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冬莲
(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浙江 湖州313000)
地勘单位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地质勘查资金的多渠道上,地质勘查业从预算内工作体制到合作机制、四大工程统计改革、市场经营机制、队伍结构与服务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广泛的变革。尤其是在商业性与公益性相互制约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地勘单位统计工作,发挥技术优势及拓宽服务领域都成为了制约地勘单位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地质勘查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地质勘查业改革的推进,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当下的地质勘查工作已从传统的地质工作逐渐转变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的现代地质工作,同时从计划经济过渡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势。
传统的地质勘查主要负责完成找矿,新形势下的地勘单位工作逐渐开始利用自身优势,探索出技术与资本相结合的新经营机制,例如与国际市场联合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或者与政府、企业合作等,从而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拓宽自身的服务项目及领域。地质工作作为市场经济下进行基础建设的首要工作,应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对城市的环境地质、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以及工程地质等进行调研,从而指导城市规划。新形势下地质勘查单位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到商业性的地质矿产勘查、压矿评估、地灾评估、储量的检测核实、矿山环境治理以及土地复垦等。在这个背景下社会对地质勘查统计信息的需求量必然增加,也就意味着地勘统计工作将逐渐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目前我国已经通过发展统计科学技术来解决当下地质勘查革新工作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例如国内已经实施的四大工程:企业或者单位的一套表制度、基本单位名录库、联网直报系统以及业务应用统一软件系统,以此保障统计生产方式以及地勘单位统计管理方式的变革。新形势下地勘单位的统计人员要积极地参与统计工作能力提升,通过单位开展的业务培训不断充实理论知识、学习新的统计方法。与此同时,积极地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促使新的理论知识得到更好的实践锻炼,从而保障地勘单位统计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由于统计分析对问题分析的不够深入,导致提出颇具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较少;统计工作本身的价值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统计信息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为领导科学决策的参谋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提高。
统计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决定着统计工作的科学性,目前指标体系不够科学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比如,地质项目及地质延伸业的资料和工程测绘的资料层次多、范围广,因统计人员为非专业人员,导致在应用统计资料分析方面就很难深入,给统计成果的科学性打了折扣。
目前我队的统计人员基本都不是统计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统计知识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要打破地勘单位原有的结构模式,允许国有、集体以及私有合作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地勘单位各自为阵以及分散经营的格局;抓好企业集团以及规模企业的组建及发展,加快向国际工程市场迈进的步伐。
大队领导历来重视统计工作,先后制定了《浙江省第九地质大队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统计管理制度》、《浙江省第九地质大队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统计工作考核办法》等相关机制,对统计报表报送、统计台帐及统计资料管理、统计分析报告、统计人员岗位责任与考核评比等均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和真实性。进一步完善了统计人员年终奖惩机制:一等奖1 名,给予600 元奖励;二等奖2 名,给予500 元奖励;三等奖3 名,给予300 元奖励,工作不到位的统计人员除给予300 元经济处罚外,将在大队统计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批评。
地勘单位统计工作是否科学合理与基础统计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需要在统计中不断完善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以及统计分析等,从而促使基础统计工作的规范化。
1.规范统计报表。在落实每年的局年报、半年报、快报和国土资源厅及地方专项统计工作时,要求各统计人员严格按规定填写、上报。同时,要求各单位负责人对上报报表签名,并加盖公章后才能报出,确保资料数据的真实有效。
