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空想社会主义的概念、开端及其阶级属性

2013-08-15 00:51李之团
世纪桥 2013年9期
关键词:空想阶级资本主义

李之团

(山东体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102)

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思想史的第一个阶段。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开端、含义的界定、阶级基础等问题,人们的认识很不一致,观点各异。笔者试着在先辈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概念进行新的界定,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开端及其阶级属性进行深入的探析。

一、对空想社会主义概念的重新界定

我们不能仅仅从字面意义上把空想社会主义理解为“空想”与“社会主义”的简单组合。实际上,空想社会主义的含义很丰富,学界对其也有不同的理解。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那些主张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与压迫,实现人与人平等,最终获得人的解放的理论,就是空想社会主义。在阶级社会里,有剥削压迫,就有反对剥削压迫的思想。据此,古代社会中反对剥削与压迫的思想都可以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比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理想社会制度的思考;原始基督教的“社会主义”思想;我国《诗经》中反对剥削压迫,憧憬“乐土”的思想;中国儒家的“大同”理想和道家的“至德境界”……

第二种观点,也就是现在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是不成熟的无产阶级的要求、愿望和利益的直接或间接的理论表现。1516年托马斯·莫尔所著的《乌托邦》是第一个空想社会主义体系,是空想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到19世纪,欧洲社会“出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空想社会主在此时期达到顶峰。

第三种观点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是指以十九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思想学说。

在这里,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赋予了空想社会主义更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对空想社会主义概念的比较合理的界定。第二种观点,忽略了柏拉图等作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存在,在研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阶段划分时,将托马斯·莫尔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开端。显然,这是一种对历史的遗忘。第三种观点,所表达的主张与事实不符。恩格斯与列宁都没有把空想社会主义概念局限在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泛指不同社会形态劳动人民反对剥削与压迫,要求财产共有的共同理想。

笔者基于第一种观点重新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概念进行界定。空想社会主义是围绕社会凭空想象出来的比较系统的思想和主张,是那些主张消灭剥削压迫以获得人的解放的比较系统的理论。之所以说空想社会主义是凭空想象的,是因为它缺乏科学的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据专家学者考证,“社会主义”一词早在18世纪中叶的欧洲就开始有人使用了,但那时人们只是偶尔提及“社会主义”一词。而“社会主义”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才开始在英、法等西欧国家广泛为流行的新思潮、新术语。最先正式使用“社会主义”一词的是圣西门的门徒戒西埃德。1832年2月13日,他在《环球》杂志上首先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比较严谨的解释了“社会主义”一词的含义。他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人与人之间有组织的联系。而“空想社会主义”一词使用却是后来的事情了,它的出现要比“社会主义”一词要。“空想社会主义”是由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日洛姆·阿道夫·布朗基提出的。1839年,布朗基在《欧洲政治经济学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一书中首先使用了“空想社会主义”,并将其用来概括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所代表的三个派别的社会主义思想。后来,马克思、恩格斯逐渐接受并使用了“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词汇。

然而,要想厘清空想社会主义的含义,我们不能只从空想的字面上去肤浅地理解。空想社会主义对一切剥削压迫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揭露。在资本主义诞生后,又以辛辣的语言抹去罩在资本主义社会头顶上的神圣光环,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本质。空想社会主义在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中展现了天才的思想萌芽,提出了许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其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建立在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损益和扬弃的基础上的。因此,恩格斯强调:“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今天,在考察空想社会主义的含义,并汲取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份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只停留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流于空想的消极的一面,更重要的是看到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天才的思想萌芽,看到他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的合理预测和论证。进一步说,我们要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中,吸取那些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的思想精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有益的思想积淀。

二、空想社会主义开端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交替时期

一般认为,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人类社会历史刚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16世纪,结束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在传统的观点认为托马斯·莫尔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的出版是空想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空想社会主义从莫尔开始到19世纪中叶欧文时期达到顶峰,其间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时间。按照恩格斯的说法,空想社会主义经过了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同时恩格斯又把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史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这三个时期大致又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家庭手工业简单协作、手工工场和机器工业这样三个时期相对应。有些学者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是不成熟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说过“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所以,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的,开端于16世纪的资本主义早期。

但是,按照我们考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可以说早在古代社会就已经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从理论上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源流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古代圣贤们如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也可以称得上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反对阶级剥削和社会不平等的,为提高劳动群众的生活福利、实现人的解放而进行社会改造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古代圣贤们的社会观是可以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在原始基督教教义中,就有关于平等和财产共有的主张;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等书中,系统阐述了他的理想社会的模式。空想社会主义的早期形态,也就是古代空想社会主义,其最典型代表就是柏拉图。柏拉图对理想社会有着非常系统的体系化的思考,但其思想也具有很大的空想成分。“16-18世纪的共产主义者把柏拉图看作自己的导师不是没有理由的。柏拉图的名字是不会从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抹去的。”

