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关羽关系新探

2013-08-15 00:54慧,程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关羽刘备诸葛亮

岳 慧,程 珩

(1.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2.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之间情同手足的关系一直为后人所喜闻乐道,再加上小说《三国演义》的极力渲染以及润色加工,历史的真相背后已经覆盖了一层浓厚而又让人回味无穷的的文学色彩,后人对他们三人之间完美无缺的关系赞不绝口的同时,自然也想起关羽对刘备忠贞不二,因此,关羽历来都被后人所推崇备至,成了无数英雄豪杰甚至广大黎民百姓顶礼膜拜的对象。

然而,仔细研究史料,便可发现,刘备与关羽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美好,事实上,刘备与关羽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复杂而又曲折的变化,以致由当初的兄弟之情演变为最后政治上的陌路者。

一、情:曾经的患难兄弟

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下,人们对情的认识和理解是非常深刻的,而历史上,像刘关张的情谊,更是影响深远。关羽的生平经历,史书的记载只有寥寥数笔,“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1]939至于关羽“亡命”的具体原因,《三国志》以及裴松之注都没有记载,因此我们也无从知晓。他离开家乡逃到河北涿州后,就遇到了影响了他整个人生的两个重要人物——刘备与张飞。虽然说“桃园三结义”只不过是小说《三国演义》赋予他们三人美好关系的佳话,但史书对他们三人亲密无间的关系还是做了相关记载。《三国志·关羽传》的说法是:“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1]939《三国志·张飞传》又说:“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1]872《华阳国志·刘先主志》也说:“先主与二子寝则同床,食则同器。”[2]231-232由此可见,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确实很好,可谓是情义之深胜似亲兄弟。

在刘备早期创业之时,依靠张世平、苏双等人的资助才有了招兵买马的本钱,再加上关羽、张飞的加盟以及鼎力相助,对刘备早期发展而言简直是如虎添翼。《三国志·关羽传》记载曰“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1]939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里,关羽、张飞的鼎力相助与贴身守护,对刘邦早期的政治活动的顺利开展及自身安全的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刘关张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1]939的局面到底维持了多久呢?人逢乱世,知音难觅,刘备期初政治事业的创立需要忠心、有能之人,而关羽从家乡亡命远逃,试图借机谋求自己的英雄之路,济扶天下,又仰慕刘备为人进而共同进退,以图扶乱世而定乾坤。好景不长,好梦易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与关羽之间的关系也因权利争执与利益纠纷的影响,悄然地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二、义:人生价值取向的相左

在中国古代,人们最注重对道义的追求,因为它是人们立身社会的根基,是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刘备、关羽之所以为人们所称道,“义”是最关键的内涵。但揭去历史的尘封,让我们看到的,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刘关的对“义”的践行,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建安五年(200 年),官渡之战前夕,曹操为了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在最为关键的时刻向盘踞徐州的刘备发动突然袭击,刘备以为曹操一定会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跟袁绍作战,不会来攻打自己。后来有人向他汇报说曹操要来讨伐他,刘备虽然很震惊,但仍然是半信半疑,直到真的看到对方兵临城下才恍然大悟。《三国志·先主传》注引《魏书》有记载曹操这一次对刘备用兵,收获颇多,不仅俘虏了刘备的家眷,而且还擒获刘备身边最为得力的大将关羽。

关羽投降后,曹操给了他丰厚的待遇,“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1]939曹操特别钦佩关羽的为人,但他看出关羽没有由久留之意,于是就派张辽前去说情。而关羽却镇定自若地说出了自己对于投降曹操与忠于刘备的态度,在关羽的心中,对刘备既有忠诚之心更有兄弟之义,他可以因为军事上的失利投降曹操,但这只是暂时的,即使曹操对他的礼遇再至高无上,关羽也不会为之所动。

官渡之战初期,关羽于万军中斩杀颜良,凭一己之神力成功地解除了白马之围,其盖世神功与无上英勇显露无疑。关羽第一次独自一人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就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令人叹为观止。可是对于关羽这样的英勇表现除了赞叹其勇猛过人,武艺高超外,不可忽略另一个问题,关羽在解白马围的时候,刘备还在袁绍那里,关羽在战场上杀袁绍的大将颜良,会不会对刘备带来不测?就这些问题关羽几乎没有思考,只是快马加鞭,直奔袁绍大营,寻找刘备。

