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美丽中国是文化发展繁荣的主题与内容

2013-08-15 00:44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宪法文明科学

曾 铁

(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学院,上海 200032)

“美丽国民”是建“美丽中国”的根本与基础,教育美丽、文化美丽、环境美丽、公务员美丽、社会美丽是美丽中国及建设的要素、主要内容与标志。提升全体国民文化素养,建文化中国、智慧中国、快乐中国,型塑好国人和中国形象,属繁荣、发展文化顶层设计的重大项目。国民综合素质与社会文明度明显改善、提高,让大家都幸福是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与实务;文化大发展当以建美丽中国为基,长期、深度地开展相关工作。

一、文化大发展路向与基本要求探讨

(一)文化发展当以民为重、实而不华

文化大发展不是夸夸其谈做报告或做“盆景”,也非开会表态、喊口号,或搞点外壳美丽、名头招摇的事物。文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涉及物质、精神两方面,社会进步、生活美好与百姓满意、高兴是其关键和标示。文化繁荣及其实现的程度可用硬指标尺度,国民素质和社会现代化程度提高了,社会开放、活泼、充满生命力是最本质、最关键的量化标准。文化大发展不能自拉自唱、只讲大道理,改善国民素养、提拉国家形象,让世人更“友华”,文化发展必须有价值、有贡献!发展、繁荣文化要服务、服从人民,理应“有真情、去粉饰、勿卖弄”(鲁迅《作文秘诀》),让人民开眼、增智、强能和促进社会进步是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文化发展需平静、平和,需细致、细腻,多做小事、实事;文化建设当有耐心、耐性,大干快上实现不了文化发展之目的。

文化繁荣不能只说“概念”,弄点花里胡哨的东西;发展文化非搞点金灿烂、仅有观赏性的标志性建筑。促转型发展,实现富民、强民,文化发展当有名有实,口惠实至、取信于民;繁荣文化要文化自省、文化自觉,用真话、真实启蒙、提拉国民。文化乃文明之母,文化繁荣应改造、提拉国民素质,让大家脑袋、口袋富起来,要扶正祛邪、彰扬诚信,提高社会信任度,把正义送到每个人的家门口。在物欲膨胀的氛围里,金钱崇拜已将一些人的精神、道德与同情心等都吞噬殆尽,如是,我们要建立健康向上的社会价值观,下力气纠正种种荒唐乃至颠倒了的道德准则。缺少同情心、失去人间温暖的社会,不是小康社会;一个道德缺失的民族即便富甲天下,也得不到世人尊重。[1]助力提高国民的公民素养,有利于激发国民的思想与社会活力,促使大家理解、践行“十八大报告”确立的“24 字”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文化建设之重任、之要义;打造卓越、形象良好的国家,应是文化发展的关注点与落地点。

(二)文化化人、文化强国与文明中国是文化大发展的核心

繁荣文化不能务虚,搞虚幻、空洞之物,“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东西不能搞;发展文化应以民为重、实而不华,以民愿、民生为圆心画圆。文化发展不能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化,它应从宏大走向细节、由抽象走向具体,从概念走向行动和由理论走向实践。基于现实,促进科学发展我们应撒播良知与科学,着力培育国民的科学思维方式,提拉其思维力、文化能力,要丰富国民的感性、知性与理性,并强化他们的现代意识与批判精神。文化大发展应有育人、慧民和促进社会文明的功能,文化建设与繁荣要助力消解社会上以厚黑学为标志的落后现象和逆淘汰机制等乱象。文化化人、文化民生和文化惠民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点与归宿,公共文化所想、所求要亲民,应与百姓的所思、所盼吻合,应贴民心、关注民需与演绎民意。推进文化繁荣,我们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政治文化、行政文化、经济文化和社会文化都应与时俱变,要有新元素、新面貌。文化强民、文化兴国是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构建有文化的社会,让大家过有文化的生活,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文化及发展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提振经济、美丽中国、富裕百姓的本质性力量。文化发展的水平与质量,百姓是否认可、满意是最高标准。“美丽中国”由法治中国、公平中国、正义中国、清明中国、绿色中国等要素有机地构成,其中“美丽国民”最重要、必要!人民为大、宪法为天,“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团结就是力量》歌词)和民智、民富、民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与标志。文化繁荣不在表面形态、不是唱高调,也不在纸上,让民主、自由、法治、平等的精神、行为在中华大地盛行是其要因与主打。可明显消化盛行的“官本位”文化与官僚主义,能消灭“官、套、废”话与各种“假大空”行为①《人民日报》载文:大到GDP,从2008 年开始,中央和地方连续出现地方数据超过中央统计数据的情况;小到村里的鸡鸭,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回忆:“到年终,要按分配的任务填报。当时,要把1 只鸡说成4 只鸡,甲鱼一只没有,就上报捕捞了几千斤,生猪出栏170 头,上报650头……”人民日报,地方经济数据造假成统计领域最大腐败[EB/OL].http://www.cs.com.cn/xwzx/hg/201212/t20121209_3769798.html,2012 年12 月9 日。是文化大发展的要务。

