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晗
(东南大学,江苏 南京 211189)
成本控制是企业日常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和投资者在进行经济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传统管理会计认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成本与业务量呈现同方向等幅度变化。然而在最近的成本会计研究中,人们发现许多成本是有“黏性”的,即当业务量增加时,成本的增量大于业务减少时的成本减少量。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成本黏性的形成原因,并描述了其典型特性,最后对一些研究结果做出了评述,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回顾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大致可以把成本黏性的成因归为以下四类:
当企业的销售量下降时,若调整内部资源则会带来所谓的“调整成本”——这往往成为成本非对称变化的动力。例如,当企业试图缩减员工数量时,就必须支付相应的解雇费等离职费用,同时若企业将来重新招募工人,则另需支出培训费用,这就是调整成本。出于对这些调整成本的考虑,管理者可能会倾向于在企业销售量缩小时仍维持原来的资源水平,从而造成了“成本粘性”现象。
Anderson,Banker和Janakiram an(2003)[1]研究了美国公共公司的SG & A,结果表明,依赖固定资产和合同员工经营的企业比服务型企业和依赖原材料生产的企业调整费用更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调整成本相对较高。Banker(2006)研究了1996~2005年间19个OECD国家12,666家公司的数据,认为劳动力市场特征(雇佣合同、雇员离职费用、保护劳动者的立法情况)会对企业的劳动力调整成本造成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成本黏性。缩减劳动力资源的费用越高,则企业的成本黏性现象越显著。
国内的孙铮、刘浩(2004)[2]通过对1995年12月前上市的292家公司从1994年至2001年的数据进行的分析,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费用“黏性”;刘武(2006)、孔玉生(2007)[3]等也得出了同样结论。和国外多数学者一样,他们也认为成本黏性的根本原因是管理者对于调整成本的考量。孔玉生的研究亦表明,成本黏性与业务量的变化幅度有关,随着收入的大幅下降,成本黏性变小;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公司成本黏性水平较高。
Anderson等(2003)[1]的研究表明,当企业连续两年出现销售额的下降时,管理者对企业未来销售额的乐观预期会有所减弱,由此弱化了企业的成本黏性;而在宏观经济增长期间,管理者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会有所增强,由此强化了企业的成本黏性。日本学者KenjiY.等(2009)第一次直接给出了“管理者预测”的实证依据,认为若管理者对未来销售量的预期是乐观的,则会带来明显成本黏性。
在国内,孔玉生等发现随着观察时间范围延长,管理者“不理性”的乐观估计会变为理性分析,继而降低了企业成本发生黏性变化的可能性。孙铮、刘浩(2004)[2],边喜春(2005),孔玉生(2007)[3],侯晓金(2009)等多数学者都在分析成本黏性成因时提到了“机会主义”,这其实与国外学者提出的“乐观估计”假设是十分类似的解释。
代理理论认为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不一致,这可能带来代理问题(Jensen和Meckling1976)。管理者倾向于保留无用的资源、扩大公司规模,以增加其个人地位和权利(Hope和Thomas2008)。具体来说,管理者可以在管理更加复杂的大型组织中获得更多利益;他们会竭力逃避缩减规模带来的艰难决断(Bertrand等2003;Datta等 2010)。
Chen等(2012)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对SG & A黏性起到了缓和作用。公司的治理应当能够缓和管理问题,并限制管理者的自利行为(Shleifer等1997)。一个有效的检测机制应当打压管理者在需求增长时过量增加SG & A成本的行为,同时鼓励管理者在需求减少时消除SG & A成本中的闲散部分。
除了以上三个被学者广泛接受的三个因素,一些特殊因素亦会成为成本黏性的成因。Dierynck等(2012)的研究显示,比利时私人公司管理者(即拥有者)在决策时极大受到了比利时特殊法规的影响:其零收入基准线规则使得企业在第一年亏损后会极力避免连续第二年亏损。这样使得那些徘徊在零收入基准线企业的成本行为几乎没有黏性,因为它们为了保持盈利,不会轻易在销售量增加时增加过多资源。同时,亏损公司往往表现出成本反黏性——为了回到零收入基准线,它们往往会在亏损时大量裁员,以大幅缩减成本,重新实现盈利。
Kama和Weiss(2013)沿用了BankerC.等(2011)提出的框架,得出结论:推断任何黏性成本的来源都要基于管理人员资源调整背后的动力;单纯的考虑成本黏性行为的文献可能会由于忽略相关变量问题而误解其成因。
大量文献表明,世界各国企业均存在成本黏性现象,且它们具有普遍共性,大致可概括为:普遍存在性、差异性,反转性和反向性。
