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苗苗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内核的凝练,是社会主义社会长期普遍遵循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政党、民族、国家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指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对现实挑战的有力回应。
当今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与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就思想认识领域,诸多问题在全球化这一时空境遇中凸显:传统价值观的消解、多元社会思潮的挑战、信任危机的滋生、理想信念的重建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应对在思想认识领域的现代性挑战,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越是深入人心,人们奋斗的目标指向就越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越正确、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与动力越足、道德自律越有力度、自觉践行的主体能力越高。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越具生命力,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主旋律越强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也越显著。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合社会主义力量,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与提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内容的三个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真实地反映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应然要求。其中,富强包含人民富裕和国家强盛,人民富裕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国家强盛是人民富裕的保证。富强不仅限于经济上的物质充裕,它也包括了精神文化上的优越与强大。它强调既富又强。不富不强就要陷入贫困与动荡,落后就要挨打;只富不强就要陷入精神虚无的境地,软弱、难以立足。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是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作为工具的民主,是人民享有的权利,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手段;作为目的的民主,是人民拥有民主的理念、意识、行为,代表着一种精神境界和生活状态。文明指个人和社会的精神状态、精神境界和精神成果,是承载和延续人类智慧的纽带。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关系领域的表征,是人们对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理想状态的向往,表现为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基础上的取长补短、稳定融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角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格局相对应,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与人们的共同愿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本质规定,明确了在国家这个层次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内容与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本质和最高理想。自由是目标指向,平等是内在要求,公正是根本保证,法治是现实途径。其中,自由与平等是人类共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它从来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共产主义的主要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以来始终坚持的终极目标。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与平等,所指的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主体能力的确证,是价值旨归。公正,包括社会公平和正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它既是一种价值理念,又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意味着美和善、应当和合理,要求社会坚守正确的道路、秉承公道的原则、运用得当的方法,提出合理的诉求等,其要义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公与私、义和利之间的关系。法治即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不断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一种既定的发展目标,而不是既定的现实状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内容在社会这个层次的反映。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是个人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在我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爱党是联系在一起的。敬业就是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勤勉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进取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诚信友爱就是全体人民诚实守信、平等友爱、和谐相处。如果人们诚信缺失、人情冷漠、道德沦丧,健康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秩序、持续的社会发展就无从谈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有着现实的针对性,是在公民个人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内容的基本体现。
“三个提倡”包含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承载了全国各族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和要求,分别立足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的三个层次的构建内容。其中,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位于最高层次,是个人与社会价值追求的目标指引和自觉践行的保证,失去这一目标与保障,位于以下层次的价值实现就会迷失方向、弱化力量。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位于中间层次,是连接国家和个人这两个层次的桥梁,中断了这一桥梁,这两个层次的内容就无法契合与统一。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位于最低层次,是其他两个层次的价值实现的基础。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以及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完善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
在实践层面上,国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位和引领,对多种复杂关系的协调和整合,是落脚点;社会对现实问题的应对和解决,致力于宣传和教育,是着力点;个人的自觉内化与践行,是关键点。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路径。
正确处理软与硬、主与次、公与私之间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提出的要求,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构建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既需要以刚性的物质力量为支持,又需要以柔性的精神力量为支撑。软硬兼施,坚持推进经济的纵深发展,致力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切实提高,人民在吃得饱、穿得暖、住得舒适、行得安全的基础上,去畅谈理想、践行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才有现实依托,才行之有理;坚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发挥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健全法律体系,实现奖惩分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有可靠保障,才行之有据;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内涵及其优越性,激发人民的情感共鸣,唤醒人民的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才行之有力;引领多元的社会思潮,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说人民所说,想人民所想,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说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才行之有效。
如何处理和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社会思潮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中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分清主次,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不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关键在于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拥护和认同,在于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引领。人民共识不是通过强制达成的,而是通过感化实现的。价值引领不是通过打压促成的,而是由其本身的真理性、超越性、科学性特点决定的,而一旦这些特点得以彰显,那些发起攻击的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所制造的流言便会不攻自破。
对公私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一直是中西价值观差异的主要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亟须解决的难题。公私分明,是国家应坚持的重要原则。它包括以下内涵:一是指公私要有明确的界限,不能公私不分。公私不分就难以立法,就会出现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奖惩不公、徇私枉法,导致权力腐败,法制权威丧失,政权的公正性消解,最终难以服众。二是公私要分得得当,公私分得不当,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就难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也就失去了基础。
宣传与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的要求,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得怎么样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传递的主要途径。宣传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重视净化社会环境,解决现实问题,不断减少甚至杜绝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社会现象,赏罚分明,从正反两方面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二是要丰富宣传形式与内容。宣传形式要多姿多彩,宣传内容要具体生动。不要过于抽象,群众会觉得看不见也摸不着,难于操作。也不要过于空洞,搞形式喊口号,要具体、真实地反映群众愿望,要关照群众的现实生活,要让群众践履后尝到“甜头”,使群众乐于信仰和践行。三是要创新宣传方法与途径。要利用现代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地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创建信息交流平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过程中的吸引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公民个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关键。社会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投入,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持;重视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培养与选拔;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创新理念、内容、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教育制度与教育机制,突出培养人、服务人、提升人的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人所需、为人必需,合情合理、入情入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个体的自觉践行是衡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最终得以构建的根本标准。它在不同的行为主体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和要求。就党员来说,要率先垂范,发挥主导作用;就群众来说,要自觉践履,彰显主体地位。
党员的率先示范,是宣传和传递核心价值观最有力的活教材。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履行的程度和状况,是群众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尤其是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不能给群众以错误的导向,要严于律己,敢于接受批评,要树立榜样,行为示范,带头进行学习、研究、宣传和践行。同时建立健全党内党外的监督机制、评价机制、培训机制与考核机制,转变政府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明确责任、加强政府执政的透明度与服务功能,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监督权,改善党群关系,真正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改善民生,重新唤起群众对党员的信任和拥护。
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主体,没有主体对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核心价值观就失去了生命活力。群众的自觉践履,要求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加强品德行为规范,主动学习、研究、思考,积极参与、发展与创新,唤醒主体意识,克服依赖心理,坚持自律、自省、自强与自信,用自己切实有效的行动,完善自己,感染他人,自觉实现从听的阶段、看的阶段到说的阶段、想的阶段再到信的阶段、做的阶段的转变与飞跃。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只有凝聚国家、社会、个人的合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与科学性在传播中被群众知晓、在教育中被群众领会、在践行中被群众检验与接受,核心价值观才能融入群众的生活与灵魂,最终转化成人们的自觉追求,完成由价值引领与传递到价值感化与认同,再到价值信仰与践行的构建过程。
[1]刘峥,刘新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探索「J」.求索,2011(9):122-135.
[2]刘爱军,董芳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文化价值依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