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锐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山西 长治 046011)
“本”即“根基和基础”。 “校本”即“以校为本”,就是要以师生成长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校特色为本。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旨在从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出发,针对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一线工作者为主体,通过一定的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的英语教学实践,从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以及老师的专业水平。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中,教师是研究的主体,教师即研究者,教师要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范围很广,可以涉及教材选编、教材整合、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创编等多种活动。企业参与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是由高职教育的特性所决定的,企业的参与可以保证教材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贴近社会用人需求。
1.高职定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为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只有实施高职校本教材开发,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近10年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经过了波浪式快速增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广大研究者理论联系实践,从以前的分散研究上升到现在的系统研究,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全过程的深入探讨,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为深化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但是现今的高职英语教材要么沿用专科教材,要么借用规划教材,显然脱离实际,具体到各地区、各行业、各学校就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迫在眉睫。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原则,需要根据就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及时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高职院校要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在经济的全球化、多元化,职业变化加速的环境中,高职院校必须紧扣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校本资源,开发英语校本教材。
其次,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处于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下去取决于高职院校发展内力和发展特色,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则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必由之路。
再次,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复杂,有对口生、普高生、初中毕业生、社会待业青年等,学生群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依靠统一的规划课程难以满足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和对专业知识的渴望,这种多样性使得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尤为突出,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开发英语校本教材,机电英语教研改革研究,明确高职机电英语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更新教学观念,重新整合高职机电英语课程的内容体系,开发出既贴近专业又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才能培养出既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又具有实际应用英语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而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许多高职院校都自觉地把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批人才。我院作为山西装配制造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单位,开设有25专业,每年都有学生2200人左右,他们毕业后主要从事数控、机械、电子、电器等行业的相关工作,工作中会较多地接触国外部分先进技术、设备和产品,这些技术、设备和产品的说明书及使用手册一般都是用英文编写的,其中包含许多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所以仅懂普通英语是不够的,这些都要求他们能够把专业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结合起来。出于这种就业方向和市场需求,将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与具体行业主要岗位(群)的工作过程相结合,通过课堂模拟工作情景、再现真实的职场环境,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强化专业词汇教学,突出专业词汇教学的重要地位。在基础英语课程中渗透专业英语,以各个专业课程编制相应的专业英语词汇手册为切入点,使学生时时刻刻能够巩固已经学过的专业词汇。同时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校内实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职业语言交流能力,提高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增加校本英语课程,既服务和充实课堂教学,同时又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当然也能为本地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英语校本课程开发要了解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由于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的专业基本上是出于对市场需求、产业和行业背景的考虑,使用统一的高职英语规划教材很难达到预期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发现、挖掘对学生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各类资源。将学生周围的资源转变为校本课程资源,从而使教学不脱离地区实际。也就是说我们的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了解和利用各种有益于学生的课程资源。就此,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可为我所用。教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英语角、电教室、加工中心、实训室等是最直接最显眼的英语课程资源。这些校内资源的有效利用将使我院英语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丰富。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校外资源,首先挖掘山西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来丰富英语学习,使学生能用英语介绍山西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风俗习惯、乡土艺术、地方特产等,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能用英语输出本土文化、表达本土思维,也能为外国朋友了解山西打开一个窗口。学院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从生产一线反馈回来的信息、在对外交流学习中所吸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也是学院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可选择的社会资源。
英语校本课程开发需要高职教师的“双师”能力或素质。教师是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高职院校“由于其职业技术教育和学生就业导向的特点”要求教师具有“双师”能力或素质。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一名专业教师要同时具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能力或素质。对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说教师“双师”的能力和素质既能提供不断深化的英语专业技能的支持,又能根据实际岗位需求增加课程所需的一些实践信息和资料。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语境中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地、有意识地分析与总结,从而使英语校本课程开发能在实践和反思中上一个台阶。
但从行业技术导师的方面来说,学院的英语教师队伍以年轻教师居多,相关的行业实践操作技能方面比较薄弱。而且我们的英语教师肩负着所有系的英语教学任务,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专业实践活动。因此,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对实际操作能力加以弥补,如不定期组织外语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参观学习,实地了解它们的工作性质和实际运作情况,以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也可以在教学任务不重的情况下选派部分外语教师深入工作第一线,参加一定的实际工作活动,接受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长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翻译服务等。教师从中获得的实践经验或认识使教师在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分析和判断教材内容有哪些是合适的,哪些不合适,有哪些需要补充、调整、丰富等等。
[1]胡小桃,李仲阳.当前高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3.13.
[2]杨成.高职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5,(1):86.
[3]贾少华.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实践[N].中国教育报,200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