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制胜竞技能力要素分析

2013-08-15 12:17:22孔祥新冷纪岚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制胜因素篮球运动竞技

孔祥新,冷纪岚

篮球比赛是围绕篮框进行的攻守对抗,以得分多少评定比赛胜负的运动项目。在规则容许范围内,制胜是整个篮球运动的起点,也是其最终目标。目前,我国国家篮球队的成绩不太如意,特别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们一胜难求,名列榜末。国家篮管中心胡加时主任认为“目前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对世界篮球发展趋势和篮球项目制胜规律的研究和探索滞后,未能明确提出现阶段篮球训练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技战术风格……”。挖掘篮球运动的本质,发现篮球制胜的规律和要素是当前篮球运动研究的热点,也是竞技体育中能否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所在。本文遵循篮球基本运动规律,分析篮球竞赛的制胜因素,并进一步分析篮球竞赛制胜因素的多层次要素在篮球运动中的影响权重,以期揭示篮球项目相关专项运动竞技能力特征,确立我国篮球运动的指导思想,确定技战术风格,有效指导我国篮球科学选材、训练和竞赛,最终能实现我国篮球水平的发展。

1 篮球制胜因素分析

“制胜”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源》中的解释,是指“取胜;战胜”;《辞源》一书记载,“制胜”是指“制服对方以取胜”。篮球制胜,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在篮球比赛中制服对手以取胜。篮球制胜因素是指在篮球比赛中,约束参与比赛双方制胜的要素,是根据篮球运动基本规律的特点,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及比赛时使用的技术、战术等,进行了进一步的抽象和概括,提炼出比赛中更加本质的东西,进一步揭示篮球比赛制胜的内在规律性。我国在2003年哈尔滨亚洲篮球锦标赛结束后第一次提出了篮球运动的制胜因素:高度、快速、准确、体能、对抗、凶猛、智慧、多变;此外,有体育工作者也对篮球制胜因素进行了分析,如,杨鹏飞发表的文章《篮球比赛制胜因素的运动规律探析》总结篮球比赛的制胜因素为“准、快、理、爆、高、意、稳、多”;苏为民在博士论文《竞技篮球运动制胜规律》中以训练、比赛、管理、选材、科研等为制胜要素对篮球进行研究。这些观点和文章,由于研究起点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差异较大,且他们自身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遗漏和偏差。

本文为了更好的研究篮球运动,引入热工分析的“火用”公式(公式一),希望能抓住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凸显主要矛盾,排除干扰,找出篮球运动主要的制胜因素:

{其中(火用)为Exin,输出(火用)为Exout,系统各项内部(火用)损失为∑Ii,外界作功为W}。假设球队的整体表现为Exout,球队的整体实力为Exin,∑Ii为球队的内部损耗(包括教练员的战术和指挥,队员的心理适应能力等影响因素),W为对手的实力。在∑Ii、W一定的情况下,球队的整体表现完全由火用决定,即队员的整体实力;当然在火用和内部消耗一定的情况下,输出火用就由对手的实力来决定了,这也可以解释同一直队伍和不同对手的实力交战的胜负情况。如果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则教练的战术布置和临场指挥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本公式也可以表示为单个球员的临场表现。

球员的Exout=球员的Exin-(战术消耗+心理消耗)+W

全队的整体表现也可以替换为:

∑Exout=∑(球员的Exout1+球员的Exout2+……+球员的Exout12)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外界做功W未知(对手不确定)的前提下,为了提高球队的运动成绩(提高Exout),战胜对手,必须提高球员的Exin,并尽可能的减少内部消耗。因此,篮球比赛表现为在相关的影响因素下,教练指导全体队员与对手进行的集体攻守对抗;其主要体现为全体队员个体实力的对抗。鉴于此,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竞技能力是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制胜因素。

2 影响个体竞技能力的指标分析

竞技能力是竞技运动本质的具体体现,是竞技运动制胜规律形成的基本构件,是运动专项特征的核心内容。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的竞技项目,球队整体是由球员的个体组合而成。球员个体竞技能力依靠球队的力量来展示,也是集体竞技状态的反应。

2.1 个体竞技能力指标的划分

对于竞技能力的要素划分,田麦久教授认为:“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主观条件或自身才能,是综合表现在训练和竞赛过程之中的体能、技能、战能、心能、智能等要素之总和。此外资料显示,竞技能力还有“四分法”和“六分法”。他们的基本指标都相似,只是一级层次要素的划分,由于需要和视角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胡亦海教授在承继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体能与技能视为竞技能力的一级层次要素”,并分为四级层次,共60个细节要素研究对抗类项目(见图1、图2)。

图1 技能能力四级层次要素内容结构简图

图2 体能能力四级层次要素内容结构简图

胡亦海教授认为:竞技运动整个竞技能力的构成由专项竞技能力多层要素分类组合而成,任何专项竞技能力特征研究,至少需要达到四级层次要素层次才能鲜明地、系统地、全面地揭示专项竞技能力的宏观特征。本文通过胡亦海教授专项竞技能力四级层次要素对篮球进行主要特征和制胜因素的研究。

