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进,李用俊
(淮南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跨国公司通过对华技术转移进入中国市场,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资金实力,打破了原有的竞争格局,使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国内外企业想要维持或者重建市场地位就必须与同行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市场上每一家公司引进或研发出一项新技术,其他相关企业就会向该企业学习,并在学习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技术,或者有些企业就直接模仿该技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所有同行企业都会掌握这项技术,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就会得到提升。
此外,面临着国内外同行企业的激烈竞争,我国企业的技术研发意识增强,更多的国内企业由被动的技术创新转为主动的技术创新,和跨国公司展开竞争,从而提高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或者更好地配置有限的R&D资源。这种“腮鲶效应”催生了我国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如海尔、联想、美的、格力等知名企业也开始了跨国经营。对一个国家来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水平提高了,国家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跨国公司为了在动态竞争中获取和整合我国特有的技术和研发资源,通常会与当地的企业、高校、研发机构或科研院所等开展必要的技术合作或结成技术研发战略联盟,并可能将这种合作纳入其全球研发体系中。这种技术合作将使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在国内得到扩散和传播,通过“干中学”带动国内企业、高校、研发机构或科研院所等管理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创新能力的增强。
跨国公司在华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转移,其中一个重要主要目的是协助产品本土化,为生产性子公司的前后向关联企业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将我国的很多企业纳入其在华投资的生产链条之中。跨国公司与前后向关联企业之间具有很大的利益一致性,所以跨国公司对技术转移的控制力度大大降低,所转移的技术较为先进,甚至为了达到跨国公司的技术标准还会协助合作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从而带动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这种技术提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
图1 跨国公司R&D及技术转移合作带动溢出
跨国公司在对华技术转移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全球最佳资源组合,实行人才本土化战略,虽然在短期内会加剧人才流失,但从长期来看,在跨国企业成长起来的优秀技术人才在内外资企业之间的流动以及相互交流可以使跨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在国内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传播。“我们在中国每雇佣 1个人才,就有可能培养 10个人才,并正面影响1000个人才,这对中国的贡献不可否认。”李开复认为,国内技术人才进入跨国公司研究机构是不能避免的,这是人才的正常流动,而不是流失。
首先,每年外资企业或R&D机构都会在高校毕业生中选聘大量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在进入跨国企业之后会得到一流的技术培训和广阔的施展才能的舞台,培养和丰富了我国的技术人才;其次,跨国公司在华设立R&D机构及技术转移,吸引了大批海外高级技术人才归国,也丰富了我国的技术人才;再次,跨国公司虽然采取人才本土化的策略,但对于核心技术的防范从来没有放松警惕,这使得很多优秀技术人才在成长起来之后,想进一步发展或获得前沿核心技术研发机会遇到了瓶颈,所以优秀人才在此时都会选择退出外资R&D机构或企业,或者进入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所继续发展,或者利用自己在跨国企业所学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为己所用,创办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竞争;最后,跨国公司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机制也使国内企业深受启发,开始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这些方式,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培养人才的机制以及管理理念得以在更广区域内扩散,提升了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
跨国公司为了更好地对华技术转移,在华设立了很多R&D机构。这些R&D机构不仅行业分布集中,涉及的领域多数是高新技术产业,而且空间分布也是非常的集中,多数设立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些城市也是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R&D机构的聚集地,如:华为、TCL、海尔等上百家知名企业都已经在北京设立R&D机构,可谓是人才济济。在这个巨大的人才集聚群中,高技术研发人员之间有着频繁的信息交流机会,随时随地都会带来技术和知识的扩散。而且彼此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合作也会带来技术知识的溢出。如北京的中关村,集聚了国内外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每天在这里都会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催生了大量新技术。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成长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这种示范表现在多个方面。世界500强企业的R&D经费基本上都在10%以上,它们重视基础研究,对科研项目的选择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并且具有明确的市场导向,以占领市场和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这些都刺激着中国企业通过各种方法对自身的研发结构、研发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改革并由此产生积极的学习效应。如IT和通讯制造行业,几年前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非常落后,几乎一片空白,在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和设立R&D机构的示范效应的启示下,我国的R&D机构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分析消费需求,在此基础上确立研究项目,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联想、TCL、波导等知名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开发出了先进的技术,走到了行业技术的前沿。
