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外资企业文化一体化建设思考

2013-08-15 00:50贾曼丽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外资企业珠三角

贾曼丽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江门 529000)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8年12月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2008—2O2O)》(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到:“珠江三角洲地区九市要打破行政体制障碍,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要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根据纲要要求,近几年珠三角政治经济、城市交通、社会管理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形成了珠中江、深莞惠、广佛肇三大经济一体化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政治的一体化势必带来文化的一体化,而文化一体化又对经济的一体化起到刺激和促进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强大的内在驱动力。珠三角作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国际门户,随着经济领域对外进一步开放,外资在不同产业的投资不断增加。目前,在珠三角地区的外资企业中,由于公司企业文化的不同,使得外资企业内部出现了企业文化冲突和不和谐现象,已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经营正常进行,这也迫使外资企业必须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而外资企业文化建设如能由政府或组织机构进行一体化建设规划和指引,必将提高文化建设的效率和水平,进而带动经济发展水平更上一层楼。

一、珠三角地区外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面向南中国海,为珠江出口处,毗邻港澳,是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范围是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珠三角是广东省乃至全国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人口只占全国的1.82%,而外贸出口额占全国的34.01%,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21.13%,是全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蒋偲佳,2007)珠三角地区是外国公司投资选择的主要地区,外资企业目前已形成三种类型的企业文化,一种是欧美型企业文化,一种是日本型企业文化,再一种是借鉴型企业文化。(陈爱和,2003:56)外资企业文化因受社会制度、民族文化、习惯及地理环境等不同影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既具有世界文化的烙印,又与投资国的民族和区域文化密不可分。

以笔者为首的调研小组通过走访珠三角多家有代表性的外资企业,并邀请17家外资企业代表召开了座谈,深入了解掌握了外资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并发现了外资企业文化的下述特征:

(一)外企内部的文化冲突使外资企业陷入发展困境

目前,在珠三角地区的外资企业中,由于跨国公司面临的多文化境地,使得外资企业内部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举止、民族性格、行为模式、时间观念、权力观念等方面出现了企业文化冲突和不和谐现象,已经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经营管理造成了困难。(穆庆贵.陈文安,2000)各种跨文化冲突使得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企业管理效能低下,经济建设也就受到很大影响。如果矛盾激化,冲突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很有可能造成企业危机事件,甚至引发不同国家、种族之间的矛盾,严重的可能导致企业倒闭和较大的群体性事件。(肖尚军,2008:89)

(二)外企文化各自为政,缺乏一体化建设的宏观引导

笔者以派发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的形式对珠三角16家外资企业进行了调研,接受此次调研的企业包括港、澳、台、日、美、德资企业,其中有70% 的企业负责人均表示外资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得比较顺利,活动形式也丰富多彩,但在广东省文化大省建设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对外资企业经济建设宏观指导和引领较多,而文化建设大多靠企业自己来把握,各外资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大平台,文化建设有点各自为政。他们期盼政府对文化建设加强宏观指引,多搭桥引路,使企业通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交互作用中博采众长,创新思维和方法,共同向前发展。

二、外企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本文所讲的“外企文化建设一体化”是指在相对独立的珠三角外企范围内,推进企业文化协调发展,实现外企文化的共同繁荣。具体内容包括政府推动、协调发展、资源共享、文化融合、创新合作机制等。在文化建设的基本投入、基本设施、基本队伍、基本活动上有机统一,从而努力做到外企文化事业投入一体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外企文化市场推进一体化、文化成果享受一体化。(刘建中,2010:110)

(一)必要性

外企经济一体化需要文化一体化为保证。企业的经济行为和文化因素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珠三角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外企,在大力推进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文化一体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周秀英,2001:27)文化综合实力越来越成为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经济发展的程度。以文化论输赢的时代似乎已悄然来临,不能站在一定的文化高度来谋划发展,经济发展是不可能达到一定高度的。(刘建中,2010:108)珠三角外企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文化一体化,由于目前外企内部的文化冲突使外资企业陷入发展困境,而且外企文化各自为政,缺乏一体化建设的宏观引导,珠三角外企应该在文化一体化方面先行一步,让文化的一体化成为外企整体协调发展的引擎器和推动器。

(二)意义

1.有利于引领和推动外企经济发展

文化是经过长期积累和演化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任何文化都是特定区域的产物,珠三角外企文化的一体化可以团结区域内外企,齐心协力地进行经济建设。文化一体化建设包括科学技术、文化宣传、信息产业、企业文化形象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科学技术可以直接投入生产,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企业收入;而文化事业的发展也能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不断扩大外资规模。文化一体化建设对经济增长具有日趋强大的正效应,对外企经济的发展也起到较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2.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众所周知,文化是生产力的基础和推进器。历史上文艺复兴引领了欧洲产业革命,明治维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腾飞,文化的每一次革新都带来了生产力腾飞,这些都印证了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外企文化一体化建设必将推动企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在宏观上引导企业物质产业和文化产业按照一定比例协调发展,不断推动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转化,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有利于改善区域形象,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广东之所以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既源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也源于其独特的岭南文化。外企文化一体化建设中,必将对外宣传介绍岭南地区,推介岭南文化形象,有利于改善区域形象。同时,文化一体化的建设过程,必将促进各种不同文化的互相了解、适应和融合,有机整合各种不同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企业文化,鼓舞和凝聚中外员工民心和士气,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不竭动力。(郭蕾,2007:38)

