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审计业务管理模式创新

2013-08-15 00:56解鹏里胡友良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审理审计工作管理系统

解鹏里,胡友良

〔河南省审计科研所,河南 郑州 450008〕

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适应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创新国家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对于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查找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审计工作效能,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和服务国家治理、保障审计事业自身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计划管理模式创新

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计划管理模式创新应当依托审计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中长期审计计划与年度审计计划相协调+全程监管”的管理模式。

1.建立完善的审计计划管理数据库

扩展审计管理系统(OA)功能,建立完善的审计计划管理数据库,其内容包括被审计单位(项目)基本情况和以往接受审计情况两部分。

被审计单位(项目)基本情况包括:编号、名称、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职责范围或经营范围、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及执行情况、重大会计政策选用及变动情况、单位负责人及联系电话、财务机构负责人及联系电话等。

以往接受审计情况包括:审计时间、审计类别、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决定落实情况、审计建议、审计经验等。凡是审计管辖范围内的审计监督对象,都要纳入审计计划管理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还要适时持续追加和更新审计计划管理数据库中的有关内容。

2.采用滚动式编制方法制定中长期审计计划

对所有审计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然后确定各个对象的审计频率和计划周期。在周期审计计划执行完一两年后,应当对执行情况作一次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周期的审计计划,使两个周期的计划紧密衔接,出现问题能及时矫正。采用滚动式方法编制审计计划,不仅能克服计划盲目性、随意性和临时性的缺陷,而且可以有效地解决审计资源与审计任务之间不匹配问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审计机关都在采用这种方法,如英国国家审计署根据审计覆盖面和审计资源状况,制定了周期为五年的综合审计计划,并以综合审计计划来控制年度审计计划;澳大利亚国家审计署则编制三年战略审计计划,每年根据现有可用审计资源编制年度审计计划。

3.根据中长期审计计划制定年度审计计划

在编制年度审计计划时,应在中长期审计计划确定的总体目标框架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与编制审计计划相关的信息来源渠道,广泛收集信息。计划管理部门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经过可行性论证,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广泛征求意见,按照重要性原则进行排序,形成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4.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整合审计资源

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机关应当从优化配置、实现共享等方面对审计资源进行管理,通过信息与网络技术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资源的整体效能。在审计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整合审计资源:第一种方法是对内建立“虚拟团队”。审计项目参与者之间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平台组成一个“虚拟团队”,他们虽然分散于不同的时间、空间和组织,但可以一起完成工作,共同分析和讨论问题,形成团队合力。第二种方法是对外借用社会力量。按审计项目的不同需求,在审计专家数据库中,选取计算机、法律、工程等方面的专家参与审计项目,充分利用这些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更好地实现审计目标。

5.强化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项目计划执行的动态管理

实现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项目计划的动态管理,需要建立两个系统:审计项目管理系统(OA-QC)和审计指挥系统。

一是要对现有审计管理系统(OA)和统一组织项目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完善,形成以审计计划为主线,以审计项目实施为导向,以质量控制(QC)为核心的数字化审计项目管理系统(OA-QC),实现审计管理全过程和质量控制全流程数字化。审计机关利用该系统分级、分类对多个审计组进行实时管理,对审计项目全过程实施同步任务管理,及时监控指导审计的各个环节、各项内容,实现审计质量控制由“事后监督”向“全程监控”的转变,项目管理模式由“单兵作战”向“集团作战”的转变。

二是要在充分依赖AO 与OA 系统交互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审计署和政府电子政务的建设成果,建设审计机关数字化审计指挥系统,通过此系统,实现“三个功能”,即:审计感知功能,及时掌握各派出审计组资源分布及现场审计工作进展情况;信息传输功能,实现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之间各种审计信息的安全传输;信息展示功能,动态展示审计项目类型、进度、地理分布、人员构成与分工等情况。通过建立完善的审计指挥系统,强化审计机关对审计现场的调控能力,切实加强审计计划执行的动态管理。

6.运用计算机考核软件加强审计绩效管理

审计机关应当以审计项目实施结果为依据,以审计人员为主体,明确考核指标(包括审计时间、审计成本、审计成果等),并借助计算机考核系统,加强审计绩效管理。以计划为龙头,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成果到人,对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个人完成审计项目任务取得的成果,明确不同的分值和权重,通过内部网络化的“绩效考核系统”,计算出个人绩效分值和部门绩效分值,作为年终评先、奖励和晋级晋升的依据,体现绩效考核的公开、公正、透明原则,促进审计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信息化条件下审计业务实施管理模式创新

信息化条件下,审计业务实施管理模式创新应当依托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用“矩阵式组织+头盔式管理+多层级联动联网”的管理模式。

