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因传播而产生的风险

2013-08-15 00:44梁修德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受众科技

梁修德

(淮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当今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risk society),风险充满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英国的贸易和工业部(DTI)的统计报告指出,英国平均每周有76人死于家庭事故,主要原因有房内楼梯、地毯、小孩的碰撞、地板面、成人的碰撞、光脚走路、水泥地面、狗、户外台阶和门等;每年600000人需要医院急救,100000起事故是酒精消费引起的,扶手椅伤害事故有16000起,由海绵和丝瓜引起的事故有787起。所以,DTI报告指出,“生活是危险的”。而我们的社会是由技术引领的,所以技术风险(technological risk)也就成了公众主要关注的社会风险①Sturt·Allan.Media,Risk and Science.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07,pp.89,91.。技术风险通常被理解为,由于特殊的操作和过程而引起的与计算可能性相反的结果。技术风险一般有三种形态:一是人们可以直接觉察的,二是需要借助科技手段才能觉察的,三是科学家或专家也无法预测的。技术风险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但对技术风险不能进行正确的传播可能引起新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比技术风险本身产生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还要大。

一、传播何以产生风险

科技传播途径主要是各种媒体(media),那么,技术风险也必然通过媒体传播出去。技术风险通过传媒者对技术风险信息的采集、组织和传播等环节而到达受众那里,为受众所接受,所认同,从而形成一定的技术风险意识。可见媒体对受众理解和接受技术风险、形成技术风险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国科学与技术国会办公室组织的关于公众的风险理解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卓越见解②Sturt·Allan.Media,Risk and Science.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07,pp.89,91.。他们认为影响公众理解技术风险因素除了风险规模(size of the risk)外,还有几种确定性因素:①控制(Control),人们更愿意接受他们自己对风险的理解,或人们认为是“自然”的而不是强加给他们的理解;②恐惧和影响规模(Dread and scale of impact),最恐惧的风险的结果是灾难性的,而不是超越时间的;③即时性(Timing),即刻或短时间内出现结果的风险更容易让人们接受,而延迟的,特别是影响下一代的风险是人们不容易接受的;④熟知(Familiarity),人们更愿意接受的是熟知的而不是新的风险;⑤社会的扩大和减弱(Social amplification and attenuation),由于媒体的报导或对事件生动的描述,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由于经济困难可以减弱人们对风险的关注;⑥信任(Trust),关键性因素是公众对规则、政策的制定者和工业界信任,如果这些主体是开放的和有责任的——他们是诚实的,能承认错误的,是受限制的,能考虑各种不同观点,而不受情绪或失去理性影响重视他们。如果把这些因素放在一起考虑,就有助于理解为什么有些风险比其他风险更严重些。而这些因素中媒体对人们深刻理解风险是最重要的因素,这是由媒体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媒体一般被受众认为是社会公共机构的信息来源,他们的技术风险观点被认为是合法化(Legitimizing),是权威的(Authoritative)。所以,当受众面临着不确定的技术风险时,不能与科学家(scientist)或专家(expert)直接对话时,他们就把目光转向媒体,期望在那得到合法的而又权威的解释,尤其是对身处危险中的技术风险的理解。中国科协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公众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占82.8%。这就决定传媒者对不确定的技术风险负有理解的责任,也就是说受众期望传媒者能对公众每天的现代生活中不确定的技术风险提供一个让受众容易接受的理解。

由于媒体或传媒者这一特殊地位或作用,决定着传播对技术风险影响的产生。如同技术风险是由特殊的操作和过程而引起的与计算可能性相反的结果一样,传播对技术风险影响而产生新的风险正是由于传媒者的特殊操作和过程而引起的与计算可能性相反的结果。传播对技术风险影响而产生新的风险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客观的和主观的。

首先,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传媒者所面对的技术风险,传媒者要深入了解和采访技术风险这一事实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有的技术风险是隐蔽的,它有时需要科学家或专家借助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才能发现,所以,传媒者是很难采访到技术风险,尤其是潜在技术风险的真实情况;而对于那些就是科学家或专家都不清楚或不承认的技术风险,传媒者更是难以知道,难以理解,如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的安全问题,科学家或专家对它们的风险性都还不是很清楚,它们是否有风险,风险有多大等,短时间内是不能被发现的,可能需要在下一代或再下一代才能得到确证。还有当技术处于保密期间传媒者是很难真知道到这一技术风险的事实,也就无法向受众传播这一技术风险信息,受众也就无法正确认知这一技术风险,这也就潜在着一种对之处于一种无知状态的风险。