三、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对策性建议

(一)重视岭南文化宣传力度,促进统一文化观念的形成

珠江三角洲不仅是一个区域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经济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敏感的、有意义的文化概念,是一个社会整体发展观和文化发展观。(黄振平,2004:42)岭南文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地方政府要重视岭南文化宣传力度,挖掘、提炼历史文化资源中最能反映岭南文化特色的要素,打造出能体现时代高度的岭南文化品牌,让外企了解和认同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引导外企找出双方文化的共同点,多进行跨文化沟通和文化整合,本着“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来进行跨文化管理,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持相对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裴娟,2010:11),让多种文化和谐共存,在此基础上促进统一文化观念的形成,以此作为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基点。

(二)实施激励机制,从政府层面促进文化一体化建设

要在宏观层面引导外资企业文化一体化建设,就要实施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目标和工作责任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将各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要考核内容,切实加强领导力度。各地应搭建外企文化交流活动的平台,组织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各种外企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外企、政府、社会团体之间,外企和外企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互利互惠,实现多赢。在这个过程中评选出先进的外企文化建设城市,并在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上进行宣传和表扬,予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的奖励。通过这些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增加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对外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关注度,另一方面又可从各级政府的层面促进外企文化一体化建设。

(三)实施“外企文化培养工程”,建设外企先进文化示范区

政府可以实施“外企文化培养工程”,切实抓好外企文化建设的谋篇布局和顶层设计,从精神、制度、物质和行为文化四个维度统筹规划、系统建设,通过弘扬本土文化精神、吸收外国先进文化、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培育创新型外企文化,为外企的科学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外企在跨国经营时,不能忽视文化差异的存在,要增加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巨大能量和强大生命力,在此基础上引进先进的外资企业管理和科技文化,促进中外不同优秀文化的融合和创新,选择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战略,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系。在外企相对集中的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建立一批相对集中的先进文化示范区,以点带面,带动二三线城市外企文化建设的开展,最终实现全面发展与共同繁荣。

(四)建立统一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杠杆,操纵着企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先进的制度文化会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成为企业经济腾飞的动力,反之,落后的制度文化会阻碍企业经济的发展,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和障碍。因此,政府要深入分析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引导外企建立起统一科学的特色制度文化,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企业成员的行为,并使企业精神转化为企业成员的自觉行动。统一的制度文化的建立,可以引领外企精神文明的建设,为外企文化一体化建设奠定精神和制度的基石。

(五)建立外企共享共有的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共享共有的信息港是实现外企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基础。社会团体或机构可以组织建立珠三角外企共享共有的文化网站,如珠三角外商投资协会等网络平台,开辟“中国传统文化”和“外企先进文化”专栏,及时传递各种文化资讯,搭建电子文化信息平台。还可以编制珠三角外企文化手册,提供纸质的共享信息,促进外企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组织、有秩序地推进外企文化一体化建设。

(六)加强区域机构组织的统一的跨文化培训

目前的珠三角地区由于企业规模和实力不同,每个企业在进行跨文化培训的水平参差不齐,内容也千差万别,势必影响外企文化建设的效果,对外企文化一体化建设也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如果能由区域的政府和职能部门实现跨文化培训的系统化管理,每年对外企管理者进行定期的统一规格的培训,就外企的管理模式、员工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跨文化活动的开展、本土化管理策略、文化的融合和创新、文化冲突处理方式等进行培训和互动交流,然后由管理者们到各自的企业对员工进行跨文化的培训,这样就能保证外企跨文化培训的效果,对外企文化建设起到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最终促进外企文化的一体化建设。

四、结语

根据《纲要》要求,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随着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圈的逐步形成,文化一体化也成为必然趋势,文化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外企文化一体化建设,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也符合珠三角地区"文化经济"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外企保持经济优势和继续腾飞的精神支撑和灵魂所在。顺应这一趋势,通过文化一体化引领、支撑,加速外企文化力与经济力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仅是提高外企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外企乃至珠三角区域经济、政治、社会和其他方面的一体化的重要方面。

[1]蒋偲佳.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及其启示[J/OL].http://info.yidaba.com/economics/818088 - 1.shtml/[2007-10-16].

[2]陈爱和.2003.外企文化:在渗透中融合[J].江苏经济,(1):56-57.

[3]穆庆贵.陈文安.2000.新编企业管理[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

[4]肖尚军.2008.文化冲突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11):89.

[5]刘建中.2010.论珠三角文化一体化的必然趋势[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3):108-112.

[6]周秀英.2001.从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趋势看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J].社会科学战线,(6):26-30.

[7]黄振平.2009.长江三角洲文化一体化的初步分析[J].中国社会发展战略,(1):41-43.

[8]郭蕾.2007.文化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岭南文化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5):36-39.

[9]裴娟.2010.传承岭南文化弘扬本土精粹--佛山市禅城区岭南文化传承弘扬的思路研究[J].神州民俗(144):11-13.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外资企业珠三角
岭南文化名家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外资企业在中国国内价值链中的采购结构及产出用途
穿透虚假外资企业的“包装外衣”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浅谈外资企业收购民营企业的成败因素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与岭南文化的教育
基于岭南文化的生态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