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及其生成

2013-08-15 00:45宋成剑李凤堂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含义理论课趣味

宋成剑,李凤堂

(1.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2.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

鉴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际存在的枯燥单调、缺乏吸引力,不能有效地确保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情形,有学者提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实现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三者的结合。[1]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探讨中,我们首先需要明了的问题是:什么是趣味?什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只有明了这个问题,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研究深入下去。正是在这个重要问题上,学者们却恰恰存在不足。笔者在此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含义给以初步的解说,从而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探讨引向深入,也因此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趣味及实效,并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确实“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含义

要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含义,首先必须明了趣味的含义。

1.趣味的含义

人们经常使用趣味一词,但趣味一词在不同的具体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对趣味一词的含义,我们必须结合具体不同的语境来理解。大致地说来,结合具体不同的语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趣味的含义:

第一,从字面的意义、词源的意义上,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方面来理解趣味的含义,趣味是指“趣向令人感觉愉悦的味道”。趣味一词是由“趣”和“味”两个字构成的。味是人的味觉器官在与外界物的接触中产生的感觉,如酸、甜、苦、辣、咸等不同的味道。趣的古义有“取”(如“趣舍”)、“赴”(如“趣利”)、“快”(如“趣行”)等等,《说文解字》释“趣”为“疾也”。“趣,趋也,取也。”[2]人们的味觉器官在与外界物的接触中,产生不同的味,人们总是趋向于感觉愉悦的味,避免感觉痛苦的味。趣与味合在一起,构成趣味一词,所以从字面意思来看,趣味就含有“趋向令人感觉愉悦的味道”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趣味一词的理解,既不能脱离趣味的主体——人,也不能脱离趣味的客体——物。趣味就是作为主体的人在与作为客体的物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由于具有某种趣向,客体由于具有某种属性,主体趋向客体,客体吸引主体,从而使主体与客体紧密地联系起来。梁启超所说的“趣味这件东西,是由内发的情感和外受的环境交媾发生出来”[3],正是这个意义。正是由于趣味一词既联结着主体,又联结着客体,所以人们在使用趣味一词时,有人从主体的或主观的方面来理解趣味的含义,有人则从客体或客观的方面来理解趣味的含义,由此产生了趣味的第二个方面和第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二,从主体的或主观的方面来理解趣味的含义,趣味是指主体——人的主观趣向、主观欲望、追求、兴趣、爱好等等。在美学研究中,趣味作为美学范畴形成于17 世纪,而趣味理论兴盛于18 世纪。许多美学家,如休谟、博克、康德、朱光潜等,都对趣味有着较为深刻的论述,[4]尽管这些美学家对趣味的具体界定各不相同,但都是从主体或主观的方面出发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的趣味存在着个体、个性的差异,“趣味无争辩”。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梁启超说:“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5]梁启超所说的“教育趣味”中的“趣味”一词,结合其具体论述来看,是指教育者对教育的趣味,即教育者对教育的兴趣、爱好、追求、趣向。同时,由于人的趣向、欲望、追求、兴趣具有不同的层次,所以,趣味也就具有不同的层次:下等趣味和高等趣味,低级趣味和高级趣味。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典型例子是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的一段话:“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6]在这里,毛泽东为我们指出,一个人一旦具有了像白求恩那样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可以脱离低级趣味,也即脱离低级的趣向、欲望和追求。

第三,从客体的或客观的方面来理解趣味的含义,趣味是指客体——物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是“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7]。进一步地说,这种属性包括三个方面的特性:即使人愉快的特性;使人感到有意思的特性;对人有吸引力的特性。这三个方面的特性本质上是统一的,因为没有愉快的特性,当然就谈不上有意思和吸引力;同样地,没有有意思的特性,也谈不上愉快和吸引力;没有吸引力的特性,也就无所谓愉快和有意思。在这个意义上,趣味的含义本身包含着和体现着趣味的意义:趣味使人愉快,趣味使人感到有意思,趣味对人有吸引力。因而,凡是有趣味的事物都是使人愉快的事物,都是使人感到有意思的事物,都是对人有吸引力的事物。因此,我们要使一个事物使人愉快,要使一个事物使人感到有意思,要使一个事物对人有吸引力,就必须使该事物有趣味。换言之,我们要使一个事物有趣味,就必须使该事物让人愉快,让人感觉有意思,对人有吸引力。梁启超所谈的“趣味教育”中的趣味一词,结合其具体论述来看,其含义是指教育的趣味,也即教育使学生愉快、使学生感到有意思、对学生有吸引力的特性,通过趣味教育,使教育对学生来说是愉快的活动,是有意思的活动,是有吸引力的活动,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在乐于接受教育的情形下,培养学生对于所学课程内容的兴趣、爱好,在兴趣、爱好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和研究,进而完善自身的发展,有所发明和创新。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含义

