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霞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外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的发展,以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院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改善高等教育不均衡状况等使命。社会各行各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突出了外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然而由于教育理念的滞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无法适应新的教育类型。加强ESP教学,按照需求分析理论设置ESP课程,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与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需求分析理论是ESP教学领域重要理论之一。ESP又称专门用途英语,是为有特殊需求的学习者而设,与其学科或职业有关。在课程开始之前,对学习者的基本情况、学习目的、学习要求等进行分析,是ESP课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于“需求”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看法。West认为“需求”是个相当模糊的概念。Hutchinsonamp;Waters提出“需求”包含两层意思[1],一层为“目标需求”(target-needs),即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动机、目的和使用情况;另一层为“学习需求”(learningneeds),即学习者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进行有效交际所必需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又把“目标需求”细分为“必学知识”(necessities)、“欠缺知识”(lacks)和“想学的知识”(wants)。Robinson从人本主义出发[2],提出了“客观需求”(objectiveneeds)和“主观需求”(subjective needs)的概念。前者概括了学习者所有客观状况,如英语学习中的难点、学习者现有水平等,后者强调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的认知与情感需求,如信心、态度等。
从韩礼德的语域分析到威多森的语篇或修辞分析,再到语体分析和哈钦森的“以学习为中心”阶段,ESP教学逐渐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过渡到帮助学习者学习语言技能。以学习者为中心就是建立在对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基础之上,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以特定目标为导向,满足学习者的特殊需求。如何帮助学习者在目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英语,是ESP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了解学习者必须懂得哪些知识,明确学习者在ESP学习过程中的起点和终点,结合学习者对ESP课程的期望,才能有效展开ESP教学。
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对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国内众多高校推出了ESP课程,如金融英语、会计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商务谈判英语等等。但由于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不够成熟,这些课程均存在很多问题。单胜江总结为课程设计的盲目性和课程设计无法满足学生需求[3]。具体表现为ESP教学忽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从而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不能适应ESP课程;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目的性;课程设置时间分布不合理;课程设计与高中英语课程重复等。他认为ESP课程改革应从基础英语课程改革入手,分析社会和学习者的需求,改革大学基础英语课程模式,为ESP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另一个影响因素是我国的教育指导模式。国内的课程设计是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为导向,将教学活动及目标细分到具体的科目、学分、学时等比重上。这种统一的指导模式在面对具体情况时缺乏灵活性,无法及时变通。各地的经济发展目标不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而对人才的核心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只有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针对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达到ESP教学的预期目标。
200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一般层次的听、说、读、写和交流能力的提高上,而是应该强化科技、文化等更高层次的国际交流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介于研究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之间[3]102-106,其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培养学术型人才或技术型人才,而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即具有本科理论水准的知识,又有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于区域现代化的生产、建设和管理。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以学科和应用为主线,加强对学习者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习者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熟练使用英语,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在课程设置前,应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进行分析调查,对开设课程的必要性和实用性进行论证,从而使课程设置更合理,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1)要处理好ESP课程与EGP课程的关系。(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或通用英语是将英语作为一门独立的语言课程,教授英语基本知识和语言结构,帮助学习者欣赏文学作品、应付普通语言水平测试。但当他们需要用英语处理特定领域的事务时,却遭遇相关专业知识缺乏的瓶颈。EGP是ESP的必备条件,ESP是EGP的后续延伸。当前争论的焦点是何时开设ESP课程。随着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大力发展,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逐年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迟迟不与专业挂钩,怎能要求学生毕业后走上需要专业英语的工作岗位能够胜任愉快?[5]”有专家认为,中学阶段完成普通英语的教学,大学阶段则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有条件的重点大学是应该能做到的。但大部分本科院校因学习者基础的差异,选择在大学三、四年级才开设ESP课程,主要是担心学习者掌握的EGP知识能否保证其顺利地进行ESP学习。也有学者提出,大学低年级开设ESP课程是可行[6],视课程的目的而定。例如,,DudleyEvans 和St.John将商务英语 (English for Business Purposes)分为普通商务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Business Purposes)和专门用途商务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Business Purposes)。前者要求学习者掌握商务英语的基础词汇、知识和技能,能看懂商务英语文章和报刊杂志。后者要求学习者运用商务英语进行专业地深入研究、撰写论文、解决专业问题。因此,大学低年级宜开设普通用途的ESP课程,提升语言技能;而高年级宜开设专门用途的ESP课程,提升专业知识。ESP教学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顺应这种趋势,从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处理好ESP课程与EGP课程的关系。在EGP教学的同时,适当开设普通ESP课程,为高年级进入专门用途ESP教学打下基础。
