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菲,张孟军
(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1)
《坛经》成书于唐代,是禅宗的重要典籍,也是佛教典籍中的唯一一部非佛说然而却被命名为“经”的佛书。《坛经》主要是对禅宗六祖惠能在法坛上讲经说法的记载,其中也包括了六祖惠能的身世经历,如学佛前的生活、得法过程及往生后的一些事情等。惠能讲法以定慧为本,强调自心即佛,宣扬“自性自悟,顿悟顿修。”由此而大宏禅宗,发展出“五宗七派”,至明朝中晚期,禅宗步入成熟期。而《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差不多也经历了由唐而宋而元、明的发展过程,这一时期正是六祖惠能所倡导的“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的禅宗大兴之期,禅宗在社会上尤其是民间社会逐渐占据了较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早期“西游”故事在民间流传的时候,就受到了《坛经》的影响。因为宋代“说话”艺术中的“灵怪”与“说经、说诨经”的结合,即是“西游”故事的源头之一。明朝中期,禅宗思想兴盛,文人士大夫无不受其影响,吴承恩当然也不例外,经他加工后,《西游记》则更是融入了禅宗思想的精髓,而禅宗的代表正是六祖惠能及其《坛经》。细研《西游记》,可以看到它正是通过孙悟空学道、唐僧取经贯穿的一连串故事,形象地展示了《坛经》的“自心即佛、自性自度”的禅宗顿悟佛法。不仅如此,在构思、情节与人物言行上,《西游记》也有很多是取材于或说灵感发源于《坛经》的。比如,唐僧接受衣法的构思即来源于《坛经》,但是《坛经》中谈到六祖得五祖衣法,只简单一句,在《西游记》中则以鲜明的形象化描写加以展现。首先是观音菩萨以“锦斓袈裟”、“九环禅杖”付以唐僧的情节;而当唐僧走到浮屠山时,乌巢禅师又传授《多心经》给唐僧,此两者正是传授衣法的具象化描写,让人印象深刻,对《坛经》的理解也由此更加深入。因此,相较于《坛经》的纯说佛理,可以说《西游记》是一部形象化的《坛经》。下面就由此切入具体探讨一下《西游记》是怎样形象化地表现《坛经》思想的。通过这种探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禅理佛音,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西游记》的创作主旨。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与六祖惠能在投拜名师之前,都曾因他人的一句话而悟到至道所在,遂前往求学,终得成就。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四处寻师学艺,偶然听到樵子唱歌,其中的一句“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1],即让他认准了求仙之路,于是从樵子指引得从须菩提祖师学道。惠能则是卖柴后在客店偶然听到有人诵读《金刚经》,“心即开悟”,遂听其言前往黄梅礼拜五祖。
《坛经》中六祖惠能谒见五祖时,五祖问:“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❶本文所引《坛经》中的文句,均出自惠能著的六祖坛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故不再一一注明。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利?”[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求须菩提祖师传道时,也有一段与此相类的问答:悟空求祖师传道,祖师道:“此亦无难,只是你比他人不同,故传不得。”❷本文所引《西游记》中的文句,均出自吴承恩著,李贽评的西游记,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版,故不再一一注明。悟空问何以比人不同。祖师说“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悟空笑道:“师父没成算!我虽少腮,却比人多这个素袋,亦可准折过也。”祖师听了此话才答应传给悟空躲避三灾之法。《西游记》中的描写与《坛经》中的问话极为相似,均是祖师测试弟子根性利钝与求道之心是否志诚的法门,通过这种问答才真正确定了眼前之人即为可传与真正道法之人。
《坛经》讲惠能初到黄梅,五祖问他“所求何物”时,他说:“惟求作佛,不求馀物。”几个月后,五祖对诸门人道:“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五祖和六祖的话都说明学佛的目的是为了了生死,也即成佛。这在《西游记》中有更形象细致的描写。《西游记》中写孙悟空“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须菩提祖师要传他道时,每说一样,他都先问:“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答不得长生,他便连说:“不学,不学。”在孙悟空的心里,学道并不是为名为利,而是为了身命,为了了生死,最终是为超脱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其实这也正是成佛的境界。
