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需求的外语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策略

2013-08-15 00:48王艳彪闫怡恂
关键词:经济带辽宁外语

王艳彪,闫怡恂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一、大学生职业素养

(一)职业素养概念

根据《辞海》及其他材料解释,“素养”一词的内涵可以解释成“素质的养成”。它是个人与外界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沟通或互动所需具备的条件,强调后天的教化和培养,是动态养成的过程。[1]“职业素养”则是指某一行业的从业者在长期学习与付出后,在该行业领域内的思想、知识、技能等方面获得的态度与能力。它不仅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还包括职业道德、表达沟通、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组织管理、应变能力、举止仪表等各方面的素质。[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相关要求更加明确,在校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职业素养培养也被提到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日程中。高校办学的主体对象是学生,管理与服务的主要对象也是学生,因而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所呈现出的职业素养也就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准绳之一。因此,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相应的职业素养,以满足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

(二)职业素养的构成

根据各行各业工作岗位对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认同情况与聘任需求,学生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指从业者在学习和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思想和观念。[3]它包括从业者对获取职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的强烈愿望,对日后工作部门与种类、工作成果与成就的热烈向往,以及对圆满完成与职业相关的工作的坚定信念。培养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可以帮助他们在困难面前展现出较强的自控能力和坚定意志力。一方面,工作岗位所面向的服务对象构成复杂,与之共事的同事和合作组织的需求亦多有差异,由于文化背景、地域风俗、受教育程度、期望水平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工作时常会遇到挫折和磨难;另一方面,社会中存在的诸多诱惑,对从业者的是非判断力与自律自省能力要求也较高。由此可见,学生应积极培养正确的职业意识,从而在面临职业挫折与挑战时,能够做出合理有效的反应。

2.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理论学习、专业技能实践等多方面素质。但在专业素养培养方面时常存在这样几个误区:一是学生在所学的专业领域缺少实践,经验不足,尽管对理论、理念十分熟悉,但是难以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学生将视野局限于课本,对本专业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没有清晰的了解,缺乏整体意识和大局观;三是对专业需求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对专业重点和热点问题缺乏细致的了解。因而,应提高学生专业素养,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本专业的特点、功用和发展脉络。

3.人文素养。近年来,高等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为粗浅,对专业发展历程略知一二,缺少较深层次的理论修养。人文素养作为学生美育素质培养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涵盖了语言文化、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多项内容。而培养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艺术修养的提升,人文情操的陶冶,使学生在了解社会、认识自然的同时,体悟到人文之美、自然之美,从而提升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感知能力与创造想象能力,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外语人才需求现状调查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指在辽宁沿海地区划分的经济发展区域。2009年7月1日,国务院批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将辽宁沿海地区作为整体开发区域纳入到国家开发和发展战略之中。《规划》将“五点一线经济带”的发展规划作为核心,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从产业发展、城乡发展、开放合作、资源环境、保障措施等方面确定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在2020年之前的发展方向。

如果说国家的政策支持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日益发展的客观外在作用力,那么,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形势下,基于辽宁沿海经济带自身发展和对外沟通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对外语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则是经济带发展的主观推力。毋庸置疑,外语人才在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社会上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从教育领域、翻译领域到商业领域中的各行各业,都少不了外语人才的付出与努力。辽宁沿海经济带日益发展的大趋势,为外语人才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需求下外语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意识淡薄。目前,在校大学生往往只注重短期内的专业学习,而忽略了专业学习正是在为日后就业打基础这一事实。外语专业学生也存在这个问题,学生们只一味地要求学习过程,而不注重其在未来实践中的作用,这便是职业意识淡薄的表现。职业意识淡薄,理论与实践能力发展不平衡,可能造成学生现阶段的能力输入与日后输出过程不相适应,导致学生在以后的职业中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与所从事工作结合起来。长此以往,便造成了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的脱节。笔者结合自身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发现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目标并不清晰,或者有一定的计划却好高骛远,缺乏可操作性,基本处于一种茫然而不知所措的状态。

2.创新能力不强。学生们长期生活在相对单一的环境中,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在校园中,无论是课堂上还是业余时间,其学习过程多是循规蹈矩的,较少有自我发挥的空间,这样的客观条件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主观层面上,学生普遍忽略了自我主观能动性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以外语专业学生为例,外语专业学生本来有很多获取外来信息的渠道,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梳理和利用,通常在学习与工作的实践中不能很好地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为学习和工作服务。目前,大的社会环境在影响力方面固然有其不足之处,但更主要的还是要靠学生在主观层面上对于创新问题能有深刻的认识,只有学生自身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意义,才能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突破思维与社会现状的藩篱。