其次,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传媒者身上。传媒者是传播技术风险的而产生新的风险的中间的,也是关键性的一个环节。由传媒者自身原因而产生新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传媒者自身的科技知识尤其是高新技术素养不高,而在技术风险事实的采访中不能正确理解科学家或专家对技术风险分析和介绍,而造成对技术风险的曲解(distorting),并把这种曲解了的技术风险传播给受众,让受众接受这种曲解了的技术风险意识,不能对技术风险形成正确观念而产生一种新的风险;或者某些科学家或专家出于某种意图而不能或不愿意正确地向传媒者分析和介绍技术风险,而传媒者又不能辨别出来,以讹传讹而形成一种关于技术风险的新风险。

二是传媒者出于某种利益考虑而对自己的传播科技责任、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置之不理,夸大或减弱关于技术风险的报道,引导受众错误地理解技术风险,进一步引发社会技术风险意识的混乱,而产生一种新的风险。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传媒者追求轰动效应(sensationalism)上,他们集中精力把某一技术风险进行有意放大,进行大量而生动的报道,给人的感觉好似整个社会都被这种技术风险所包围,让人们对这种技术及其使用产生恐惧感,并且让人们忽视其它方面的风险。如夏季,美国媒体把发生在 Florida,Virginia, North Carolina等地互不联系的鲨鱼袭人事件放到一起,并在全国媒体上以头版的形式进行报道,这给公众的印象是夏季在海洋里游泳的风险正在增加,这正是一个鲨鱼袭人季节,而Assessment Service认为这期间有28个孩子被掉下的电视杀死,这个数字是整个20世纪被白鲨袭击而死的人数的四倍,看电视的“Jaws”比在太平洋游泳更危险。又如2008年中国的三鹿等奶粉事件及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报道数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一度让公众生活在食品不安全的恐慌之中。另一方面表现在传媒者迫于政治的或经济的压力而对某些技术风险采取不报道或少报道的态度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风险。这主要是当传媒者面对某种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技术风险问题时,迫于某种政治压力,或迫于某种经济的压力和诱惑,更为直接的是为了传媒者自身“利益”或媒体集团“利益”,而放弃履行传播科技的责任、应负有的道德责任和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对某种技术风险问题进行隐瞒不报或少报,这就不能引起公众对这一技术风险的关注,让公众处于对身处某种技术风险之中而又不知情的状态,从而产生一种新的风险。如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广告中,传媒者只注重介绍新产品的功能或功效是多么多么的神奇,而对于受众在使用该产品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存在哪些风险,风险程度如何等少报道或不报道,这给受众的感觉是使用该产品是不会有风险的,或风险是不大的。

二、传播产生新风险的类型

在科技传播实践中,传播对技术风险影响而产生新的风险因具体传播的条件和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们基于上述的分析大致可以把传播对技术风险影响而产生新的风险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由于客观条件暂时不能发现潜在的技术风险而产生的新风险。这种类型的传播对技术风险影响而产生的新风险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科技发展的条件限制而科学家或专家对于某种技术使用过程中是否有风险,风险程度如何等事实还不很清楚或不知道,科技传媒者当然也不知道。传媒者对传播这种技术使用过程是否存在风险,风险程度有多大等没有正确的认识,也就不可能恰当地给受众以引导,不能形成对某种技术风险的正确风险意识,而让受众身处使用某种技术风险之中而不知道是否有风险,有何种风险,或者受众在使用某种技术时根本没有风险意识,从而产生新的风险。

其次,由于传媒者对技术风险的曲解或误解而产生的新风险。这种新风险的出现是由于科技传媒者自身科技素养不高而产生的。如果要正确地传播技术风险,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技术风险意识,那么就需要科技传播者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技术及风险知识,这样一方面传媒者自己也可以正确认识和理解技术风险,尤其是某项新技术风险,另一方面传媒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科学家或专家对于技术风险的解释和分析。如果传媒者科技素养不高,尤其是技术风险素养不高,就容易产生不能正确理解与接受科学家或专家对技术风险解释和分析,传媒者也就可能曲解或误解技术风险,然后又把这种曲解或误解了的技术风险传播给受众,引导受众形成一种曲解或误解了的技术风险意识,从而产生一种关于技术风险的新的风险。