趣味一词,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根据具体不同的语境,具有具体不同的含义。从美学的观点看,当学生用有趣味或无趣味来表达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受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既揭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情形,另一方面又揭示了这种性质、情形本身在学生内心的反映,揭示了学生以审美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审美对象的审视和评价。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主要是在趣味的第三个含义上使用的,即在客体属性的意义上使用的。同时,结合具体不同的语境,在其他两个含义上使用趣味一词。从趣味一词的第三个含义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含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学生愉快、使学生感到有意思、对学生有吸引力的特性。我们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直接目的,就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趣味,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感到愉快,感到有意思,也因此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自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学生对学习是否有兴趣,与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你讲的内容符合学生的需求,学生就会有兴趣。这就要研究学生的需求是什么,学生对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学生想听什么、希望知道什么,使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需求相吻合。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种复杂的现象,学生会有许多的问题和困惑,会有许多需要从思想上理论上搞清楚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教学方法的研究,就要从这些问题入手去满足学生的需求。”[8]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考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向、欲望、需要、兴趣、要求和追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学生的趣向、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即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需要的最佳结合点。同时,教师通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思想政治理论的趣味,即通过教学让学生达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思想政治理论“佳妙的了解和爱好”①,从而使学生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外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生成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具有“知识的先在性(知识渊博)、阅历的先在性(经验丰富)、时间的先在性(年龄大)”[9]的特点,因而,教师成为教育者,学生成为受教育者。任何教学活动一般都是教师主导的活动。教学就是教师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一定的过程把一定的知识、思想观念、技能借助于一定的方法传达给学生的活动。在任何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都离不开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生这几个方面的要素,任何具体的教学活动都是这几个方面要素有机统一构成的整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是这样。因此,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的趣味。同时,因为教学分为若干要素,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可以具体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的趣味:教学整体的趣味、教师的趣味、教学过程的趣味、教学内容的趣味、教学语言的趣味、教学方法的趣味。

1.教学整体的趣味

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生产视野来看,教学属于产品同生产行为不能分离的精神生产。作为精神生产的教学,是教师运用语言、通过一定的过程、借助于一定的方法把一定的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由学生品味、消费的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是这样一种精神生产活动。这样,教学的趣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趣味首先是一种由各教学要素组合而产生的精神产品的趣味,即教学整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的趣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的趣味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来保证的。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教学上升为艺术活动时,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学作为艺术的美妙与美好,因而,也就会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趣味。

2.教师的趣味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是由一定的具体教师主导进行的。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接受所讲授的课程,首先得接受这个讲授者。如果台下的学生不了解甚至排斥反感台上的教师,很难想象其教学会有什么实际效果”[10]。因此,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吸引学生,首先,教师自身必须吸引学生,至少不能让学生反感排斥教师自身。“一个有人格魅力和教学水平的老师可以让一门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讲得不好就会让学生对一门课产生厌倦。”教师“生动的讲课方式、良好的互动能使学生提高对一门课的接受度、认可度和学习兴趣”[11]。为此,教师就要全面加强自身的修炼,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以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教师的魅力就是教师的趣味。教师的趣味就是教师对学生有吸引力,让学生感觉愉快,让学生感觉有意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趣味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感觉愉快,让学生感觉有意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趣味可以使教师成为学生所喜欢的“人气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气教师”是指“为学生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表现之后发生在心理上的集体默契与赞赏。这些教师……以各具特色的学术涵养、教学风格与个人魅力等吸引与感染学生”[1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趣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中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3.教学过程的趣味

教学活动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教学过程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和全面发展个性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具体展开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就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有一个从开始课程教学到结束课程教学的过程。就具体的一堂课来说,也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要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有趣味,就必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有趣味,也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让学生感觉愉快、让学生感觉有意思、对学生有吸引力。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有趣味,就必须把握教学过程各环节,掌握调整好教学节奏。

4.教学内容的趣味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广大的教师面临着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系统性与学生问题针对性的关系问题。进一步说,这个问题在教学中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就可能存在学生问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追求学生问题针对性,即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行教学,就可能存在理论系统性不强的问题。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方面考虑,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在于必须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即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思想问题讲理论,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足学生对理论的需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而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理论系统性不强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督促学生系统地阅读教材来解决。

5.教学语言的趣味

课堂教学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和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教学必须借助于语言才能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是如此。这里就有一个用什么样的语言进行教学的问题。“无论什么课,学生都希望教师语言生动、风趣幽默。在公共政治理论课上,学生对此有更多的期待。因为学生往往认为理论课比较枯燥,只有通过教师生动的讲解,才会引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13]“纯理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需要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把深奥的道理说清楚”[14],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这个问题上,我们主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趣味。

6.教学方法的趣味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和手段。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法是有趣味的教学法,不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法是没有趣味的教育法。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方法本身富有趣味。陶行知在谈到他的“教学合一”的教育思想时说:“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一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15]就是说,好的教学方法不是由教师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由是否适合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的。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就有趣味,教师的教学就富有成效,反之,就成效较少或没有成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的,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趣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愉快、感到有意思、对学生有吸引力的特性。有趣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符合人的认识、学习规律,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涉及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主体,因此,“改进教学方法应该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才能提高”[16]。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努力,使得教学方法既适合于教师的“教”,同时又适合于学生的“学”。这样,合适的教学方法本身就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学的趣味。

综上所述,在认识趣味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含义的基础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富有趣味,就必须在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趣向等方面的基础上,努力使教师自身、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有趣味,从而使教学整体有趣味。这样的趣味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知识性紧密结合的趣味,而不是相分离的趣味。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教学,让学生感觉愉快的教学,让学生感觉有意思的教学,因而,是让学生“真心喜爱”的教学,同时也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学。

注释

①“佳妙的了解和爱好”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对趣味的理解。具体请参见: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7.

[1]房彬,檀江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三结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55-57.

[2]邓牛顿.中华美学感悟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141.

[3]于民,孙通海.中国古典美学举要[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030.

[4]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2-124.

[5]金雅选编.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8.

[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0.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46.

[8]顾钰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6.

[9]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35.

[10][13]王炳林.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创新研究[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5,9-10.

[11][12][14]叶天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初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56-157,122,170.

[15]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3.

[16]陈占安,钟明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第五辑)[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20.

猜你喜欢
含义理论课趣味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午睡的趣味
虚荣的真正含义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