在成本成本黏性成为研究热点后,世界各国均有文献报道,由此证明了成本黏性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除美国外,中国(孙铮,刘浩2004[2];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2007[3])、日本(KenjiY.等2009)、巴西(OtavloR.等2004)、欧洲各国如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Calleja等2006;Dierynck等2012)等国企业均存在成本黏性现象。
Banker等(2012)的研究更是把研究对象扩展为世界各国企业,涵盖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中国、印度、韩国、南非等20个国家和地区。其研究结果直接证实了成本黏性的普遍存在性,并且发现不同国家企业成本黏性具有共同特征。
成本黏性的差异性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行业差异,Anderson等(2003)[1]的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企业、依赖固定资产和合同员工的企业往往表现出更高的成本黏性,因为这些企业调整成本相对较高,管理者不会轻易做出缩减资源水平的决定。
国别差异的例子如Calleja等(2006)对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公司的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业务量上升1%时,美、英、德、法四国公司的成本分别增加0.953%、0.995%、0.992%、0.997%;业务量下降1%时,成本分别只减少0.902%、0.976%、0.906%、0.907%。由此可见德国和法国公司的“黏性”要强于美国和英国公司。他认为这是由于德法两国公司在“砍掉”资源(如解雇员工)方面的难度要大于美英两国,从而使成本黏性增大。
所谓反转性,是指成本黏性程度随观察时间延长而降低。这一特性是研究者最早观察到的特性之一,揭示了成本黏性与时间跨度是反向发展的。
Anderson等(2003)[1]把研究时间跨度延长到2~4年,发现成本黏性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后续学者如孙铮,刘浩(2004)[2]的结果表明,销售量波动后第一年期费用的黏性程度最大。关于反转性的成因,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解释是:随着观察时间变长,企业管理者趋向于更加理性和准确地认识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并逐渐打消“盲目乐观”的念头,这将造成成本行为更加对称、非黏性。
反向性描述了费用黏性与销售量变化幅度之间的关系:随着业务量下降幅度变大,成本黏性程度降低。孔玉生等(2007)[3]发现当业务量变化幅度超过20%时,我国上市公司成本黏性有变小的趋势。国外学者也发现了类似规律,如Yasukat等(2009)。
然而在最新的研究中,反向性受到了质疑:Dierynck等(2012)对比利时私人公司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当企业销售量小幅度变化时,则无显著黏性,相反对于销售量大幅增加的公司,其成本黏性更加显著。由此可见,反向性特征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会失去准确性。
国内外对成本黏性问题的研究已经有十余年历史,许多重要的规律被揭示出来,许多经典的实证模型也被普遍接受。尽管如此,笔者认为历年来对成本黏性的研究文献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公司类型较为局限。大多数文献都以大型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他类型企业研究极少,如未上市公司、中小创业板上市公司等。
二是缺少对管理者自身因素的考虑,如年龄、教育背景、任期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也影响管理者信心和决策的重要因素。
三是我国的研究者大多模仿国外的研究框架,而很少考虑到结合中国国情对本国大背景下的企业成本费用黏性进行研究。
基于上述评述,笔者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如下展望:
一是转变研究对象,增加对中小企业以及主板以外上市公司的研究。
二是深入研究代理问题对成本黏性的影响;加强对管理者自身特征(年龄、教育背景等)的研究。
三是根据中国国情按照企业的所有制类型分类研究,比较不同所有制类型下企业的成本行为差异,以及背后的制度动因。
[1]Anderson M.,Banker R.,Janakiraman S.,2003.Are Selling,General,and Administrative Costs ‘Sticky’?[J]The Accounting Review,41:47~63.
[2]孙铮,刘浩.中国上市公司费用“黏性”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4,(12):26~34.
[3]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成本黏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11):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