最后,传媒者故意产生的风险。这种传播对技术风险影响而产生的新风险主要是由于在利益与道德、责任发生冲突时,传媒者把自身或集团利益放在首位,而把自己的科技传播责任(主要是传播技术风险责任)、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放置到次要地位,甚至忽视它们,夸大或减弱对某种技术风险的报道,引起社会技术风险意识混乱,导致受众产生不正确的技术风险意识,从而形成关于这一技术风险的新风险。这种新风险在传播技术风险实际中又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于传媒者故意夸大某种技术风险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风险,这一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传媒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尽显其能势,对某种技术风险进行大量而又长时间的报道,把受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这种技术风险上来,让受众感觉使用这种技术没有安全,只有风险,或故意放大这一技术风险,让受众产生一种社会上仿佛只有这种技术风险的意识,而其他风险被受众所忽视,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风险;二是由于传媒者故意弱化某种技术风险而产生的风险,当传媒者进行某种技术风险传播,尤其是对高新技术风险传播时,面对某种政治压力和经济压力或诱惑等因素影响,而违反自己的职业道德,背叛自己的道德良心,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采取不报或少报的态度,这就不能引起受众对某种技术风险的关注,产生让受众处于某种技术风险之中而又不知情的新风险。

三、消除新风险的对策

传播对技术风险影响而产生新的风险时时存在于我们的科技传播实践,尤其是技术风险的传播实践之中,它们严重地影响技术风险的正确传播、受众技术风险意识形成和社会良序循环,采取积极措施消除这些因传播而产生的风险成为历史必然。

首先,针对由于当前的科技发展进程中还不清楚知道或根本不知道的新技术风险,尤其是高新技术风险,科学家或专家们应积极行动起来,跟踪测试新技术使用过程,收集足够的数据,认真分析研究,及早揭示出新技术的风险之所在,并获得与新技术相应的预防风险措施。2007年2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公开发表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特别要求科技工作者“更加自觉地规避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承担起对科学技术后果评估的责任,包括对自己工作的一切可能后果进行实验和评估;一旦发现弊端或危险,应改变甚至中断自己的工作;如果不能独自做出抉择,应暂缓或中止相关研究,及时向社会报警”。传媒者对那些还不知道风险之所在的新技术,应当引导受众理性对待相关技术风险,让他们相信科学家或专家们会很快揭示出新技术风险之所在,并能获得相应的预防风险的措施,一旦新技术风险被揭示出来并有相应的预防措施时,传媒者就及时向受众公布,引起他们的关注,规避技术风险,消除因此而产生的新风险。

其次,针对由于传媒者自身科技素养不高和风险意识不强等而引起的风险,传媒者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科技传播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素养。科技传播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传媒者从业的基石,也是科技传播传媒者职业与其它传播者职业本质区别之所在。这里所说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仅是指传媒者所具有的传播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是指从事科技传播的传媒者所应具备的科技知识、科技风险知识和传播技能,它是与政治、经济和体育等传媒者区别的根本所在。传媒者要提高自己的科技知识、科技风险和传播技能,就应执著于求真、求实、求真知的科学精神,积极主动地向自己采访的对象——科学家、技术专家和工程师等虚心请教学习,向自己的传播实践学习,提高自身科技素养,争取每次进行相关科技采访活动时,自己都能像专家那样与科学家或专家进行沟通交流,并能正确领会他们的意思。每次稿件完成之后,应积极主动请科学家或专家进行审阅把关,及时纠正因没有正确领会他们意思而出现的错误。只有具有执著求真的科学精神,才有可能消除因传播对技术风险影响而带来的新风险,才能达到臻善的传播科学技术的目的。

最后,针对由于传媒者面对政治、经济等方面压力或诱惑时不能进行正确选择而产生的风险,传媒者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增强道德的自律精神,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科技传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传媒者从业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传媒者从业的灵魂。人文精神要求传媒者坚持以人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坚持对理想、道德、情感、美等精神的追求①陈爱华:《科学与人文的契合——科学伦理精神的历史生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页。。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道德信仰体系,传媒者不仅要遵守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还要遵守传媒行业的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要遵守科技传播的道德规范。作为传媒者,应该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坚持报道的客观公正性原则,并自觉地把这些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内心信念,自己为自己立法,并成为自己行为的“绝对命令”,反对行业的不正之风,向有偿新闻宣战;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既要关注自身经济效益又要关注社会效益,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此外,为了更有效消除传播对技术风险影响而产生新的风险,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完善相关的法制建设,建立由权威的科技部门组成的评价和监督机构也是必要的,它能有效地对传媒者或媒体传播技术风险进行有效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规避新的风险的产生。

猜你喜欢
受众科技
笔中“黑科技”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科技在线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