发展文化不是追求所谓的“深刻”或搞点形而上(理论、观点或模式),文化为民,人民至上、民生第一和文化为公、形而下,以及有利于解放思想、解放文化和解放、发展生产力,才是文化建设之本。文化大发展要尊重人民期盼,力避只说不做或说得多、做得少之象,发展文化应“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梁启超),需贴近国民信息需求、生活需要。让大家尊重、服从科学,让全社会按规律、按常理办事是科学发展的基础与方向,实现无水分、可持续增长,使所有人幸福是科学发展的重心。文化繁荣是科学发展及达成的条件与保证,关注、弱化以一些影视为代表的破坏、摧残文化和没文化的文化之状,是发展文化的要点!用先进文化改造、补充、丰富我们的传统文化,彰显民乃天和为民服务之理念,落实人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利和让百姓有尊严的生活、工作是文化发展之本、之追求。

二、美丽国民的养成是文化大发展的首务

(一)培育现代公民是文化发展的第一任务

优化文化生态、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内涵、培育健康的文化心理和创设文明环境,培育“美丽国民”,打造“书香中国”“诚信中国”“质量中国”,是科学发展及达成的内在要求。提高国民素质是文化大发展的第一任务,[2]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文化及发展是“美丽中国”的基石,文明、发达的国家由无数美丽的公民结构而成。“公民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成的”(哲学家斯宾诺莎),建美丽中国要使国人成为现代公民,为此,文化发展当给力、有作为。让国人有文化、有修养,使之摆脱、远离粗鄙,从而化解一些国人低素质和社会粗鄙化之态,才可实现“美丽中国”之愿景。努力培育公民、营造公民社会,改变世人对中国的认识①2012 年12 月,印尼华文作家协会主席袁霓对记者说:“在印尼,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铺天盖地,其中不乏指摘中国社会道德沦丧的报道。”李上涛,距离登机只有3 小时[N],文汇报,2012 年12 月11 日第2 版。,提拉国人、国家的受尊敬度是文化发展的硬任务。

(二)一切文化活动、文化行为都应聚焦于提升国民素质

国民素质不高,何谈永续发展?让国人成长为“公民”,需要文化营养、文化滋润。因此,文化事业和所有的文化活动、文化行为都应助推文化繁荣、聚焦提升国民素质,此乃优化民族素质与社会发展之根。加强文化建设须营造文化氛围、讲究文化品格,传播科学文化,让国民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和会认知、会做事、会共处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工作。繁荣文化不是弄点“心灵鸡汤”,文化及发展“要指导我们,如果希望成为清醒、善良、心智健全的人,应当崇拜什么,应当鞭挞什么。”(英国学者阿·德波顿)文化繁荣应“提醒我们应当敬爱什么,感恩什么,回避什么,畏惧什么”;并能在我们身上唤起“对扫除人类混乱以及减轻人类苦难的热望”。(阿·德波顿)

人的现代化关键是思想观念现代化,即价值尺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的现代化。如是,注意、消解文化或精神毒素,促进国民向现代人的文化心理转变是文化发展的大事。事实显示,改造国民性是我国走向现代文明、成为发达国家的客观要求与主要环节,文化发展当以此为主律在力度、深度、广度上做文章、下功夫。文化大发展的各项事务要注意并有助于清除国民性中愚昧、落后、龌龊的东西和盛行的“假大空套”思想及行为;应用先进的文化教育国民,用工业文明的社会运行准则等培养现代公民,用诚信体系约束国民,要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与世界普适的理念、行为准则有机结合起来,并融入国民意识和社会建设中,从而造就出求真、向上、向善的公民。

