“中国人口四万万,农民占百分之八十,当有三万万二千万以上,在人口看,我们就不能否认农民问题在中国国民革命中的重要”。[1]由此,毛泽东得出结论: 无产阶级“只有和贫农、中农结成坚固的联盟,才能领导革命到达胜利,否则是不可能的”。[2]“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2]毛泽东主张,不要害怕农民的革命热情,不要压制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要鼓励和支持农民的革命要求,要领导农民自觉地进行革命。反之,“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3]为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毛泽东提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

(二)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

毛泽东结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受压迫最深,受剥削最重,因而最希望解放的国情,把国民革命与农民问题联系起来。1926年,毛泽东在修订后的《农民运动决议案》中指出:“中国之国民革命,质言之即为农民革命。为要巩固国民革命之基础,亦唯有首在解放农民”。[4]提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迅速的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4]既然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那么如何调动农民起来革命呢?1927年3月,国民政府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对农民的宣言》和《关于农民问题的决议案》。《宣言》表示:农民问题主要是贫农问题,贫农问题的中心问题就是土地问题。特别是随着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向农村的逐渐转移,如何调动农民参加革命,如何依靠农民建立革命武装和革命根据地,更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作为解决农民问题的中心工作来抓,并在土地改革的实践中逐步修正、完善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案和路线、政策,成功地解决了农民参加革命的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土地问题,唤起了亿万农民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并最终取得了胜利。正如毛泽东所言,“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赢得了农民”。

(三)农民需要建立自己的组织和武装

由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与地主阶级的斗争非常激烈,毛泽东认为农民需要拥有自己的组织和武装力量。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提出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开展农民运动。到1927年3月底,全国组织起来的农民遍及17个省区,已达800万人。毛泽东还提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3]。湖南农民的梭镖队是“使一切土豪劣绅看了打颤的一种新起的武装力量。湖南的革命当局,应使这种武装力量确实普及于七十五县二千余万农民之中,应使每个青年壮年农民都有一柄梭镖,而不应限制它”。[3]

(四)教育农民

为更好地发挥农民力量的作用,毛泽东批判地继承马列主义的农民阶级的二重性的特点,既看到了农民阶级在革命和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的思想,同时又看到农民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因此始终把依靠农民和教育农民结合起来。 毛泽东认为“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所谓扫除文盲,所谓普及教育,所谓大众文艺,所谓国民卫生,离开了三亿六千万农民,岂非大半成了空话?”[5]他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著名论断。对农民的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其次也包括对农民的素质教育(如文化水平的提高、伦理道德的教育、社会习俗的改良、生产技能的提高等素质教育)。由于成年农民自身年龄、职业等现实情况,农民教育往往注重社会教育。在陕甘宁边区时期,毛泽东提出:“可以把整个边区变做一个大学校,每一个乡就是一个学校。所有的老百姓和干部在这个大学校里学习生产,学习文化。”[6]同时,强调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强调走农村、农民办学之路。

二、重“民利”的“改革”、“发展”的农民观

以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理论,一方面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状态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中国逐渐奔向小康社会的现实国情,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农民观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重“民利”的具有“改革”、“发展”特点的农民观。

(一)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

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保证农民物质利益的观点。为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邓小平主张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7]“不管天下发生了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7]为改变广大农民的贫穷落后状况,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注重从政策方针上来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首先,在政策上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集中劳动经营方式下因生产周期和劳动周期的不一致而造成的难以按劳动量来分配劳动成果的弊端,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次,在制度、方针、思路上进行了改革:一是实行价格改革,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1988年,邓小平说:“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8]。二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农民先富裕起来。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农民,通过辛勤努力而收人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因为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带动其他地区的人向他们学习。三是提出了因地制宜,综合经营的方针。确立了农、林、牧、渔、工、商、建、运、服务业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农业思想,纠正了人们长期形成的单一农业的传统思想。注重科学技术在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作物产量以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四是提出了解决农民富余问题应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道路使农民开始摆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土地的束缚,有市场头脑、知识技能、崇尚文明、摒弃愚昧的农民逐渐增多,这些都大大增强了他们获取物质利益的机会和能力。

江泽民也重视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他指出:“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还直接关系到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带动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从长远看还可能影响农产品的供给”[9];提出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广大农民的实践经验,形成正确的政策,用于指导和推进改革。

(二)多角度地重视农民利益

邓小平一方面从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角度来重视和解决农民问题。1984年6月,他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10]另一方面,从能否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角度提出重视和解决农民问题。1987年10月,他在会见前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时说:“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连温饱都没有保障,怎么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10]另外,邓小平还从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角度来重视和解决农民问题。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邓小平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邓小平曾指出:“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10]

在世纪之交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江泽民把农民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联系起来,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11]江泽民还强调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来解决农民富余问题。他说: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我国农民群众一个新的伟大创造,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保持农村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1]

(三)改革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自主权

邓小平强调尊重要农民的意愿,要给农民自主权。他曾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就使它合法起来。”[12]对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的惊人创举,邓小平作了总结性地指出:“我国农村改革之所以见效,就是因为给农民更多的自主权,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10]“要使人民有更多的民主权利,特别是要给基层、企业、乡村中的农民和其他居民以更多的自主权。”[10]

总之,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农民观的基本内容、特点是与中国所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政党地位的变化以及中华民族历史任务的变化紧密相关的。大致说来,毛泽东时期的农民观重在依靠农民、发动农民和教育农民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历史任务。邓小平、江泽民时期的农民观重在通过理顺农村的社会生产关系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和自主权,以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当前,我国已基本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时代背景为重“民利”农民观的践行提供切实、可行的宏观环境。因此,切实践行重“民利”的“改革”、“发展”的农民观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1]黎永泰.毛泽东与大革命[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4]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7.

[6]毛泽东·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J].党的文献, 1994(5).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革命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