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背景看汉日外来词的发展规律

2013-08-15 00:43:31
关键词:外来词音译意译

陈 红

(湖南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411104)

同属亚洲文化圈当中的中国和日本,因16世纪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开始接触西方文明,随后都经历了二三百年的闭关锁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和1853年“黑船事件”分别让中日两国政府被迫打开了国门,走上了向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文化的征程。在近代化与现代化的过程中,两国受到西方文明不同程度的影响,语言上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外来词的变化非常大。如今日语中外来词的比例已达到8.8%(2002年《新选国语辞典》中外来词的比例),[1]而汉语中外来词的比例不到3%(1984年《汉语外来词词典》中10640条外来词与37万汉语词的比例),[2]可见汉语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尚未达到日本那么深。

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的语言,其发展变化势必要受到文化变化的影响。文化的变化尽管仅是语言变化的外部原因,但无论宏观的还是微观的许多语言变化,都能从文化的变化方面找到背景性的或推动性的原因。在很多场合,文化变迁的原因同时又是语言变化的根本性原因。[3]

能够说明语言接触与文化接触之间关系的典型实例之一,是日本的语言和文化。外来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最大的,先是中国,后是西方。与此相对应,在语言上也是汉语和西方语言的影响最为深刻。日语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过程同日本本土文化和外族文化接触的过程具有相当大的一致性。[3]日本在吸收西方外来词的时候受到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怎样的影响呢?其中存在什么规律呢?这种规律是否也适用于中国的外来词吸收呢?本文将通过考察中日两国各个历史时期吸收西方外来词的特征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分析两国文化背景影响下的外来词发展规律的异同。

一 日语各阶段引进西方外来词的特征

(一)中世时期(室町-江户时期1549-1868)

室町时代(1336-1603)因1549年西班牙传教士的到来,日本开始接触西方语言和文化。此时的外来词主要来自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内容主要是基督教用语、通商用语、日常用语等,吸收方式主要为汉字意译。例如:

カルタ/歌留多:(葡萄牙语)carta

タバコ/煙草:(葡萄牙语)tabaco

メリヤス/莫大小:(西班牙语)medias

江户时代(1603-1868)由于幕府推行儒教政策,汉学受到重视,汉语得到普及,日本人的文化信仰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从1639年德川幕府颁布“锁国令”到1858年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日本实行了长达220年的锁国政策,与欧洲的贸易仅限于荷兰,港口也限于长崎。因此外来词主要来自荷兰语,内容上前期为通商用语,后期由于兰学的兴盛吸收了科学用语、医学用语等,吸收方式主要为汉字意译。1891年《言海》中片假名外来词的比例仅占1.4%。[1]例如:

コーヒー/珈琲:(荷兰语)coffee

ビール/麦酒:(荷兰语)bier

ガラス/硝子:(荷兰语)glas

(二)近代(明治-大正-昭和时期1868-1945)

1853年“黑船事件”之后,日本政府被迫于1856年签订《日美和亲条约》,1858年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列强打开了国门。

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政府以神道作为国教,以福泽谕吉为代表的主张维新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对儒学文化进行了批判,甚至出现了“与其待邻国开明而兴亚洲之不可得,则宁可脱其伍而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的“脱亚论”。日本开始独自走上追赶西欧的近代化道路,不断学习西欧的制度、思想和文化。明治初期通过制造新的汉语词汇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1894年《和訳英字彙》中汉语词的比例达到了60%。[1]例如:

取締、引渡、場合、硫酸、重力、分子、絶対、転化、論理学、比較、自由、電気、共和、圧力、経済学

随着近代化的推进,日本国民开始对日语产生汉字支配下的焦躁感和相对于欧美语言的自卑感和憧憬感,甚至出现了汉字废止论、汉字限制论等论调,把英语视为“文明语”,开始盛行英语学习。[1]1877至1885年期间,高等教育全部实现了英语(德语、法语)教学。外来词的吸收方式也以片假名音译为主。1956年《例解国語辞典》中片假名外来词的比例为3.5%。[1]例如:

アイロン:(英语)ir on

サッカー:(英语)soccer

ガーゼ:(德语)Gaze

エネルギー:(德语)Energie

ズボン:(法语)jupon

シャッポ:(法语)chapeau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由于反美思想,片假名外来词被视为“敌性语”,日本一度排斥片假名外来词和英语,取而代之的是汉语。不过这只是战争期间的特殊情况。