(三)促进社会进步,提升国民科学素养是现实需求

“科学已经成为我们文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和最重要的部分……科学在我们这个技术时代,具有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作用,不管一个人自己的工作离技术上的应用有多么远,它总是决定人类命运的行动和决心的链条上的一个环节。”[3]科普与科学文化是主流文化、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正面声音不可或缺的成分。因此,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弘扬科学精神、强化科学意识是文化繁荣的责任与义务,文化发展当向社会扩散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意识、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等。2000 年,美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7%;2010 年,我国国民(大陆)该比例为3.27%。就2012 年12 月21 日是世界末日之论的调查显示,各国国民末日相信率最高是的中国,中国有1/5 的人相信该“胡说”。[4]同时,与该谬论相关的“全能神教”(“法轮功”后又一邪教组织)在大陆肆行。可见,我们的科普需加强,不能惨淡、落寞!传播学家麦考姆斯等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里说,大众传媒对某些命题的着重强调和这些命题在受众中受重视的程度有强烈的正比关系。[5]因此,提升国民科学素养,我们应据《科普法》,借助各种媒体全面地实施科普,[6]且保证科普质量。

提升科普水平、推动社会健康发展是现实需求,文化大发展之势下,科普的数量、质量应提升。现实显示,我们的发展急需大范围投送更多、更好的关乎科学素养的资讯(科技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意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促进社会进步,不能轻视科普、科学文化及作用!在科普水平和国人科学素养不理想之状下,实现科学发展困难很大。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马·玻恩说:“科学不仅是获得自然知识、取得更好物质生活的手段,而且是一条通往智慧、辨别理智和荒谬之路”;“大多数的邪恶行为都是建立在荒谬和无理性的思想基础上的”。[7]我们已确定:“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创新型国家;2049年“人人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等。显然,实现这些目标,劳动者科学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拉是前提与保障。

三、学习异质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内容和推进科学发展的保证

(一)促进科学发展,需要所有的文明及其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要打开大门搞建设、办事业。所以,我们应更加注重学习、吸收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同各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8]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我们要让自己离世界主流近一点、更趋于现代文明。推进文化大发展,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融天下之精华,将先进的异质文化内化到中国文化、文明之中。推进社会进步当用含西方文明在内的所有文明型塑国民的思想、心态与行为。实现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提升社会发展水平与质量,达成由富强的崛起到文明的崛起,文化建设、繁荣不能只有儒教(儒学)或国学等,当兼收并蓄、求新求变,多与现代文明嫁接、融合,当靠拢现代文明的主流方向;发展文化不能意气用事,贬外、排外,要虚心学习别人的先进文化。

缔造美丽中国,文化发展不能逸出常识、常理,它拟趋同而非趋异,在大方向上应跟国际大势一致,而非相反。助益于提升国人素质,有利于让大家高品质的生活是文化发展的意蕴与初衷。将世上的一些好东西贴上“敌对势力”的标签,“让”竞争对手独有、独占公识的好东西,此举会丑化、弱化、矮化自己,将无意中美化、强化对手。输出、引进是开放的两方面,只输出、不引进或少引进;只引进硬件、不引进软件是片面、失衡的,是有害的。由近代史可知,我国对于外国事物的接受,经历了先器物、后典制、再文化的过程;典制与文化属于软件范畴,是人类智慧与精神的集中体现。[9]繁荣文化和改革开放,需继续引进国外的先进东西,包括文化、观念等方面的信息。对大多数国家认同、接受的好东西,对业已证明具普世意义的东西,我们拟张开双臂接纳、采用之。繁荣文化、促进科学发展,提高百姓生活幸福度,对域外的优秀东西我们不能做鸵鸟,更不宜封杀之。

(二)传播普适文明是文化建设与繁荣的项目

科学发展非闭门造车,当与世界对话、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获得各国人民的理解、支持。因此,文化建设与发展要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应开放、不保守,与全球交流、互惠。①《文汇报》载文说:“二战后,整个世界在价值观上已经逐渐接近,公认联合国各种宣言、决议所确定的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公平正义等为普遍的文明价值观,尽管不同国家对其的理解以及孰为优先上不太一样。”任思蕴,中国文明复兴促成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N],文汇报(文汇学人),2013 年1 月21 日:A。繁荣文化应培育、强化承接历史、面向未来的文化意识,并形成兼容并包、相互促进、和谐共在的现代文化观。一切有助于文化建设的经验,有利于提高国人素质的文化成果和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等都要研究、大胆地移用。让文化、社会欣欣向荣,文化发展不能自我隔绝、自我边缘化,繁荣文化要紧跟时代步伐。促进现代化建设,须科学、大量地吸收西方文化等,文化繁荣与推进现代化和讲政治、走正路都不能有反西方文化情结或潜在的反西方文化情绪。