六祖惠能“根性大利”,五祖欲传其法,但怕惠能因此而受人加害,故五祖“潜入碓房”并“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当下领悟,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六祖一听之下,当即领悟了上乘佛法。而在《西游记》中,对孙悟空得法经历也有类似的描写。孙悟空在众人前对须菩提祖师所欲传的不究竟之道,一一驳回不学,须菩提祖师生气地手持戒尺,跳下高台,“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此时众人都埋怨悟空,但孙悟空却心下欢喜。他知道“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当晚悟空前往师父处,果然得祖师传与“长生之妙道”。这正和六祖惠能当年领会五祖“击碓三下”之意、在晚间无人时学得成佛之道相似,都表现了修学者的上智根性,也体现了道法不易传,只待有心人的道理。
《坛经》中记述六祖得五祖衣法后,即勇于担当。五祖送六祖惠能到河边上船,“把橹自摇”,惠能却要自己摇橹,五祖说“合是吾渡汝”。惠能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由此可见,六祖惠能具有勇于当下承当的精神,这正是佛的精神。
《西游记》第一回中孙悟空拜师学艺,来到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须菩提祖师就居住于此,孙悟空拜他为师学会了长生不老之术。当日悟空寻师来到洞前,等待多时,见一童子走出,说师父道“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托名李贽的叶昼在此旁批“好担当”。净慧法师讲法也道:“要勇于当下承当”。承当之后,始终以此承当的要求来规范自己,则是真修佛,真是佛。
五祖在传法与惠能后,即送他远行,五祖对惠能说:“汝须速去,恐人害汝。”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学道之后,在人前卖弄,被师父知道,当即训诫到:“这个功夫,可在人前卖弄?”并让他“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孙悟空只得辞别祖师,回到家乡。从此以后又经过若干年,二人都曾成就一番大事业。六祖惠能使得佛法在唐代大行,一直到现在,直指人心的顿教修行方法一直倍受国人推崇。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后立名扬威,又经数百年后,追随唐僧西天取经,终于见如来佛祖取回三藏真经,使佛教精义在东土大唐传扬流布,信徒甚众,泽被后人。
关于禅宗的来源,流传有一个说法叫“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此即是指禅宗的传播与修习与佛教的其他法门有所不同,它强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即惠能所说“前念迷即众生,后念悟即佛”。《西游记》的作者也深明此理,他借唐僧师徒的对话将此传达出来。在第九十三回中,又逢高山,师徒们谈到《心经》,孙悟空说师父“只是念得”,唐僧转问“你解得么?”悟空道:“我解得!我解得!”八戒沙僧俱不信而嘻笑,唯唐僧正色道:“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唐僧与悟空对禅宗佛法可说是深知其中三昧,于无文字处得真道。
惠能从五祖习学佛法时,针对五祖的诘责,提出“佛性无南北”的命题。此后,在他自己传扬佛法时,又一再强调“众生皆可成佛”,不必拘执地域的差别。在《疑问品第三》中,惠能特别指出:“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惠能看重的是修佛人的“自心清净”,而不是地理位置上的在东在西,是南是北。
《西游记》中也一再谈到这一点。从最初悟空学道时与须菩提祖师的对答一直到书末,时常贯穿这一主题。唐僧师徒为取三藏真经,一路西行,妖魔不断,恶人无数,即使在西方佛土也不能免,这些都是在形象地启示人们,无论身处何地,但识得自心即佛的道理,并身体力行,则自然是佛;反之,则西方人亦未必是佛,亦会堕恶道。
八戒由天蓬元帅而被贬落凡尘,托生猪形;沙僧由凡人修炼而成天宫的卷帘大将,再因犯错而贬落人间,这些都是《西游记》的作者在暗示人们“众生平等,佛性无南北”的禅理。此外,西方路上所遇的善人如寇员外夫妻等,好佛与布施也只是形,内心里未必尽然,尤其是寇洪的妻子与儿子,在强留唐僧不得后,即抱怨:“好意留他,他这等固执要去,要去便就去了罢!只管劳叨甚么!”母子遂抽身进去。后来,因送唐僧时排场过大,致使家遭寇盗,寇员外的妻子竟栽赃唐僧师徒。可见,东方西方,人都是一样,但心不净必有愆。这也启示修行者,要时时关注自心,但求能识得自心,常葆自性清净,即为佛,与此身当下所在所遇之事全不相关。