(三)现代(昭和-平成时期1945年至今)

1945年日本战败后,由于GHO(联合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的指示,日本的国家神道解体,被称作“恶魔文字”的汉字被废止,公共机关、车站、地名等都用英语或罗马字表示,日本上下一齐从“反美”突变为“亲美”,战后1个月后发行的《日美会话手册》在一年内销售量达到360万册,掀起了英语会话热潮。甚至在11月12日的《读卖报知新闻》的社说栏内刊登了战败的原因是“汉字”的封建性、要替之以民主的“罗马字”等狭隘、武断的“废止汉字”论调。1961年罗马字学习成为小学必修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日本社会的高度经济增长和国际化的时期。“国际化”是当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甚至“国际化”所代表的社会潮流被称作“日本的第三次文明开化”。1969年《角川国語辞典》中片假名外来词的比例达到7.8%。[1]此时的外来词主要来自英语,吸收方式为片假名音译,甚至出现和制英语。例如:

ゼネスト:ゼネラル-ストライキ/(英语)general strike的缩略

ナイター:(和制英语)nighter

ストレス:(英语)stress

ゲバルト:(德语)Gewalt

2000年日本首相召开“21世纪日本的构想”的恳谈会,推进“英语公用语化论”,提议将英语作为“第二公用语”,并在部分指定小学推行了英语教育。2002年《新選国語辞典》中片假名外来词的比例达到8.8%,混种词的比例为8.4%。[1]此时的外来词基本上来自英语,吸收方式为片假名音译,混种词比例上升。例如:

バブル経済:(英语)bubble+経済

カード破産:(英语)card+破産

マイブーム:(和制英语)my+boo m

マニフェスト:(英语)manifesto

サプライズ:(英语)sur prise

二 汉语各阶段引进西方外来词的特征

(一)近古时期(明朝-清朝时期1580-1840)

虽然明朝前期(1368-1402)和后期(1523-1644)分别实施了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近代科学技术认真的、系统的进入中国还是明代。由于西方传教士的来华和翻译事业的兴盛,西方科技词语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使中国首次受到了近代科学的洗礼。意大利等国的传教士在传教并翻译宗教书籍的同时也翻译了西欧的一些科技文化著作。中国也有不少通晓外语的人才翻译了大量的近代科技书籍,著名的有徐光启、李之藻等,主要使用意译,有时加上西文的音译词作为陪衬。

清朝前期(1644-1684)和中期(1717-1840)分别实行了锁国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与西方国家的交流较少。

明清时期汉语吸收的外来词主要来自拉丁语,其次是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等,数量较少,内容主要是科学技术,借入方式主要为意译。在《汉语外来词词典》(1984)的10640个词条中,91条来自拉丁语、30条来自西班牙语、19条来自意大利语、9条来自葡萄牙语。[4]例如:

(1)意译:“斐录琐费亚”:哲学,明代《明理探》中译为爱知学。拉丁语为philosophia。

“额各诺靡加”:经济学,明代《明理探》中译为治家。拉丁语为oecono mica。

“薄利第家”:政治,明代《明理探》中译为治世。拉丁语为politica。

“络日伽”:逻辑学,明代《明理探》中译为辨艺。拉丁语为logica。

(2)音译:“几何(学)”:出自明代《几何原本》。意大利语为geometria。

(二)近代(清朝-民国时期1840-1949)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清朝封建帝国开始走向灭亡,新的爱国阶层和新兴的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在外力的推动下从被动到主动地走向近代化,语言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来词的大量增加就是其中一个方面。1895年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向历来轻视的日本学习,认识到通过日本引进西方科学的必要性,兴起了东渡扶桑的留学潮流。

在经历了传教士翻译的近古时期后,独立的翻译活动在清末开始急速增长,由于有先后官办的翻译机构的组织和支持,有各种外语学堂和出国留学的人才培养,对科技著作的翻译也达到了相应的高峰。翻译者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严复,主要使用基于外语发音的音译法。虽然大部分的音译词在后来被另一种音译或意译词取代,但仍然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外来词主要来自英日两种语言,其次是法语和德语等,数量较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机械、医药、文化、艺术、体育和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借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是全音译,其次是谐音音译等各种音译及借形等。在1984年《汉语外来词词典》收录的10640个词条中,3602条来自英语,850条来自日语,178条来自法语,35条来自德语,而3602条英源外来词中,全音译词占59.9%。[4]例如:

(1)全音译:“逻辑”(英.logic)、“安培”:(法.ampere)、“配尼西林”(英.penicillin)

(2)谐音音译:“德律风”(英.telephone)、“马达”(英.motor)、“维他命”(英.vitamin)

(3)加义标音译:“来复枪”(英.rifle)、“吉普车”(英.jeep)、“高尔夫球”(英.golf)

(4)半音译:“乌托邦”(英.utopia)、“法西斯主义”(意.fascis mo)

(5)缩略音译:“泵”(英.pu mp)、“铝”(英.al uminiu m)

(6)缩略音译加汉语成分:“麻省”(英.Massachusetts)、“普罗阶层”(法.proletariat)

(7)借形词:“外务省”(日.外務省)、“幼稚园”(日.幼稚園)

(三)现代(新中国时期1949年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英美的政治封锁,英、美、日等国丧失了对大陆语言的直接影响力;又由于中国同前苏联订立了友好合作条约,俄语几乎成为了此时输送外来概念的垄断者。由于大陆主导机构在吸收音译词语上所采取的谨慎态度,音译词主要来自俄语,且意译明显地占主要地位。随着中苏交恶,苏联专家的全面撤退,俄语在中国迅速退潮。

1994年《现代汉语新词新语词典》(于根元编)收录了1949-1992年的外来词7655条,其中音译词仅65条,占0.84%。1984年《汉语外来词词典》的10640个词条中,有417条来自俄语,主要为音译。[5]例如:

“苏维埃”:(俄语)会议,代表会议。

“布拉吉”:(俄语)连衣裙。

“习明纳尔”:(俄语)研讨班,研讨报告会。

“拖拉机”:(俄语)轮式或履带式动力牵引机。

通过1971年加入安理会,1972年与日本、美国等恢复邦交,中国的世界地位不断上升;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全面展开了同世界各国进行平等、自由的文化交流。受西方国家科技飞速发展下新词新语层出不穷的影响,汉语也主动或被动地创造新词语,内容涉及科教文卫类、衣食住行类、歌舞文体类、社会组织和成员类等各个方面。据统计,80年代每年新增700词,90年代每年新增300-400词,主要来自英语等,借入方式主要是以谐音音译为首的各种音译,其次是意译。[6]

2002年《英语新词词典》(常自为编)收录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英语来源新词12000条,比《汉语外来词词典》(1984)所收录的中国历史上的外来词还多,其中意译词只有421条,仅占3.5%。[4]例如:

(1)谐音音译(音义兼译):“香波”(英.shampoo)、“利福平”(拉丁/英.Rifampin)、“白内停”(拉丁/英.Ber netin)、“速灭杀丁”(英.Su micidin)、“声呐”(英.sonar)

(2)全音译:“克隆”(英.clone)、“比基尼”(英.bikini)、“欧佩克”(英.OPEC)

(3)加义标音译:“汉堡包”(英.hamburger)、“比萨饼”(意.pisa)

(4)半音译:“霹雳舞”(英.break dance)、“呼啦圈舞”(英.hula hoop)

(5)缩略音译:“派典”(英.paradig m)、“煽色腥”(英.sansetionis m)

(6)缩略音译加汉语成分:“卡那霉素”(拉丁.kana mycin)、“先锋霉素”(拉丁.cephal ot hin)。

(7)借形词:“通勤”(日.通勤)、“放送”(日.放送)

(8)意译词:“热狗”(英.hot dog)、“代沟”(英.generation gap)、“自助餐”(法.buff et)、“情人节”(英.Valentine’s Day)、“电脑病毒”(英.co mputer vir us)、“超级市场”(英.super mar ket)。

三 文化背景影响下的汉日外来词发展规律

(一)日语外来词的文化背景分析

1.中世时期中国文化影响下的汉字意译。由于长期接触中国封建文化,特别是江户时期推行儒教政策,汉学盛行,日本人形成了封建保守的思想,在初次接触西方文化的时候显得小心翼翼,甚至因担心传教士的影响力会危及国家稳定而采取了锁国政策,外来词的吸收方式也主要运用汉字进行意译。