从这件事不难看出,关羽虽然忠诚可嘉,但是他政治头脑简单,眼中只有忠义二字,其他的问题他却一概不考虑,缺乏基本的政治谋略和思考。所以,他杀了袁绍的大将之后还敢堂而皇之毅然决然地往袁绍那里跑。翻阅相关文献,并没有发现袁绍知道自己的大将颜良被杀之后对刘备做了什么处分。虽然袁绍没有为难他们,但这并不意味着刘备不担心,幸亏刘备投奔的是袁绍,要是换了黄祖、公孙康之类的人物,刘备恐怕会凶多吉少,在劫难逃了。而这样的政治危机都是由他的好兄弟关羽无意间造成的。

由于关羽性格的刚愎自用以及对政治局势思考不周全,直接影响到了刘备的安危甚至是整个军团的利益。可以说,关羽本人的性格问题是影响他与刘备之间兄弟情义关系发生变化的深层因素。

建安十三年(208 年)七月,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八月,刘表病故。九月份曹操大军抵达新野,刘琮投降,当时,刘备驻军樊城,曹操大军到了宛城之后,才得到刘琮投降的消息,刘备大为震惊,准备撤退,并对关羽做了安排。而曹操担心江陵的军需物资落入刘备之手,于是命大军轻装简行过襄阳并以精兵一路猛追刘备。后来刘备被曹操大军追上之后,迫于形势的压力,只得弃家室而逃,待其抄近路赶到汉津与关羽汇合才最终摆脱了曹操的追击,得以脱险。

刘备被曹操追击的场面确实够惊心动魄了,到了夏口之后,失魂落魄的刘备刚刚松了一口气。没想到关羽早就按耐不住心中的愤怒,开始向刘备发难了,《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记载:“羽怒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备曰:“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邪!’”[1]940刘备说这话显然是在敷衍,言不由衷,只是为了安抚关羽。裴松之对此事做了一番精辟的评论,他说:“备后与董承等结谋,但事泄不克谐耳,若为国家惜曹公,其如此言何!羽若果有此劝而备不肯从者,将以曹公腹心亲戚,实繁有徒,事不宿构,非造次所行;曹虽可杀,身必不免,故以计而止,何惜之有乎!既往之事,故讬为雅言耳。”[1]941。

刘备机智灵活的回答消除了关羽心中的抱怨,若非如此,以关羽一贯的脾气必然引发一场争论,进而激化矛盾,影响其内部关系。好在刘备很有政治头脑,能从容应对,化干戈为玉帛。相比之下,关羽就显得不识时务,缺乏政治思考。所以,刘备慢慢地对关羽很无奈,“讬为雅言耳”[1]941至此,刘备和关羽的关系已经演变到了渐离当初兄弟情的范畴,而逐步演化到由于政治理念及利益不合而疏远的地步。笔者认为,刘关二人迥然不同的政治思维是导致他们当初纯粹的结义兄弟之情逐渐疏远的一个主要原因,刘备要的是匡扶汉室,追求的是宏伟的政治蓝图,而关羽的胸襟中更多是相对简单的惩恶扬善,保民之平安,他缺乏与刘备相得益彰的政治思维,那么在漫长的政治斗争生存环境中,两人便逐渐变成“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陌路者了。

三、利:政治追求之相异

“匡扶汉室”是刘备集团的政治口号,对刘备个人而言就是在乱世中夺取天下。不可否认,追求政治利益的最大化,相对于当时各个政治集团来说,都有其合理性。而刘备所处的生存环境并不理想,其集团的实力也相对较弱。如何求生存、谋发展,是这个集团最大的政治任务,围绕这一任务,集团的每个成员该怎样表现呢?尤其是对关羽而言,他是刘备的左膀右臂,他的表现是否体现了这个集团的最高意志呢?这是考察刘备关羽关系的重要方面。

关羽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莫过于守荆州了。关羽驻守荆州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建安十六年(211 年)十二月,一直到建安十九年(211 年)五、六月份;第二个阶段从关羽独自守镇守荆州开始,一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十二月,关羽被杀。第一个阶段,关羽没有什么过分的表现,而在第二个阶段期间,关羽的性格问题表现的淋漓尽致。