技术差距是技术溢出的基础。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大,当地企业学习和追赶的空间也就越大。但是当技术差距过大时,一方面跨国公司所采用的技术可能与本地企业完全不相关,所以本地企业失去了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另一方面,技术差距过大,本地企业也缺乏相应的学习能力,从而无法进行学习和追赶。从图2中看以看出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随着技术差距的扩大,先升后降。技术差距过小,国内企业学习和追赶的空间有限,限制了技术溢出。技术差距过大,虽然可供当地企业进行技术追赶的选择空间比较大,但由于国内企业没有充分的能力去模仿、吸收和消化跨国公司的技术,致使最后的技术溢出效应可能微乎其微。所以在引进海外技术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技术差距问题,既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又要使技术溢出效应充分发挥出来。
图2 技术差距与技术溢出关系图
东道国企业的吸收能力是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技术需求方的东道国,跨国公司所带来的先进技术能否产生技术溢出,关键还要看国内企业能否迅速地模仿、消化和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二次创新。研究证明,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和R&D投资普遍存在技术溢出效应,而在发展中国家,却难以得到上述一般性结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吸收能力的差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东道国的企业能够在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下尽快地吸收、创新技术,就可以与跨国公司形成良性的互动效果,否则就极有可能沦为跨国公司技术的依赖者。如图3所示,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是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程度与当地企业吸收能力的交集。我国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增强对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
图3 技术溢出部分
跨国公司核心技术的扩散受到跨国公司和母国政府的双重控制,造成东道国无法获取最先进的技术,从而导致技术差距过小,间接影响了技术溢出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股权控制。从股权属性角度看,跨国公司对技术的控制力度:独资〉合资〉合作,当然随着股权控制的加强,跨国公司所转移的技术先进程度以及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独资〉合资〉合作。由于技术差距是技术溢出产生的基础,在技术差距适合的情况下,技术溢出随着技术差距的扩大而增大,但在吸收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技术溢出随着股权控制的加强和技术差距的扩大而减少,即:独资〈合资〈合作。因此随着东道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吸收能力的增强,独资性质的技术转移的溢出效应将会逐渐增加。如图4所示,在OA阶段,东道国企业吸收能力较低,技术溢出效果:合作〉合资〉独资;在AB阶段,东道国企业技术水平提高,吸收能力逐渐增强,技术溢出效果:合资〉合作〉独资;在BC阶段,东道国企业技术水平与跨国公司母公司所在国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技术溢出效果:独资〉合资〉合作。
图4 吸收能力、股权属性与技术溢出关系图
而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某些方面的技术差距较大,尚处于由OA进入到AB的过渡阶段,还没有能力充分吸收跨国公司独资经营的技术溢出。因此,跨国公司通过合作或合资设立企业或R&D机构将会使其在我国的技术溢出效应最大。但从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状况可以看出,其对华转移的技术越先进,特别是高新技术,其越倾向于采取独资经营的方式,不利于我国企业对技术溢出的吸收。
(2)研发控制。研发基本上分为基础性研发和应用性研发,两种类型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效果差异很大。如果东道国能够成功吸收基础性研发成果的技术溢出效应,就能在技术生命周期的早期加以应用,享受该技术带来的收益。而应用性研发更注重于针对目标市场进行适用性改良,技术溢出具有滞后性,等到东道国成功模仿该技术后可能已经进入其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能够吸收的技术溢出有限。从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实情来看,其研发偏重于下游研发即实用新型的研发,尤其在二级城市,比如西安、成都等设立的研发中心,更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研发中心即研发测试中心。以西门子举例,中国的R&D中心只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开发,验证这些技术成果的可行性,再反馈给其他的研发中心。也就是说,这些研究多侧重于应用型开发,目的在于使自己的产品更贴近市场需要,而不是高新技术的研究。
(3)技术转移内部化。这是跨国公司在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技术转移时普遍采取的策略,这使得东道国企业无法通过外部市场获取先进技术,当然也限制了技术溢出。
(4)母国政府的控制。发达国家政府出于国家安全、政治经济等多因素的考虑,常常对其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出口实行严格的管制。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使得欧美发达国家对华技术管制更加严格。
(1)从时间角度来看,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技术溢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技术创新阶段,由于技术差距的存在和技术模仿的滞后性,技术溢出的受益者非常少;随着技术趋向成熟,后进者模仿成功并具备能力进行吸收创新,技术溢出剧增;到技术生命周期衰落阶段时,技术溢出趋于减少,最后被新技术代替,没有技术溢出。如图5在OA技术创新阶段,技术溢出较低;在AB技术趋于成熟阶段,技术溢出剧增;在B点之后技术趋向衰落阶段,技术溢出剧减。纵观跨国公司在我国技术转移情况来看,基本上处于B点之后即技术衰落阶段,我国企业能够吸收的技术溢出有限。
图5 技术溢出效果与时间关系图