抱残守缺或苏联式教条等会延误、妨碍发展,建设中等发达国家、实现民智国强,需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对向西方学习之事,不能谈虎色变或是一种忌讳、禁忌。文化发展应助力我们走利国、利民、利子孙的光明路,繁荣文化要多向外看、多了解外面的信息,推动科学发展应研修、移植别人的好东西。建美丽中国,我们不能坐井观天、孤芳自赏、夜郎自大,不可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当以开放包容、文明的姿态与世界接轨,并深度地融入世界大家庭。中外发展史证明,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独沽一味是不可能的,封闭是万恶之源!借鉴西方先进文化不是走“邪路”,一味地批判西方文化,那是文化、社会发展的悲剧,这有碍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怎样看待国外文化、文明等,作家王蒙强调:“我们要彻底超越、摒弃、清除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心态与逻辑。”[10]当下,丰富文化内容、提高文化品质,尤其是完善我们的思想文化、行为文化,以增强世界话语权、影响力,须按国际通行的思路、规则办事。世界是地球村,沟通和彼此认识大家都应有、且要用地球村流行的规范、标准语言,让别人看得懂和能接受、可认知,是文化发展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基石与关键。

(三)繁荣文化、推进科学发展,我们当学习、依傍各种文化

人类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优秀文化及传播,促进科学发展,让大家诗意地栖居,我们应拉大对外开放度,需有更多的舶来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人类所有的优质文化支持与推进。文化繁荣须宽松、宽厚、宽容与宽仁,推动文化发展文宣界等不能自我束缚、自寻烦恼,不能无意地站在文明的对立面。“异乎我者未必即非”(胡适);自由、民主、人道主义、人权与宪政等概念及行为,非西方国家专利,我们不可将它们及使用权“让”给西方国家。上述“24 字”核心价值观已把自由、民主、法制等所有的普世价值包括在内,文化发展应助力将此精神和命题,切实贯穿在国人的思想及行动上;推动、达成科学发展,实践“24 字”核心价值观最现实、最根本、最必须!繁荣文化、推进社会进步,我们当与时偕行,不断吸收、依傍各种文化与普适文明,“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要在世界上有声音、有图像,需有一套全球听得懂、能理解的普适文明话语。通过普适的文明话语伸张中国的国家利益,同时将中华文化提升为普适文明的一部分,此乃文化大发展的实务和中国作为文明大国要担当的责任。

四、弘扬宪法及精神与传播法治文化,是社会进步、文明之保障

(一)文化发展当助力强化宪法意识与全面执行宪法

实现文化繁荣,构建公民社会、和谐社会,“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11]现行宪法是所有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最高行为准则,文化发展和大力施行宪法,要“让思想冲破牢笼”,国人都应尊敬、维护与捍卫神圣的宪法。政治体制改革最基本的要求是:公权力的运作回归宪法、实现宪政;减政放权,公权力的运作应阳光、透明。宪法不能是“纸上的法律”或口中的“最高法律”;宪法不是“空谈的宪法”,也非是写给外人看或好看的东西!推进科学发展,建法治中国、美丽中国,宪法需严格实施,其条款、内容与要求当落实、兑现。贯彻、执行宪法必须“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毫不含糊!宪法不能空化、虚化,应无条件、全面地履行。繁荣文化和科学发展须注意与纠正、杜绝一切的违宪观点、思想及行为!

宪法不是“闲法”,也非“稻草人”。传播宪法、强化宪法精神,以宪法为中心在全社会培树、践行核心价值观,进而促进人的发展、落实人的各项权益,是文化发展的大事。依法实现人的权利、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并促进生存性民生、发展性民生与物质性民生、精神性民生之达成,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内容与要求。因而,文化繁荣应关注和传递公民文化、宪政文化等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及其实现必需的文化。奉行民主、宪政、法治是世界的进步潮流。“民主”、“自由”、“平等”、“公正”、“诚信”、“和谐”等,是人类和平共处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这些理念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它们理应是主旋律的基本音符。宪政、人权等是人性、人的发展和社会文明所需的基本内容。自由、宪政等非贬义词,宪法中的一些词汇,不应是敏感词或忌讳的言语,在全社会强化敬仰、敬畏、崇尚宪法与服从宪法的观念,并依宪法办事是文化发展和铸就美丽中国的重要事项,这有助于提高国家感召力、凝聚力和国家形象,也是在地球村拓展我们的能见度,扩大影响力、作用力以及提拉国际认可度、满意度之要措。

