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谱者浅析徽州家谱谱序

2013-08-15 00:43:07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修谱宗谱家谱

李 影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谱序的好坏与编修者的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修序者的主观动机、编纂能力、思想贤德无疑都是修序者的重要条件。与修史不同的是,谱序的编修除了需要才智、学问、精力,还需要足够的财力支持。雍正七年(1729年),休宁梅林人汪应铨提到:“顾今天下名家巨族在在具有,而克修其宗族之谱牒者指不多屈,盖修谱一事,亦难矣。才智短者不足以析其条理,学问肤庸者不足以博其故实,精神疲惫者不足以弥其隙漏,财力吝啬者不足以举其大功,由是言之,谱之修也,不诚难矣哉。”[1]

一、道德素质

编修者的贤德主要是指编修者要公正,秉笔直书,贤是编纂者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许多谱序在编修时,编修者为了家族的荣誉,难免有溢美之词,更甚的是,冒用大家族名号,谱序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当然其史学价值随之遭到质疑。这就需要编修者的道德修养。

徽州谱序中不乏对编修者的道德素质的要求,“修谱之难于作史,国史以纪善恶,善恶不分则无以彰炯戒,而徵信于后人。谱以考源流,源流不清则无以别真伪,而留示于子孙,甚矣!其难也。苟不本之以矢慎矢公,乌得而任其责,况值丧乱后哉”。[2]这是绩溪张氏谱序中提到“矢慎矢公”的责任,都是反映对编修者的道德素养。而贤德公正是衡量一个编修者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

二、勤奋坚持

编修家谱是件繁琐的事,材料的收集、考证,都是需要耗费精力的事,编修者有才智是非常重要的,更需要勤奋,不辞辛苦才行。否则是难以长久坚持的。徽州家谱的编写、大量的流传,都是编修者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得以完成。明代著名学者程敏政编修《新安程氏统宗世谱》时,从收集材料、考证、编修耗时达二十年余久,“积之二十年,颇尽得诸谱异同之故,因定著为谱辨三十七条,凡例十条,犹未敢自足也。”[3]在程敏政编修《新安程氏统宗世谱》期间,虽然没有直接描述到他的辛苦劳作,但编修此谱长达二十余年,可以反映程敏政的勤劳和其对修谱的重视,《新安程氏统宗世谱》名出在外是与程敏政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

三、官员权位

编修者的素养、勤奋是重要的要求,但官员的权位在编修家谱中也是重要条件之一,自古官员编修谱序的可信度要比自家子孙编修高得多。所以徽州谱序中有财力的家族会邀请著名的学者官员为本家族作序。

“余读礼家居门人,程章瑚持其家谱请序,受而览之,係道光十二年壬辰,其无事世监生耀鉴冰,五十一世邑庠生兰芳郡,庠生锡范文珒国,学生锡光文蔚、文渊、文瀚诸公,依康熙丁丑四十七世,国学生天叙公纂辑,原本重加厘订阙者,补之讹者正之复益,以百余年后,人丁支派条分缕晰,洵足以序昭穆而永继绳矣,惟堂之总名曰:敦睦而谱首又有四箴,岂每支下别立其名,与领谱字号同一意欤。”[4]此篇程氏谱序中就是由户部主政俞赞虞所作。

