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成
(韶关学院 政务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论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
周新成
(韶关学院 政务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未来技术创新的主力军,肩负着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但地方高校大学生存在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防范观念滞后、科技伦理和方法论缺失的现状,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地方高校可通过更新观念、创造条件、营造氛围等培养模式,强化、优化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他们的科技风险防范能力。
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意识;地方高校
技术创新活动和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科技风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正在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风险源。当代大学生是未来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能否培养他们具备敏锐和较强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是高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往往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提升而忽视对大学生进行科技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学生自身也较普遍地重专业技术知识学习而轻科技哲学世界观的培养,特别是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意识的缺乏更为严重,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
科技风险属于“被制造出来的风险”,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科学技术引发的各种不确定性的损失和危险对社会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其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覆盖面广,潜伏性强、可控性低,恢复力差、报复性强。因此科技风险一旦变为现实就意味着不可逆转的毁灭性破坏,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许多物种和不可再生资源将消失。而且科技风险报复性极强,贝克在论述风险社会时提出了全球性科技风险的“飞去来器”(boomerang effect)效应,引发风险的人类迟早会遭到风险的回击。科技风险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以不同形式展现出来,其影响力度和广度也在急剧增加和扩展,核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引发的一系列科技风险正在急剧恶化甚至接近崩溃边缘。科技风险与人类实践存在一种伴生的关系,科技的高度发展使技术产品遍布人类的生活世界,创新的、非嵌入性的技术造成的风险也加速扩散,致使科技风险及危害潜藏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为复杂、突变、整体和非线性的特点,引起了人类社会普遍的关注和忧虑[2]。现代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科技风险,重视科技风险的防范。对于科技风险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不能总是亡羊补牢,事后追究责任,更重要的是培养科技风险的防范意识,增强科技风险的防范能力。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能否培养他们具备敏锐和较强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是现时期高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但调查表明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意识缺乏的现象较为严重,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科技风险规避能力显得非常重要与紧迫。
笔者曾对300名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采用随机书面形式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出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风险知识匮乏、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风险防范观念滞后。仅有67%左右的学生对现代科技风险有潜意识的感知,更多的是对现代科技成果的神化盲从。对科技风险的内涵、特征认知存在误区,轻视科技风险。60.5%的调查者认为现代科技风险近似于其他社会风险,并将现代科技风险等同于其他社会风险,忽视了其是“被制造出来的风险”这一要义。在对现代科技风险特征的认知上,57%的调查者单方面关注其破坏性和不确定性,忽略了其隐蔽性、全球性。科技伦理和方法论缺失。问卷分析结果显示:65%左右的学生头脑中没有系统的科技伦理意识和规范的方法论思想。只有20.5%左右的教师在课堂上将现代科技风险作为知识内容予以讲解重视,26.5%的调查者将现代科技事故单方面归于科研人员。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成果令世界瞩目,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大学生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了普遍的提高,但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并不强。调查表明: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意识从整体上看是较为欠缺的,大学生对科技风险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科技风险防范意识的状况却不容乐观。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地方高校大学生自身因素造成的,另外学校和社会等方面也是导致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问题出现的原因。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的学术氛围较为浓厚,但是与科技风险教育相关的活动却很少出现在课外校园文化活动中,没有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造成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整体状况不佳,尤其是科技风险知识匮乏,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因为缺乏现代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有效经验,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地方高校很容易走过去高等院校的老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做得不够,科技风险防范教育的意识不强。同时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还非常单薄,缺乏具备科技风险防范教育资质的专业教师,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教学资源是高校长远发展的重要法宝,迫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教学资源被挪用到大城市,发展当地的高等学府,地方高校办学形势更加严峻。在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大前提下,地方高校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只能把仅有的资源投放在最迫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之中,从而忽略了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大多数高校只注重理论课程设置,忽略方法论课程的开设。同时部分高校校园建筑面积不足,硬件设施不全,直接影响科技研究的实验室资源,由于实验室不足,老师只是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理论传授,而无法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动手能力。
社会对培养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意识的关注度不够,政府决策和学校行为需要社会的监督。监督政府决策,才能使国家政策顺利执行,达到预期效果;监督学校行为,关注学生思维教育模式,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保障。目前我国社会对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意识关注度较低,不注重当代大学生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达到什么程度,社会对培养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意识的呼声小,直接影响大学生对科技风险知识的关注和学习,致使科技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的培养缺乏社会保障。
首先,加强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是对所面临的科技风险的积极回应和应对风险社会变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科技风险防范意识与防范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技风险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现时期地方高校学生直接面对的科技风险主要表现为计算机病毒、电脑黑客、手机诈骗、网络陷阱、银行卡被非法盗用、电脑辐射、转基因食品中毒等科技风险。许多学生如遇到银行卡被非法盗用、手机诈骗、计算机被黑客入侵等科技风险时不知如何是好,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精神紧张,惊慌失措。在科技风险问题上不能筑起思想防线以提高科技风险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
当前大学生的学习重心是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上,知识面相对较窄,科技视野不开阔,忽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不足,对伪科学及封建迷信活动的分析判断能力不强。这都与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和风险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较多学生对科技风险的来源、特征和类型不甚了解,或将科技知识的滞后作为科技风险的来源,只看到了科技创新的内在不稳定性,而忽略了人们的功利性及行动者网络所引发的科技风险。对科技风险的认识只停留在核泄漏、温室效应等宏观事件上,忽略了身边的科技风险。例如学生们会关注核辐射、转基因食品带来的危害,而忽略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所产生的辐射对人体的损害,没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了解科技创新和成果运用所引发的科技风险,未能在科技创新前认识到科技风险的存在,多数学生的思想停留在科技创新失败后再采取应对措施的层面上。
其次,加强大学生现代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是紧跟时代发展和应对社会变化的客观需要。