2.2 竞技能力四级层次要素的权重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篮球的竞技特征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组成状况,即对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排序;笔者对胡亦海教授专项竞技能力四级层次要素的60个指标进行问卷设计,编制出一份包含80个条目的问卷;对每个指标以5,4,3,2,1进行重要性等级评分,分值越高重要性越大。通过对150位专家的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41份,其中有效问卷138份,有效回收率为92.0%;其结果统计如表1:

表1表明:1)运动素质中速度素质的速度性和反应性列第一位和第九位,力量素质的爆发性和最大性列第二位和第五位,说明运动素质——特别速度和力量——权重最大,运动素质已经成为决定现代高水平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首要因素,是运动员能否在专项竞技运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

2)动作运用的准确性、动作结构的稳定性和动作组合的变异性也位列前十,说明了未来篮球技术训练的基本方向。现代篮球强调身体接触和对抗,动作的准确性也是建立在稳定性的基础上,或者说需要超强的运动素质为后盾,这也是运动素质成为篮球竞技制胜首要因素的原因。3)运动智能和心理中运动注意的集中性列第4位,运动观察的准确性列第13位,运动思维的敏捷性列第15位,运动意志的坚定性列第21位,这一方面说明大家现在对运动心理和运动智力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现代篮球运动发展中,各个国家对篮球技能和体能训练充分发掘的基础上,开始从心理训练上发掘运动员的潜能。

表1 篮球竞技能力四级层次指标重要性结果统计及排序

为了对篮球的二级指标进行评价,把四级层次的因子排序进行反向评分,在把个因子的得分相加,其重要性排序依次为:运动素质,运动技术,运动智力,机体机能,运动战术。上述结果表明,篮球运动竞技能力中运动素质和运动技术是决定现代高水平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首要因素。此外,伴随篮球运动的发展,运动心理要素的权重正逐步增加,成为构成良好竞技状态的重要因素。从制胜竞技能力各层次要素的相互关系看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

3.1 篮球制胜竞技能力因子间相互关系分析

制胜因素的指标体现的是篮球运动的整体特征,是从事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和单个运动员的理想状态。为了研究因子间的相互关系,体育届引入了“积木模型”和竞技学的“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认为篮球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的表现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即运动员在篮球制胜竞技能力因子中最弱的那一项。最短的那块木板制约着竞技能力的表现,也决定着未来竞技能力可能达到的高度。“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追求发展制胜因素的均衡性。

“积木模型”认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中的各个因子呈现不平衡状态,通过训练主动地加强优势要素,可以实现对劣势要素在一定范围内的补给,从而使整体竞技能力仍然处于一个较高水平的可能。积木模型”突出了竞技能力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和补偿,辨证地看待竞技能力各要素不同水平存在的事实与意义,为竞技能力中“特长”的获得或加强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外,根据生理学的研究,制胜因子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制约,如一般情况下,队员的最大力量越大,其身体的灵敏性、肌肉的协调性相对较差;身高越高,其反应的速度会越慢。

“积木模型”和“木桶理论”这两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篮球制胜竞技能力要素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各因素之间本质的联系。篮球制胜的竞技能力因子以“非衡状态”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补偿。这为我们竞技能力的发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在注意充分发掘运动员优势能力竞技价值的同时,注意提高运动员处于劣势的能力;最终实现,竞技能力的全面提高。这种训练取向通常称之为“扬长”,“补短”。

3.2 我国未来篮球运动发展的方向思考

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国家意志的体现为发展战略思想,是竞技篮球发展的灵魂,是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它决定了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方向。1959年7月,提出了“以投篮为纲”的训练指导思想、“狠、快、准、灵”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积极防守”战术指导思想;1985年8月在沈阳全国篮球训练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在突出“快、准、灵”的基础上,坚持“以小打大、以快制大、以巧胜大”的“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指导思想。这些都是我国根据运动员本身的条件及特点,以及对篮球运动本质和竞赛的认识上,为战胜对手而寻找到的制胜要素。这些要素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篮球竞技水平;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普遍存在忽视了其他制胜要素的发展,可以说,这些要素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篮球竞技水平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篮球运动攻守对抗的速度、力量、准确性、技巧性全面提高,身体对抗的强度日益增加;运动素质的对抗成为了篮球制胜的首要因素,我们的快、准、灵,有些跟不上现代篮球运动的节奏。因此,我国篮球运动应在突出已有特点的前提下,加强身体对抗的训练,特别是优先发展运动员竞技能力中的速度和力量,从而能更好的突出发挥我们快、准、灵的特点,实现在竞技能力上的“扬弃”。

[1] 田麦久.试论竞技能力决定因素之分析[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4,7(2):1-4.

[2] 胡亦海,武传钟.对抗项目竞技能力层次要素特征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2):64-65.

[3] 杨鹏飞,柳建庆,于志华.篮球比赛制胜因素的运动规律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

[4] 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体育,2003(7):14-17.

[5] 刘大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J].体育科学,2000,20(1):43-46.

[6] 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制胜因素篮球运动竞技
Logistic回归模型对女子网球制胜因素模型的构建及分析——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为例
竞技足球比赛技术制胜因素研究
运动精品(2022年1期)2022-04-29 08:58:44
幼儿篮球运动
幼儿园(2021年11期)2021-11-06 05:25:04
竞技精神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50
健身健美操的比赛制胜因素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11期)2017-01-06 19:38:16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花与竞技少女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21:28:39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高尔夫制胜因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