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才千,蔡煕文
(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223003)
大学生信教现象在校园内呈现升温趋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在青年学子中有弱化的趋势[1],已成为当前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宗教信仰问题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如何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信仰观,理性的看待宗教信仰现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
本研究以淮安地区的高校为调查对象,选取在淮四所高校的各年级的学生为样本,共发放1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76份,有效率为98%,其中涉及机制、电子、生物、交通、数学、中文、外语、会计类等8个专业。
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来看,高年级的学生宗教信仰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年级的学生,这说明许多学生是进入高校后才开始宗教信仰的。文科专业的学生比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更容易信仰宗教,可能是因为文科专业的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学习与宗教相关的课程和获取宗教方面的知识,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他们对宗教的兴趣和理解[2],可见高校的环境对大学生的信仰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对不同生源和性别的宗教信仰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可见: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宗教信仰(男生为11.7%,女士为9.9%),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宗教信仰(前者为12.5%,后者为7.8%),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比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宗教信仰(前者为14.3%,后者为6%)。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男性的事业心强,学习生活压力也比女性大,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转而信仰宗教以求解脱。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因为居住在乡村,尤其是居住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其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不高,传统的封建思想深深地扎入其心中,崇拜神灵无形的渗透于其意识形态[3]。农村相比城市而言更重视家庭、家族的血缘纽带关系,因而男性更容易受家庭、家族的影响产生宗教信仰。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目的性是多样的,其中:寻求心灵的寄托占45.7%,继承民族的文化传统占21.5%,喜欢宗教独特的文化魅力占17.5%,修身养性、祈求平安占10.8%,带有其它目的占4.5%。这是因为当今的大学生面对学业、情感、人际、就业、经济等方面的压力比较大,容易产生焦虑、孤独、失落、挫败、心理不平衡等情绪。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类别既有多样性,也有明显的倾向性,其中:佛教占41%,基督教占38.7%,天主教占8.5%,伊斯兰教占9.4%,其它宗教占2.4%。从结构占比可见,佛教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对人们影响很深,但目前基督教也已占比很高,说明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信仰影响很大,且显现上升趋势迅速。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体系内部也出现了许多突出问题,如:官员腐败现象严重、贫富差距加大、社会道德缺失等等。再加上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纠纷不断,大学生们感到很迷茫,对世界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和个人的未来产生了畏惧和恐慌感。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趁虚而入,引发了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裂变和碰撞,有的人试图在宗教中寻找答案和慰藉。
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应试教育,虽然各级各类学校也开展了共产主义信念教育,但是主要以正面灌输为主,形式古板单调,内容脱离实际,实际效果不佳。有些活动甚至让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部分学生对共产主义信仰失去信心而转向宗教,认为宗教信仰更为简单、纯粹、真实。
宗教在我国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中有着悠久的传承,曾经长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我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某些地域还曾经出现过宗教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居统治地位的现象,民族传统和家庭的双重影响导致一部分青年学生继承传统性宗教信仰。根据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有些大学生信教是因为从小受到民族和家庭宗教文化的熏陶而信教的,这样的情况在沿海地区和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身上体现较为明显,而这些学生在学校还可能影响周围的同学朋友,进而带动他们一同信教[4]。
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呈现了一些新的适应性特点,不再象以往那样具有深厚的政治色彩,转而表现为调节个人信仰与社会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越加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由于现代生活中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物质生活丰富与精神生活贫乏的反差等社会现象,让人们感到更加孤独和冷漠,也使得宗教的价值更加得到强化和为人所需。同时,宗教表现出一定的哲理性、伦理性和心理性,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对人生、世界、自然有独特的诠释,这对当今的大学生颇有吸引力。宗教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和意义,任何一种宗教都涉及人的生老病死,都为人构建了一个永恒的“生”的“事实”,这对人类有着永恒的吸引力[5]。
宗教信仰都是人们对现实需要的反映,步入校园的大学生们面临着全新的环境,激烈的竞争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冲突的思想理念使生活更加矛盾、孤单甚至空虚,他们希望在心理上获得某种慰藉,渴望得到温暖团体的真正接纳,宗教很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的这一需要。大多数宗教都宣称是“善”的事业,劝善行善,利己利人,这对具有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大学生也有吸引力。他们认为在宗教中可以寻求到社会人际关系间难得的宽容、慈悲和公正,特别是宗教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功能,能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最为需要的[6]。
大学生的信仰既是个人的事,更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社会的趋势和走向。面对校园中宗教信仰人数不断增加的现象,社会应当高度重视、警惕,不仅要深刻的反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不足,更要思考应对措施。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止于说教,应该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出发,增强针对性和说服力,切实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产主义信念。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求,及时给予疏导和帮助,真心实意为学生办实事,赢得学生的信任,他们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才不会去祈求虚幻的神灵庇护[7]。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宗教渗透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对宗教有着浓厚的兴趣却又缺乏科学的认识,帮助大学生科学地认识宗教才是上策。高校应当通过开设宗教选修课方式,既除去部分大学生对宗教的神秘感,又能帮助大学生了解宗教,树立科学的信仰[8]。
心理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今的大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又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抗挫折能力比较差,容易出现多种心理问题,当沟通渠道不畅时就会转而通过宗教信仰来冲淡烦恼。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咨询服务,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及时排除学生的失落、消沉和自卑等不良情绪,增强学生的群体归属感,防止宗教的影响趁虚而入。
文化育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抵制宗教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的有力武器。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从学校、学院、班级等层面展开,更应该在学生寝室里展开。学校应该经常开展“文明宿舍”、“我爱我家”等活动,着力提升学生寝室文化的品位。各学院还应该结合自己专业的特色,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地域的优势,让大学生在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提升自身抵抗不良思想侵蚀的免疫力。
[1]贾廷秀,周从标.地方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68-70.
[2]张淑雯,王雪.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以京内外三所大学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5):180-182.
[3]姚本先,刘庆明,何元庆.大学生信仰的现状与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9(9):82-84.
[4]廖志诚,谢小芬.现状与反思: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基于福建省属高校的调查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52-154.
[5]刘秀伦,王天罡.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95-96.
[6]王康.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10(1):61-63.
[7]李海晶,徐朝亮.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探析及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19(11):34-36.
[8]赵宗宝,卢亚君,王兆云.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6):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