建安十九年(214 年)夏,刘备围攻成都,西凉马超来降,关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马上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问诸葛亮“超人才可谁比类”[1]940,诸葛亮很清楚关羽争强好胜,不甘屈居人下的性格,所以他不吝溢美之词,在信中极力吹捧之,关羽看了这封信之后,果然心花怒放,而且还将这封信给手下人看。

在一贯“骄於士大夫”[1]944的关羽的心目中,能与之比肩之人寥寥无几,马超还算能入其法眼,但于内心而言,他并不愿意听到有人强于自己。关羽对待马超还比较客气,对其他人(比方说黄忠)可就未必了。如果说关羽这一次还只是小打小闹,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比较严重了。

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后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同时准备拜黄忠为后将军。这时候,诸葛亮对刘备说:“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1]948不仅诸葛亮对关羽的性格了如指掌,刘备对关羽的脾气也是洞若观火,所以他淡淡地说了一句:“吾自当解之。”[1]948于是便派费诗前去给关羽做思想工作,果然不出所料,关羽听说要拜黄忠为后将军后,暴跳如雷,说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1]1015,坚决不接受刘备封他的前将军一职。费诗只得耐心地好言相劝一番,将各种利害关系一一分析,关羽才最终受拜。

从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关羽骄横跋扈的了何种程度!甚至连刘备都对他无可奈何,处处要让他三分,刘备作为本集团的领导人,自己要封黄忠一个官职,还得顾忌关羽的感受,怕他不同意,还得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找一个能说会道之人前去给关羽做思想工作,极尽奉承之能事,说服关羽。众所周知,刘备是当世之枭雄,但对于自己的兄弟皆下属如此这般的委曲求全。不得不说此时的关羽性格之嚣张跋扈已经严重影响到刘备集团的人事发展,为刘备的人事决策及整个集团的整体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消极影响。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一文提到,“你留心把《三国志》看,自刘备用兵以来,不分兵则已。俏使分兵,总是自己带一支,关羽带一支的,可见他有独当一面的才略。”[3]95笔者认为此次刘备取益州,留下关羽一个人留守荆州,既是刘备相信关羽才略过人且对自己忠贞不二的表现,也是刘备逐渐了解关羽性格后,担心其为人影响到整个蜀汉军团利益而不愿留之在身边的表现。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一书中对于刘备让关羽独自一人留守荆州做了一番评论,“关羽,可用之材也,失其可用而卒至于败亡,昭烈之骄之也,私之也,非将将之道也,……先主之入蜀也,率武侯、张、赵以行,而留羽守江陵,以羽之可信而有勇。夫与吴在离合之间,而恃笃信乎我以矜勇者,可使居二国之间乎?定孙、刘之交者武侯也,有事于曹,而不得复开衅于吴。为先主计,莫如留武侯率云与飞以守江陵,而北攻襄、邓;取蜀之事,先主以自任有余,而不必武侯也。然而终用羽者,以同起之恩私,矜其勇而见可任,而不知其忮吴怒吴,激孙权之降操,而鲁肃之计不伸也。然则先主岂特不能将羽哉?且信武侯而终无能用也。疑武侯之交固于吴,而不足以快己之志也。”[4]300-301对于王夫之的观点,笔者有不同的认识,刘备让关羽一个人留守荆州,并不是因为自己跟关羽私交甚笃,不放心诸葛亮,根本因为是刘备不愿意把关羽留在自己身边,以免其飞扬跋扈的性格再造成不必要的内部人事冲突而影响蜀汉集团整体利益的发展。

四、分:个人情义与政治利益冲突之必然

刘备汉中称王之后不久,关羽便发动了夺取襄阳、樊城的襄樊之战,这场战役在三国史上的重要性仅次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的重要战役。这场战争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疑点,最让人大惑不解的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攻打襄樊是关羽自作主张,还是得到了刘备的授意?第二,关羽攻打襄樊,为什么曹操、孙权对这场战争密切关注,都在紧锣密鼓地盘算着自己的战略方针,以便取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为什么刘备集团的所有人对这场战争都冷眼旁观,一副若无其事的态度,不给关羽增援一兵一卒?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历来研究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谁也没有给出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标准答案。

