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拨乱反正中的哲学思想

2013-08-15 00:51
世纪桥 2013年9期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

王 平

(天津武警指挥学院政工系,河北 衡水 300090)

纵观邓小平的一生,历经坎坷,三起三落,总是处于革命漩涡、斗争浪潮和关键时期的风口浪尖,成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见证者和决策者。可以说邓小平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放眼于世界的发展,在于他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去实践自己的理想,在于他能够以非凡的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在他为理想和事业奋斗的艰苦征途中,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以全局为重,大公大勇,锐意进取。或高屋建瓴、一泻千里,或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或循循善诱、备陈利害,或坚持原则、毫不退让,或拨冗删繁、一针见血。在一次次挽救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的同时,表现了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和思维特点。他的思想充满了智慧且隐藏时代特征,而在这时代特征中便尽显哲学。作者在学习邓小平的一生论战中,仅对其思想理论拨乱反正中的哲学思想做些许感悟。

一、邓小平反对个人神化,提倡解放思想,弘扬人的主体性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由于当时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未能在思想上彻底清理“文化大革命”时期和多年来党内的“左”的错误,且继续坚持这种错误,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提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这种对毛泽东的意见和决策不做具体分析的做法,是完全违背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这种个人神化像迷信一样,使得崇拜者对被崇拜者绝对臣服,无条件牺牲。邓小平则反对这种对无产阶级领袖无条件的个人崇拜,他认为此时则是把“人”看作不受社会关系制约的人了,指出搞个人崇拜既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又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1977年5月邓小平率先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他坚定不移地高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旗,号召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一针见血的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没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说过‘凡是’,毛泽东自己也没说过‘两个凡是’。”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会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1](P.143)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邓小平强调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里,他不仅深刻的阐明了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而且对“两个凡是”进行了透彻的批驳,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的锐利武器。

邓小平在同“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明确指出要“完整的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这实际上已涉及到真理标准问题,即到底是以领袖的决策、指导做标准,还是以实践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对此,邓小平明确指出: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对于像毛泽东这样一位无产阶级杰出的领袖,只能实事求是的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中国革命的历史表明,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对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便是实事求是。要实事求是,便要解放思想,冲破教条式的理论禁锢,极力发扬广大干部群众的主体性,既不唯书也不唯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马列主义要发展,毛泽东思想要发展,任何一经形成的理论也要不断的处于创新发展中。建设需要创新,发展需要创新,不解放思想是不可以的。理论不能应用于现实,不仅理论本身不能发展和创新,理论本身的价值也就无法体现出来,也就会自觉不自觉的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轨道。邓小平同志在拨乱反正中所倡导的思想精华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实践来检验真理。这种精华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将来,不论是对理论工作者还是对实践工作者,都是永不褪色的经典。

二、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2](P.323)由此正是反映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物质世界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主观符合客观并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认识和实践也要以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出发,摆脱种种思想束缚才能发现额外的价值。而邓小平同志正是看到这一点,才以科学的态度和正确举措对待毛泽东及其思想,真正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真正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正确的东西坚持下来,把错误的东西改正过来,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所引的些许思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使命和根本目的不是维护现存的事物,不是以至高无上的理论来束缚人的思想,而是改变现存的事物,以理论指引人们实践;不是一经形成便高高在上的标本,而是不断推动事物前进变化的哲学。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它并不是照搬过来的本本,而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理论。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等著作中说,要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精通马克思主义或其他理论知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这也正显示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则是真正抓住了这一精髓,他曾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开门见山的说,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

新世纪层出不穷的变化和许多难以预料的复杂形势,要求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创造性的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总是要随着时代、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不可能一成不变。但是,作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是指导一切工作的思想路线。对于现在各种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分离的错误认识,仍然要靠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靠打破思想僵化,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归根到底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决问题。邓小平在总结20年的历史教训时也指出过: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不要因为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某些失误或失败而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也不要因为维护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而把它当做僵化的教条,忽视它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需要;既不要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起来的东西,甚至是反应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东西一概加以批判和排除,也不要对背离社会主义的东西加以纵容和维护;既不能唯书也不能唯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在批判英雄史观思想的基础上阐发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群众史观思想,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雄史观思想在今天中国的现实生活中表现的非常突出。对此我们一定要看到,“改变世界”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理论若不能与群众相结合,便不能解决最深层的问题,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每个群众都有且能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不能压制和挫伤这种主体性。而对于被邓小平看做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组成部分的知识分子来说,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中国社会生活中各种腐朽的思想内容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的态度,不合时宜的观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也同样存在,从中解放出来,也就得到人的自我改造和发展。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邓小平文选(1975-1982 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姜淑平,张明杰,张曙.邓小平在历次论争中[M].北京:中国长征出版社,2004.

[4]鹿海啸,钟文.百年小平[M].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实事求是”定乾坤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毛泽东思想的永恒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