2.近代西欧文化影响下的片假名音译。受到“黑船事件”惊吓的幕府,失去了对中国文化的信心,通过明治维新开始独自走上追赶西欧的近代化道路。西方文化取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继而英语取代了汉语,影响着日本的近代化,导致外来词的吸收方式从汉字意译转变成片假名音译。

3.现代欧美文化影响下的片假名音译。战后日本从战前、战中的相对欧美的“优越感”再次回到“自卑感”,欧美文化依然是日本需要追赶的先进文化,特别是经济高度增长时期,英语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到了世纪之交甚至出现“英语公用语化论”,英语来源的片假名音译词在日语中的比例逐渐攀升,甚至出现了和制英语的片假名词。

总的来说,日本在接触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最初受中国封建文化的影响对外来文化表现出小心谨慎的态度,之后通过“黑船事件”意识到儒家思想的落后从而主动大胆地吸收西方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更是崇拜欧美文化以至出现“英语公用语话论”。因此在吸收外来词的过程中表现出数量上由少到多、内容上由单一到丰富、形式上从运用汉字意译到运用片假名音译等特点。

(二)汉语外来词的文化背景分析

1.近古时期封建主义影响下的汉字意译。自古以文明古国自居、向亚洲各国输出文化、高傲的中国开始意识到世界上还有比自己更先进的国家,为了成为世界先进国家,不得不向外国学习科学技术。然而,由于两千年封建社会形成的保守思想,作为初次接触与中国的表意文字完全不同的西洋文字的中国人,对同汉语规则完全不相容的音译外来词极易产生本能的排斥。

2.近代民主主义影响下的汉字音译。在鸦片战争中失去了自信的中国人,清醒地认识到落后于世界的现实,开始对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进行大规模的翻译,由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产生了相对于西方文化的强烈自卑感,从而采用了基于原语发音的纯音译形式,甚至直接借用日语中的和制汉语;随着近代化的不断推进,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也变被动为主动,中国知识分子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自由主义西化派、保守主义现代新儒家派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派,外来词的吸收方式也变得灵活多样。

3.现代社会主义影响下的音义兼顾。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政治交往上的不均衡导致外来词吸收的不均衡,意译方式占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和深人,人们对个体的独立、价值和自由的呼声此起彼伏,音译方式回潮且形式多样;而到了9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卷土重来,“新儒家”扬眉吐气,“国学”成为“显学”,于是作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结果,音译中的谐音音译(音义兼译)方式备受亲睐。

总的来说,中国在接触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最初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西方文化的接触特点是被动且有限,之后通过鸦片战争的教训认识到儒家思想的弊端从而大规模地吸收西方文化,但由于两千年封建文化根深蒂固,不可能像在日本一样瞬间被西方文化所吞没,而是暂时的退让,并通过不断改良寻求出路,新中国成立以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一步融合,向二者对立互补的结构发展。因此在吸收外来词的过程中表现出数量上由少到多、内容上由单一到丰富、形式上从意译到音译、再回到意译、最后是音译基础上的意义兼顾等特点。

四 结 语

本文从汉日对比的角度,通过考察中日两国各个历史时期吸收西方外来词的特征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分析在文化背景影响下两国外来词的发展规律,发现中国由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并没有像日本那样被吞没,而是通过不断改良来实现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外来词的发展规律在数量上和内容上与日本基本相同,在吸收方式上与日本意译到音译的一次性转变不同,是经历了意译和音译的几番竞争之后以音义兼顾的形式实现了二者的和谐统一。

[1] 鈴木俊二.借用語の思想:受容の歴史と意識[J].国際短期大学紀要,2007(22):49-74.

[2] 赵 宏.英汉外来语吸收机制和动因对比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21-26.

[3] 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224-225.

[4] 钟吉娅.汉语外源词[D].华东师范大学,2003:76-90.

[5] 史有为.汉语外来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91-192.

[6] 朱永锴.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渠道[J].语言文字应用,1999(2):16-22.

猜你喜欢
外来词音译意译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外语学刊(2021年1期)2021-11-04 08:08:24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西夏学(2017年1期)2017-10-24 05:31:38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19:18:09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含能材料(2016年9期)2016-05-08 13:19:08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
英汉音译规律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