3.产业对接不利。外语作为一种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全球化趋势日盛的今天,本应该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与前景。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果与社会需求之间不衔接,使得专业人才和社会需求在对接中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不能真正的使学生才尽其用,亦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求,造成了供需双方本都有需求,但由于衔接问题而出现产业对接不利等不良影响。一方面,很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无业可就”、“有业不就”和“错位就业”的现象并存。[4]笔者在2010年暑假期间,组织本学院的辅导员及学生干部,在大连、营口、丹东等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对学校、企业等单位进行了外语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相关调研活动。调查显示,上述城市对于外语教师、翻译、外贸业务员等外语类人才的需求量还是较为可观的。但是,由于诸如工作地点、待遇等外在因素的存在,使得原本有着相互需求的供需双方在对接过程中并不顺利。实际上,外语专业与产业集群的对接要求应充分发挥供需双方各自的比较优势,相互促进,最终形成二者的良性循环。影响学校和用人单位对接机制的因素包括双方的良性互动以及相互需求等。基于这种情况,学校与企业的对接模式可以相应地通过按需求建立实践基地,从需求角度出发拓展学生培养模式,以及制定相关的委培协议等方式来进行。

三、提升辽宁沿海经济带外语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策略

(一)全方位加强学生职业意识、职业技能,打牢专业基础

职业意识的提升是无形的,因而应依托于日常的教学活动来进行。通过教学过程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进而完善职业技能,提升职业意识。因此,课程的科学合理设置是学生职业意识和技能形成的前提。通过多方位的调查了解,笔者发现,高校中的多数专业一、二年级的课程设置以基础课为主,三年级开始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四年级进行专业实习。外语专业,尤其是英语、俄语、日语等专业也是如此。现阶段,外语专业开设的三十几门公共课和专业课是学生知识和技能积累阶段必需的课程,但是只依靠这些基础课程,并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外语专业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一定的调整,如适当减少基础阶段课程的课时,增开适合专业入门阶段学习的专业核心课,开设外语专业导论等导论类课程,使学生较早地接触本学科的核心知识,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将自我激励意识、人际交往要素、情绪控制技巧等职业心理素质的学习融入课程设置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逐渐形成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到职业环境中,为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二)了解世情、国情、省情,发挥外语专业信息优势,使学生超前思维、创新发展

大学生群体一直以来生活在相对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对于校园以外的世情、国情、省情都知之甚少。那么如何使象牙塔中的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现阶段大到世界范围,小到学生身边的世事变化,是学生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外语专业从这一角度来看是具有先天优势的。首先,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与西方的文化有较为广泛的接触,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开拓自身的视野,将国外的一些理念吸收借鉴到自己的学习和未来发展上。当然,在此阶段需要有去伪存真的甄别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外来文化有所判断。其次,在开拓思维空间后,应该形成一种超前的思维,促进专业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融合,并将主要着力点放在未来,以期望通过活跃的思维开创出崭新的、更为广阔的工作局面。最后,还应该具有创新的发展意识。近期,国家一直强调应进行“协同创新”,这便是一个信号,充分说明了创新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生应利用在校时间做好职业道路的先期铺垫。特别是外语专业学生,他们的视野更为开阔,考虑问题的角度也更多元,这都有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意识。

(三)加大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提升学生技能运用与综合素质

大学生良好职场修养的形成,依赖于在校期间课堂环境的熏陶。课堂上,教师在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之间显现出的人格魅力与敬业精神,对学生良好的性格、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应该从大学生成才及未来发展出发,大学生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塑造健全而完善的人格,全力开发大学生的多元智能[5],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汲取知识,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以满足社会需求和促进学生就业为方向,使高等院校的专业与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等都能如实地反映社会的需求;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的校外实践过程,借社会这一综合各种因素在内的大平台使学生获得充分的锻炼,让学生成为社会和校园文化结合的纽带。以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2010年暑假,该院派出近百名学生到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学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进行走访和考察,与单位实现“零距离”对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根据不同行业对外语人才需求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和实践目标,更好地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的放矢地强化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发展意识。这种加大实践教学的方式,既能让学生在校园内就有机会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了解到市场的发展脉络,又可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与综合素质。

(四)重点加强科技翻译、专业外语教学,提升产业对接效果

通过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外语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结合国家对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相关政策,可知当前该区域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相当可观。其具体岗位则主要集中在英语教师和翻译两个方面。仍以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外国语学院的英语和翻译专业在辽宁省内拥有较高的声誉。基于这样的内在专业基础和外在用人需求,学院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专业优势,在师范教育及翻译课程的开设中着重考虑对社会需求的倾斜,进而达到一种相互平衡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达成默契,在学习过程中找准着力点,并沿着相关方向形成对应的职业素养。

总之,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需求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必须重视并长期坚持职业素养培育这条主线,加强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规划策略研究,使学生逐渐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进而打造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1]严宽荣,李渊.论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1).

[2]付晓容.浅谈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5).

[3]曹丽萍.基于珠三角地区企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素养与高职院校教学适应机制研究——以中山临港装备制造业企业需求为例[J].科教文化,2011(3).

[4]刘利华.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4).

[5]陈静.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机制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

猜你喜欢
经济带辽宁外语
辽宁之光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