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云 张 梅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委党校 江苏 南通 226300)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通州历史悠久,文化旅资源丰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改变通州的发展模式,提高通州的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产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历史文化资源密集型产业,通州文化资源禀赋相对充裕,拥有较为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通州,始建于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吴越文化、齐鲁文化和荆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孕育出独特的“江海文化”。通州区域内的南通妙吧、通州印刷总厂、江苏金太阳被评为南通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家纺创意产业园被评为南通市文化产业园。南通印刷总厂目前固定资产8000多万,主要生产政治读物、儿童读物、学生教材、期刊、画册等文化产品;南通妙吧主要从事原创TV动画、动画电影、动漫培训、3G手机动画等项目,公司制作的《孔小如》、《青蛙王子之蛙蛙探险队》等原创动画片已在央视播出;中国南通家纺城以花样设计和版权交易为主要形态的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以金太阳、蓝丝羽、圣夫岛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设计研发能力日益增强。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这是发展通州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
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其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产业规模的重要指标。2010、2011年,通州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南通市的县(市、区)中所占比重最大,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最高。2010年通州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4.4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85%,比第二位的崇川(2.67%)高0.18个百分点;2011年通州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0.14亿元,比第二名如皋市13.75亿元多6.3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33%,占南通全市的19.2%,比第二位的崇川(3.22%)高0.11个百分点。可以说,通州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市场需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人均GDP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消费需求的重要指标。2012年,通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3万元和1.41万元。2012年通州人均GDP 已超过8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出现“井喷”。而通州城乡居民的人均GDP早已超出5000美元,但文化消费井喷现象并未出现,可以预计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具有潜在优势。另外,近年来,通州精心打造了“通州八景”:一人(张謇)、一城(中国南通家纺城)、一庙(南山寺)、一园(忠孝文化园)、一湾(渔湾水道)、一港(进鲜港)、一岛(开沙岛)、一基地(中国乒乓球训练基地),不断加快历史文化街区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早在2011年,南通开沙岛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人数就已超过22万人次,各项旅游年收入超过8000万元人民币。2013年1月16日,该旅游度假区正式被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特别是目前随着总投资超过3.2亿美元的鸿烨影视基地的建成,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因此,巨大的旅游客源也将是通州文化产业的潜在消费群体。
通州是江苏著名的“鱼米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和“崇学之乡”。近年来,通州区围绕创建“长三角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的目标,深入实施“江海发展、跨江合作、三次产业”三大联动战略,大力推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区上下着力实施四大行动计划,稳中求进,克难奋进,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0.12亿元,同比增长12.1%。财政总收入突破120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52.52亿元,并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50强”,全国百强县(市、区)行列。
国家、省、市、区先后出台了加快文化产业振兴若干政策,在土地、财政税收、人才、投融资、市场准入等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财政扶持方面,通州不断加大投入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安排专项资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012年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00多万元,积极推动创意设计、软件开发、动漫创作等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支持载体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2012年以来,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兑现各类补贴资金68万元,用于举办长三角小戏小品节、古沙民俗文化节、柳敬亭文学艺术奖、通州之夜大型文艺演出等,全力打造以“小戏小品之乡”为主的通州特色文化品牌。
传统观念、惯性思维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区文化产业的研究、规划刚刚起步,部分镇(区)、部门对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由于受文化的政治功能和计划经济体制思想观念的影响,如何认识文化产业的性质、地位、作用、功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还存在不少误区和片面性。往往对文化的政治功能强调的多,社会经济功能强调的少;往往把文化产品单单看成是精神产品,而忽视其商品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本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意识不强等。
一是产业规模不大。从总体上来看,通州区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对地区经济的贡献率,还是发展战略、市场化运作成熟度,以及硬件和软件建设上,都与通州作为南通东部新城的地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通州区虽然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产业特点明显、多种结构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但通州文化产业单位规模较小,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单位偏少,2012年仅有52家,占全部规上制造业(719家)的 7.2%。缺少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原创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种类不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低,创新开发能力不强。许多民间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很低,未能形成规模效益;许多旅游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较低;大部分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像红木雕刻、蓝印花布、刺绣等传统产品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创新;动漫游戏、影视制作等新型文化业态还处于萌发阶段;家纺创意、版权交易等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其他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二是产业集聚不够。