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社区照顾模式的当代中国解读——基于社区儿童照顾的视角

2013-08-15 00:47续文念赵丽远
惠州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社区儿童

续文念,程 刚,赵丽远

(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近几年,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在大陆地区逐步发展,在社会工作专业角度下对社会儿童问题开展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主要涉及留守儿童问题,儿童问题矫正等方面。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社会工作实务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所包含的社区照顾模式,在社区服务问题上得到广泛应用。学术界对于社区照顾模式主要局限于社区老人和残疾人的社区照顾研究,关于社区儿童照顾问题的探讨相对缺失,基于此,本文试图对社区儿童照顾问题做一初步探析。

一、社区照顾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解析

社区照顾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是英团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初它主要是针对生活上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和残疾人而开展实施的“住院式”集中照顾,这一福利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被照顾者生活方面的需要。由于这一福利模式的财政支持来源于政府,渐而使得政府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与此同时,由于被照顾者脱离了长期生活的社区,使其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被相对剥离。基于这一状况,英国政府开始逐渐变原来的“住院式”照顾为“社区照顾”。“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对其福利政策的反思推动了社区照顾的发展。”[1]“1963年,英国政府健康部的报告《健康与福利:计区照顾的发展》出版后,社区照顾的对象,扩展到了老人和儿童等”。“英国政府于80年代开始全面推行社区照顾计划。以期通过开展社区照顾调整福利政策,提高福利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2]由于社区照顾使被照顾者能够像正常人那样在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里生活,而不再产生被抛弃感,从而受到了普遍欢迎,成为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福利模式的一个范例。

通过学科构建和学术规范化发展,社区照顾现已发展成为社会工作学科中社区工作的专有名词,具有广泛的含义,它不仅专指对社区弱势群体的生活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使其自身基本生存得到照顾,社区照顾更为注重照顾对象自身的全面发展性。社区照顾对于受照顾对象在包括物质支持的同时,更加突出行动照顾,心理支持和整体关怀。具体是指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规支援网络,联合正规服务所提供的支援服务与设施,让有需要照顾的人士在家里或社区中的家庭环境下得到照顾和社区服务,加强自身的生活能力,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达到与社区的融合,并以此建立一个具有关怀性的社区。

二、社区儿童照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

(一)社区儿童照顾的必要性

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数据,我国城镇人口占人口总数的49.68%,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3]由此可见,农村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社区正逐步成为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儿童作为社区主要构成成员之一,因其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缺乏自制力,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同社区老人一起被视为社区弱势群体。当前城市生活节奏快,社区居民普遍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充足的精力照看自己的孩子,致使社区中存在这一现象:社区儿童在放学后、周末以及节假日时间会出现儿童无人照顾的情况以及儿童可能遇到意外事故而自己不能有效解决,可能导致儿童身心受到伤害。家庭和社区对儿童德育疏忽,使社区儿童德育相对欠缺,儿童暴力、儿童作案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儿童闲暇时间缺乏合理安排,课余生活不丰富,慢慢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沉迷电视节目、网络、电子游戏等;儿童身体素质偏低,例如近视、肥胖低龄化趋势逐步加强等问题。当前青少年网瘾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网瘾问题呈现低龄化,我国少年儿童与国外发达国家儿童相比,如在网络技术发达的美国,很少存在青少年网瘾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有丰富的社区文体娱乐活动。我国社区儿童很少组织室外活动,导致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找乐趣。“处于6-13岁左右的儿童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变化对其一生都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4],因此,社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问题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开展社区儿童照顾十分必要。

(二)社区儿童照顾的可行性

社区儿童照顾问题的可行性主要在于社区资源的可开发利用性。社区作为一个居民生活共同体,其自身拥有十分丰富的资源,按区域范围可以分为社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按资源类型可以分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当前,社区资源的闲置、浪费问题普遍存在,把这些资源挖掘出来充分运用于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工作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根据社区的自身情况按照社区工作相关理论制定社区服务方案,促进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实现包括社区儿童照顾问题在内的其它社区问题的有效解决。

三、社区儿童照顾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社区儿童照顾人员缺乏

在我国,“社区工作者”还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概念,主要是指在社区、居委会从事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的相关人员。而“专业社区工作者”是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从事社区服务的人员。随着我国专业社会工作者认证制度刚刚起步,社区内从事社区工作的专业社区工作者还相对缺乏,社区服务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理论素养、职业道德操守、专业文化等方面相对欠缺,这都直接影响到社区儿童照顾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二)社区儿童教育功能重视不足

发展社区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社区儿童教育也在规定中着重提及。在我国,学校和社区互不往来,基本处于一个相对隔绝的状态。“教育”除了是学校的重要功能外,也是社区的主要功能之一。就像学校重教育功能而轻社会服务功能一样,我国社区往往存在重服务功能而轻教育功能的现象,如何把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人际交往频繁,如何利用社区场所,向社区儿童宣传普及知识、组织安排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加强社区儿童教育是社区应注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社区对儿童闲暇时间的照顾服务基本处于空白

社区儿童闲暇时间大都由儿童自由安排,社区在这方面疏于管理,没有固定的社区儿童专门活动场所,缺乏对儿童有吸引力的活动。同时,社区各方面疏于对儿童闲暇时间的照顾,危害社区身心健康的事件时有发生,如:2012年11月16日,毕节市5名儿童因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而死亡;儿童疏于照顾爬阳台坠楼的惨剧不时发生,“托举哥”的义举令广大公民为之感动,但同时社区儿童疏于看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兰考事件”再一次警示:谁来照顾社区儿童?社区在这方面的专业照顾服务工作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社区儿童照顾模式的具体策略

