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干部培养在高校后进生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2013-08-15 00:55:15陈策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后进生群体干部

陈策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教育也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普及化。但是随着大学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的增多,大学生教育显现出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现状,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是教育发展的重头戏之一。

学生干部群体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精英和领导分子,他们在学生中起到核心和带头作用,也是大学第二课堂的主导及中坚力量。他们不仅仅是上传下达的学生“传令兵”,更是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后进生则是指在校园中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不能达到普通大学生水平的特殊群体。学生干部群体和后进生群体在大学社会属性中构成强烈对比,一部分是“精英学生”,另一部分是“问题学生”。他们都具备学生的共性,也具有自己群体的特性。应当深入开发学生干部潜力,发挥学生干部及优秀学生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利用学生干部和后进生身上的共性,帮助后进生发展。

1 学生干部培养对大学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意义

教育的本身就蕴含着点滴渗透、潜移默化的特质。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学生自我教育建设是实现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实现由点及面、由小到大实现教育影响和目的的策略之一。

1.1 有利于掌握后进生的实际情况

后进生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沉溺游戏、家庭不和谐、情感受挫、受人误导等都可能会将一个学生引导成为后进生。高校学生干部作为教师与学生中间的纽带,他们具有较强的组织和沟通能力,利用学生的共性能够让学生干部同后进生建立具有共性的交流平台和交流环境,便于了解后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交往人群等,方便教师掌握后进生的情况以及后进生个体的成因。

1.2 有利于帮助后进生转化

现今高校的思政教师队伍中,每个教师所负责的学生人数往往是超负荷的,他们一般只能够完成对某个年级多数学生学习生活统筹,并对某些特定学生组织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任务,而对于后进生的问题,常常力所不及。同时,大学生群体都是已经年满十八岁的成年人,对他们的教育需要考虑学生自身的独立性和叛逆心理,教师同学生之间由于社会身份的界定,会形成各自心理上主观界定的位置代沟。利用学生干部对后进生进行开导教育,同时通过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让学生群体之间能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不仅仅填补了教师对后进生教育存在的不足,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群体之间的凝聚力。

1.3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大学环境

大学是社会群体的映射。大学群体也存在着大群体和小群体之分,也需要构建和谐的大学环境。学生干部帮助后进生进步能够增强学生干部的组织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他们能够通过帮助其他同学成长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后进生在接受来自自我群体中其他正面影响之后,能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平衡整个集体的综合发展。这种大学校园环境正是和谐大学所要求的。

2 学生干部培养及其问题对后进生转化的影响

2.1 学生干部素质头重脚轻

很多学生干部因为活动参与较多,将大学时间分散化而不能有效开展学习,造成其成绩上“大红灯笼高高照”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干部在群体中应当是有威信和代表性的一群,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其他方面发展失衡会造成其组织影响力和威信力降低,从而不能在后进生心中建立榜样地位。这样的干部往往会被后进生认为是不能帮助自己的人。

2.2 学生干部存在官僚主义

学生干部因为其特殊性,在高校中会认为是精英以及先锋模范的代名词,从而让这个群体存在“光环效应”。很多学生干部受到不良社会思想的影响,存在官僚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以自我为中心,脱离同学,高高在上。这类干部往往会从自身的小群体中分离,不能很好处理同学关系。

2.3 学生干部培养体制不完善

干部队伍的建设需要有效的激励和考核,目前由于很多高校对学生干部培养和教育的投入不足,造成干部队伍本身体制就十分不完善。学生干部队伍缺乏统一领导、多头领导。学校不同部门所招聘的学生干部,其考核和激励制度也不同,容易引起学生干部之间各自为政,相互推诿,导致管理上混乱而没有战斗力。教师及学校部门不能有效考核和鼓励学生帮助群体中弱势成员,侧面造成学生干部对后进生问题不闻不问。

3 浅析培养学生干部转化后进生方法

3.1 强化服务意识和组织建设,提高学生干部群体自身素质

在培养学生干部的过程中,要强化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加强干部思想建设,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建立以同学为本,为同学服务的服务意识,事事争先,以身作则。当学生干部在思想道德以及政治上出现问题的时候,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和帮助。同时,应当有效避免和正确引导学生分辨社会的不正之风。建立考核、激励以及晋升机制时,要把学生干部的思想和服务意识作为参考的首要位置。组织建设应按照民主集中的原则,把松散的学生群体凝聚到一起。同时,在组织建设时要强调分工明确,保证学生干部能够合理分配时间,保证工作学习均衡发展。在民主集中制的保障下,学生干部群体能够保证是学生群体中最优秀和最有领导力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后进生能够从心理上接受这部分学生的帮助和引导,也易于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

3.2 加强教师与学生干部沟通,细化后进生转化的反馈工作

学生干部在后进生转化中最大的优势是他们具有和后进生一样的学生共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尤其是后进生之间的沟通在学生干部的中间引导下,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后进生动向。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把握适当时机,在后进生需要帮助、刚受到挫折或者是对事情正误判断失衡时,是最好的教育时机,加强同学生干部沟通,通过学生干部弥补教师在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不足,让教师在合适的时间开展后进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3.3 加强学生干部能力建设,保证后进生转化工作顺利开展

后进生的转化是十分细致和复杂的工作。后进生群体因为其特殊性,每个个体形成后进的原因以及后进的方面都不尽相同。有的后进学生学习成绩会十分优秀,但是缺乏社交能力,跟班级同学不能有效融合,也有的个体会存在学习和生活积极性不高等等问题。在学生干部培养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干部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发现能力、解决能力、应激能力等。在教师的统筹下,学生干部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方法,对不同成因的后进生展开引导,并协助教师开展教育工作。

4 结束语

后进生和学生干部作为高校中两个特殊的群体,处在大学象牙塔的顶端和底端,其大学社会定位具有显著的对比。高校培养学生应当秉着和谐而全面的发展原则,让学生群体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风气。因为学生干部在学生队伍中的特殊性和特殊优势,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引导和培养,以学生干部为中间纽带,对高校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2]贺新民,邓成超.试论和谐大学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J].高校教育管理,2008,(1):6-10.

[3]董泽芳.和谐大学文化的特征与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6-21.

[4]邱晓劼.构建和谐大学重在理清七种关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144-145.

[5]房欲飞.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38-45.

[6]熊磊.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18-26.

[7]黄朝新.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若干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4,(11):57-60.

猜你喜欢
后进生群体干部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8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13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中国火炬(2012年8期)2012-07-25 09:29:50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中国火炬(2011年11期)2011-07-25 10:35:07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