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集群的重要表现形式,园区已成为文化资源聚集、文化企业成长的孵化器。通州区拥有南通妙吧影视动漫、通州印刷总厂、江苏金太阳、家纺创意产业园等四家南通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只有1家企业获评南通市级文化产业园。而且园区也仅仅是企业的集聚地、产品的集散地,缺乏产业链形态的经营,产品单一,企业之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整,缺乏错位发展和差异化竞争。文化产业聚集不够,制约了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从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来看,可以把文化产业划分为文化制造业、文化产品批零贸易、文化服务业等三大模块。2011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0.14亿元,其中文化制造业增加值14.06亿元,占69.8%,在六县(市)中仅低于如皋(70.8%)1个百分点。而且从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来看,文化制造业、文化产品批零贸易和文化服务业比例为69.8:1.4:28.8。很明显,通州区文化产业存在着文化制造业占比偏大、文化服务业占比偏小的结构性问题。其一,文化产业制造业偏大的结果,不能体现出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特性。文化制造业中主要是机制纸及纸板制造、印刷、照明灯具制造等传统行业,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小,发展潜力不大。其二,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太小。通州区2011年文化服务业增加值为5.79亿元,低于海门(6.69亿元)、启东(6.09亿元)、如东(5.87亿元);高于如皋(3.67亿元)、海安(3.11亿元)。文化服务业占比为28.8%,低于如东(82.5%)、海门(60.7%)、启东(55.7%)、海安(40.7%);仅高于如皋(26.7%)2.1个百分点。从文化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讲,文化服务业占比太小,不利于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因为,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服务业,不仅可以持续延长产业链,而且可以通过艺术授权等做法来带动文化产业制造业乃至其他许多制造业门类的价值提升。
一是资金投入偏少。通州区财政对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投入少,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低。2011年通州区财政对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支出(政府投入文化产业的核心指标)为0.32亿元,是六县(区)中最低的,是投入最高如皋(1.18亿元)的27.5%。2011年通州区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是0.61%,比占比最高的启东(2.01%)低1.5个百分点。而且投资渠道单一,绝大多数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步伐较慢,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投入;多渠道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民间投资门槛高,手续繁杂,致使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不畅,外资及民间资本难以进入文化产业。
二是人力资源缺乏。人力资源被称为文化产业第一资源,作为智能内容产业,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与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相当,即两者的比重维持在1:1左右,而我国两者的比重为1.7:1左右。2011年通州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为1.6万人,在六县(市)中比第二位如皋(1.3万人)多0.3万人,是最少如东(0.4万人)的4倍。虽然通州区的文化从业人员数量还可以,但熟谙市场经济与文化经营的人才缺乏。目前,通州区的文化企业管理者大多为传统管理型,缺乏用市场的眼光来谋划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经验管理和科技人才更是屈指可数,远远满足不了文化产业领域高科技迅速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效益好的文化产业项目的带动。今年以来,通州区以文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全区现有投资超1000万元的文化项目26个,总投资超过30亿元,目前已有17个项目开始实施。年初列入南通市重点文化项目管理的8个项目中,有7个已经开始实施,一个正在进行前期论证。但总的来说,大的项目几乎没有。小的文化产业项目,与外地的项目有雷同化的倾向,缺少特色和亮点,而且前期所需资金投入巨大,短期内很难产生收益。
立足通州文化资源优势,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现实文化生产力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战略部署、通州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这些都为通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真正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关键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州区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的根源,还在于思想观念的滞后,突出表现在文化的“产业意识”、“市场意识”淡薄。为此,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大力宣传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要积极引导干部群众改变在文化发展上存在的“重事业轻产业”、“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只讲投入,不计产出”等各种片面思想,努力树立起科学的文化观。所谓科学的文化观,就是要全面地科学地重新认识文化的属性、内涵及其独特的价值,尤其是要认清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独特内涵和价值。
结合通州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和文化现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认识文化:①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势不可挡,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品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又具有强大的反作用,特别是先进的、有特色的文化在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只有使通州丰富的文化和通州经济高度融合,才能提升通州的竞争力和发展的后劲。②正确处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事业通常指的是由国家或社会举办的为全体公民提供文化产品或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及其所开展的活动。其本质特征是公益性,即不以盈利为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它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是市场化和产业化。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州区在制定文化发展战略时必须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认识到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在政策的制定上,对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要尽量扶持,对于盈利性的文化产业要松绑,把它推向市场,使两者协调发展,实现通州文化的全面繁荣。
当前我国文化资源的配置完全靠各级政府的计划和规定来实施,其结果是导致文化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近年来,通州的文化流通和市场消费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要。但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却仍未形成,文化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较低,严重地影响了文化生产的创新能力和文化商品的有效供给,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文化要素市场,促进文化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首先,政府管理部门要将更多的稀缺性的文化生产资源投放到市场,丰富市场交易内容;其次,建立有利于文化资源市场配置的公平竞争机制,确保文化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公平有序;再次,形成有利于文化资源市场配置的投资机制,通过政策倾斜,引导文化资源通过市场配置投入到重点文化项目和具有良好发展优势的文化生产领域。
