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

2013-08-15 00:55江英飒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工作者师生

江英飒

(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四川 雅安625014)

党的群众路线,其含义概括地讲,就是党章中所明确规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1]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新闻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路线也是党的新闻工作的生命线,走群众路线,也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高校是文化建设的高地,高校新闻媒体在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新闻传媒作用推进整个社会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新闻战线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高校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决定了坚持群众路线为了群众是目的,依靠群众是手段。同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则是群众工作的程序。作为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新闻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高校新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高校最广大师生服务。高校新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的,紧紧依靠广大师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高校新闻工作要满腔热情地报道师生的实践活动,真切反映师生的意见和呼声,并将这些意见和呼声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汇聚成影响教育教学的正能量,进而对高校党委行政做出决策发挥积极作用。

一、高校新闻工作的根本目的:一切为了师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2]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践是一切正确认识的来源,高校新闻工作只有通过深入师生,调查了解,才能获得真理性认识。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决策正确与否,还要再“到群众中去”,在全校师生的教学、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实践中加以检验、修正。因此,“一切为了师生”正是高校新闻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

1.贯彻“三贴近”的原则,深入师生,把满足广大师生群众新闻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

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要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齐爱憎。因此,在高校新闻工作中,凡是符合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的都应该是高校新闻工作者应该高度关注的。贯彻“三贴近”的原则和要求,作为高校新闻工作者,就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师生。站在师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处理题材,要和师生心心相印。把笔触、话筒和镜头对准普通师生,克服校园新闻报道关注上面多、关注校领导多的倾向。当前许多高校的新闻报道,一味地对准庙堂之上的衮衮诸公,脱离群众,没有把镜头和视野对准一线的教职员工。结果是报道出来后,除了被报道者感兴趣外,谁都不感兴趣。新闻报道不贴近师生,师生不爱看、不爱听,或者听之无物,新闻导向也就失去了服务对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高校行政化趋势。

2.把握办学方向,正确处理治校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问题、累计奉献和突出贡献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一所高校办学收益和办学成本时常受到价值规律的左右主宰,办学效益更关乎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学校发展的长远命运。因此,高校新闻工作者必须学会把有限的新闻报道资源如何最优化地予以处置,分配到每一个有需要的学科、专业和专家团队,促进新闻报道重心下移,抓住新闻热点、敏感点。促进新闻报道力倡短新实之风,尊重新闻规律,改进文风。缩短新闻与受众的间隔,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亲和,从而听得明白、听得进去,进而克服新闻报道长而无味、空洞无物、似曾相识、堆砌华丽辞藻的问题,防止新闻资源的浪费。让师生成为媒体的主角,用镜头、笔触、版面、文字来充分表达和反映师生的情感、心声、诉求,在最快的时间内向师生公开报道新闻的客观事实,让师生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的事实真相,从而赢得更多受众的共鸣。在打造学校品牌序列,提升学校社会美誉度并最终助推办学效益的同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感受到“贡献有所回报”、也让长期累积贡献的幕后人员或一线教职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3.正面宣传为主,做好舆论监督工作。

高校新闻工作维护师生利益,就是要在新闻实践中第一时间让师生知道真情。这是新闻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如何做到新闻的客观、真实,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汇聚正能量。新闻舆论在履行监督的职责的同时也必须自觉接受监督,但舆论监督并非就是一味揭丑。在有的特殊情况下,如对于一些一时难于解决、曝光出来只会增加师生不安、影响和谐稳定,而无其他益处的新闻事实,如果一味追求轰动效应、爆炸新闻,不顾社会后果,也是与人民利益相悖的。高校新闻工作进行舆论监督,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新闻报道宣传,提出建设性的批评和意见,将校园舆论导向、师生的真实想法传递给学校领导层,有利于切实改进学校党委行政的工作,新闻监督的实效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实际,最后的落脚点也正是为了师生根本利益。把师生满意作为评价、检验新闻工作的第一标准,师生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就是衡量新闻工作长短优劣的最好尺子。校园新闻要注重师生感觉,增加师生的话语权,多留心师生的呼声,在加强意识形态的管理权领导权话语权的前提下,克服那种关起门来搞自我认可、自我欣赏、自我评价的新闻观念。

二、高校新闻工作的主要手段:一切依靠师生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正确认识的真正来源,这是党的群众的一个基本观点。在高校新闻工作中,校园新闻要反映办学治校的真实信息。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是广大师生员工,校园媒体的观点正确与否,必须要由师生员工的实践来检验。

1.新闻报道的内容依靠和反映师生的实践。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高校新闻事业必须传播党的主张、反映师生心声和意愿。在高校,有的新闻工作者自身就在教学、管理服务一线。校园新闻只有深入基层,与师生面对面,才能有力促进新闻宣传提高水平和信誉。因此,在新闻选题策划时,要坚信师生员工是学校历史的创造者,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办学,才能赢得一所高校发展的美好未来和广阔前景。搞好师生典型宣传报道工作,体现师生在办学治校中的主人翁和首创精神,发掘师生中的新的思想观点、教书育人楷模、社会服务实践、科学研究研究创新人物等,将其列为新闻报道的重点,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用师生生动的实践、鲜活的榜样教育师生,并将之提炼变为学校党委行政的新经验和新智慧。习近平在论及焦裕禄精神时曾指出:“要多办利民之事,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深入条件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尽力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而不要等到群众反映强烈了,或者上级指示批下来了,才去解决。”[3]新闻工作者和师生在一起,才能接地气、有灵气。只有贴近全校师生的实践,贴近师生生活,贴近实际,新闻报道才会受到师生读者、观众的欢迎。