《坛经·定慧品第四》中六祖惠能教导大众:“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在《忏悔品第六》中六祖又道:“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其实,六祖处处要说明的只是悟得法性本空后,要切实去修,当下承当,也即“烦恼即菩提,一念悟即佛”的道理。
对于这一禅理,《西游记》中是这样加以形象化叙写的: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孙悟空打死了凌虚子后,要求菩萨变化成凌虚子好去降伏黑熊怪,待观音菩萨变成凌虚子后,孙悟空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行者心下顿悟。孙悟空这里悟到的其实就是“法性本空”的禅理,无论妖精,还是菩萨,总是幻化,非为实象,“心生种种妄生”,即是说此,一旦悟透“法性本空”、“缘起性空”的道理,则不会拘执于是菩萨还是妖精的表象,而是看到本体的“真空”。
惠能认为要修佛须“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坐禅品第五)唐僧在听了乌巢禅师传授《心经》后,日日念诵,遂悟得这“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的禅理。唐僧在第二十回开头有一偈子也正道出了此一禅理,偈子道:“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生灭尽由谁,请君自辨别。既然皆己心,何用别人说?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绒绳着鼻穿,挽定虚空结。拴在无为树,不使他颠劣。莫认贼为子,心法都忘绝。休教他瞒我,一拳都打彻。现心亦无心,现法法也辍。人牛不见时,碧天光皎洁。秋月一般圆,彼此无分别。”这个偈子,正说出了“万法皆由己生”的道理,明了此理,也就明白了修行的法门与旨归。正如《忏悔品第六》中,惠能告诫大众的:“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识得本心而后,才能真正做到“归依自佛”,从而落实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的禅理。除了通过唐僧的语言来表现“自成佛道”的禅理外,《西游记》中还有多处形象化的描写。如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悟能努力”等回中,猪八戒等就认为可以驾云带唐僧通过,但是孙悟空却道师父是凡胎肉身,无法用讨巧的方法避过灾难,只能自个去走,也即自修自证。《西游记》中的八十一难,每一难都让唐僧切实经受,毫不放松,其实就是在形象化地阐释“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的禅理。
六祖开示道:“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这是从理上启发众生,要自净其心,如此方能得道成佛。在《西游记》第三十二回中,唐僧看到高山“恐有虎狼阻挡”,孙悟空劝师父道:“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这里孙悟空与师父的对话正是对六祖“自净其心”的禅理的形象解释。悟空的意思也就是说要到西方,还须从自身修为上做功夫,涤除尘垢恶邪,自会到得西方,圆满证悟菩提。
惠能特别指出明了本心即佛、本性清净的道理,即在在处处皆可修行。他说:“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西游记》第九十六回“寇员外喜待高僧”中,寇员外及其家人都极力挽留唐僧,要尽心款待,唐僧只是执意不肯,八戒贪吃,要师父留下,唐僧气道:“汝等贪此嗔痴,明日等我自家去吧。”对于唐僧来说,无论是在路行走,还是被人留住款待都是一样的,决不贪恋,不执着,这在《西游记》许多章节中都曾提到,这也是“悟人在处一般”的一种形象化。
《西游记》前后共一百回,大部分篇幅是在讲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一路上历尽艰辛,多亏孙悟空等降妖伏怪,廓清道路,行经十万八千里路,到达西天,拜见如来佛祖,取回三藏真经。唐僧悟空等取经人要取得真经,必须行完十万八千里路,战胜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功德圆满,修成正果,即成佛。这种构思应当是来自六祖惠能的说法,只是把原本的禅理敷衍扩展开来,写成了一部生动形象的小说,以形象来说理,但理终归一致。在《坛经》的《决疑品第三》中,六祖惠能对韦刺史言道:“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十直,到如弹指,便亲弥陀。”这里六祖已明明白白地告诉大众,修佛,要见如来,只须去除身中的十恶八邪,若去除了十恶八邪,也就等于行经十万八千里,如此“念念见性”即可成佛。若修行者不断十恶八邪之心,则“路遥如何可达?”唐僧孙悟空等的取经过程就是惠能祖师所讲的去除身中十恶八邪的过程,只是更加生动逼真,把修行时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恶与邪形象化为不同特性的妖魔,若一不留神,就会为魔所制,若果断坚定,打杀了妖魔,就等于去除了一恶或一邪,也就是前进了一万或一千里之数。
