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为例

2013-08-15 00:53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俱乐部院校高职

彭 文

俱乐部文化源于欧洲,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体育俱乐部开始在欧美等地高等学校中悄然兴起。目前,我国的许多高职院校也在积极进行着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模式的积极探索。本文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和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课程俱乐部教学改革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经过研究分析,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教学模式过程中,已经逐渐探索出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办法,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实施的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探究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拓宽体育教学改革思路,不断完善体育课程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进行俱乐部教学的原因

1.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缓解了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之间的矛盾

我国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高职人才培养定位是把学生培养成技术应用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其教学体系是围绕“工学结合”和“校企结合”等实践教学展开的。根据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其教学体系更加突出实验、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使得传统体育教学与高职教学体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体育教学必须要从传统的模式向与高职整体教育相适应的轨道上转变,以缓解二者之间的矛盾。

通过多年的探索,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行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缓和这一矛盾的良策之一。它能够适应高职教育自身特点,把构建出高职教体育教育新的学习方式为目标,把学生的自我锻炼与全民健身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势,实现规模效益。

2.俱乐部制教学模式适合高职学生特点,适应素质教学发展与终身体育需要

高职学生的特点突出,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如何寻求改革和突破,发挥其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考虑学生身心特点,以适应当今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经过实践与调查,体育课俱乐部制教学模式能够满足上述要求。主要表现在:

(1)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改革恰恰适应他们的特点,相比传统计划式体育教学模式,俱乐部制教学形式多样,可供自由选择的机会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锻炼,大大地增加了学生主动进行体育学习的意识,使不同个性、不同爱好、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体育目标和理想。

(2)适应素质教育发展与终身体育的需要。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从参与形式、学习方式、文化氛围等方面都接近社会生活,学生掌握了一项或几项科学锻炼的方法同时,无形中被注入了终身体育的思想,同时影响着生活方式、兴趣指向、行为养成等的养成,对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研究结果与分析

目前,高职体育教育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以体育文化活动为载体,切实推动学校体育工作,促使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一生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习惯。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理念独特,建立高层次管理构架

为了全面、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该校成立了以分管副校长为主任,教务处、人事处、学工部、财务处、工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体育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全院体育课程教学、师生群体健身、校内外体育竞赛、体育对外交流等工作。相比大多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由体育部(教研室)单独部门主管来说,这种合力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管理构架模式级别和层次都相对较高,从管理效果上来说更易协调,执行和保障效果更为突出。据了解,该校这种学校体育管理构架新颖独特,管理理念独到超前,其优势值得各高职院校借鉴。

2.切合实际,按需求构建教学体系

在认真分析和总结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后,该校针对高职教育特点,以及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区别,经过摸索构建出了独有的体育课程俱乐部教学体系。各俱乐部依托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场馆,实行全天候开放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运动能力和水平,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时间,自主选择教师进行学习。学生根据外出集中参加实训、实验及参加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规定的学制内,可以选择四个模块通过“三自主”模式进行选择学习。学生既可以选择同一个俱乐部的初、中、高级三个不同级别模块学习,也可以选择不同俱乐部的四个模块。学生达到相应模块的课时和考核要求后,获得相应模块的学分,修完四个模块后获得体育课程总学分,达到该校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教学过程中以先进的理念引导学生,以优秀的文化熏陶学生,以优良的师德塑造学生,以规范的制度约束学生。结合高职教育特点,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教育观、体育观构建出了新的教学体系,符合学校实际,并展现出了分层次教学的独有特色。

3.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需求

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主张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在贯彻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时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生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在俱乐部制教学选课方面,实现了学生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网络选课方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选择和个性需求。俱乐部制教学给学生树立了终身体育的思想,对学生生活方式、兴趣指向、行为养成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

存在问题及对策

1.存在问题

(1)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待优化,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该校体育教学团队拥有专职教师8人,男6人,女2人;具有讲师职称的3人,助教5人;本科学历4人,获得研究生学历4人;教师平均年龄31岁,平均教龄不足8年。专职教师中目前尚无高级职称,从事专项教学与大学期间专修项目符合的有4人。在科研方面,截至目前,该校专职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14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篇。

从总体上看,该校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较高,但年龄结构较轻,学科梯队发展不平衡,职称搭配不尽合理,没有形成学科带头人。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少。有的俱乐部师生比例失调,有些专业需补充新教师,以强化专业教学。由于还未构建出专业科研团队,科研实力薄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

(2)选课管理模式尚需继续完善

“三自主”选课分层次教学模式,虽然充分满足了学生的意愿和个性需求,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因个体差异造成的兴趣、意志不可控性,在选课的结果上反映出了有的俱乐部人数多,有的俱乐部人数少的情况。从而导致有的教师工作量饱和,有的工作量不足。二是学生可以在规定的学制内,随时参与学习,补上前面落下的课程,这种在人数上动态的、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了有时教学班人数突然增多,有的突然减少的现象出现,对教学秩序影响较大。三是在考核标准上,各俱乐部实行各自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

(3)体育教学俱乐部向课外延伸不足

从教学时间上划分,高校体育俱乐部主要有课内体育教学俱乐部和课外体育教学俱乐部两种形式。经过观察,该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虽然实行的是全天候开放,但是由于建校时间、师资等诸多因素,目前,俱乐部制教学主要仍以教师在工作时间内的课内教学为主,课外教学活动多数不能亲自指导,延伸不足。学生在课外的学习多以自学、自练为主,不能得到教师的二次指导,对教学内容没有完全掌握的学生,形成了错误的技术动作,动作产生泛化,导致恶性循环,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对策

(1)专业建设工作对高职学校的改革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格局和办学水平。应把优化体育教师队伍作为提高体育工作水平的重要方面来抓,进一步加大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不断充实教师队伍,给教师提供各种各类继续教育平台,定期安排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参加实践,开阔教师眼界,交流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在科研方面,学校应加制订措施,积极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加大支持和奖励的力度,综合提升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2)应进行调研,尽快制订出更为科学、合理、细致的选课规定,管理办法等制度和措施,在满足学生意志的同时,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管理,统一考核评价标准,真正达到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同时,要根据学生选课结果,结合时尚性、休闲性和娱乐性特点及时对俱乐部项目进行调整,可选择开设体育舞蹈、武术搏击、极限运动、竞技棋牌等现今深受青年们推崇和喜爱的项目,给学生更大的挑选空间,让学生尽情地享受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和益处。

(3)教学内容上,除了选择趣味性、可操作性更强的内容外,还要总结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大学生互动,对教学重、难点反复练习,帮助学生在课内完成技术动作定型。学校应制订出教师课外教学管理办法,尊重教师劳动,吸引教师积极参加课外指导工作。最后应充分利用高水平会员和学校体育代表队学生热情,积极深入到广大初、中级会员中去,身体力行带动学生的课外活动,将课内教授的内容,在课外得到再学习和巩固,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刘志敏,凌青东.我国普通高校以体育俱乐部形式进行教学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6.

[2]罗智勇.普通高校体育课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再思考[J].体育科技,2006,02.

[3]卢兆振,许弘.未来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和运作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2).

[4]杨贵仁.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设想[J].体育科学,2003(3).

猜你喜欢
俱乐部院校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