先解释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刘备在襄樊战役中一直没有给关羽派援军?就在关羽包围樊城,降于禁,斩庞德,士气正旺之时,曹操很震惊,恐慌万状,准备“议徙许都以避其锐”[1]941。在这紧急关头,蒋济和司马懿对曹操说:“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攻之失,於国家大计未足有损。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原也。可遣人劝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1]450-451。蒋济、司马懿的话可谓一针见血,直中要害,孙刘两家表面友好,但其实各怀鬼胎,都在想方设法打对方的主意,所以关羽的胜利并不是孙权所愿意看到的结果。这话固然有理,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笔者认为,关羽的胜利不只是孙权不愿意看到,也是刘备不愿看到的。襄樊之战前,刘备称汉中王之后,要拜黄忠为后将军,关羽就表现出明显的不满,不愿意服从刘备的安排。如果关羽一旦旗开得胜,夺下襄樊,建立了盖世奇功,到那时候,关羽势必会更加气焰嚣张,不可一世,必然会造成尾大不掉之势,刘备在世时,对关羽尚且无可奈何,一旦自己百年之后,刘禅如何能够驾驭得了桀骜不驯的关羽呢?国学大师章太炎对刘备集团一直未给关羽增派援军的问题做了独到的分析,他认为,“临沮之败,葛氏不以一卒往援,昧者讥其无远略,而或解以败问之未通。”对于“无远略”、“败问之未通”之类的见解,章太炎一概否认,他的看法是,“羽,世之虎臣,……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以厌人心,不除则易世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人,以殒关羽之命。”[5]263

也有学者指责诸葛亮,认为诸葛亮没有尽职。笔者认为对于诸葛亮而言,不存在什么责任问题。因为在刘备当政期间,自己是大权独揽的,并不与诸葛亮分权。得探讨的是法正为何没有针对这场战争而向刘备建言献策。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最有资格、最有权力说话的人非法正莫属,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法正当时还在世,但他却没有给刘备以任何建议。答案只有一个,不管是诸葛亮还是法正,他们都是聪明人,对刘备的心思早就心领神会,都明白此时关羽在刘备的心中已不再是当年兄弟之情,而是几乎成了政治局中的对立,所以他们都保持沉默,彼此之间心照不宣,也就不会在项羽攻打襄樊的关键军事时机中向刘备请兵支援。

在刘备集团里,虽然当时没有人对襄樊之战发表看法,可是到了诸葛亮执政时期,廖立对刘备的功过是非做了一番精辟而又独到的评论,其中有几句是跟襄樊之战相关的,“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1]997这段话说的很含蓄,可细细体味不难明白其中的意思。方诗铭对这段话做了很好的解释,他的看法是,“当时廖立意在言外,认为关羽之死,刘备故意置之死地,称关羽为‘关侯’即含惋惜之意,否则很难称为‘诽谤先帝’的罪名之一。”而且方诗铭还说,“我以为章太炎的论断很有见地,主要根据即在这里,不过不惜以荆州‘假手于吴人,以殒关羽之命’的不是诸葛亮,而应该是‘恩若兄弟’的刘备。”[6]239方诗铭的观点,笔者认为完全有道理。

而对于第一个问题,上海大学朱子彦教授在他的两篇论文《二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和《三论蜀假吴人之手杀关羽》都提到,蜀汉北伐是军国大事,由蜀汉政权的最高统治者刘备亲自决策是毫无疑问的。[7]8关羽是荆州的统帅,没有刘备的命令,关羽没有任何必要擅自进兵。[8]13笔者很赞同朱教授的观点,襄樊之战期间,翻阅史书,我们找不到刘备集团对这场战争相关的任何记载,甚至连事后的评论都发生在刘备去世之后。笔者认为对于这样的现象基本就是一个理解了,即刘备既不赞同也无明显的反对,透露出刘备对关羽的不满。所以,在史书中查不到刘备的授意、授权或者命令关羽攻打襄樊的任何记载也就不足为怪了。

从襄樊之战到关羽被杀,刘备基本上都处于一种不管不问,袖手旁观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刘备与关羽关系的恶化以及刘备对关羽不满的态度,似想借战争使关羽得到一点教训,能改一下他狂妄自大的性格。结果却是关羽军败死亡,一代战雄以死谢幕历史。

