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

2013-08-15 00:44李爱云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古人礼仪

李爱云

(衡水学院中文系,河北 衡水 053000)

礼仪在中国人的词典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词汇,它既可以作为一个尺度来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素质教养,也可以作为一个标志来展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自古以来,中国人非常看重礼仪的作用,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可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礼无处不在,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安宁,因而礼仪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当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势在必行。如何借助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促进大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传统礼仪文化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对大学使命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许多高校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其实,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是现代才有的高等教育目标。早在上世纪40年代,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教授奥尔特加·加塞特就提出“在大学里再度建立文化教学”,他认为“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核心思想体系是大学的基本功能”。[1]1943年,清华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梅贻琦在谈到工业人才培养时也明确指出,“大学教育毕竟与其他程度的学校教育不同,他的最大的目的原在培植通才;……他的最大的效用,确乎是不在养成一批一批限于一种专门学术的专家或高等匠人,”他认为,“真正工业的组织人才,对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至于一切的人文科学、文化背景,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2]。梅先生虽然当时是针对理工科院校提出的教育主张,但对于今天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仍然具有重大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以说,礼仪文化伴随着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早在夏商时代,中国就有很多隆重的祭祀上天和鬼神的仪式。到了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乐,礼仪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宗教、政治、道德在内的典章制度,形成了中国较为完备的礼乐制度。春秋时期,孔子穷其一生恢复周礼,倡导礼仪及其教育,并形成了独特的儒家伦理文化。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中,以礼乐为中心的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传统礼仪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关于一个人如何成为社会人的百科全书。据《仪礼》一书记载,中国古人从出生到死亡,大致要经过冠(笄礼)、昏、丧、祭、射等重要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还有相见礼、饮酒礼等等,告诉人们如何与人相见、交往、宴饮等。传统礼仪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是覆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行为规范。例如:冠礼,是指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束发加冠,举行成年仪式,标志着他可以作为一个成年人参加氏族的各种社会活动;笄礼,是古代女子的成年礼,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可以取字,谈婚论嫁。由此可见,冠礼和笄礼不仅仅是一种礼节仪式,更是古人社会生活的形象展示。因此,当代大学生通过学习传统礼仪文化,可以了解古代的社会生活,体会礼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沉淀其中的人文底蕴,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传统礼仪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大学生要想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仅仅掌握一些人文知识是不够的。学生拥有了丰富的人文知识,仍然处于素质教育的低级阶段,素质教育的核心应当是人格培养。正如杨叔子先生所说:“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亦即‘做人’的素质。人格则是人文素质的本中之本。”[3]因此,只有当人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情感,才能对人的气质、涵养有所裨益。

传统礼仪不只是作为一种简单的形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是通过一定的仪式来涵养人的心性和道德,从而锻炼人的品格。例如上面提到的“射礼”,就是古人正心修身、反躬自省的一种方式。从射礼中可以体悟人生:射箭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调整好自己的体态和心态;发而不中,根本原因在于自身,因此,不要怨天忧人,尤其不要埋怨射中者而是要反躬自问。再比如丧礼,规定了父母死后,作为子女要守丧三年。在这个礼节背后,实际上蕴涵着古人对于一个人成长的认知。一个人在母腹中孕育十个月来到人世,三岁方能脱离母亲的怀抱。这期间,母亲付出了多少艰辛可想而知。母亲死后,礼仪要求子女守丧三年,不能享受各种娱乐,这也是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检验和锻炼。古人正是通过各种礼仪形式,规范人的行为,锤炼人的品格,从而达到培养人格的目的。因此,大学生学习古代礼仪文化,并不仅仅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简单地学习古代礼仪的形式,盲目照搬照抄,而是要体会形式背后的精神所在,体会这种仪式对古人人格形成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将礼仪知识通过学习、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外化为行为习惯,形成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培养积极健康的人格。

三、传统礼仪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礼仪的本质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把“明礼诚信、团结友善”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在全国高校轰轰烈烈展开,但是大学生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大学生对礼仪本质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礼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通过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礼仪的本质。

礼仪一词,由礼和仪组成。礼的繁体字形是“禮”,左边的“示”表示祭坛,右边的“豊”,表示把两块玉放到祭祀礼器之中,整个字形表示向鬼神献上贵重的祭祀用品,供鬼神享用,以求得鬼神的保佑。因此,许慎将“礼”解释为“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仪,繁体字形写作“儀”,从人,义声。《说文》解释:“仪,度也。”本义是容止仪表以及各种仪式。“礼”和“仪”合在一起,就是以美的形式表达崇敬之意,是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所以,中国古代的礼仪是以内在的德性为基础的,只有具备高尚的内在品德,一个人的外在行为才能美好,才能符合社会规范。所以,古人既重视内在品德,也重视外在形式。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4]用外在的礼仪形式彰显内在的良好品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因此,礼的本质是敬人。

就传统礼仪的内容而言,也突出礼仪重在敬人的本质。以古代婚礼为例,古人从求婚到结婚有一套完整的礼节仪式,称为“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在前五种礼节中,女方的父母都要在庙中摆设宴席,然后走到庙门之外拜迎男方的使者;进入庙门后,互相揖让,在两楹之间接受男家使者所传的使命。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使婚礼恭敬、谦慎、隆重而光明正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亲迎”是指儿子接受父命去迎亲,把女子接到家中,“同牢而食,合卺而酳。”[5]也就是说夫妇共用同一种饭食,共饮交杯酒,表示合为一体,尊卑一致地相亲相爱。第二天清早,新媳妇要去拜见姑舅(指公婆),献上枣栗和干肉,表示晚辈对长辈的孝敬。如果公婆已经过世,三个月之后要去祖庙拜其灵牌,以取得祖先神灵的认可。由此可见,古代结婚礼仪的设置,凸显了夫妻合体和孝顺父母的核心观念。古代结婚礼节虽然繁复,但是在每一种仪式背后都体现了对他人的敬重。所以说,传统礼仪文化,不仅注重礼仪形式,更加注重精神内核。礼仪的内涵是为了理性地引导人的情感,使之走向“和”的境界;规范人的行为,使之合乎社会要求;培养人的品德,使之逐渐完善。因此,礼仪文化有育人的作用。

综上所述,传统礼仪文化是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大学生学习传统礼仪文化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群体的人文素养,而且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环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8.

[2]梅贻琦.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84.

[3]杨叔子.杨叔子教育雏论选[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55.

[4]程昌明译注.论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60.

[5]刘道彩,王敏译注.礼记[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9:6 88.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古人礼仪
好玩的古人
文明礼仪润童心 养成教育伴成长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不懂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