(2)从空间角度来看,技术溢出具有传递性,技术溢出首先是通过创新者与最早的接受者间的信息传播发生的,然后再由首批的技术接受者作为新的传播者继续扩散,如此不断地向四周进行辐射,直到技术生命周期的衰落阶段,技术扩散也趋于终止。跨国公司在我国R&D及技术转移首先都是在东南沿海经济地带进行,然后再逐渐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技术扩散也由东部向中西部扩展,带动我国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技术差距是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基础和源泉,但若差距超出相匹配的合理范围,将会导致国内企业无法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学习模仿和二次创新,从而限制了国内企业吸收先进技术的溢出效应。例如:FDI对我国汽车行业的技术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实证表明,在汽车子行业中,只有汽车配件行业才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整车制造业、改装车行业、摩托车制造业、车用发动机行业等子行业,原本期望的正溢出效应并不明显,因为在汽车配件技术方面,内外资技术差距小,内资企业消化吸收能力较强,而在其他汽车子行业,国内外企业技术差距过大,不利于国内企业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和模仿,限制了国内企业充分吸收先进技术溢出效应。
国内企业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身技术档次,主动缩小与国外同行业企业的技术差距,从而增强对国外先进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一方面国内企业应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实现自主创新。国内企业应积极拓展研发资金来源,增加企业内部R&D投入,提高其研发水平,增强其获取知识、技术的能力。同时还要重视R&D人才的培养和提升,为其提供在先进R&D机构或者专门培训机构的学习机会,从而使他们在吸收和承接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能力上再上一个台阶。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吸收了先进技术溢出之后,要主动进行二次创新,延长技术溢出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形成引进先进技术→获取正向技术溢出效应→模仿、二次创新→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引进更先进技术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国内企业技术水平,提高国内企业对先进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
首先要提高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比例。目前全球正在进行深刻的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产业转移,不仅是简单的加工制造能力的转移,还包括生产加工、研究开发以及营销总部、管理总部、发展总部等多层次全方位转移,由此而来的溢出效应也是全方位的。我国应紧抓此次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国际先进技术转移,从而获取更多的FDI技术溢出效应。其次要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加大R&D投资。现阶段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多采用独资体制,这不利于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学习和技术模仿。若能吸引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或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研发战略联盟,则有助于中国企业近距离地学习先进技术,获取技术溢出效应,进行技术的推陈出新,从而加快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再次要促进外资与国内企业的关联。一方面,通过外国跨国公司与我国当地企业的合作,以市场为中介,内外资企业长期形成供给与需求方面的契约关系,通过这种契约关系,大量的知识、技术、管理经验及人才将从外国公司转移到当地企业,使得国内企业全方位地吸收技术溢出效应。
产业内贸易有利于上下游产业关联和技术溢出,从长远看有利于对国外先进技术更好地引进和吸收。跨国公司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载体,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是实现产业技术升级最直接、最迅速的途径,但不同的直接投资类型和由此产生的产业内贸易类型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是不同的。垂直型投资短期内可以迅速提高产业内贸易份额,增加贸易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加工企业和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垂直型的跨国公司投资,使我国制造业在技术发展上容易形成技术依赖,无法获得先进技术,因而这种产业内贸易难以真正带来技术水平的提高。而跨国公司对我国制造业进行水平直接投资,将会使我国制造业分布于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同时,利用模仿创新等手段实现技术积累和技术升级,直接与发达国家进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可以获得更大利益。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引进跨国公司水平型直接投资,推动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由垂直型向水平型发展,扩大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从而获取更多技术溢出,提升我国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升级。
[1]李晓钟,胡卉君,沈潇茹.FDI对我国汽车业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2,(3)
[2]张中元,赵国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决定因素研究[J].金融评论,2011,(4)
[3]孙江永,冼国明.产业关联、技术差距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J].世界经济研究,2011,(4)
[4]毕红毅,张海洋.产业集聚对山东省FDI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4)
[5]张建东.我国利用技术溢出的新贸易方式分析——基于产业内贸易的跨行业溢出[J].财经问题研究,2011,(9)
[6]徐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广东省三大新兴产业的实证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7)
[7]何青松,左峰.基于全球价值链的FDI技术溢出效应———以威海地区的韩资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2)
[8]许和连,胡晓华.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5)
[9]吴永林,陈钰.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6)
[10]孟雪.跨国并购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吸收能力视角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