文化产业要得到持续发展,政策保障至关重要。一是在《通州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下制定具体落实细则,优化空间布局,确立重点门类,突出产业特色,制定推进措施,促进通州区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发展。二是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发挥政策导向和资源配置功能,加强财政扶持力度,强化统筹,拓展财政扶持文化产业的投入渠道,明确文化产业资金配额,优化文化产业资金使用方向,扶持初创型、成长性文化企业、奖励具有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的重点文化企业。三是落实《通州区人才引进、奖励和调动办法》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聘用国内高层次的创意人才;鼓励拥有创意才能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技术要素等作为股份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引导企业与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加快培养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经营管理、营销经纪人才,利用通州区职教集团的优势资源开设实训基地。四是创新体制机制。通州文化产业要搞活必须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①资源整合机制。首先,要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与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建设、服务业发展等工作结合起来,增进其与旅游、农业、物流、城市建设等方面的融合与合作,促进共生共长;其次,要通过整合资源,强化引导,建立健全各类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适宜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再次,要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建立统一的文化产业招商平台,重点加大对发展前景良好、有较强带动示范作用的文化企业的引进力度。②企业培育机制。一方面,要重点培育成长性强、市场潜力大的中小型文化企业,给予其政策、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惠,鼓励其实施文化品牌战略,辐射带动周边延伸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与国家、省、市对接,整合包装具有文化特质的产业项目,争取上级部门的重视与支持,提升通州文化品牌的影响力。③产业创新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努力造就一批懂文化、会经营的文化企业家,造就一批热爱文化、精通文化的文化管理工作者;充分激发文化战线工作者的活力,积极发挥乡镇、村(居)等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出共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文化产业要有大发展必须要有大项目的带动。文化产业的大项目、大企业要列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要有舍得用城市中心的“好地”,财政支持的“大钱”的大手笔,做出文化产业的聚集效应和示范作用。同时要降低准入门槛,激发民间资本、私营企业兴办或参股文化产业。要建立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中心,使其成为联结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收集、发布文化产业信息,组织各类企业参与文化产业项目交易。此外,结合通州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就通州的现实而言,要重点规划好以下几块集群:一是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与南通、苏南及上海同城效应,又具有商务成本较低的区位优势,主动对接上海、融入苏南,以958金沙科技创业中心为依托大力发展动漫、影视制作、教育培训、信息服务、创意生活等行业,孵化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有志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小巨人”企业,促进传统文化业态与文化创意产业形态联动、互动,打造具有通州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二是打造生态休闲产业集群。利用开沙岛旅游度假区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这一契机,依托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以及江岸风貌基础条件,打好开沙岛人文生态体育休闲度假区品牌,吸引国内外游客到开沙岛休闲疗养、养身健体。加快推进落实开沙岛鸿烨国际影视文化城项目,借助该项目提升通州知名度,拉长产业链,培育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打造创意农业产业集群。深入开发通州农业生态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积极启动“水韵·通州”休闲农业二次开发,以主题统一、品牌共享、功能错位、运营协同的方式,推动农业休闲资源与农业观光、修身养身等服务产业深度结合,增强对文化旅游和休闲娱乐的吸引力。强化经营生态、经营文化、经营乡村的理念,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标准化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发展一批创意农业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培育一批集田园风光游览、果蔬采摘、农耕体验、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农业特色村,建成独具通州特色的现代农业研发基地和体验基地。四是打造家纺创意产业集群。以中国南通家纺城家纺产业为依托,加快推进纤意坊项目,积极推进家纺产业与创意设计产业良性互动,打造一个特色鲜明、功能突出、具有丰富原创力和商业价值、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优势明显,符合南通家纺市场在全国乃至全球定位的集设计、研发、培训、展示于一体的高端园区。
品牌是文化产业的无形资产,是产业价值的集中体现,特色品牌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通州区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但文化产业起步晚,缺乏叫得响的产业品牌。面对各地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要想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找准自身定位,打造体现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要下大气力、集中力量培育几个地域性文化品牌。品牌打造要注重市场理念、优秀团队和最佳创意,要舍得投入,追求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的大幅提升。具体来说:①树立品牌意识,从战略高度重视企业、聚集区的品牌建设。设立知名品牌专项资金,奖励品牌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的企业,促进企业提高品牌意识,形成打造知名品牌乃至世界级品牌的战略思维,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品牌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努力提升通州文化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②建立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基地,争取成为国家级基地或园区。鼓励香港、台湾和国外的著名文化创意、制作、营销机构,利用其人才、技术、资金和营销渠道,与通州区企业合作,研制文化附加值高的出口导向型的文化产品和服务。③整合通州独特的文化资源,努力打造文化精品。积极开拓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项目,形成独具通州特色的表演、服务等文化品牌体系。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拓展特色文化品牌,使新的文化产品在市场开发和市场开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形成文化产品生产、服务和销售一体化,扩大文化产品品牌规模,将通州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实现通州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化。
[1]潘嘉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文化产业政策与立法[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翟冬平.江苏镇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2).
[3]杨明辉.江苏文化产业集团发展路径探析[J].学海,2007(5).
[4]杨吉化.我国文化产业园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