四、家学传统

在徽州地区,许多家族关于谱序的编修都是祖孙数代共同努力的成果。“我族之谱越百十余年,而未加修辑,岂前人遂无敦本之心乎?抑或者因宗族不睦之故乎?而今幸有诸君子同心合志出,而倡议重修旧岁,坐馆汇稿已将付诸,枣梨因年歉中阻,俟至今秋,择吉开刷而谱遂告厥成功,爰注之以敦睦堂名,盖欲由此和睦宗族,有共敦一本之意也,夫以予之才疏学浅,滥厕其间敢云,克荷重任而未始不乐,吾族之既睦,则吾族之谱修,吾族之谱修,则吾族日益睦矣,故谱成间予之序,予因为之聊述尔尔,而别无云云。”[5]不仅仅是程氏家族子孙后代重视谱序的编修,“然甞覽史冊所記,磻溪以前我先人功烈何煌煌也,而家乘概后刪,卻無以昭示來許,不將數典而忘乎,夫有善弗知不明也,知而弗傅不仁也,故今歲會修議,自磻溪以前彚成一冊,另為前編俾祖德宗功一一可考,而仍宗磻溪為始遷祖,斯親親之道得焉,而于憲令亦無悖矣,其諸合壬戌壬寅之譜,而兩全之者遇是為序。”[6]由程氏谱序和汪氏谱序可以看出徽州地区后代对于修谱的重视。“吾闻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然其理虽同,而其事则异,国史之纂修一人总其成,而众人襄其务,家乘之纂修众人分其责,而一人不得居其功。”[7]家族内部对于谱序的编修虽出自一人之手却是众人集思想之大成。

关于谱序的编修者主要分为家族内部编修和家族外部编修,家族内部子孙修谱是为了瞻仰祖先功名事迹,徽州家族内部的名人很多,所以记录家族先祖功德在当时也是必要的。谱序中记录先祖功绩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一方面是为了凸显本家族的荣耀,更多的是让后人瞻仰祖宗功德,更多地鼓励后人更积极的生活。“尝思古帝王平治之道,必始于凡族,既睦孔子谕为政之经,首曰:亲亲之杀是知尊祖敬收族,为人道之大本,而谱牒之所关尤至重也。盖尊卑由此叙,亲疏而由此,所凡先祖之功德,及生殁葬所皆由此而知,则是名分之克正,情谊之克联,仁孝诚敬之克尽,胥頼乎。”[8]谱序的尊祖敬宗,知祖先的功德生殁,与帝王的治世之道是一脉相连的,可见谱序的重要性。

“戴氏之譜,余祖棟公嘗有志焉,其本先代纂記所爲尋緒溯源,蓋甚詳而不敢畧也,其殫畢身精神所爲,審同辨異蓋甚愼,而不敢苟也,今遺編具在後之接踵而修,斟酌釐訂至是聿觀厥成矣,夫莫爲之前,雖美勿彰莫爲之後,雖盛不傳,余從諸君子後修殘補闕敢自以爲功乎,要使前人事跡登之棗黎永垂不朽,此則余所皇皇繼志,而不敢辭也已。”[9]瞻仰先烈的事迹,让其永垂不朽是后代子孙的志向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编修谱序也是子孙孝顺的表现,许多谱序中均有记载。“昔吾族延公者,单心谱牒并以垂训子孙,谓三世而不修谱,便为辱没先矣。”[10]这主要是说如若很久没有编修谱序,便失了孝行,辱没了祖先,也可见修谱的重要。“圣朝以仁孝治天下,晓谕士民,民有曰:修族谱以联疏远夫,谱者,何普之者?何于尊祖敬宗者?普之仍于尊尊亲亲者普之也,尊其尊亲其亲而家齐,人人尊其尊亲其亲而天下平矣。”[11]家谱作为民间的家族凭证,亦受到君王的重视,君王仁孝治天下,修谱也是孝的表现,尊祖敬宗可以与天下太平有同等地位,其重要性突显出来。除此之外,谱序还有更直接的表述不修谱即为不孝,“語云:三世不修譜者,不可謂孝子誠哉,是言也。”[12]“昔我祖明道光先生曰:修宗谱使人不忘本,而识祖源祢流,祖功宗德稍有知识者,当于谱谍留心,若三代不修谱,是为不孝,非人道也。”[13]

族内子孙编修谱序关于谱序的内容大都是寻先祖源流、族内迁徙、祖宗功德、族内亲疏关系,等等。子孙对谱序的编修都是为了家族的传承,虽然大都真实可信,但不免让人觉得有溢美之嫌。但族外人员编修谱序则不仅仅是关于家族的那些内容。