从历史逻辑的角度而言,空想社会主义并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而是封建生产方式发展的产物,也是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思想的集中体现。封建主义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以农民对土地所有者的人身依附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封建社会形成了尖锐的阶级对立:一极是社会的极端不平等,处于专制、强权的统治阶级;一极是刚刚从奴隶地位挣脱出来,产生了朴素的民主要求和平等思想的农民阶级。在这种对立的社会中,农民阶级的革命要求必然表现为“财产共有”、“平等和博爱”、“平均主义”、“大同”等的空想社会主义。

因此,空想社会主义作为劳动群众反抗剥削压迫的理想,可以看成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时期的产物。这一时期,农民阶级刚刚从奴隶主统治中解放出来,虽然获得少许政治、经济、精神上的自由,但是随着地主阶级登上统治地位,农民的苦难更加深重。在阶级社会那里有剥削压迫,哪里就有反对剥削压迫的斗争。封建主义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丝毫没有减弱,事实上反而变本加厉起来。穷则思变,要求平等的呼声在受压迫的农民阶级中愈加强烈。于是在一些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地区,便接连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战争。农民阶级打出“平均主义”的旗号,发动了争取平等与自由,要求实现财富均等的农民起义和革命战争,从此开始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因此,应该说空想社会主义开端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时期。

三、空想社会主义在古代社会是农民阶级的思想表现,而在近代社会却发展成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空想社会主义的阶级属性是什么,它到底属于哪个阶级的思想体系,学界议论较多。大致有以下五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就其思想的主流和总的倾向来说,它是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空想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很多学者也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出发,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只能是不成熟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第二种观点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并不代表无产阶级的真正利益,而是具有浓厚的小资产阶级影响和倾向。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是从小资产阶级的角度出发,反映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只是从理论上对无产阶级表示同情,并提出一些反映无产阶级利益的要求。

第三种观点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是属于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的。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圣西门“以前的一切著作,事实上,都不过歌颂近代资产阶级社会,而反对封建社会”。

第四种观点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共同的基本阶级倾向。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我们不能把空想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简单地说成无产阶级,或者是资产阶级,或者是小资产阶级。由此,对于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圣西门和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属于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欧文的学说属于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第五种观点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是农民阶级的思想表现。马国均持这种观点,他认为,空想社会主义与农民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空想社会主义就是封建社会农民运动发展的产物,而农民阶级就是空想社会主义的阶级承担者。空想社会主义是封建生产方式的产物和农民阶级的思想表现。

以上五种观点各持一端,各有各的论证的逻辑体系。在此,笔者认为在分析空想社会主义阶级属性时,要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两个方面来论述,并且要更加重视历史逻辑,从而使理论逻辑服从并符合历史逻辑。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在古代社会是封建社会农民阶级思想的集中表现,然而,到了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前进,进而转变成了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只不过,此时的无产阶级还并没有发展成熟,并未在历史舞台上起到应有的作用。上文已论述古代就已经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然而需要澄清的是,空想社会主义并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产物,而是封建生产方式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封建社会农民阶级思想集中体现。因此,在古代社会,空想社会主义只能是农民阶级的思想表现。

如果说古代空想社会主义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那么,近代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则是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交替时期生产方式发展的产物,进一步而言,成熟时期空想社会主义主义,则应该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如果我们把空想社会主义看作是古代就已经出现的思想体系,那么,就可以说,当空想社会主义开始出现的时候,资本主义并没有在社会上产生。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此时并不存在空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随之而来的反对资本主义的思潮同时并存,并且资本主义终将在无产阶级的反抗中走向灭亡。历史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飞速扩张的历史,就是一断充满血与火历史。正如马克思一针见血的指出,“资本主义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满了血和肮脏的东西”。

人们逐渐认识到,大量涌现的社会问题必须有社会自身来解决,而不能依靠少数人道主义的慈善事业。于是作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便应运而生了。此时的空想社会主义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弊端的暴露而出现,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时,空想社会主义就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了。同样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每一步发展,必然伴随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无产阶级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与壮大的。不过此时的无产阶级还是一个不成熟的阶级,对本身的地位的认识还是基于幻想的。不成熟的无产阶级接受了继承和发挥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展开了对未来社会的幻想的描绘,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进行了深刻无情的批判。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的近代社会,空想社会主义业发展成了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当然这时的无产阶级是不成熟的。

[1]高放,李景治,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程耀明,程明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兰垣,余金城.空想社会主义比较论[M].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

[4]马国均.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不平等的产物[J].理论探索,1987,(2).

[5]史深.国内对近代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研究概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5,(2).

[6]刘贝金.谈恩格斯对待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态度[J].山东大学学报,1987,(2).

猜你喜欢
空想阶级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警惕“空想”
小老虎种花
警惕“空想”
阶级话语与翻译:以英译《暴风骤雨》为例(1949~1966)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不空想不抱怨 有激情在线状态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