2.规范统计台账。大队采取统一指导、分级管理办法,由大队财务科统一制订表样,经统计负责人审核后统一下发,表样包括“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月报表”、“生产增加值月报表”等。同时根据行业要求分别制订了各类辅助台账:地质业按计划内项目、商业地质项目及环境治理施工项目分类;建筑施工业对1000万元以上项目重点设立了月台帐;工程勘察业分别设立勘察、测绘及其他台帐。
3.规范统计分析。根据大队实际情况,要求统计分析报告以报表为基础,对单位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客观评价取得的业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地质业、建筑施工业、工程勘察业作出了具体规定:
地质业:实施厅、局资金补助勘查项目及大队自主勘查项目情况;年度内新增探矿权项目情况举例说明;利用现有资质拓展商业性地质情况等。
建筑施工业:对经营投标、工程市场开发、工程施工进展等情况(特别是单个合同额1000 万元以上)进行详细分析等。
工程勘察业:通过对省内、省外工程市场收入指标分析工程项目运行情况;对勘察测绘业的市场拓展情况进行重点说明等。
4.完善财务管理体系。要做好资金管理及成本管理,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产权交易,借助于多种合作方式寻求回报,积极进行资产重组,及时将分散资金回笼以形成规模,同时控制好资金流向及流量,以保证资金管理的合理、科学、有效。
每年的统计年报完成后,按照大队统计工作考核办法要求,大队统计工作考核领导小组都会组织人员对队属各单位(含井巷公司项目部)统计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对统计基础工作、统计报表、统计分析报告和业务学习交流四大项(8 个明细项目)考核内容进行综合评分的基础上,客观评出优胜单位(项目部)及统计人员,以文件形式进行表彰,并对获奖的统计人员进行奖励。2012 年,大队还首推“统计座谈制”,每半年召开一次座谈会,让统计人员畅谈经验、各抒己见,通过交流吸取各家之长,极大提升了自身业务能力。
近年来,统计工作发展趋势体现在三个“越来越”上:内容越来越详实、指标越来越规范、技术越来越专业。为使大队统计队伍能跟上形势发展,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能不断提高,单位每年都会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大队和队属单位统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据统计,大队每年组织统计人员参加市级培训3-4 次,组织单位内部培训6-8 次,累计参加培训人员30 余人次,确保了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统计工作能力不断增强。
同时,在提升整体素质的基础上还应探索实施以下方法以保证统计工作的现代化:(1)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尤其是随着“四大工程”的开展,统计人员务必具备相应的统计工作能力,掌握全面的基本知识;(2)保证统计工作的及时、准确、公正,统计人员要具备实事求是的职业精神及业务素质,提供有分量、有深度的分析报告;(3)将统计工作与生产经营中的原始凭证、计量验收、定额、地质知识、计划管理、劳动工资、设备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等相联系,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
在开展地勘单位统计工作中一定要遵守新颁布的《统计法》,尤其是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统计工作在百姓生活以及国家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为此势必要加大制度建设以及执法力度。《统计法》的核心内容是充分保证统计工作的客观性、准确性以及科学性,因此在开展地勘单位统计工作中要以《统计法》为基本依据,自觉维护统计工作的科学性以及严肃性,树立法制观念,如实反映客观情况,从而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1.不断加强统计分析能力,服务领导科学决策。结合半年报、年报存在的各项问题,及时召开单位统计工作推进会,每年度评选若干统计分析报告范文,组织大家学习讨论,逐步提高统计人员剖析问题的能力,使统计报表、统计分析能够全面综合地反映单位经济运行全貌,为领导科学决策当好参谋。
2.不断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发挥统计整体功能。结合单位自身发展需要和地勘行业特点,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地勘统计指标体系,努力把单位的经营目标具体化、经营效益数字化、经营工作系统化,真正做到报告指标与分析指标同在,经济指标与管理指标并存。
3.不断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加强统计工作相关政策学习,从统计知识水平、业务技能等方面不断改进、提高,强化对统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促进单位统计工作迈上新台阶,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地勘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市场化进程中,为了促使地勘单位统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就必须不断地深化统计工作改革,不断地完善统计管理及运行机制,加强统计的基础工作,不断强化业务学习以提升统计工作能力,同时结合地勘单位的实际情况创新统计工作。作为统计工作人员要积极地参与业务培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学习《统计法》内容及要求,以极大的工作热情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新形势下的地勘统计工作中。
[1]史贻芳,胡满蔚,黄洁.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地勘统计工作的探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08).
[2]李芸.地勘统计管理工作改革的思考[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3 年(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