1.采取矩阵式审计组织管理,有效整合审计资源

矩阵式组织又称为非长期固定性组织,是由纵横两套系统交叉形成的复合结构组织。纵向是职能系统,横向是为完成某一项目任务而组成的项目系统。项目系统没有固定的审计人员,而是由总部根据工作的需要,统一从各职能部门调配。这些人员完成项目任务后,仍回到原来的职能部门。

矩阵式组织审计管理模式的结构是在审计机关的统一领导下,组成审计组(统一组织审计项目应当成立审计项目实施管理领导小组),同时横向建立2个组——综合指导组、数据采集分析组,纵向成立N个审计查证组,组织实施审计和进行审计实施管理。

综合指导组职责:一是开展审前调查或者试审,制定审计工作方案,组织审前培训,送达审计通知书,组织召开审计进点会。二是收集审计工作信息,编发审计工作动态,传达相关审计法规。三是指导和协调各审计查证组的审计业务实施,及时发现和解决遇到的问题,总结和推广审计方法。四是做好审计保障工作,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与相关单位联系、沟通和协调,推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五是归集审计查证组的审计报告,讨论审计事项,进行系统研究,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项目审计报告。

数据采集分析组职责:对审计数据统一进行采集、转换、清理和分析,查找审计疑点,并将审计疑点分别移交有关审计查证组进行核实。同时,数据采集分析组对下一级审计机关的审计数据进行汇总并上报上一级审计机关,对上一级审计机关分发的审计数据进行接收并分发至下一级审计机关,指导下一级审计机关的数据采集分析工作。

N个审计查证组职责:由参加审计项目的审计人员组成若干个审计查证小组,负责对数据采集分析组提出的审计疑点进行查证核实。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实施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视频会议的作用。视频会议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又践行低碳、绿色的环保理念,可以使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共聚一堂”,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支持审计人员远距离、实时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开展协同工作。

2.“头盔式审计管理”,有效发挥数据分析团队的作用

“头盔式审计管理”由军队的单兵作战系统引申而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单兵作战指挥依靠士兵的头盔系统。其工作原理是,侦查卫星锁定打击目标,将信息传输给指挥系统,各指挥系统将决定和打击目标传输给士兵的头盔系统,头盔系统通知士兵所要打击的目标和位置,由士兵完成打击任务。

信息化条件下审计业务实施的“头盔式审计管理”的核心点是:“集中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其工作流程是:

(1)数据分析,“准确定位”。基于审计信息管理平台,审计机关数据分析团队(或者数据采集分析组,下同)根据审计业务部门(或者审计组或者某一审计人员,下同)的审计需求,对数据进行关联分析,“锁定”审计疑点和审计线索。

(2)审计实施,“精确打击”。审计机关数据分析团队将分析结果(审计疑点和审计线索)传输给审计业务部门,审计业务部门针对审计疑点和审计线索进行审计核查,获取审计证据(纸质审计证据转换为审计电子证据形式),进行职业判断,作出审计结论。

(3)信息反馈,完成任务。审计业务部门将审计查证获取的审计证据和提出的审计结论,反馈给审计机关数据分析团队,完成本次(本项)审计实施任务。

头盔式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不受地域、时间、组织层级的限制,能快速、准确地采集、分析、反馈、查证审计事项,可以有效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3.多层级联动联网,构建全国审计“一盘棋”大格局

多层级联动联网可分为以下四个层级:

四级联动联网审计。审计项目由审计署统一组织,审计署、省(直辖市)级审计机关、市级审计机关和县级审计机关共同参与实施审计。显然,四级联动联网审计最有利于构建“一盘棋”的大审计格局。

三级联动联网审计。审计项目由省(直辖市)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省(直辖市)审计机关、市级审计机关和县级审计机关共同参与实施审计。

二级联动联网审计。审计项目由市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市级审计机关和县级审计机关共同参与实施审计。

一级联网审计。审计署,或者省(直辖市)级审计机关,或者市级审计机关,或者县级审计机关自己组织实施审计。

多层级联动联网审计的具体实施应采取“头盔式审计管理”的模式进行组织管理。审计数据由组织实施联动联网审计的审计机关统一采集和分析,分析结果(审计线索、疑点)通过审计管理系统(OA)分发给参与审计的各级审计机关,由参与审计的各级审计机关按照矩阵式组织管理模式组成的审计组分别核查落实,核查落实结果和所形成的审计报告逐级上报。