(一)组织安排

1.人员招募:“社区中通常有一些非专业的服务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等,这些也是社会工作者在规划、设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时可以利用的资源。”[5]在社区内通过张贴海报、社区广播、社区网站、居委会宣传等形式向社区居民介绍儿童照顾活动方案,吸纳社区居民志愿加入。

2.培养社区领袖:通过向社区中有威望的人交流介绍活动方案,与其建立互信合作关系,获得他们的支持,然后由他们在社区宣传活动方案,动员社区居民积极配合,通过这种方式会取得比工作人员直接宣传更好的效果。

3.社区机构合作:服务活动应当与社区其他机构,如居委会等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指出活动优缺点,以此来对方案做出改善,并缓解机构与活动之间的矛盾,构建稳定、和谐的社区活动氛围。

4.组建社区照顾互助网络、家庭互助网络。成立互助小组,几个有儿童照顾需要的家庭,可以成立互助小组,通过“家长轮班制”排定儿童照顾时间表,由下班的家长对上班家长的儿童提供照顾;个人网络——自愿联接网络,有儿童照顾需要家庭一对一的建立固定照顾关系;邻里援助网络——有儿童照顾需要的家庭在需要时由邻里照顾,并形成相对固定的照顾关系。

5.制定计划:制定详细的活动规范,对提供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制定相应规则,由照顾提供者和接受照顾者以及工作人员共同制定活动细则,成立安全预案,并共同讨论,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具体方案策略

在制定措施时,把儿童游戏理论与小组工作方法及技巧相结合,运用小组工作中关于小组活动的理论提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几点措施,如下:

1.建立社区学堂,加强儿童德育

众所周知,道德、胆识、气质、品行、精神、诚信、责任感、同情心等这些是为人处世基本的素质要求,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不良因素在社会上流行,加上儿童自身缺乏识别能力,接受到不良信息会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儿童暴力行为,网瘾等,儿童德育工作仅靠学校来实施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并且不排除有些学校儿童德育工作的缺失,加之一些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疏忽了对孩子道德行为的关注和教育,因此,很有必要在社区开展社区儿童的德育,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此,在社区儿童照顾活动中,把儿童德育工作排在重要位置,建立社区学堂,加强对社区儿童的德育。

2.设立社区书屋,增长儿童知识

通过儿童、家庭捐书、找书城赞助、社区购买等形式收集大量儿童读物,比如故事、科普、漫画书等,来组建社区儿童书屋。社区儿童可以在闲暇时间在书屋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目阅读,陶冶情操,丰富知识,扩展视野。为了确保儿童的安全以及书屋的秩序,可以安排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并且制定书屋开放时间表。通过设置社区儿童书屋,一方面可以丰富社区儿童闲暇时间生活,减少对电视节目和虚拟网络的沉迷;另一方面有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长知识。

3.邀请相关人士开展社区讲座

积极开展社区讲座,如知识讲座、消防安全、生活常识讲座等。讲座组织简单,可操作性强,可以利用社区学堂和社区广场空地在儿童闲暇时间开展社区讲座,可以邀请警察、消防人员、大学教师以及社区老人向社区儿童开展消防安全、生活常识讲座,以帮助社区儿童增长知识,增强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

4.设立儿童活动室,充实儿童闲暇时间

设定儿童活动室,利用儿童闲暇时间组织趣味活动。可以开展讲故事、趣味问答、才艺表演、棋牌游戏、绘画等,使儿童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会合作和分享。社区儿童活动室作为社区儿童专门的固定的活动场所,丰富多彩的室内活动可以增强社区儿童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对于社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5.开展室外文体娱乐活动

成立社区儿童合唱团,组织趣味游戏,使儿童学会团队合作,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并且可以开展儿童和家长以及社区老人共同参与的趣味游戏活动,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丰富有趣的室外文体娱乐活动,可以吸引社区儿童的广泛参与,有助于提高社区儿童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增强儿童社区生活得趣味性。

同时,社区儿童照顾活动要特别将社区内的留守儿童、流动人员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少年儿童纳入照顾活动范围,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各种社区活动,并努力为这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综上所述,社区儿童照顾服务的开展对于社会的积极意义:(1)对于社区儿童: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在家长工作时间可以得到安全的照看,提高道德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拓视野,增强团队合作意识;(2)对于社区家长:减轻了儿童照顾负担,减少后顾之忧,安心工作;(3)对参与服务活动的老人以及其他人群:丰富了生活内容,老有所为,充实了人生价值,减少老人孤独感;(4)对于社区:提高了社区资源的利用率,增进了居民间人际关系的融洽,减少了陌生感,增进了社区的团结,培养了社区居民的社区事务参与意识,促进了居民间的自助与互助,有利于和谐邻里关系和和谐社区的构建;(5)对于社会:社区照顾服务方案制定的详细流程可以为其他社区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有助于帮助其他社区解决包括社区儿童照顾在内的其他社区问题,进而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具 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1]夏建中.社区工作[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46.

[2]吴亦明.现代社区工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5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2011-04-28)[2012-12-25].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10428_402722253.htm.

[4]库少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40.

[5]童敏.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规划与设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22.

猜你喜欢
社区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
酷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