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艳霞,张 斌,郭锦丽,李亚军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WHO最新分类中将脾边缘带淋巴瘤作为一种独立的类型,归类于外周B-淋巴细胞肿瘤[1-2]。此病例在临床中极为罕见。我院确诊并治愈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56岁,主因全身不适,上腹憋胀半年余近日加重,于2009-01月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入院时体温37.5℃、血压136/84mmHg,全身皮肤无出血点、无瘀斑,左锁骨上双侧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肝不大,脾大占据全腹腔,双下肢未见水肿。腹部B超:巨脾。实验室检查:WBC∶65×109/L,PLT∶63×109,RBC∶3.76×1012/L,Hb 110g·L-1。骨穿与流式报告:脾边缘带淋巴瘤。于入院d 6在全身麻醉下行脾切除术。术后脾病理切片诊断为:SMZL(脾边缘带淋巴瘤)。术后给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伤口渗血情况,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术前术后针对患者情绪的波动,制定心理疏导计划,促使患者心里健康的恢复,术后两周患者感觉明显好转,食欲佳,未见并发症。由于经济原因出院,复查血常规WBC∶24.4×109/L。
2.1 患者得知这种疾病极为少见且是恶性肿瘤,立刻就产生了恐惧、绝望的心理。这时要及时给与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又叫危机干预,是指在遇到灾难事故时对当事人进行的一系列心理疏导活动[3]。我们主动与他交谈,告之这种疾病并不是不治之症,最佳治疗是要进行脾切除术。但患者已对自己产生绝望的心理,况且手术费用高,又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针对于此,我们又要求家属协同做他的工作,最后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患者终于接受了这个手术。
2.2 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前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主要原因在于 “对癌症的恐惧、对手术与效果不了解、对医生技术不信任”等方面[4]。这位患者的这种情绪属于中度,将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创口愈合慢等。为此我们及时为他进行心理减压:首先对手术的安全性做肯定的保证,向患者介绍手术医生和护士的情况,在其面前建立手术医师的威信,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其次,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进程,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如术后需要置引流管、导尿管等管道,使患者有心理准备,术后醒来不至于惧怕等,而且护理人员为其进行备皮、置导尿管术前准备时,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以上这些工作帮助患者减轻了术前心理压力,对控制术中出血量和预防术后感染十分有益。使患者稳定情绪,增加安全感,放心的接受了手术治疗。
2.3 术后心里疏导
2.3.1 及时告知手术效果 患者全麻苏醒后,医护人员马上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的很顺利,只要忍受几天切口疼痛的痛苦,就会很快恢复健康了。给予这些鼓励支持,以免术后过度痛苦、焦虑。
2.3.2 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这位患者注意力过度集中,对疼痛的感觉过于敏感,我们就经常与他交谈,或给予听轻音乐来分散其注意力,使患者心情舒畅,缓解疼痛[5]。并在术后6h给予一次药物止痛,这样大大减轻了术后全过程的疼痛。患者怕疼痛,更怕伤口裂开,所以不敢咳嗽,我们就反复讲解、训练咳嗽方法,鼓励大胆咳嗽排痰。
2.3.3 帮助患者克服抑郁情绪 术后患者平静下来之后,又表现出不愿说话,易激惹,不愿活动等抑郁反应。他的这种心理状态不及时排除,必将影响其及时下床活动。不尽早下床活动会影响患者心、肺、消化等功能,还易产生静脉血栓、继发感染等并发症。所以,我们主动关心、体贴他,使其术后早期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帮助他早日恢复健康。
2.4 出院前心理指导 这位患者经过二周的住院治疗,自我感觉良好,症状消失,食欲变好,对生活充满信心。我们告之不要产生松懈心理,脾切除术后免疫力低下,平时要注意适当锻炼,加强营养,预防感染,提高生活质量。
此病在临床少见,对待特殊病人要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贯穿整个过程。病人从入院到手术直至出院,针对住院期间每个阶段病人的心里特点、内心变化、情绪波动,来进行耐心、及时、相应的心里疏导,积极有效地沟通和心里疏导的同时,也使护理人员真正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知识,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情。
[1]周小鸽,陈辉树.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6.
[2]张斌,蔡艳霞,高炳华,等.骨髓细胞学结合外周血涂片诊断脾边缘带淋巴瘤一例[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707-708.
[3]李海燕.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疗效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07,9(18):89.
[4]王六峰.乳腺癌病人的人文关怀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95-196.
[5]孙海丽,王晶.一例生殖道瘘合并抑郁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0):94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