2.新闻工作过程依靠师生的参与和支持。

依靠群众做好新闻工作,是高校新闻工作必须继承和坚持的传统和原则。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空前发达,新闻的媒体、样式、渠道日益丰富。在高校,获取新闻的途径便捷多样,高校新闻工作在采取传统的途径如建立记者联系点、吸纳学生通讯员、发表读者来信等方式外,积极利用新媒体,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程度上影响、引领广大师生,不断传递关于社会生活主导价值、是非标准的信息。高校新闻工作要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新闻工作者要真实感知师生生活的脉动、心声,用厚实的材料、典型的事例、生动的语言,将党的理论、主流价值与学校实际,与师生学习、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广大师生齐心协力为创造和谐校园、美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而奋斗。高校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探索发挥新闻作用的实践途径,但近些年来,这种创新探索越来越少,很值得思考。特别是在当下“自媒体”兴起,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现场的报道主体,如何顺应和把握好这一形势,进一步依靠好师生的参与和支持,通过广大师生抓到最新现场新闻,提高时效性、现场感,是当下值得深入思考的新课题。

3.健全联系师生制度,创新联系师生方式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高校新闻工作要贯彻依靠群众的方法,着力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进一步服务师生的能力。高校校园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众工作是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方面,需要耐心、细致长期坚持工作。采取临时抱佛脚、漫不经心的态度是做不好的,必须强化责任心,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建立健全制度、认真执行制度。只有建立起与群众密切、有效的联系的制度,真正把制度贯彻落实到实处,才能真正倾听到人民的呼声。随着今年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新闻工作呈现出新局面。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飞信、QQ、手机短信、热线电话等新的信息手段,开展新闻热线、网上时评、网络问政、决策建议等活动,不仅能够搜集到大量鲜活的新闻线索,还对媒体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提高自身工作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将群众路线贯穿到高校新闻工作的全过程

群众路线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工作路线,高校新闻工作者应自觉地将其贯穿到新闻工作从选题、采访到制作、反馈的全过程中。

1.把握立足点,做好选题策划。群众立场是决定新闻工作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高校新闻工作者只有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才能使新闻工作无论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还是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能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师生心声统一起来,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公信力。报纸“如果能真实全面地深刻地把情绪反映出来,作用就很大……”[4]如何才能“真实全面地深刻地”,而不是单一地、偏面地反映群众呼声?报纸如此,高校新闻工作更是如此,高校新闻工作也要讲求科学方法,把反映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实践、师生的愿望心声作为最重要的选题来源,要有一定前瞻性,深刻剖析、深入挖掘,准确、全面、科学,不能陷于单一和偏面。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便利,开展有针对性的网上调查,在紧密结合师生的实践,更多地了解师生的真实情况。

2.选好结合点,深入采访调查。“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对于高校新闻工作者来说,广大师生就是大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就是天空。高校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师生,才不会闭门造车、坐井观天,才能从师生的实际经历、感受和述说中,深入细致地反映师生的鲜活的学习工作风貌,亲切地感受时代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社会进步给师生生活带来的实际变化,以及他们的要求和呼声,才能写出一篇篇“顶天立地”的报道。高校新闻工作者必须贯彻“三贴近”的原则。在采访过程中,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要深入、深入、再深入,深入到广大教师教学科研一线,深入到学生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到田间地头、到教学实习农场、到图书馆,绝不能满足于跑跑机关、见见领导,打个电话问问、留个qq号,或者参参会议、泡泡茶屋就完成了新闻采访工作。一篇新闻名篇佳作、感人报道无不是深入一线采撷而来。

3.找准切入点,端正立场。对于高校新闻工作者来说,面对这一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求新求变的师生群体,新媒体时代群众路线要有新走法,要善于发现和敢于触及师生议论关注的问题,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真正起到释疑解惑、增进理解、凝聚人心的作用。同时,新闻工作要融入新媒体,拓展传播渠道,与师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使不同舆论场的声音达到协调和统一。通过找准新闻的切入点,在新闻写作、制作上,端正宣传报道立场,用心倾听,用师生的观点、立场、方法看问题,始终站在师生群众的立场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同师生群众站在一起。时时处处要不断问自己和反省:新闻报道中的观点、立场是不是真正反映了广大师生的愿望和诉求,是不是真正维护了广大师生的利益。

[1]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版第18页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01版

[3]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Z]《习近平论述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qzlx.people.com.cn/n/2013/0729/c365474-22359789.html

[4]刘建明编,《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观经典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页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工作者师生
关爱工作者之歌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麻辣师生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