敏锐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不仅是一种预警意识、忧患意识、理性意识,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意识。大学生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承载着国家振兴、民族强盛的神圣使命,承载着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3]。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和一定的科技风险应对能力,才能承担起自己应尽的使命和责任。科技风险是一个由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人为的风险,在“飞去来器”效应的作用下,风险跨越了阶级、民族、国家的界限,整个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4]。加强大学生现代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也是深化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客观要求,在风险社会中,不明的和无法预料的后果有时会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宰力量,科技风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是既立足于大学生现阶段风险意识的培养又着眼于大学生未来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这种教育能使大学生形成敏锐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更好地适应风险社会的环境变化,形成良好的抵御科技风险的心态和培养一定的科技风险防范能力,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以应对更多的未知风险[5]。高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形成科技风险的防范意识,并将其引导、提升到更高程度,最终形成一种行为习惯,进而增强预防和应对现代科技风险的防范能力,这也是深化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客观要求。
再次,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是深化高校德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培养具有现代科技风险防范意识、精神和能力的开拓型人才,是高校德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是提升风险社会大学生发展能力的新方向。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是顺应当前高校德育教育从素质教育到风险防范教育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因此,将现代科技风险教育融入德育体系,创造性地开展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活动,是新时期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一种新思路。通过科技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教育,能使其正确认识科技自身的内在风险,有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科技伦理观,增强其科技知识储备,在认识科技风险的同时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合理运用科技成果。使其在科技创新的同时能够时刻关注科技的社会风险和负面效应,能够客观公正的进行科研成果的评价,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以有效地预防风险和降低风险的危害程度,让科技成果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更积极的作用,更好地为人类社会造福。
第一,更新思想观念,科学认识科技风险,树立正确的科技风险防范观念,努力提高学生科技风险防范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学生理解和接受科技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教育,遇到科技风险时,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科技风险,克服传统文化中的思维定势,树立正确的科技风险观,增强抗科技风险的心理素质,加强科技知识的理论学习,正确全面看待科技发展。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应当加强自身的科技风险知识储备,理性看待科技发展的正负作用,不能对科技风险视而不见,应当加强自我约束,恪守科技创新原则,以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严谨自律的科学精神进行科技研究。强化自身科技伦理观,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技发展观。
科技风险防范能力教育是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主要方面,包括对科技风险的认知获取能力和对科技风险的应对规避能力,在科技风险的发展过程中,防范和规避科技风险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对科技风险来源有全面的认识,组织和管理好科技风险源,加强科技风险意识的认识和理解,健全科技风险管理机制,构建符合科技风险管理理念的组织结构体系,加强内外部科技风险的总体研究和控制,才能对各种科技风险进行正确定位,从而提高科技风险的防范能力[5]。
第二,创造条件,强化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发挥学校日常教育和管理的积极作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设科技风险防范教育课程,完善课程设置,彰显科技风险教育的整体性,优化教学内容,加大科技风险教育的力度,改进教学方法,促进科技风险教育目的的实现,培养开拓型高素质人才[7]。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应当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风险知识教育和相关预防应对技能的培养,从具体问题入手,提高科技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又可以从科技风险实例展开教学,分析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科技风险所带来的巨大危害,传授规避科技风险的原理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
第三,搭建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平台,打造一支人文科学素质过硬,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对推动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应加强对教师进行科技风险防范知识的专题培训,及时掌握科技领域的发展和变化,适应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指导工作的需要;其次,聘请高科技专业人才作为校内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导师,通过定期授课,将科技风险防范经验与理论融合,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再次,输出优秀的校内教师到国外挂职学习,积累科技风险的管理实践经验并带入课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构建理论与经验兼备的师资队伍,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科技风险防范教育的质量,还能保证工作的延续性和可持续发展[8]。
第四,营造氛围,优化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意识的教育环境,创造良性的科技风险防范教育氛围。高校作为开展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努力建设积极多样的校园文化,大力弘扬先进的科技风险文化,采取多种形式的科技风险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的教育氛围,将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与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结合起来,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觉地形成科技风险的防范意识,培养科技风险防范能力。利用各类显性和隐性的教育载体,渗透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为学生应对科技风险提供更多的支持。地方高校还应该通过举办科技活动月、发明创作展、学术沙龙和讲座、有奖竞答、以及建立科技社团等活动向学生传授科技风险防范知识,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
:
[1]米丹.科技风险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特征[J].东北大学学报,2011(1):7-11.
[2]周新成.技术生态风险防范的多维体系及路径选择[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6):43-47
[3]崔德华.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4):194-196.
[4]杨文晓.试论科技风险的产生[J].高教论述,2012(20):71-72.
[5]常立农.技术哲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205.
[6]周新成.韶关核电站建设的舆情分析及对策[J].韶关学院学报,2012(9):64-68
[7]赵健.论理工科大学生航空科技风险意识现状及应对措施[J].商品与质量:理论视角,2011(7):223.
[8]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235.
The Status of the Local College Student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isk Awareness and Its Development
ZHOU Xin-cheng
(Administrative College,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s a special group in the society,is the main for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future,to shoulder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to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But local college students have technology weak awareness of risk prevention,prevention concept of lag,lack of eth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ethodology,the status of the new situation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awareness of risk prevention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o be solved.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by updating concept,to create a training model of the atmosphere and so strengthen optimizing university students risk prevention education,training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isk prevention awareness,to improve thei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isk prevention capability.
college students;technology risk;prevention awareness;local universities
G641
1007-5348(2013)03-0186-04
2012-11-01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公众科技风险防范意识的现状与培养研究”(GD12CZX03);“韶关学院2012年度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阶段性研究成果
周新成(1969-),男,湖南耒阳人,韶关学院政务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技术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薄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