清代著名官员张廷玉在休宁金氏族谱中作序,“竊聞士大夫談論,氏族之盛必推金張,而以金氏為冠,誠以日磾公本藩王世胄入中朝,忠誠輔國感動人主,致子孫世膺侯爵,上自西漢下迄唐宋元明,旌以忠孝,表以義門者,屢代不絕,其衣冠人物之偉,可以亘古今甲中外,此金氏之所以為氏族冠也,江都金生門詔,日磾公之六十六世孫也方……按譜系由漢日磾公,至唐博道公已三十六世,由博道公至今又三十餘世,而譜中所載名字、行誼、生卒、葬墓毫髮不遺,予所見世家之譜亦多矣,如金氏之譜信,可以亘古今甲中外,為氏族冠是為序。”[14]并不是一味地颂扬家族,而是更为公正地直书。指出金氏家族是当时当地很有名望的家族,家族的先祖是高中乡试榜生,雍正年间,皇上以修明史为名广求人才,经人推荐得以任用。自先祖后,金氏家族出了更多忠义之士,家族更为兴旺。足以见得,官员所作的谱序,有别于子孙所修的谱序。

在家谱的纂修人的问题上,家谱的发展史也可以看出其区别。唐代以前,家谱大多是官修,因此多是合谱,以氏族志的形式出现。随着家谱的发展,合谱官修逐渐发展为独自纂修。但无论是官修还是私修,都可以看出谱学的发展势必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编修者对谱序的发展会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也将进一步推动谱学理论的发展。

[1]洪昌.江村洪氏宗谱·汪应铨序[M].雍正8年刊本.

[2]张沛泽.绩溪张氏宗谱·绩溪张氏续修宗谱序[M].光绪13年刊本.

[3]程敏政.新安程氏统宗世谱序[M]//篁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俞赞虞.续修谱序[M]//安徽程氏族谱十四卷.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藏复印本.

[5]程文渊.续修谱序[M]//安徽程氏族谱.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藏复印本.

[6]汪翥鸿.嘉庆丁丑续修谱序[M]//磻溪汪氏家谱序.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藏复印本.

[7]程鑑.续修宗谱序[M]//安徽皖桐程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M].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藏复印本.

[8]佚名.重修宗谱序[M]//安徽休子阳程氏支谱.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藏复印本.

[9]戴绍祖.续修谱序[M]//礼村戴氏统宗谱十卷.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藏复印本.

[10]程文桂.新安岑山渡程氏支谱序[M]//安徽新安岑山渡程氏支谱六卷.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藏复印本.

[11]程世义.缘庵原序[M]//安徽休子阳程氏支谱.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藏复印本.

[12]汪显勳.西门本宗谱跋[M]//休宁西门汪氏大公房挥佥公支谱九卷.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藏复印本.

[13]程伯昌.续修宗谱序[M]//安徽皖桐程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藏复印本.

[14]张廷玉.休宁金氏族谱序[M]//休宁金氏族谱二十六卷.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藏复印本.

猜你喜欢
修谱宗谱家谱
明清福建商人捐资修谱研究
古代文明(2024年3期)2024-07-05 00:27:09
家即是国,钩沉史海乐为舟——“家谱文化的传扬者”朱炳国
华人时刊(2022年15期)2022-10-27 09:05:54
明代苏州宗族形态探研
史学集刊(2021年1期)2021-01-13 05:11:03
延续七百年的生命档案:湖北嘉鱼湖西李氏纂修族谱考述
民国《姜山陈氏新祠宗谱》述介
天一阁文丛(2019年0期)2019-11-25 01:32:16
因为修谱先生,木活字依然是“活”的
艺术启蒙(2019年4期)2019-09-10 07:22:44
明清时期洞庭秦氏家族研究——以《洞庭秦氏宗谱》为中心
浅谈宗谱的文化意义和现状保护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
泰兴市接收《倪氏宗谱》进馆
档案与建设(2012年3期)2012-04-02 0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