三、信息化条件下审理工作模式创新

信息化条件下,审理工作应基于审计项目管理系统(OA-QC),实行“在线获取数据+两次审理”的管理模式。即:以《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项目执行管理软件》—《统一组织项目管理软件》—《法制审理软件》—《公文起草签批软件》为轴线,对现有审计管理系统(OA)和统一组织项目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完善,形成以审计计划为主线,以审计项目实施为导向,以质量控制(QC)为核心的数字化审计项目管理系统(OA-QC),同时,进一步拓展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的功能,提供远程数据实时处理交换能力,提高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使所有文书均留下书写及修改痕迹,实施痕迹化管理,实现在线跟踪的“全程监控”质量控制模式。

1.在线获取审理数据

在审计项目管理系统(OA-QC)中为审理人员设定权限。计划管理部门在分解审计项目时,要将审理人员列为审计项目的相关人员,通过权限设置,使审理人员在审计实施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获取审计项目全部资料,实施跟踪审理,随时向审计组反馈审理意见,实现审理工作的提前介入和动态化管理。

2.审理流程

一是审计组通过审计现场管理系统(AO)和审计项目管理系统(OA-QC)的交互(AO/OA 交互系统),在审计实施时,向审理部门上传审计通知书、审计实施方案、审前调查资料等;在审计实施中,适时向审理部门上传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管理事项记录等。

二是审理部门通过AO/OA 交互系统,适时获取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管理事项记录和其他审计工作记录资料,进行在线跟踪审理,审理结果适时上传OA 系统。

三是审计组根据审理部门的审理意见进行采纳、进一步取证或进行说明,并通过AO/OA 交互系统和移动办公系统与审理部门实时沟通,反馈意见。

四是审计组在审计现场实施阶段结束后,及时向审理部门反馈在线审理意见的落实情况,提交审计结论性文书。

五是审理部门进行二次审理,并通过AO/OA交互系统向审计组反馈二次审理结果,进行充分沟通。

六是审计组将二次审理结果的落实情况报审理部门。

七是审理部门向审计机关上报最终审理意见。

3.进行两次审理

(1)在线审理(初次审理)。在线审理的内容包括:审计程序的审理,重点审理审计工作是否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是否颠倒、遗漏审计程序,审计各个阶段的具体时间界限是否符合规定等;审计实施方案的审理,重点审理审计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案调整的合规性,方案的执行情况等;审计证据的审理,重点审理支撑审计结论的证据是否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合法性;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的审理,重点审理审计事实的表述是否清楚,审计评价是否恰当,审计定性、处理处罚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同类项目的同类问题定性和处理处罚是否一致等。

(2)再次审理。再次审理的内容包括:审计组对在线审理(初次审理)中指出的问题的落实情况,重点审理在线审理(初次审理)提出的审理意见,审计组是否已经逐一落实,没有落实的是否有充分的理由或者正在落实之中;审计组采纳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的情况,重点审理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意见是否采纳,采纳的依据是否充分,审计组修改报告的理由是否充分,正式出具的审计报告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是否有变动及变动的理由是否符合规定;审计结果类文书的出具情况,重点审理文书中审计事实的表述是否清楚,审计评价是否恰当,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审计建议是否切实可行等。

四、审计执行整改管理模式创新

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执行整改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统一落实审计整改+审计结果信息共享”的管理模式。

1.统一落实执行整改,完善计划管理数据库

审计项目管理系统中增加“落实执行整改”内容,反映和统一管理审计结果的执行整改情况。一是审计执行整改部门要在审计项目管理系统中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审计执行整改情况,并通过OA 定期将执行整改情况上传计划管理部门。二是计划管理部门对所有审计项目的执行整改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及时更新完善审计计划管理数据库的内容,为以后科学制定审计计划和加强审计计划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完善审计整改措施,建立审计结果信息共享机制

审计机关可采用审计建议书、审计决定书、移送处理书等方式,通过向政府和人大报告、联合督导和查处、审计公告、召开信息发布会等多种手段的组合运用,提高整改到位率,扩大审计影响,树立审计权威,提高审计公信力。不仅在政府部门之间,通过政府电子政务网或专网建立与财政、工商、税务、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的审计结果信息共享机制,还要对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有关报刊发布审计结果。

[1]颜涛.联合国审计项目过程控制探索[J].中国审计,2011(9) .

[2]周杰峰.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质量控制[J].中国审计,2011(9) .

[3]刘瑛.应对信息化挑战 创新国家审计[J].中国审计,2012(17) .

[4]任有泉.审计项目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5]袁野.主动应对数字化浪潮 不断创新审计工作模式[J].中国审计,2011(11) .

猜你喜欢
审理审计工作管理系统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审计项目审理工作的思考
知名案件法院审理与ICC意见对比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