(二)投送、扩散法治文化是减少各种腐败现象的需要

世界近代史说明,社会清廉、清明和社会文明、进步,法律最大、唯有法治;苏联、东欧之变告诉大家,腐败的负能量、负效应特大,它祸民毁国。着力传播法治文化①以追求民主、自由和权利保障为目标,在一定的治国理念和与此相适应的制度确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是推进科学发展、全面达成小康社会的保证。就反腐败问题,习总书记强调:要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反腐败要“老虎”“苍蝇”一起打!应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当用机制让官员不敢、不能和不易腐败。[12]文化发展当推动国人学法、知法、尊法、守法与用法,尤其是各级官员;繁荣文化应助益我们完善、实践民主制度,落实各种法律,特别是至高无上的宪法!文化发展必须给力反腐败。

防腐、反腐是社会发达、文明的诉求,是百姓的希冀,腐败现象频现与“美丽中国”格格不入。层出不穷的官员腐败和“假大空”现象再得不到遏制,发展目标难以达成!法治、法治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杠杆,传统文化和社会上轻民、尚官的“分子”较多,缺乏法治成分。所以,发展文化应大力地在我们的文化和社会中注入、补充法治文化;政治清明、机构廉洁、官员清正和政府精廉是“美丽中国”的要素,有效反腐必须,且只能依靠法治;透明、制衡、公开、限权和多维监督是防腐、反腐的基件,文化繁荣要为此发力、释放正能量。

五、结语

塑造美丽的国人,净化社会风气和构建幸福度高的社会与中等发达国家,文化大发展当正视社会现实和直面、解决问题,要致力于培树健康文化、特别是健康的官场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与发展先进文化。让国人勤脑、勤劳、素质高和“一切为了让你与真理同行”(哈佛大学校训)乃文化大发展的内涵与指南,打开人的智慧、医治人的心灵,促进人全面发展,[13]让知性的国人越来越多和推进社会全方位进步,是文化建设、繁荣最现实、最重要的工作。

文化大发展应高扬宪法大旗,不能游离文化与科学发展的本意,当围绕文化的本真踏实地推进。繁荣文化路径有多种,用先进文化补充、丰富我们的传统文化,重视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和营建公民社会是其永恒的任务;对有效遏止政绩式GDP 增长与城市、社会建设中的反常识、反规律的“大跃进”现象,以及反腐败之事,发展、繁荣文化要为此营造良好的环境,并要摇旗呐喊、鼓劲加油。让国人有教养,有素质、有品位,让公务员大公无私、为民服务是文化大发展的根本目的,明显消解虚、假、空和“水增长”行为,力促官员们财产公示②官员财产公示是国际惯例,此乃防、反腐败的好东西。现在,90 多个国家、地区出台、执行公务员财产公示法;我国的港、台、澳的公务员们财产已公示。,消化以“满嘴马列,满腹娼盗”为代表的各类腐败丑行,进而建设公正、文明和光明、幸福的社会,是文化大发展的现实任务,[14]这也是文化繁荣达成的标识。

[1]秦晓鹰.改造国民性,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N].中国青年报,2012-12-14(2).

[2]曾铁.文化发展繁荣的首要任务: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2):58-64.

[3]马·玻恩.我这一代的物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3.

[4]窦文涛.有调查显示末日相信率最高为中国[EB/OL].(2012-12-19)[2013-03-15].http://news.ifeng.com/opinion/phjd/qqsrx/detail_2012_12/19/20314640_1.shtml.

[5]杭孝平.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225.

[6]曾铁.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繁荣之我见[J].宜春学院学报,2012,(6):1-4.

[7]马·玻恩.我的一生[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367.

[8]钱彤.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N].文汇报,2012-12-06.

[9]安立志.重读《谏逐客书》[N].文汇报,2012-12-14(12).

[10]王蒙.莫言获奖与我们的文化心态[J].读书,2013,(1):1.

[11]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解放日报,2012-12-05(2).

[12]新华社.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N].解放日报,2013-01-23(1).

[13]曾铁.略论文化建设和发展繁荣文化[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33-39.

[14]曾铁.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几点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17-22.

猜你喜欢
宪法文明科学
请文明演绎
宪法伴我们成长
漫说文明
《宪法伴我们成长》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