如果只是空心走路,不把心思放在“自见本性”上,就无法去除身中的十恶八邪,也就无法真正得到灵山。灵山其实也只是一喻体,真正的灵山自在各人心中。《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中,唐僧问悟空要几时方得到西天,悟空道:“你自小时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还是难。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孙悟空的这番话,是真正的见道真言,正如六祖惠能所言:“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可达?”又说:“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因此,这“念念回首处”即是“见西方只在刹那”,若“不断十恶之心”,则累生累世去求,也终是“路遥如何可达”“老小千番也难”。
六祖谆谆告诫诸善知识,修佛实是要自心觉悟,而不是追逐虚名与外在于己的神通或佛像,因为自心即佛。对于这一点,《西游记》的作者多有阐发,并特别以“小雷音寺”一节来重点解说,以明此理之重要。
在第六十五回中,孙悟空看到妖魔幻化的寺院,虽瑞光祥霭笼罩,但终有些妖气,于是告诫师父:“不可擅入,恐遭毒手。”唐僧却坚持:“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你休误了我诚心,耽搁了我来意。”悟空说认得灵山路径,不是此处。怎奈唐僧一看“雷音寺”三字,就不及看清其旁的“小”字,立刻滚下马来,并骂悟空害他。悟空解说此不是雷音,唐僧看清寺门上的字后,还是坚持:“就是小雷音寺,也必有个佛祖在内。……就是无佛,也必有个佛像。我弟子心愿,遇佛拜佛,如何怪你。”于是整顿仪容,拜了进去。果然如孙悟空所说遭逢妖魔毒手。这其实是在告诉学佛的人,在修习佛法的路上,遇到苦难有时还比较容易辨识与对付。但是有时由于急功冒进,常常可能错把修习中出现的幻象做了真象,如此走火入魔,就难成正果了。
《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3]六祖也说:“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有迷心,外修觅佛,未悟本性。”是以要加点化。若迷于外在的佛像,终是空无,不会有所得,甚至反会贻害自身。唐僧的迷于外,实是未见自性,终不得成功,反为妖所缚。修佛而拘执于外物外相者,读至此,当猛然惊醒,方不负作者劝化之意。这同样的道理,若从《金刚经》、《坛经》等经典去体悟,一般人感受多不深切,甚至不能真正理解,但若是观看“小雷音寺”一段小说文字,形象生动,则易打动人心,让人更深刻地体悟到“外修觅佛”,终是无用的佛理。
《坛经》旨在教人“自性即佛,自性自度”的禅理,在《机缘品第七》中,六祖开示智常时道:“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另外,经文中还曾数度提到要“自性自度”,如《忏悔品第六》中惠能对“自性自度”有专门的阐述:“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又道:“何为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只有这种勇于承当的“自度”,才是真正的修学佛法的不二法门。也正因此,《西游记》中金禅长老转生的唐僧要自历辛苦,亲往西方求取真经。取经的过程,就是发见自性,去除愚痴烦恼,自性自度的过程。取经路上,每降一妖每除一魔,即是去除心中一恶一邪,不断证得自性的过程。这一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发现自我、升华自我,最终证知“自性本自清净”的“自修、自行、自成佛”的过程。
《西游记》作者以形象化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坛经》的深奥佛理,化抽象为具象,变不可说为可说,实是功德无量。但总须有心人去字里行间仔细体认,正如托名李贽的叶昼最常用的评语“着眼”,这“着眼”实是要读者去体察作者此形象或言语中所蕴含的佛理妙旨,而非他意也。综上所述,把《西游记》与《坛经》对照着读,既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也能够更好地领悟禅宗要义,从而明白《西游记》这一部传奇之作的深邃与精彩。它开启想象之门,上天入地,无所不至,把精微的禅理化而为典型的人物形象,结合世态人情,让人读来手不忍释卷。
[1]吴承恩.西游记[M].李贽,评.济南:齐鲁书社,1991:10.
[2]惠能.六祖坛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4.
[3]释迦牟尼.金刚经[M]//佛说十三经.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