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欣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简称ERM 框架)主要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明确提出内部控制服务于风险管理。
山西票号是晋商发展最繁荣的阶段。它由盛极一时,到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有近代特殊历史环境的影响,但与其内部因素密不可分的。没有及时认识风险并做出应对,是票号衰亡的本质原因。结合ERM分析框架,其衰落正是因为其内部控制的僵化和风险管理的缺失。
票号内部控制制度的僵化主要体现在劳资制度上。其劳资制度主要是东掌制和顶身股制度。在票号创办之时,“财东起意经营,聘请经理,由介绍人说明……即以礼招聘,委以全权。”顶身股的形成办法是:某一员工在票号做事多年,若财东和经理均认为其对票号经营有功,就开始顶身股。按其劳绩,凭借账期增加。从20 世纪初的资料来看,身股数前期仅仅是银股数的一半,后期则超过了银股数。
财东与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相对于现代意义上的委托代理有两个明显的区别:一是财东作为委托方对票号的经营盈亏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二是没有针对代理人的完善监督制度。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顶身股制度以有权利分红而不承担风险的股权激励形式平衡财东与经理人员的利益。
ERM 框架指出,内部环境即组织的基调,包括风险管理观念、治理结构等,具体表现在企业的权责划分和员工的素质上。监控是指对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的设计和执行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和评估,就制度的有效性提出改进意见,以保证制度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改进。票号的制度缺陷正是控制环境缺陷和监控缺失。
票号的内部制度设计中,责、权、利严重失衡。票号的经营权利集中在大掌柜的手中,为经营风险承担后果的却是财东。当票号经营不善,权、责、利的不对等使大掌柜出现通过过度信贷来实现利润不负责任的经济行为,严重影响票号持续经营。
经营权交给大掌柜之后,财东就不再过问票号的日常经营,就算是出现亏损,只要大掌柜能够说明理由,财东不但不会责备,反而立即补足资本,鼓励其继续经营。完全没有对于票号内部控制制度上的交流,更不用说改进。单纯靠大掌柜的道德而不建立完全的监督机制,有悖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也就为票号的经营风险埋下伏笔。
票号的劳资制度在发展初期功不可没,但其制度设计本身就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随着票号的发展,其劳资制度越显僵化,财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就加大了票号的经营风险。
ERM 框架也明确指出,风险管理需要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山西票号虽然通过密押等方式规避了一些经营风险,但在风险的管理上仍然存在严重缺失。风险评估即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进行分析。票号在其经营活动中,无论是对于客户还是竞争者,都没有做出足够的风险评估,对于自身经营环境的认识严重不足。风险应对即是管理者采用一系列的活动使得风险控制在企业的风险容限内。风险容限是指企业所能够承受的最大风险偏离度。山西票号特殊的资本制度又严重制约了其对风险的应对。
票号对于客户信用风险的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其信用借贷方式以及对政治风险的忽视。
山西票号始终采用的是信用借贷,其风险识别的基础就是大掌柜对于客户的道德评价。信用借贷对于票号业务的拓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特别是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很多客户的信用程度都因为动荡的局势而降低,对票号产生严重影响。另外,甲午战争之后,票号依赖清政府保持其在中国金融的垄断地位,票号的命运也和清政府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票号也没有及时意识到行业竞争风险。西方银行在其内部制度和贷款制度方面明显优于中国以票号为代表的旧式金融。而且,西方国家对于在中国投资银行业也极为重视,银行业的投资额达到外国对华投资总额的23.49%。山西票号对于这一批强大的竞争者却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避免与西方银行发生直接竞争,致使西方新式金融不断的吞噬旧式金融。山西票号也随之衰亡。
山西票号资本制度的特点就是资本规模小而且没有公积金制度。票号一般由单个家族创造,财东为票号承担无限责任,很难汇集大量的资本用于经营。创建初期的资本一般只有几万两,到了19 世纪末也不过二三十万两。而每年几乎都会分光当年的盈利,规模很难得到壮大。票号的流动性几乎完全由存款来支撑,后期由于过度信贷,以及不良贷款比例增加,票号的流动性风险急剧增加。资本不足令票号无力承担坏账或者挤兑造成的流动性不足。票号的风险容限很小,限制了管理者实施风险应对的选择权,很难采用降低或者分担风险的方式,只能选择承受风险,甚至破产。
山西票号的衰败原因复杂,中国近代的独特历史环境更是增加了其发展历程的特殊性。但是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最终内化。山西票号的发展历程印证了ERM 框架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要达到权利制衡的目的并且能够随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没有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没有企业的持续经营,企业最终只能走向失败。
[1]唐振国. 山西票号衰败的制度性因素分析[D]. 复旦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