最后要解释的是刘备为何发动夷陵之战。《三国志·先主传》曰:“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1]890《三国志·法正传》云:“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1]961《华阳国志·刘先主志》也说:“先主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2]257虽然史书中说刘备要给关羽报仇,才发动战争。但笔者认为这只是表面原因,吕思勉在《三国史话》里对此做了评论,他说:“伐吴之役,《演义》上说刘备和关羽、张飞是结义兄弟,他的出兵,是要替义弟报仇,这固然是笑话,读史的人说他是忿兵,也未必是真相的。因为能做一番事业的人,意志必较坚定,理智必较细密,断不会轻易动于感情。况且感情必是动于当时的,时间稍久,感情就渐渐衰退,理智就渐渐清醒了。关羽败于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的征吴,是在章武元年七月,章武元年,就是建安二十六年,距离关羽的失败已经一年半了,还有轻动于感情之理么?”[3]96-97

在关羽被杀后,魏文帝曹丕曾经召集群臣一起讨论刘备会不会出兵为关羽报仇。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蜀国只是个小国家,名将只有关羽一人,关羽兵败身亡,兵力也惨遭损失,蜀国内部都很震惊,没有机会再出兵了。只有刘晔一人力排众议,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说:“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於终始之分不足。”[1]446。刘晔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刘备集团的整个战略的特征就是以攻为守,他必须打仗来显示他的实力之雄厚。第二,刘备和关羽之间的感情深,不出兵报仇说不过去。其实,刘烨说刘备跟关羽“义为君臣,恩犹父子”足以说明刘备跟关羽之间关系的破裂只是蜀汉王朝的内幕,外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刘备出兵也可以起到虚张声势,掩人耳目的效果。笔者认为,还有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备要为自己的皇位继承人刘禅铺路。夷陵之战的主要功劳就是最终使得吴蜀之间重修于好。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执政,派邓芝出使吴国,两家正式重归于好。从此之后吴蜀两家进入了和平时代,而且双方互派使者,来往密切,还留下不少佳话,一直到蜀汉的灭亡,吴蜀之间再也没有发生过战争。由此可见刘备在为关羽出兵报仇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什么样的政治意图,也不难发现关羽与刘备的关系演变。

笔者想,刘备九泉之下看到这样的结果也可以瞑目了。所以刘备在称帝之后,匆忙出兵,主要还是想自己在世时把遗留下来的政治问题处理完毕,这样他才可以放心的把蜀汉政权交给自己的儿子刘禅。由此更可见得,刘备的出兵并非为关羽报仇,而是替自己所建立起的事业做最后的奠基。也许,在政治家的人生哲学中很难有真正的情谊兄弟,刘备和关羽之间的兄弟情在刘备逐渐勾画自己匡扶汉室的政治蓝图过程中也随之瓦解。如果说关羽刚愎自用,缺乏政治谋略的性格缺陷是他们的兄弟情走向志不同而不相为谋的尴尬境地,那么刘备为了维护其刘氏江山,保证皇权永固则是导致他们关系分裂的根本原因。此外,还不得不提到曹操,这个人物在刘备和关羽的关系演变中扮演了及其重要的角色,也是他肢解了关羽的“忠义”,让关羽在在“忠”与“义”之间自相矛盾。刘备对关羽对待自己忠诚上的怀疑始于关羽投降曹操,这件事是刘备心里很难释然。关羽被称为“义绝”,但对“义”的过分渲染,却使关羽性格矛盾重重,举止失度,从而导致了人物性格的分裂。[9]24关羽的“忠义”思想影响了他本人的性格也影响到了与刘备的关系,也许,历史所赋予关羽的就是令人深思和感叹的性格和命运,而这一切表现在他与刘备关系演变的过程中则显得更加耐人寻味。

[1]陈 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常 璩,汪启明.华阳国志译注[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3]吕思勉.三国史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章炳麟.章太炎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6]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39.

[7]朱子彦.三论蜀假吴人之手杀关羽[J].探索与争鸣,2005(8):8-11.

[8]朱子彦.二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J].探索与争鸣,2005(4):13-14.

[9]雷 勇.关羽形象的文化矛盾[J].襄樊学院学报,2009(3):24-28.

猜你喜欢
关羽刘备诸葛亮
“关羽”去世
读懂刘备
华容道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闲话关羽护嫂
刘备与徐州
关羽大意失荆州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刘备的爱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