(2)应该加强ESP实践教学课。传统的ESP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主要采用语法+翻译法。教师或侧重语言技能的讲授,或偏向专业知识的普及,师生双向互动少。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而不是“做中学”。大部分学生能看懂本专业的英语资料,却不能用英语交流相关信息。相对于“研究型”人才而言,“应用型”人才更注重听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种人才需求催生了实践教学课。
实践教学课以建构主义和任务教学法为理论依据,结合学习者自身特点,通过创设一定情境,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语言应用的场合与机会。其目的就是要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最终实现学以致用。只有提高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设计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和口语技巧的活动,给予学习者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充当设计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利用各种条件和手段激发学习者的互动意识,促使其发挥主体作用。各种类型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辩论赛、临场实训等,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气氛,又能让学习者主动参与其中,在做中学。校外实践,如企业见习、调查报告、志愿者工作等,让学习者直接接触企业文化,了解行业最新趋势和人才需求。实践教学课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自身能力,满足企业、单位的需要,在ESP课程设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课程评价指的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采集有关信息,采用定量、定性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ESP课程评价是ESP课程设置的最后一步,通过收集反馈,检验最终的教学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课程目标,是否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差距及差距的原因,弥补的可能性等,以此进一步提高ESP教学。ESP课程评估既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又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弱项与需求,从教与学两个方面促进ESP课堂质量的提高。
由于目前我国高校ESP教学缺少统一针对某一专业编写的教学大纲,对教材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对于好的ESP测试没有足够的理论描述,导致考试形式不规范、考试内容缺乏真实性和系统性[3]160-161,这些缺点极大影响了对ESP课程的评价。因此,依据需求分析理论,按照“以学习为中心”、“真实性”和“专业性”三个标准,建立独立健全的ESP课程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Hutchinson本着“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8],认为课程评估的内容就是回答两个问题:(1)课程是否满足了学习者语言“学习”的需求?(2)课程是否已经满足或正在满足学习者语言“使用”的需求?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则说明课程设置是成功的;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就要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测试内容和方式以及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寻找原因,并思考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如何调整来满足这些需求。学习者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其自身的学习需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时会与目标情境的需求有冲突,有时又不满足于目标情境的需求。传统课程评估中的终结性测试不能充分体现学习者的ESP能力,而“一考定乾坤”的结果性评价忽略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努力,容易挫败学习者的积极性。只有“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者为本,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有机结合,才能综合全面地考察学习者的ESP能力和课程教学的效果,而非简单地满足功利性目标。
ESP课程评估中有一个问题备受专家的争议,即真实的专业语境在测试中可以再现吗?学习者的测试成绩与其随后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存在差异,是专家对ESP的测试效度产生怀疑的依据。能否提高学习者的实际运用能力,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培养“学究型”的人才,是衡量ESP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标准之一。教师除了了解学习者在真实环境中所应具备的语言和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全方位地培养学习者的执行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真实任务模拟和校企合作是卓有成效的方式之一。学习者在企业接受专业知识的上岗培训,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了解企业的文化与价值观,在真实的环境中把握企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这不仅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其学习更具目标性,学校也了解了企业对ESP人才培养的需求,企业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中亦明确对人才的需求,实现其用人的意图。
另外,ESP课程具有鲜明的目标性和实用性,所培养的人才应以英语为工具,在专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因此,ESP课程评估应考虑专业程度与语言能力,而不是用看似难度较高的英语专业考试来衡量ESP能力。除了传统的期末考试、课程论文之外,书面或口头报告、案例调查与分析、真实任务模拟等,都能有效地评估学习者的语言沟通能力以及专业化沟通能力。无论哪种评估方式,其目的都应满足学习者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提高其对专业知识研究和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总之,只有建立和实施规范的课程评价体系,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模式,才能检测该课程是否帮助学习者提高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帮助教材编写者改进教材质量,帮助课程设计者完善课程设计,最终达到学习者的预期目标,符合社会各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在需求分析理论指导下,ESP课程围绕“以学习为中心”、“真实性”和“专业性”这三个标准,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从基础英语到实际运用的过渡,满足其学习的各种需要,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1][1]Hutchinso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Robinson, P. ESP Today: A Practitioner’s guide. [M].New York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1991
[3]单胜江.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02-106.
[4]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2003(4).
[5]殷学侃,黄宁夏.大学低年级开设ESP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9(7).
[6]Hutchinson T. Waters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