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龙成,张 培
(1.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淮安223003; 2.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 徐州221116)
创建创新型国家,栽培创业、创新型人才,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提出:要求全国各大院校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建设校园创业基地。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进一步建设,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校企通力合作,以推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职院校毕业生尤其需要具备创业素质。在当今的学历型社会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由于受到文凭、文化程度等方面的限制,在求职中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所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具备从理论学识到实践操作等各类核心能力都较强的师资队伍,教师间需要加强经验交流与理论研究,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师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处于重要的位置,他们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让学生顺利地走上创业的成功大道。而在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不容乐观,创业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师资问题。经研究归纳,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随着教育部对创业教育的大力号召,各大高职院校组织了创业教师队伍。这样有组织的创业教师队伍,往往挂钩于继续教育处或就业指导中心,融合了各专业的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体系。但就整个团队建设而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难免会影响头脑风暴所带来的优势。再次,每个教师都被安排了自己的本职教学课程,集中在一起研究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研究也比较困难。
企业型的教师在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前于企业中就职,其企业文化丰富,是社会教师的重要资源之一,他们掌握较强的人际交流经验,善于开发、培训人才,了解市场竞争环境,可以为学生把握创业机会。企业型教师阅历丰富,熟悉企业管理运作的整体流程,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工作技能及岗位评价分析,教授其如何对企业进行工商注册、在自己的企业中进行HR团队建设等,开发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但他们对于创业活动的整体方案研究较为欠缺。
如今,很多高职院校将创业教育挂靠于学院类似招生就业处的部门,没有真正加以关注重视,只安排教师每学期进行数次学生集体讲座或座谈会来代替创业教育活动。而且主讲教师并非创业教育领域内的教师,其往往在繁忙的课务与科研活动后临时制作课件或撰写文稿应付为数不多的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不显著。这种情况下,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并未形成,仅初步具备创业教育意识。
创业种类繁多,创业过程中,初入社会的学生会遇到诸多困惑。这就要求进行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教师必需具备及其渊博的知识体系,对各科知识都需要有系统性的了解,这是对创业教育教师的基本要求。
创业教育中,各门学科相辅相成,交叉学科的运用频率较高。而且各个学生的性格、兴趣与创业动机大相径庭,所以每个教师都需要掌握好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了正确地认识每个学生,给其传播最高质量的创业知识,进行创业教育的高职教师必需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树立终生学习观念,及时掌握各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争取具备“多师型”教师的素质,不断探寻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创业创新教育的质量,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开展创业教育的高职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高层次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拥有创业实践的经验,才能够指导学生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活动。这样就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多角度、多方式的教学有助于解除学生在理论学习上受到的种种束缚,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增强了其参与创业的意识和意愿,拓宽了其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空间。
创业教育的突出特征是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型思维方式与灵活的动手能力,进行创业教育的高职教师必需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并能将其完整无误地操作示范给学生,因为创业教育中的大部分课程需要学生自己亲身参与其中。教师最大的特点与优势就是术业有专攻,所以,开展创业教育的高职教师必须拥有其专业领域内且被教育界认可的大部分职业技能证书或上岗证书。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文化知识库的不断更新换代,高职教师需要及时进行学习,熟练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品质,争取在高职学生短短的三年求学生活后拥有最前沿、最完备的知识体系,具备强大的创业能力,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开创型人才。
以上所阐述的皆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但是作为创业教育教师,必须不断培养自身高尚独特的人格魅力。创业是一项需要激情与活力的商业活动,所以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不同于一般授课教师,必须时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性格往往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性格过于沉闷的教师,在从事创业教育之前,必须不断打造自我,使自己拥有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阳光型教师往往可以激发起学生们的创业欲望。反之,拥有再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不能创造“融入式”的创业教育发展模式,将逐渐重蹈传统教育照本宣科、生硬死板的覆辙,不能让学生在真正的创业教育中受益。所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必须注重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配置不同性格的教师,创造最优教学成果。
最后,进行创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时刻注重提高师德。他们与学生交流频繁,要时刻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注重修身养性。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坦诚相待,与其心照不宣,真正为学生的前途着想,让高职学生在外求学也时刻感觉到校园与社会对自己的关爱,用暖化的人心感染学生在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今天满怀希望地前进。
高职院校需要组织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团队,建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师资研习系统,聘请院校专家、资深企业研究员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师开设讲座、开展研讨会。利用多种方式对创业教育教师团队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乃至校级专业性较强的创新、创业教育系列培训活动。
如此不仅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理论与技能水平,还能够加强教师的综合素养。另外,通过多样化的理论、实践活动,可以实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的资源共享,提供跨区域教师间的流动,为创业教育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理论推广,师资资源库的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现今的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尚没有专门的评价体系,往往将其与传统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相提并论,如出一辙地采用试卷集中考试的方式考核教师的授课水平、学生的学习效果,或仅仅将焦点集中于毕业生的创业率,不重视学生在校实际学习成果。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制定政策、投入资金与精力,建立合理的创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除了利用传统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之外,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了解就业现状,辅助以模拟设计、市场调查、创业大赛等多角度、高标准的评价方式,如此才可以真正掌握到教师的传授能力、学生的创业水准,因地制宜,查漏补缺,采取更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具备的创业素质,分析自己的创业方向。
高职院校可以与国外大学建立定向交流的合作关系,组织创业教师团队参与国际性创业教育相关学术会议或参加中外合作的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高职院校可定期组织创业教育教师中的骨干外出考察国际名牌大学,要求其对这些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调研,就其创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及优势,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形成论文或报告形式,在创业教育教师团队中开展研讨会议,探寻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院校教师创业教育方式与途径,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提供支持,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1]朱春楠.韩国高校创业教育动因及特色分析[J].教育,2012,(8):65-66.
[2]何海宴.创业型经济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策略[J].教育探索,2012,(7):153-155.
[3]钱艳芬.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12,(6):146-147.
[4]梅伟惠.创业人才培养新视域:全校性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2,(6):144-149.
[5]屠丹丹.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6]胡晓玲.浅谈创业教育教师的基本素质[J].教育探索,2011,(6):116-117.
[7]李斐.论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6):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